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收集PCOS患者212例,采集各症状要素积分和阈值法确定证候及各个辨证要素的权重,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归纳辨证分型,分析与空腹血糖(FPG)、葡萄糖曲线下面积(GAU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AU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相关性。结果聚类结果为:肾虚证64例(30.19%),肝郁证61例(28.77%),脾虚证41例(19.34%),痰湿证33例(15.57%),血瘀证13例(6.13%)。FINS水平痰湿型明显高于其他证型,与肝郁型、脾虚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瘀型胰岛素峰浓度明显升高,较肝郁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指数显示痰湿型最高,较肾虚型、肝郁型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湿型患者TG、LDL-C含量较其他组明显升高,尤其较肝郁型、肾虚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OS中医证候最基本为5个单一证候即肾虚型、肝郁型、脾虚型、痰湿型、血瘀型,其中痰湿型与HOMA-IR、FINS、TG、LDL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血清性激素、糖代谢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1例PCOS患者的血清性激素及糖代谢水平,包括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雄烯二酮(AND)、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游离雄激素指数(FA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321例PCOS患者辨证分为脾虚痰湿证、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和痰瘀互结证,其构成比分别为33.33%、28.04%、12.46%、26.17%。PCOS患者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LH显著高于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P0.05);肾虚肝郁证LH/FSH高于脾虚痰湿证、痰瘀互证组(P0.05);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T、FAI高于肾虚肝郁证(P0.05);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SHBG低于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P0.05);PCOS患者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FPG、FINS、HOMA-IR显著高于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P0.05)。结论:不同证型PCOS患者表现出血清性激素及糖代谢特点的差异,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以糖代谢异常为特点,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以LH水平升高为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同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 234例PCOS患者,测量身高和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诊断糖耐量异常,生化检测血清中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球蛋白-Ⅰ水平(IGFBP-Ⅰ)、空腹葡萄糖水平(FPG),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结果肾虚组和肝郁气滞组与脾虚痰湿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组、肝郁气滞组和脾虚组的BMI、FINS、FPG、IGFBP-Ⅰ、HOMA-IRH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虚组和肝郁气滞组与脾虚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组和肝郁气滞组的糖耐量异常与HOMA-IRH异常所占比例与脾虚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OS主要为脾虚痰湿证型,不同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有密切联系,脾虚证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最为紧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性激素、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PCOS患者120例,健康对照组36例。月经周期第22天检测性激素水平、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按中医辨证分型。结果患者中肾阳虚比例高于其他证型(P<0.05);各证型E2、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肾阴虚组、肝郁组、血瘀组L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肝郁组PR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肾阳虚组、肾阴虚组及痰湿组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证型与性激素变化及胰岛素抵抗状态有相关性,肾阳虚是PCOS的基本证候和原发病机。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2):126-130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特征,以及PCOS主要证型与内分泌情况的相关性分析,为PCOS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病例组302例PCOS患者,对照组300例健康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内分泌功能评估,运用SAS 8.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分析PCOS患者的主要中医单一证型、复合证型分布特征,并将主要复合证型、单一证型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02例PCOS患者,最常见的中医复合证型依次为脾肾两虚肝郁痰湿阻滞证45例(14.90%)、肾虚肝郁证43例(14.24%)、脾肾两虚痰湿阻滞证36例(11.92%)。单一证型肾虚证出现频次最多,为286例(占94.7%),其次为肝郁证196例(占64.90%)、痰湿阻滞证181例(占59.93%)、脾虚证175例(占57.95%);胰岛素抵抗、甲状腺功能异常与PCOS发病有关(P0.05),是PCOS的高危因素。且PCOS患者的单一证型肾虚、肝郁证与胰岛素抵抗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主要中医复合证型为脾肾两虚肝郁痰湿阻滞证,单证型以肾虚证为主;胰岛素抵抗、甲功异常是PCOS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及其与性激素、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检测PCOS患者60例、健康对照组16例的性激素、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PCOS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结果证候分布以痰湿证所占比例最高、肾虚证次之。PCOS各证型组FINS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肾虚组、痰湿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肾虚组、痰湿组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各证型组间胰岛素抵抗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PCOS证型与性激素变化及胰岛素抵抗状态有相关性,肾虚为PCOS的基本证候和原发病机,痰湿则是PCOS的基本病理环节。  相似文献   

7.
程和彬 《新中医》2020,52(1):53-5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中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20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医证候分型为基准,分为肾虚肝郁型51例、肾虚血瘀型45例、脾虚痰湿型75例、痰瘀互结型31例,对202例患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其卵巢形态、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结果:肾虚血瘀型组、痰瘀互结型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高于肾虚肝郁型组及脾虚痰湿型组(P <0.05),脾虚痰湿型组、痰瘀互结型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EDV)低于肾虚肝郁型组及肾虚血瘀型组(P <0.05)。脾虚痰湿型组、痰瘀互结型组卵巢体积、卵泡数、体质量指数高于肾虚肝郁型组、肾虚血瘀型组(P <0.05),脾虚痰湿型组卵巢面积、髓质面积高于肾虚肝郁型组、肾虚血瘀型组及痰瘀互结型组(P <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中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其通过对卵巢体积、卵泡数、卵巢面积及血流速度等的评估可对疾病中医分型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糖脂代谢水平及性激素水平的差异。方法:便利抽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10人,采集患者详细临床资料,结合诊断标准确定患者中医证型分型情况;检测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及性激素水平指标,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在上述指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四种中医证型占比比例由高到底依次为:脾虚痰湿型(32.73%)、肾虚肝郁型(27.27%)、痰瘀互结证(26.36%)和肾虚血瘀型(13.64%);脾虚痰湿型和痰瘀互结型的葡萄糖、胰岛素和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远远高于另外两种中医证型,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痰湿型和痰瘀互结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B/A1明显高于另外两种,而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1明显低于另外两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肝郁型和肾虚血瘀型的黄体生成素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明显高于另外两组,而其游离雄激素指数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肝郁型和肾虚血瘀型的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分别为2.13±1.26和2.18±1.15,且高于另外两组,但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主要证型为脾虚痰湿型;脾虚痰湿型和痰瘀互结型患者糖脂代谢异常程度比另外两种证型更严重;肾虚肝郁型和肾虚血瘀型的主特征为黄体生成素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上升,而脾虚痰湿型和痰瘀互结型的主特征为游离雄激素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中医证候的分类研究。方法将13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依据行业标准,进行中医证侯辨析。结果134例患者中,肾系证占34.29%、肝系证占8.21%、脾系证占11.79%、血瘀证占24.29%、痰湿证占21.43%,其中单个证型以肾气虚证最多见(25.36%),其次为血瘀证(24.29%)、痰湿证(21.43%);复合证型中肾虚血瘀夹痰湿证患者所占比例最大(25.37%);肥胖者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中占70.90%,其证型以肾虚+血瘀+痰湿证为主(23.88%),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的肥胖患者比例(P〈0.01);非肥胖患者占29.10%,其证型以肾阴虚+血瘀+肝郁证为主(8.21%),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的非肥胖患者所占比例(P〈0.01)。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发病主要与肾、肝、脾功能失调有关,其中肾虚是发病的关键,并与痰浊、瘀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血清性激素、糖脂代谢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糖尿病家族史PCOS患者的一般情况、血清性激素及糖脂代谢水平,包括年龄、初潮年龄、体质量、体重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收缩压、舒张压、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_2)、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雄烯二酮(AND)、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250例糖尿病家族史PCOS患者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分为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脾虚痰湿证和痰瘀互结证4个证型,其中痰瘀互结证占38%;脾虚痰湿证占28.4%;肾虚肝郁证占20.8%;肾虚血瘀证占12.8%。脾虚痰湿证组和痰瘀互结证组的体质量、BMI、WC、HC、WHR、收缩压、舒张压、T、DHEAS、AND、GS、FINS、IR、TG、TC、LDL-C均高于肾虚肝郁证组和肾虚血瘀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4组的腰臀比均0.8,而SHBG、HDL-C低于肾虚肝郁证组和肾虚血瘀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证型间具有其内在的特征,表现出更明显的代谢异常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其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肝功能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选235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其临床征象辩证为肝郁脾虚(74例)、湿热中阻(80例)、脾肾阳虚(20例)、肝肾阴虚(25例)以及瘀血阻络(36例)5组,比较5种证型肝功能(ALT、AST、ALT/AST、TBIL、DBIL)等指标的检测差异。结果:湿热中阻、肝郁脾虚两型中ALT(235.77±113.31、197.34±83.39)μ/L、AST(184.53±73.85、135.61±62.17)μ/L指标明显高于其他三型(P<0.05);湿热中阻型患者TBIL(45.77±43.31)μmol/L、DBIL(34.53±33.85)μmol/L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其他证型TBIL、DBIL均处于正常范围。结论: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其患者部分肝功能指标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中医证型与肝功能指标二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功能性便秘(chron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CFC)的基本证型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纳入538例CFC患者,设计临床病例观察表,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Epidata 3.0建立原始数据库,运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CFC的基本证型分布特点,并对基本证型的可能相关因素(年龄、从事工种、睡眠状况、情志不畅、精神紧张、人际关系、工作疲劳、刺激性饮料、运动情况、西医便秘类型等)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FC中医证型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型[380(70.6%)]、气滞型[337(62.6%)]、血虚型[234(43.5%)]、阴虚型[220(40.9%)]、阳虚型[197(36.6%)]、其他[58(10.8%)]。患者均兼顾多种证型,其中气虚气滞型[275(51.1%)]、气虚血虚型[222(41.3%)]为最常见复合证型。年龄、工作疲劳、运动情况为气虚型主要相关因素(P〈0.05);情志不畅(抑郁焦虑倾向)、精神紧张、人际关系、排便障碍型便秘为气滞型主要相关因素(P〈0.01);睡眠状况、情志不畅(抑郁焦虑倾向)为血虚证型主要相关因素(P〈0.01,P〈0.05);刺激性饮料为阴虚型主要相关因素(P〈0.05);从事脑力工种、慢传输型便秘为阳虚型主要相关因素(P〈0.01,P〈0.05)。结论 CFC证型以多种证型复合为特点,其中气虚型兼气滞型、气虚型兼血虚型较为常见。年龄、从事工种、睡眠状况、情志不畅(抑郁及焦虑倾向)、精神紧张、人际关系、工作疲劳、西医便秘类型等因素与CFC证型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与细胞因子病毒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细胞因子及病毒指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400例慢乙肝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检测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白细胞介素-2、10、12(IL-2、IL-10、IL-12)、HBV-DNA、HBV标志物。结果:肝郁脾虚、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证CD4渐降而CD8、CD4/CD8渐升(P<0.01);湿热中阻证与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相比CD8明显降低而CD4/CD8渐高(P<0.01);慢乙肝各中医证型的IL-2、IL-10、IL-1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肝郁脾虚、脾肾阳虚组HBV-DNA定量>1.0×105cop ies/mL、HBVeAg及抗K-HbcIgM(+)均高于湿热中阻、瘀血阻络组(P<0.01或P<0.05)。结论:细胞因子、病毒指标检测可为慢乙肝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影像学检查(B超、CT)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进行定性定量诊断分析,探讨NAFLD影像学指标与中医各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AFLD患者200例,辨证分为肝郁脾虚、痰湿内阻、湿热内蕴、痰瘀互结、肝肾不足5个中医证型,同时运用B超、CT两种影像学方法对脂肪肝进行分度和定量诊断,分析脂肪肝严重程度与各中医讧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NAFLD中医辨证分型以湿热内蕴最常见(37.00%),肝肾不足最少(6.00%)。2种检查方法均提示从肝郁脾虚型、痰湿内阻型、湿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到肝肾不足型,非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程度逐渐加重,经’X^2检验,各中医证型间的脂肪肝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各中医证型肝/脾CT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各组间比较,从肝郁脾虚型、痰湿内阻型、湿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到肝肾不足型,肝/脾CT比值逐渐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AFLD各中医证型与影像学指标(B超、CT)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B超、CT检查可为脂肪肝的中医辨证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欣悦颗粒辨证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52例抑郁症患者分为中药组82例、西药组70例,中药组根据辨证分型结果分别给予欣悦颗粒1~5号治疗,西药组给予氟西汀治疗,疗程均为8周。中药组及西药组患者在入组前均进行辨证分型,在治疗第0天(基线期)、第7天(访视1)、28天(访视2)、56天(访视3)行中医症状积分及HAMD抑郁量表评分。运用HAMD抑郁量表评分减分率、中医症状积分减分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在8周末,中药组HAMD抑郁量表评分减分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减分疗效均优于西药组(P0.05);其中肝郁痰阻、心肾不交两证型患者的疗效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值分别0.05、0.01)。肝郁痰阻、心脾两虚、心肾不交3个证型的起效时间中药组比西药快,均在访视1(7天)开始起效,从访视1开始,中药组上述3证型的HAMD抑郁量表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与各自基线期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中药欣悦颗粒1~5号序列方辨证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优于西药氟西汀,起效时间较氟西汀早,是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6.
补肾活血调周法治疗不同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调周法治疗不同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运用补肾活血调周法治疗不同证型PCOS患者90例,其中阴虚火旺型34例,肾虚痰湿型27例,肾虚血瘀型29例,治疗3个月经周期,分别在治疗3个月和停药3个月时观察中医证候评分、月经正常率和排卵率,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阴虚火旺型组、肾虚痰湿型组、肾虚血瘀型组治疗后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77.78%、82.76%,停药3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6.47%、77.78%、79.31%,各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证型组的总排卵率分别为61.76%、70.37%、51.72%,停药3个月后分别为58.82%、59.26%、51.72%,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证型组治疗后月经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9.41%、70.37%、82.76%,停药3个月后分别为79.41%、70.37%、86.21%,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证型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P〈0.01),停药3个月后阴虚火旺型组、肾虚血瘀型组评分较治疗后下降(P〈0.01),但此时各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调周法治疗PCOS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延续作用,并对阴虚火旺型、肾虚痰湿型及肾虚血瘀型等不同证型的PCOS具有相似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痰湿阻滞型,采用针刺加隔药灸治疗,观察其体重(BW)、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值(WHR)、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相关性激素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 E)及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 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比值的变化。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82.5%,BW、BMI、WHR、T及LH/FSH值均有显著降低(P〈0.01),E有显著升高(P〈0.01),FINS也有一定程度降低,ISI则有所升高(P〈0.05)。结论:针灸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中药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予补肾活血方和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达英-35)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临床体征(WHR、BMI、多毛)、生殖内分泌激素(LH、T)、血清激活素A(ACTA)、抑制素B(INHB)、卵泡抑素(FS)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1中药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93.8%,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WHR、BMI及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毛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WHR、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LH、LH/FSH及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ACTA、INHB、FS及FS/AC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ACTA、F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改善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激活素-抑制素-卵泡抑素(ACT-INH-FS)系统。  相似文献   

19.
益坤口服液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坤口服液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观察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03例,其中治疗组70例,对照组33例。治疗纽子益坤口服液治疗,对照组口服替勃龙片,共3个月。对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采用Kupperman评分标准)、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子宫内膜厚度等进行定量研究。结果2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E2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FSH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2组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有效率治疗组为94.29%,对照组为87.8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坤口服液能明显改善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胃肠激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郁气滞型、脾胃虚弱型、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肠激素的变化,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证型与血浆胃肠激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103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肝郁气滞证组35例,肝郁脾虚证组38例,脾胃虚弱证组30例,正常对照组10例。运用放射免疫同批测定血浆胃动素(MOT)、胆囊收缩素(CCK)和生长抑素(SS)水平。结果脾胃虚弱证组患者血浆MO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郁气滞证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个证型组间比较,脾胃虚弱证组MOT水平显著高于肝郁气滞证组(P〈0.01)和肝郁脾虚证组(P〈0.05)。3个证型组血浆S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其中肝郁气滞证组明显高于脾胃虚弱证组和肝郁脾虚证组(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上述胃肠激素存在不同的变化。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证候与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