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心血管术后常发生肺部并发症 ,特别是小儿心血管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 6 7.4% ,主要由于手术前已有肺或心脏病变 ,降低了肺的储备功能 ,加上体外循环和手术的创伤 ,使肺功能受损 ,因此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质量是手术成败的关键。1 临床资料单纯性房缺、室缺 9例 ,房缺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 5例 ,艾博斯坦畸形两例 ,法乐氏四联症 3例 ,法乐氏五联症2例 ,年龄 3~ 15岁。1.2 术前准备1.2 .1 心理沟通 小儿易出现手术恐惧反应 ,不利于术后治疗的配合。术前通过向患儿讲解一些心脏病有关知识 ,熟练的工作技术技巧 ,和蔼可…  相似文献   

2.
小儿心内直视手术后再次气管插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心内直视手术后拔出气管插管绝大多数都能顺利康复,少数因种种原因需再次气管插管(以下简称再插管)。我院自1987年12月至1997年12月,共行12岁以下小儿心内直视手术221例,其中再插管8例。现就再插管原因、指征和预防作初步分析。临床资料8例中男3例,女5例;年龄2~12岁;体重<12kg3例;心胸比率0.55~0.76。手术病种:法乐氏四联症(TOF)3例,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VSD+PH)3例,VSD合并右室双腔心(VSD+DCRV)1例,VSD+复合畸形1例。气管插管拔出后至再插管时间1~6小时。再插管方式:仍经口插管4例,改由经鼻插管3…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1980年元月至1985年4月共施行体外循环手术115例,现就麻醉有关问题分析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15例中男性55例,女性60例,年龄最小3(2/12)岁,最大52岁,5岁以下幼儿10例,37岁以上成人8例。病种有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肺动脉瓣狭窄(PS)、瓣膜病、左房粘液瘤、法乐氏三联症(F_3)、法乐氏四联症(F_4)、法乐氏五联症(F_5)等8种,全组在院死亡率13%。二.麻醉:术前用药杜冷丁1毫克/公斤、东莨菪碱,部份瓣膜病人术前用安定和吗啡。麻醉诱导常规用2.5%硫喷妥钠、司可林(1—2毫克/公斤)静注后气管内插管。不  相似文献   

4.
谷颖  车正兰 《贵州医药》1999,23(4):257-258
肺动脉压力可由连续波多普勒技术无创测量。本文应用该技术对一组先心病即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这三种先心病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情况。三资料与方法1.1资料:先心病ASD、VSD、PDA患者共引例,均来自我院1998年3月至1998年11月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者,男17例、女14例,年龄40天一42岁,平均24.6iii.2岁,其中ASD12例,VSD13例、PDA6例。正常对照组56例,均来自同期体检或临床发现心脏杂音而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为正常者,男19岁,女37例,年龄50天一万岁,…  相似文献   

5.
<正> 我院从1985年12月至1989年6月共施行心脏低温体外循环直视手术72例,男31例,女41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44岁。手术类别:单纯房、室缺修补术50例、单纯PDA直视修补2例、PS直视切开术2例,F_3根治术2例、F_4根治术1例、右室双出口根治术1例右室流出道狭窄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1例、冠状动脉心腔瘘修补术2例,ASD+VSD+PDA修补术1例,ASD+VSD修补术1例,二尖瓣替换术1例,左房粘液瘤摘除术1例,重度肺动脉高压(Pp/ps>0.75)12例、心功能Ⅲ~Ⅳ级者9例、死亡1例、死亡率1.3%。术前心功能Ⅲ~Ⅳ级者、术前两周服强心利尿  相似文献   

6.
自1980年至1992年,我院共进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270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62例,兹分析如下。临床资料270例患者中,男110例,女160例,发生心律失常俄例。其中单纯房间隔缺损(ASD)十单纯空间隔缺损(VSD)修补术102例,心律失常9例。ASD+VSD合并其它畸形共68例,发生心律失常20例,法乐氏四联症共55例,发生心律失常1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或直视成形术共45例,发生心律失常21例。270患者中心功能1、五级135例,心律失常例数7例,其发生率为5.2%,心功能四级83例,发生心律失常35例。其发生率为42.2%,心功能IV级52例,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连续80例室间隔缺损(VSD)术后无1例残余漏的经验。方法:连续不加选择地进行了80例VSD修补术。包括单纯VSD43例,法乐氏四联症(TOF)8例;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TECD)1例;肺动脉狭窄(PS)加VSD5例;双腔右心室(DCRV)加VSD2例;房间隔缺损(ASD)加VSD10例;动脉导管未闭(PDA) VSD6例;二尖瓣关闭不全(Mi) VSD4例及主动脉缩窄(COA) VSD1例。结果:术后无1例发生残余漏,早期死亡1例。结论:作者认为避免VSD残余漏关键在预防,而提高外科手术技术是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我院1985年以来共施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25例。其中男9例,女16例;年龄6~47岁;室缺13例,房缺3例,室缺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致艾森曼格氏综合征1例,法乐氏三联症1例,法乐氏四联症(以下称F_4)2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术前误诊),风心二窄直视分离术3例,风心二闭生物瓣置换术1例。体外循环时间38分20秒~140分30秒,平均80分20秒;阻断升主动脉时间18分10秒~107分30秒,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幼儿左向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及围术期治疗的规律,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系统回顾1999年3月—2010年3月310例4个月~30个月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及转归。病种包括:VSD194例,ASD17例,VSD伴ASD23例,VSD伴PDA27例,VSD伴PDA及MS10例,VSD伴ASD及PDA27例,PDA8例,ASD伴丁APCV4例。术前肺动脉收缩压与体动脉收缩压之比〉0.75的81例(26.1%)。因难治性肺炎和心衰而急诊手术38例(12.2%)。采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住院死亡9倒。术后3个月和半年各死亡1例。病死率3.5%(11/310)。年龄小,畸形复杂矫治不完全,术后肺部感染(5例)、持续肺动脉高压(2例)、低心排(2例)、顽固性出血(1例)、营养不良(1例)等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手术治疗是拯救婴幼儿高危先心病的积极有效手段,提高手术和体外循环技术,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是降低死亡率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7年 6月至 2 0 0 0年 8月 ,采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进行了 15 8例心脏直视手术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  15 8例中 ,男 98例 ,女 6 0例 ;年龄 3~ 5 8岁。术前经心脏超声明确诊断 ,常规检查无手术禁忌。临床诊断为 :室间隔缺损 96例 ,其中合并肺动脉高压 8例 ;继发孔房缺 37例 ;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瓣狭窄 10例 ;法乐氏三联症 10例 ;房缺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1例 ;室缺合并肺动脉狭窄 3例 ;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1例。二、方法 手术均采用体外循环辅助转流 ,在心脏不停跳状态下完成手术。采用静脉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11.
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的主要目的是修补巨大的室缺和充分疏通狭窄的右心室流出道.我院自1985年初至今为52例法乐氏四联症患者施行了根治性手术治疗.现就我们对法乐氏四联症右心室流出道狭窄外科改造的几点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33例,女19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35岁.48例术前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4例经右心导管加造影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彩色超声多普勒在开胸及经心导管对房缺(ASD)、室缺(VSD)及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共4例,ASD、VSD各1例,PDA2例。年龄7-30岁,术前采用超声确定诊断并分型,术中依据超声测值,协助临床医生进行封堵治疗。结果4例患者介入手术均获成功。结论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查作为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在介入封堵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前筛选,选择封堵器大小,术中及时评估封堵器效果及评价封堵术后的心脏功能状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中老年患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房缺)中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26例继发孔型房缺患者,年龄40~68岁,肺动脉平均压52.5~105.5mmHg,合并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三尖瓣关闭不全2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二尖瓣狭窄1例.均行房缺修补术及合并症的矫治。结果26例患者痊愈出院,心功能均较术前改善。结论年龄不是房缺手术的禁忌证,积极的围术期处理、合并症的同期手术处理是手术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邹弘麟  蒋立虹 《云南医药》2002,23(5):373-374
对先天性心脏病 ,目前均主张尽早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从 1998年 10月至 2 0 0 1年 8月间我科收治了 8kg以下 (含 8kg)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共 4 7例 ,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就疗效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 本组 4 7例患儿中男 2 9例 ,女 18例。年龄 3个月~ 1 5岁 ,体重 5~ 8kg ,平均(6 37± 1 5 0 )kg。其中室间隔缺损伴肺高压 2 0例 ,房间隔缺损伴肺高压 8例 ,房缺加室缺并存 13例 ,完全性房室管畸形 3例 ,法乐氏四联症 2例 ,右室双出口 1例。所有病例均经过超声心动图检查 ,其中 2例法乐氏四联症 ,1例右室双出口及 4例…  相似文献   

15.
我院从1989年5月~1995年5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先心病内直视手术124例。现将手术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57例,女67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26岁,平均15.6岁,体重最轻13kg,最重55kg,平均38.35kg。全组病人房间隔缺损(ASD)47例,单纯室间隔缺损(VSD)62例,法乐氏四联症7例,室缺合并右室双腔心4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法乐氏三联症1例,右室双出口1例。全组病人心胸比例0.5~0.68,行右心导管检查3例,右心室造影1例。1.2 手术方式 全组病人均常规建立体外循环,术中降温25℃~30℃,平均27℃。阻  相似文献   

16.
对于每位接受体外循环直视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 :血管通路是第一道需要逾越的障碍 ,股静脉留置导管输液安全 ,容易掌握 ,减少了因体外循环降温后血管收缩不能及时补充液体的缺点 ,为此现将开展股静脉留置的运用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81例患者中 ,男 4 9例 ,女 3 2例 ,年龄 2岁~ 5 4岁。其中室间隔缺损 (VSD) 3 3例 ,房间隔缺损 (ASD) 2 4例 ,二尖瓣置换术 (MVR) 14例 ,VSD合并 PDA6例 ,法乐氏四联症 (F4 ) 4例 ,成功率达到 10 0 %。1 2 股静脉的解剖位置及穿刺方法1 2 1 股静脉的解剖位置 :股静脉位于股…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 1990年 3月至 2 0 0 2年 7月共开展心脏外科手术134例 ,其中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 93例 ,均取得良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34例中男性 5 6例 ,女性 78例 ;年龄最小 4岁 ,最大 5 3岁。其中室间隔缺损 34例 ,房间隔缺损 16例 ,肺动脉狭窄 5例 ,不完全性心内膜垫衬缺损 2例 ,法乐氏 3联症 3例 ,法乐氏 4联症 4例 ,乏氏窦瘤破裂 3例 ,室缺伴主动脉瓣畸形 1例 ,室缺伴流出道狭窄 4例 ,二尖瓣置换 14例 ,二尖瓣 +主动脉瓣置换 2例 ,主动脉瓣置换 4例 ,心脏外伤 4例 ,二尖瓣闭式扩张 17例 ,动脉导管未闭结扎…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对492例3-36个月的婴幼儿VSD修补术后并发症进行总结。全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9例(9.9%),心律失常43例(8.7%),肺动脉高压危象22例(4.4%),残余VSD16例(3.2%)。手术死亡26例(5.2%),主要原因为肺动脉高压危象和严重心律失常。结论:只要正常掌握手术时机,完善手术操作,采用肺动脉监测等监护措施,及时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婴幼儿期施行VSD修补术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正>2006-05—2012-12入笔者所在医院的房缺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介入治疗患者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2252岁,平均(32.6±9.8)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劳累后心悸、气短;术前胸片示肺动脉段突出,肺动脉高压征象;术前心脏超声表现为左室、左房扩大,部分患者右室前壁增厚;4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儿童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315例VSD合并PH患儿接受了心内直视手术,占同期VSD手术总数的31.1%,其中轻度123例,中度95例,重度97例。结果 围术期死亡4例(4.44%),远期死亡2例(0.63%)。年龄≤1岁、体重≤7公斤患儿病死率分别为14.29%和14.71%。年龄>3岁、体重>10公斤者则分别为3.08%和2.61%;97例重度PH患儿围术期死亡8例(8.25%),远期死亡2例(2.06%);手术病死率与PH程度、年龄、体重、主动脉/肺动脉直径比等呈明显相关。结论 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术中避免右室切口、保护术后心功能和术后PH的适当处理,同时加强科普科普宣传教育有其特别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