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肱骨髁上骨折不同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 2005-01-2009-01对3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其中20例采用肘内侧入路,16例肘外侧入路,1例采用肘后正中入路,1例前内侧"L"型入路.结果 36例获得随访,随访30~50周.随访期内无肘内、外翻发生,肘关节功能评价: 本组优22例,良11例,可3例.关节活动范围平均为115°.结论 根据肱骨髁上骨折的类型和有无神经损伤,选择适当手术入路,可方便手术操作,减少手术时间,方便术中保护骨膜,有利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
禹诗 《现代保健》2011,(14):159-159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治疗d,JL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愈后的影响。方法自2004年~2010年分别采用肘后侧切口肱三头角肌舌瓣及肘外侧切口入路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01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1例均获3月~6年回访,骨折达骨性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肘外侧切入路组明显优于肱三头肌瓣舌组。结论取肘外侧切口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明显优于肘后侧切口肱三角肌舌瓣入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自2001年至2006年采用肱三头肌两侧人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0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8例中104例得到回访,98例屈伸功能良好,优良率达96.2%。结论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应用C形臂下肘后侧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意义和治疗效果.方法:将本组467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经复位外固定不满意、开放性骨折、陈旧性骨折共128例全部采用C形臂X线机下肘后小切口入路交叉克氏内固定手术.结果:经1~6年随访,优良率达96.8%.结论:C形臂下肘后侧小切口交叉克氏针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入路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0月间,选择某科50例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Ⅲ)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肘后侧入路组(n=25);肘内侧入路组(n=25)。患儿均全麻后,按分组行切开复位克氏针手术治疗。术后石膏外固定4周。照Flyrm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9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6例神经损伤者在8-10周恢复。随访期内两组各有1例出现肘内翻畸形。肘内侧入路的肘关节优良率为88%,肘后侧入路的肘关节优良率为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关节内侧入路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较后侧入路简便、容易,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复杂肱骨远端骨折(肱骨髁间加髁上骨折)应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行双钢板内固定急诊手术的疗效.方法 急诊手术治疗复杂肱骨远端骨折47例患者,取鹰嘴旁肘后轻度弧形正中切口,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行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同定急诊手术,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5~50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在3~6个月全部愈合.采用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功能,优36例,良4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5.1%.结论 复杂肱骨远端骨折,应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坚强内固定急诊手术,可以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最大限度恢复肘关节功能,在临床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陈军 《现代保健》2012,(11):106-107
目的:探讨肘后不同手术入路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0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50例采取肘后肱三头肌舌状瓣切断入路(A组),50例采取肘后肱三头肌尺骨上剥离入路(B组),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据Aitken和Rorbeck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分析疗效。结果: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时间1~3个月,平均2个月,术后肘关节功能总体恢复满意,时间1~4个月,平均2.5个月,优秀80例,良好13例,可7例,差0例,优良率93%。肘后肱三头肌尺骨上剥离入路组的手术时间及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肱三头肌舌状瓣切断入路组。结论:肘后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均良好,肱三头肌尺骨上剥离入路具有操作简捷、失血量较少、术时短、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肱骨内外髁骨折的原因及其治疗康复方法,提高对肱骨内外髁骨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2010年37例肱骨内外髁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外髁骨折30例,内髁骨折7例;男21例,女16例;受伤年龄2~12岁,平均6.7岁;手术年龄4—14岁,平均8.9岁;受伤至手术时间最短7个月,最长9年,平均3年。结果2年以上的随访调查18例,7个月~2年随访调查19例,所有病例在进行手术后8~16周形成愈合,无严重外翻、骨不连等并发症,愈合情况良好。结论肱骨内外髁骨折大多发生在儿童身上,其发病率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并且是关节内的骨折,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是治疗不当可能会引起功能性障碍,还会遗留肘部畸形。  相似文献   

9.
赵志强  张合成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274-1275,1278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小儿肱骨髁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128例小儿肱骨髁骨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8例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对照组40例采用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组,均行切开复位后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比较评价两组手术的指标。结果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0.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0%(P﹤0.05);且观察组手术时间(39.2±13.4)min,术后出血量(53.2±10.7)ml,石膏固定时间(20.1±4.8)d,VAS评分4.6±1.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的手术方法优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入选患儿均分为A、B、C三组,每组各有30例,A组患儿采取后侧入路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B组患儿采取外侧入路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C组患儿采取内外侧联合入路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三组患儿的手术时长和临床疗效。结果:C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选用外侧入路或内外侧联合入路的手术方式,临床效果均令人满意,内外侧联合入路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短,临床疗效最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李曙光 《现代保健》2010,(16):64-65
目的总结与探讨肱骨内上髁骨折治疗体会。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4月~2010年4月的肱骨内上髁骨折患者65例,根据其不同骨折类型分别采取手法治疗和手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效果优42例,良21例,劣2例。结论对于肱骨内上髁骨折,应该根据其不同骨折类型分别采取手法治疗和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的常见病,占儿童肘部骨折的60%[1],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是肱骨髁上骨折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近来来,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的方法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仍有一部分骨折需要采用手术治疗,如: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和手法复位失败者等。现传统的后入路"V"形瓣切断肱三头肌的方法已不主张采用,儿童因骨骺原因也不宜做肌骨瓣的入路方法。会理县人民医院采用肱三头肌内外侧间隙入路或肱三头肌外侧部分切断的方法,从2009年3月后共治疗23例(保守治疗病例未列入本次讨论),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3.
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畸形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传统治疗方法由于术后需用石膏外固定 ,易产生关节僵硬 ,有可能发生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等缺点。自 1995年 7月~ 1999年 3月我院采用手术结合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畸形病人 13例 ,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年龄 7~ 15岁 ,平均 10岁。男 9例 ,女 4例 ,左侧 5例 ,右侧 8例。病程最短为骨折愈合后半年 ,最长为 4年 ,平均 2年 3个月。均为肱骨髁上骨折所致肘内翻畸形 ,畸形 10°~ 4 0° ,平均 2 3° ,各病例关节功能接近正…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95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96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即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经皮穿针内固定和手术切开双根克氏针交叉张力带内固定、交叉克氏针纵形"8"字张力带固定。笔者对多种治疗方法进行了资料总结比较。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75例,女21例,年龄2.5-13岁,其中2.5~5岁19例,6-9岁59例,10-13岁18例。伤后24h内就医者64例、10d后23例,2例患者伤后2个月来就医。按损伤机制分类,即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运动、生活和交通事故伤,系间接暴力所致,将骨折分为伸展型、伸展尺偏型,伸展桡偏型和屈曲型。伸展型肱骨髁上骨折54例,左肱骨髁  相似文献   

15.
<正>肱骨髁上骨折以儿童最多见,约占小儿四肢骨折的3%~7%,肘部骨折的30%~40%,其中伸直型占90%,多发年龄为5~12岁。笔者在临床应用手术治疗儿童严重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511-1512
目的探讨肱骨踝上骨折患儿的手术入路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49例GartlandⅢ型肱骨踝上骨折患儿,根据不同的手术入路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纵行劈开肱三头肌入路,观察组(23例)采用保留伸肘装置。术后三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肘关节提携角和屈伸受限情况、肘关节功能评定、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术后,观察组的肘关节屈伸角度丢失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纵行劈开肱三头肌入路比较,采用保留伸肘装置入路方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可有效改善术后肘关节的活动功能,并缩短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7.
文成国 《中国卫生产业》2013,(28):142-142,144
目的观察小切口关节外侧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7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有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3~72岁,平均年龄(15.6±2.8)岁。患者均使用经肘关节外侧入路的小切口4~5 cm,经患者肱三头肌外侧与肱桡肌间隙进入。进行手法复位之后,使用2枚克氏针经患者皮穿进外髁部,在患者骨折近端内侧骨皮质穿出,在骨折近端距骨折线2~3 cm,外侧垂直钻孔后,穿钢丝交叉绕于肱骨外侧的克氏针尾,呈"8"字形外侧钢丝固定。结果患者在手术中肱骨髁上骨折达到准确复位与固定,对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4年,平均年限(2.3±0.6)年,依据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7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优60例,良5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达到85%。结论采用小切口关节外侧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恢复速度、简单易行、方便可靠,微创切口小且术后并发症少,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肱骨髁骨折手术治疗的手术过程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对我院肱骨髁间骨折患者64例实行手术治疗.按Riseborough&Radin分型法采用不同手术入路,不同内固定,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结果 所有病例骨折踝骨部位均愈合,按改良Gamebaum评分系统评定术后疗效,其中优41例,良11例,可9例,差3例,优良率为81.25%.结论 早期手术、骨折解剖复位、牢固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与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将80例患儿简单随机分为2组,4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一组。其中,一组患儿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观察组)。对比两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的,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上使用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的效果比手术治疗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及髁上粉碎性骨折术后疗效分析。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肱骨髁间及髁上粉碎性骨折48例,采用尺骨鹰嘴切断入路行双钢板固定治疗42例肱骨髁间及髁上粉碎性骨折。结果经最长2年、最短6个月的随访,总优良率80.9%,术后疗效满意。结论采用尺骨鹰嘴切断入路行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及髁上粉碎性骨折是一种确实有效的手术入路方法,术后可以在不用外固定的情况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明显好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