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靶控浓度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对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 IS)值的影响,寻求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安全适宜的血浆靶控浓度。方法全麻下年龄65-80岁老年择期手术患者60例,按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随机分为三组:S1组,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0.2ng/m l S2组,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0.3ng/m l S3组,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0.4ng/m l。先泵入舒芬太尼,待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达到预设靶浓度后泵入异丙酚(3μg/m l),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mg/kg,待肌松满意时插管控制呼吸 记录基础值(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气管插管后1m in(T3)、气管插管后2m in(T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 IS)值、气管插管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与T0比较,三组在T1时刻MAP、HR均下降(P〈0.05) 与T1比较,S2组T2、T3、T4时刻MAP、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1组在T2、T3、T4时刻明显升高(P〈0.05),S3组在T3、T4时刻明显降低(P〈0.05)。B IS值比较:与T0比较,三组在各时间点B IS值均降低(P〈0.05),其中S2组在T1、T2、T3、T4时刻变化范围在45-55之间,S1、S3组在T1、T2、T3、T4时刻变化范围高于或低于45-55,显示麻醉过浅或过深。插管反应与不良反应比较:与S2比较,S1组出现插管反应较多(P〈0.05),S3组出现不良反应较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当异丙酚浓度为3.0μg/m l(TC I)时较为安全适宜的血浆靶浓度为0.3ng/m l。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的监测下,比较不同血浆靶浓度的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瑞芬太尼合适的麻醉诱导剂量。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按瑞芬太尼靶浓度不同随机分为3组:3 ng/ml(D1组)、4 ng/ml(D2组)和5 ng/ml(D3组),每组20例。3组均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当BIS值达60时静注顺式阿曲库铵辅助插管。分别记录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即刻(T3)、插管后3 min (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以及各组患者意识消失的时间。结果与T1相比, T2各组MAP和HR均有下降,但D3下降更明显(P〈0.05);T3时D1组MAP和HR显著快于T1、T2(P〈0.05)。3组患者意识消失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靶控输注4 ng/ml的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诱导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此剂量的瑞芬太尼为合适的诱导剂量。  相似文献   

3.
邓雪峰  李齐 《安徽医药》2012,16(5):669-671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TCI)舒芬太尼与丙泊酚对高血压全麻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腹部手术的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和芬太尼组(F组)。SF组麻醉诱导舒芬太尼靶浓度为0.5μg.L-1,麻醉维持舒芬太尼靶浓度不变;F组麻醉诱导芬太尼4μg.kg-1,麻醉维持芬太尼0.03μg.kg-1.min-1;两组麻醉维持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3~5 mg.L-1。观察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3 min(T4)、手术探查即刻(T5)、拔管后即刻(T6)、拔管后3 min(T7)患者的MAP、HR、血浆皮质醇(Cor)、血糖(Glu)的变化、麻醉恢复情况,随访术后延迟性呼吸抑制、术中知晓情况。结果与T1时比较,两组T2、T4时MAP和T4时HR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F组T6时Cor和T3、T5、T6时Glu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SF组比较,F组T3、T6时MAP和T3时HR显著升高(P0.05),F组T5、T6时Cor和T6时Glu显著升高(P0.05或P0.01);SF组拔管期间体动、呛咳的发生率显著低于F组(P0.05),两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高血压全麻患者,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能更有效地减轻术中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助于提高全麻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靶浓度的舒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麻醉诱导对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择期手术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S1、S2、S3 3组,分别予以舒芬太尼靶浓度0.3 ng/mL,0.4 ng/mL,0.5ng/mL麻醉诱导.监测患者麻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1、3、5 min的BP、HR.结果 麻醉诱导后,S3组的血压、心率较基础值明显减低,也明显低于S1组;插管后,S1组T2、T3时刻血压、心率明显高于基础值,也高于S3组.结论 不同靶浓度舒芬太尼联合依托眯酯用于老年患者麻醉诱导,可产生剂量相关心血管负反应,随靶浓度增加,插管应激反应逐渐降低,靶浓度0.4 ng/ mL可较理想地抑制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5.
陈君  梁禹 《天津医药》2008,36(12):939-941
目的:比较神经外科麻醉中靶控输注舒芬太尼(SF)和瑞芬太尼(RF)的麻醉效果。方法:神经外科手术患者40例,分为SF组和RF组,每组20例。采用静脉靶控技术,舒芬太尼以效应部位靶浓度0.5μg/L给药,瑞芬太尼以效应部位靶浓度4.0μg/L给药,异丙酚以靶浓度3mg/L为起点,达到预期靶浓度后每30s增加0.5mg/L,直至患者意识消失,给予罗库溴铵0.6mg/kg行气管插管。术中调整麻醉药用量,将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维持在40~60水平。记录插管前(T0)、插管即刻(T1)、切皮即刻(T2)、帖敷硬膜即刻(T3)及缝皮即刻(T4)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分别记录2组麻醉时间、麻醉药用量及复合用药情况;分别记录拔管时间、拔管后10min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结果:SF组舒芬太尼靶浓度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0.30±0.02)μg/L和(0.61±0.03)μg/L;RF组瑞芬太尼靶浓度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1.02±0.18)和(5.01±0.34)μg/L。2组患者术中异丙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RF组T1、T2时MAP、HR降低(P<0.05);与SF组T1、T2比较,RF组T1、T2时MAP、HR降低(P<0.05)。RF组拔管时间短于SF组,但RF组拔管后10minVAS评分高于SF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可为神经外科手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时舒芬太尼不同效应室浓度对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15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靶控输注行全凭静脉麻醉。术毕,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Ⅰ组为0.12ng/ml,Ⅱ组为0.15ng/ml,Ⅲ组为0.20ng/ml。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均为1.5μg/ml。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后30min(T1)、手术结束时(T2)、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T3)及术后30min(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评价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 T3)及术后30min( T4)的视觉模拟( VAS)疼痛评分、Ramsay 镇静评分。记录术后60min内嗜睡、呼吸抑制、烦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各组患者T3、T4时点较T0、T1、T2时点HR、MAP明显升高(P﹤0.05)。Ⅰ组在T3、T4时点HR、MAP明显高于Ⅱ组、Ⅲ组(P﹤0.05)。Ⅲ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Ⅰ组、Ⅱ组明显延长( P﹤0.05)。Ⅱ组、Ⅲ组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及术后30min的视觉模拟( VAS)疼痛评分优于Ⅰ组(P﹤0.05)。Ⅱ组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及术后30min的Ramsay镇静评分优于Ⅰ组、Ⅲ组(P﹤0.05)。Ⅱ组术后60min内嗜睡、呼吸抑制、烦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Ⅰ组、Ⅲ组(P ﹤0.05)。结论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0.15ng/ml复合丙泊酚血浆靶浓度1.5μg/ml最适合麻醉复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芬太尼全麻诱导期老年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为临床上选择全麻诱导期患者气管插管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10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舒芬太尼组(SF组),每组各50例。记录诱导前(T0)、给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后即刻(T1)、插管前(T2)、插管即刻(T3)及插管后2、4、6、8min(T4-T7)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结果 SF组插管前后SBP、DBP、MAP无明显变化(P>0.05),且各时间点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T3、T4HR增快与T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F组T3、T4、T5、T6SBP、DBP、MAP高于T2(P<0.05),且T3、T4、T5两两比较有差异(P<0.05);HR于T7恢复至T2水平。结论舒芬太尼在全身麻醉诱导中应用,可使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全身麻醉诱导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循环系统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84例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麻醉诱导药物分为舒芬太尼组(SF 组)42例和芬太尼组( F 组)42例。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 T0)、气管插管前( T1)、气管插管后1 min (T2)、气管插管后5 min(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 HR)、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NE)、肾上腺素( E)变化,记录两组术中循环波动调控次数、术后24 h 镇痛药物用药剂量及术后6 h 和12 h 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结果与 F 组对比,SF 组 T2时 MAP 较低,HR 较高( P ﹤0.05);T3时 MAP 升高,HR 降低( P ﹤0.05);T1、T2时 NE 和 E 降低( P ﹤0.05);SF 组循环波动调控次数以及术后24 h 镇痛药物用药剂量均较少( P ﹤0.05);SF 组术后6 h 和12 h VAS 评分明显降低(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确切,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D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30例。D组麻醉诱导采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6 ng/ml及丙泊酚4μg/ml, S组麻醉诱导采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0.6 ng/ml及丙泊酚4μg/ml,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D组麻醉维持采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4 ng/ml及丙泊酚3μg/ml, S组麻醉维持采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0.3 ng/ml及丙泊酚3μg/ml。结果 D组患者在插喉罩后1 min、拔管时HR及MAP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者在插喉罩后1 min、气腹后15 min、拔喉罩时的HR及MAP低于D组(P〈0.05)。2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为87%, D组镇痛满意度为3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方法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中应用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效应室靶控浓度舒芬太尼对丙泊酚全麻患者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患者45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Ⅰ-Ⅲ组,分别对应的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控浓度为0.4 ng/mL、0.6 ng/mL、0.8 ng/mL.观察3组病例在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1、3、5分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2,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T1时点外,Ⅰ组和Ⅱ组患者SBP、DBP、HR在其他各个观测时点较基础值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在T1、T4时点SBP、HR较其他观测时点明显下降(P<0.05).Ⅰ组和Ⅱ组较Ⅲ组SBP、DBP、HR在T4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效应室靶控浓度为0.4及0.6ng/mL的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能为全麻患者在诱导期间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室浓度进一步增加到0.8ng/mL会产生明显的心血管抑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硝酸异山梨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60~70岁拟于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舒芬太尼组(I)和对照组:芬太尼组(II)。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时分别应用舒芬太尼和硝酸异山梨酯或芬太尼和硝酸异山梨酯,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以及插管后5min(T3)、10min(T4)时点的收缩压(DBP)、舒张压(SBP)、心率(HR)值以及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心钠素(ANP)的浓度。结果与诱导前(T0)相比,两组患者插管后即刻(T2)血压无明显变化。舒芬太尼组(I),插管后5min(T3)、10min(T4)血压低于T0点,插管后即刻(T2)及5min(T3),舒芬太尼组(I)血压低于芬太尼组(II)。与插管前(T1)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后即刻(T2)心率均升高。舒芬太尼组(I),插管后即可(T2)及5min(T3),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均低于芬太尼组。两组比较,血浆心钠素浓度无差别。结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均能有效抑制诱导期应激反应,舒芬太尼组更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全麻诱导中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麻醉诱导中应用舒芬太尼,对照组应用芬太尼。分别记录麻醉前(T0)、插管时(T1)、插管后2min(T2)、插管后5min(T3)、插管后10min(T4)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及心指数(CI)。结果观察组的各观察指标在T0、T2、T3、T4无显著差异。HR、MAP、CO、CI在T2、T3、T4时点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中不但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而且能维持较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静吸复合麻醉作比较。方法:30例择期行开颅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组(对照组)和靶控输注组(TCI组),每组15例。TCI组采用异丙酚血浆靶控浓度3μg/mL、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控浓度0.2~0.6ng/mL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持续吸入1%~2%异氟醚维持麻醉。连续监测并于麻醉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T2)、切头皮(T3)、锯颅骨(T4)、切除肿瘤(T5)、缝头皮(T6)及气管拔管后(T7)记录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不良反应、拔管后即刻和拔管后30min的清醒程度(OAAS评分)及伤口疼痛程度(VRS评分)。结果:术中两组患者的BIS值均明显降低,维持在40~60范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AP、HR出现明显波动,TCI组各时点较平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TCI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降低(P〈0.05),拔管后即刻OAAS评分升高,拔管后30min VRS评分降低,拔管后烦躁及恶心呕吐数减少(均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具有麻醉效果满意、血液动力学稳定、苏醒及拔管快速、术后平稳、无空气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手术中芬太尼对瑞芬太尼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单纯瑞芬太尼组(Ⅰ组)和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组(Ⅱ组)各30例。麻醉诱导用异丙酚2mg/kg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3~5ng/ml)或芬太尼2~3μg/kg。两组插管成功后,以吸入N2O~O2(N2O∶O2=3∶2)、0.8MAC异氟醚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2~3ng/ml)维持麻醉。观察记录麻醉前(T0)、诱导后(T1)、插管后(T2)、气腹后(T3)、术毕拔管后(T4)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术毕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即刻、拔管10、20、30min伤口疼痛情况,术后随访不良反应术中知晓等情况。结果:两组MAP均在诱导后下降,心率亦减慢,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不明显,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即刻Ⅰ组MAP、HR明显高于Ⅱ组。两组患者术毕恢复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Ⅰ组在拔管即刻,拔管后明显高于Ⅱ组(P〈0.01),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情况相比,Ⅰ组躁动明显高于Ⅱ组。结论:芬太尼诱导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而且能减轻单纯瑞芬太尼麻醉造成的术后急性疼痛。  相似文献   

15.
宿亚敏 《河北医药》2011,33(3):389-390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辅助颈丛阻滞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颈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舒芬太尼组(SF组)。颈丛阻滞前90 s内给药:氟哌利多2.5 mg,F组加用芬太尼2μg/kg单次静脉注射;SF组舒芬太尼以血浆室为靶控目标,血浆靶控浓度0.2 ng/ml开始麻醉诱导。结果 SF组镇痛效果评分明显优于F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颈丛阻滞可为患者提供满意的镇痛和舒适感。  相似文献   

16.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全麻诱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世彪  陈刚 《江西医药》2006,41(11):842-844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鬣换术患者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时的影响。方法40例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拟行二尖瓣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1.5μg/kg)和芬太尼组(F组,15μg/kg),每组20例。分别记录全麻诱导前(T1),给完诱导药后即刻(B)、3min(B)、6min(L)、气管插管后1min(B)、3min(T6)、6min(T7)几个时间点的以下指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末梢动脉血氧饱和度(SP02)、中心静脉压(CVP)。结果与诱导前相比,两组病人HR、SBP、DBP、MAP、CVP的变化趋势一致.都有明显的下降(P〈0.01或P〈0.05);两组间比较。气管插管前F组比S组的HR、MAP的下降更多(P〈O.05);气管插管后F组的HR、SBP、DBP、MAP回升较多,而S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P〈0.05)。结论等效剂量下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全麻气管插管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都有较好地抑制作用,舒芬太尼对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抑制效果更好,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因此更适合用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7.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诱导用于小儿气管插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血浆浓度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诱导,对小儿不使用肌松药所提供的气管插管条件和心血管反应。方法60例择期气管插管全麻患儿,按不同血浆浓度瑞芬太尼随机分为3组,Ⅰ组2ng/ml,Ⅱ组3ng/ml,Ⅲ组4ng/ml。诱导使用8%七氟醚半紧闭吸入,待患儿入睡后开放静脉,维持2.5%七氟醚吸入5min后开始分别静脉靶控输注3个不同血浆浓度的瑞芬太尼,10min后气管插管。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min(T2)、3min(T3)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对插管条件进行评估。结果Ⅰ组气管插管条件满意率低于Ⅱ、Ⅲ组(P〈0.05),但Ⅱ、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各组患儿在T1时HR、MAP均明显下降(P〈0.05),Ⅲ组下降幅度最大(P〈0.01);Ⅰ组在T2、T3时HR、MAP较T1明显升高(P〈0.05),且与Ⅱ、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Ⅲ组在T2、T3时HR、MAP与T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3ng/ml复合2.5%七氟醚用于小儿无肌松药气管插管时,可提供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和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靶控浓度右美托咪定对静脉闭环麻醉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影响。方法 80例拟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分为四组,每组20例。B、C、D组麻醉诱导开始前20 min启动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系统,靶控浓度分别设为3、5、7 ng·m L-1,A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四组其余麻醉诱导和维持方式均相同,均采用意识深度指数负反馈闭环靶控输注丙泊酚。记录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时(T2)、插管后5 min(T3)、切皮时(T4)、切皮后5 min(T5)、停药时(T6)、术毕拔管时(T7)各时点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水平及丙泊酚的血浆靶控浓度。结果 T0时四组MAP和HR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B组T2、T5、T6时MAP和HR均低于A组(P<0.05)。C、D两组各时点MAP和HR均低于A组和B组(P<0.05),D组MAP和HR水平低于同时点C组(P<0.05)。D组出现15例MAP≤70 mm Hg,13例HR≤60次·min-1,其余各组均未出现MAP和HR过低情况。T1T5时B、C、D三组丙泊酚靶控浓度均低于A组,C、D两组低于B组,而D组低于C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闭环靶控麻醉中丙泊酚的靶控浓度,其靶控输注浓度为5 ng·m L-1时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控制更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靶控输注(TCI)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吸入七氟醚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食管中段癌根治术患者30例,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和瑞芬太尼组(RF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设定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 mg/L,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分别为0.6、6μg/L,2组分别TCI异丙酚及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麻醉维持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不变,停止TCI异丙酚,持续吸入七氟醚,维持呼气末七氟醚浓度0.7~1.5MAC,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监测患者围术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变化,观察麻醉苏醒情况,记录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及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随访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RF组比较,SF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手术结束至呼吸恢复、呼之睁眼、气管拔管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长(P〈0.05)。SF组拔管后出现暂时性呼吸抑制2例;RF组诱导时给与麻黄碱6 mg 4例,麻醉苏醒期出现烦躁3例。2组术后镇痛期间均未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但RF组追加曲马多例数多于SF组。结论舒芬太尼TCI时需要提前较长时间停药,而瑞芬太尼TCI可控性优于舒芬太尼,适用于麻醉维持。但舒芬太尼镇痛作用强,术后患者自控镇痛优于瑞芬太尼。  相似文献   

20.
陈刚  林芩 《海峡药学》2011,23(5):184-186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时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手术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S组)诱导时加用舒芬太尼,对照组(F组)则加用芬太尼。分别于诱导前(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1min(T3)、5min(T4)、10min(T5)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并在各时点抽取静脉血测血糖、放射免疫法(RIA)测皮质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的浓度。结果 MAP、HR在T3、T4、T5时点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而观察组的MAP、HR在组内T1与T3、T4、T5时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CVP在诱导插管后无明显变化(P〉0.05)。血糖及血清皮质醇的浓度在给药及气管插管后S组均降低,F组气管插管后则升高,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NE、E在F组T3、T4时点明显高于T1(P〈0.05,P〈0.01);在T3、T4时点F组明显高于S组(P〈0.05,P〈0.01)。结论舒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在抑制应激反应方面,舒芬太尼优于芬太尼,能更好地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因此更适合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