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痰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在临床上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补肾的基础上 ,从痰瘀论治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个人的体会介绍如下。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是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是肾虚 ,如《石室秘录》中所指出的“消渴之证虽分上中下 ,而以肾虚致渴 ,则无不同”。肾虚日久 ,脏腑功能不足 ,不能帅血 ,致血流缓慢 ,瘀阻脉道而为血瘀 ;肾虚不能主水 ,水湿内停 ,则聚而成痰。瘀血、痰浊由肾虚而发 ,为继发因素。痰浊形成后 ,随气血流行 ,停留于所过之处 ,必影响气血运行 ,而致瘀血 ;瘀血内阻 ,血不行则为痰。故痰瘀互生 ,结而不解 ,百变丛生。在糖尿病周围神…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重要病因之一,其病理变化和预后相当于中医学的"消渴""水肿""虚劳""尿浊"等范畴。文章从两个方面对DN的中医病因病机作了探讨,认为脾肾亏虚为病机之本,瘀血阻络是病机之标,且贯穿于DN的始终,并提出了益气补脾肾、通络化瘀血的治疗原则,旨在从中医角度对DN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脾虚夹湿夹瘀论治2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中医治疗消渴病已有久远的历史,也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但一般多从肾虚、肺燥、胃热立论,以滋阴清热为法。本人有幸跟随浙江省级名中医、主任医师王福仁学习,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者不乏其人,且他们大多燥热之象不明显,“三多”症状也不典型,仅表现为形体肥胖,或饮而不多,或有自汗,或小便次多,大便干或烂,纳谷不旺,或仅在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经糖耐量试验测定才确定为2型糖尿病。对这一类型的糖尿病,以脾虚夹湿夹瘀(称一虚两夹)立论施治,往往收到良效,现将其异于常法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糖尿病从肝论治的观点。认为情志失调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病因,肝失疏泄是糖尿病发生的基本病机,从历代文献的论述和现代实验研究方面,证实了肝在糖尿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临床中从肝论治糖尿病可分为8型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5.
从瘀论治糖尿病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与祖国医学的消渴病相似。历代医家认为,消渴的病机以阴虚燥热为主。自本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许多医家通过细致观察,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徽观角度进行研究,明确提出并证明了糖尿病不仅有血瘀存在,而且是其发生发展及出现多种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临床上采用活血瘀化法治疗糖尿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就近17年来从瘀论治糖尿病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虽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脾虚、瘀血贯彻本病始终.在治疗中,若以健脾固本为大法,活血化瘀为原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当于中医的"痹症""痛症""痿症"等范畴。该病的发生与五脏病变相关,而痰瘀形成难化,多责之于脾肾二脏,脾肾两虚是本,而痰瘀之象是标,是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亏虚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本,故健脾补肾是本病的关键,豁痰化瘀是本病的重要手段,标实重视"痰瘀",其脾肾两虚、血瘀、痰浊贯穿本病的始末,临症"见痰休治痰,治病必求本",提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之一思路。  相似文献   

8.
9.
正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DM)代谢异常引起的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的常见原因,更是T1DM的主要死因,在T2DM中也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DKD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目前西医药尚无令患者特别满意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中医药在这一领域有着一定的优势,也成为现代较为关注的研究之一,许多学者从瘀的角度对DKD进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阴虚津亏为糖尿病的病理基础,瘀血乃糖尿病的病理产物。瘀血与糖尿病的产生密切相关,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之一。活血化瘀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从脾虚夹湿夹瘀论治2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中医治疗消渴病已有久远的历史,也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但一般多从肾虚、肺燥、胃热立论,以滋阴清热为法.本人有幸跟随浙江省级名中医、主任医师王福仁学习,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者不乏其人,且他们大多燥热之象不明显,"三多"症状也不典型,仅表现为形体肥胖,或饮而不多,或有自汗,或小便次多,大便干或烂,纳谷不旺,或仅在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经糖耐量试验测定才确定为2型糖尿病.对这一类型的糖尿病,以脾虚夹湿夹瘀(称一虚两夹)立论施治,往往收到良效,现将其异于常法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从虚从瘀论治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梅 《四川中医》2005,23(3):9-11
中医古籍及大量现代研究已证实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正虚、血瘀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这些古籍记载的研究,结合临床实践与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脾虚、肾虚是糖尿病发生之本,而瘀血阻络是糖尿病之主要标证,因此,健脾益气养阴、补肾活血化瘀对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其并发症均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曾华蓉  杨叔禹 《光明中医》2013,28(2):231-233
现代医家多将糖尿病归属于消渴病的范畴,并以阴虚热淫作为其主要的病机特点。但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糖尿病患者多在体检时被发现,此时尚未出现三多一少等阴虚热淫的典型表现,而常表现为肥胖或伴乏力、多汗、完谷不化、舌淡而脉沉细等症,人们逐渐认识到阳虚是糖尿病的重要病机之一,但目前对阳虚导致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并无统一认识,结合临床观察及查阅相关文献,笔者将从病因、病机及治疗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瘀论治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卞镝  李敬林  董天宝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0):1266-126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重要病因之一,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中医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入手,对其进行的研究日益增多。有学者认为该病是以脏腑虚损为本,瘀阻脉络为标。对瘀血的成因、瘀血与DM的关系,以及活血化瘀在DN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简析,并提出了从瘀论治DN的治疗原则,旨在为中医对DN进行深入、系统、规范化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e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病因病机"瘀"进行探索研究.方法 首先,从中西医两个方面介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其次,依据中医古籍中对该病一些相关症状和病机的描述,并参考中医学界对其相关理论的一些观点,探讨瘀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密切联系.最...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高血压病从脾肾痰瘀论治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血压病属于祖国医学“眩晕”、“头痛”等病证的范畴 ,治疗大多以清肝泻火、滋阴潜阳法治疗 ,实践证明此法对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尚可 ,但用于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 ,效果则不够理想。也有些学者从肾虚血瘀论治老年人高血压病 ,结果疗效也一般 ,而笔者有幸跟随导师王新陆教授侍诊 ,发现吾师从脾肾痰瘀论治该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现对此浅析如下。1 年老体衰 ,肾虚血瘀老年人高血压病是指年龄超过 6 0岁达高血压诊断标准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年四十 ,而阴气自半也 ,……年六十 ,阴痿、气大衰。”《素问·上古天真论》云 :“…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从瘀论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较长,并发症遍及全身,传统疗法效果欠佳。经长期临床观察发现2型糖尿病以脾气亏虚,瘀血阻络为基本病机,并贯穿于病变的全过程,在并发症期尤为突出。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本方法,并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抵当芪桂汤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方剂,经适当化裁,可用于各种证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浅谈肺胀从瘀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症,临床以胸中胀满如塞、痰涎壅盛、上气喘咳、心悸、烦躁、动则尤甚,甚则面色晦暗、唇甲紫绀、颜面四肢浮肿,病程缠绵,经久难愈等为主要特征。目前临床主要以清肺化痰、益气养阴、敛肺纳气、开闭固脱等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是由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能满足正常的人体需要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以糖代谢异常为特点的代谢性综合征,以消瘦、口渴、多食易饥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深入开展糖尿病相关研究刻不容缓。随着疾病的进展,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成为危及生命的主要问题。因此,及早控制血糖,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西医主要通过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物及注射胰岛素等方式进行干预,但是增加了低血糖、体质量增加及胃肠道反应等风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且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糖尿病在中医中归属于“消渴病”的范畴,其发生多与先天禀赋不足或嗜食肥甘厚味等有关。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脾、肾两脏密切相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喜燥恶湿;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元阴元阳,主水。本病以脾肾两虚为核心,痰瘀互结为关键,以健脾益肾、祛痰化瘀为干预原则。为了研究从脾肾论治糖尿病的应用价值,文章采用文献查证的方法,重点探究从脾肾论治糖尿病的理论依据,分析其病因病机,从益气健脾祛湿、补益肾之阴阳、健脾补肾同治三个方面辨证论治,以期为从脾肾治疗糖尿病提供参...  相似文献   

20.
顽固性郁证从瘀论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艳秋 《中医研究》2000,13(3):47-48
顽固性郁证,病因复杂,服用镇静安神药少效或罔效,我们遵从古人“怪病多痰、怪病多瘀”之说。用王清任《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治疗,常获得较好疗效,兹浅谈体会如下。1病因病机 郁证的病因较复杂,其起因由于情志失常,忧思恼怒太过,而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逆乱,升降开合失司,气血瘀滞不通所致。而对于顽固性都证,气血失调是一个重要因素,大致可分为因瘀致病和因病致瘀两类。1.1因瘀致病 血络瘀滞,心脉受阻,心失所养,神不守舍失其所藏,而致心情抑郁,情绪不宁,易惊怒善哭,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正如《医经溯洄集·五郁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