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本组癫痫患者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5~57岁,体重16~90 kg ,无其他系统疾病.ASAⅠ~Ⅱ级,病史3~13 a.术前3次以上头皮EEG检测有明显癫痫波形.头颅CT与MRI所显病灶部位与脑电图所吻合,且经系统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电监测在颠叶癫痛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视频脑电图(VEEG)结合术前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确定致痫灶,术中脑电监测下手术治疗颞叶癫痫60例,按术后评价分类法评’定疗效。【结果】术后疗效满意者38例(63%);显著改善者17例(28%);良好者3例(5%);较差者2例(3%);总有效率91%。【结论】脑电图是颞叶癫痫术前定位的主要检查手段,手术前致痫灶的精确定位和术中脑电图监测对提高手术疗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癫痫和非癫痫临床发作的动态脑电图监测。方法:对100例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均先做普通脑电图(EEG),再做24h动态脑电图(AEEG)检查。结果:AEEG阳性率明显高于EEG。结论:AEEG作为长程监测,对于癫痫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提高了发作期间痫样放电的检出率,为诊断癫痫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前有资料显示,钙通道阻断剂对难治性癫痫有某种程度的抗癫痫作用。在常规抗痫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脑损伤后继发性难治性癫痫,可加强其抗癫痫作用,本组在常规抗痫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观察加用尼莫地平后癫痫患脑电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现将我院2004~2006年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癫痫16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97例,女69例,年龄5月龄~17岁。病程10d~10a,其中特发性癫痫101例,继发性癫痫65例。按照1989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关于发作分类标准确诊,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62例,失神发作45例,单纯部分性发作38例,复杂部分性发作20例,不能分类发作1例。按病因分为原发性癫痫77例,继发性癫痫89例。  相似文献   

6.
现将腹痛型癫痫60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5~20岁。其中5~14岁55例,16~20岁5例。病史调查中,3例为不足月早产,2例有头部外伤史,3例有难产窒息史,4例家族中近亲有癫痫史。脑电图诊断按冯应琨标准,癫痫诊断按国际癫痫联盟1981年癫痫发作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7.
耿亚兰  徐静娟  何振朝 《临床荟萃》2006,21(19):1420-1421
2002年以来外院和我院常规脑电图(REEG)检查无痫样放电的83例癫痫患者和可疑癫痫患者进行视频脑电监护系统(Video-EEG)监测,并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腹型癫痫严重误诊致手术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 病例报告女 ,10岁。主因间断腹痛 2 a余 ,于 2 0 0 2 - 10 - 19入本院。患儿于 2 0 0 0 - 0 8初无诱因出现腹部疼痛 ,大多位于脐周 ,疼痛较剧烈 ,常伴呕吐 ,呕吐后疼痛亦不能缓解 ,常持续数小时 ,最长可达 2 d,不能进食水 ,发作无规律 ,数日 1次或数月 1次 ,疼痛间期进食、玩耍正常。4个月前因食水果李子数枚后 ,又发腹痛 ,初发自上腹部 ,逐渐延及全腹 ,并伴频繁呕吐 ,呕吐物有时混有胆汗及血性物。 2 a来曾多次到当地医院就诊 ,数次做腹部 B超 ,消化道造影未能明确诊断。此前 1个月 ,在某院再次做消化道造影时 ,发现钡剂通过十二指肠时…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4例Landau—Kleffner综合征的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及影像学特点。对4例Landau—Kleffner综合征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5~11岁)进行脑电图、CT和MRI检查,西部失语评定判断失语类型及波士顿诊断性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失语征严重程度分级,进行智力筛查,并请耳鼻喉科会诊。4例患者均有癫痫发作、获得性失语及脑电图异常,CT及MRI未见异常,经耳鼻喉科会诊后排除了“耳聋”的可能性,智力正常,西部失语评定失语的类型为:2例为感觉性失语,2例为运动性失语;波士顿诊断性失语严重程度分级2例为3级,1例为4级,1例为2级。结果说明Landau—Kleffner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疾病。有其独特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0.
腹型癫痫15例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0):1874-1875
腹型癫痫是一种以腹痛反复发作为特征的癫痫类型,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容易误诊。现将我院1993年以来经脑电图证实及抗癫痫治疗有效的1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脑电图动态非线性分析对癫痫发作预报的评估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非线性动力学角度探索在癫痫发作间期、发作期及发作前期脑电图活动的动态非线性变化特征,以期为癫痫发作的短期预报提供临床实验依据。方法:于2004—10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癫痫专科门诊男性癫痫患者1例,连续记录其在发作前、发作中及发作后的脑电图,选择其中异常度较高,伪差较少的导联(前额FP2导联)的脑电图进行2048点的相关维数计算(窗口移动2s/次,窗口长度8s),相关维数嵌入维为12,采用时间延迟重构相空间技术,延迟时间τ选用自相关函数第1个过零点时的时移量。对其癫痫发作间期、发作前期、发作期及发作后期脑电图进行连续动态非线性分析。结果:从发作间期至发作前期、发作期相关维数依次显著下降,与发作间期比较,发作前期与发作期的平均相关维数明显降低[(5.501&;#177;0.602),(4.602&;#177;0.517),(3.640&;#177;0.345),P〈0.01]。至发作后期(5.229&;#177;0.364)又升高至接近发作间期水平,即癫痫发作时脑电图相关维数最低,且发作前约120s处,脑电图相关维数已开始呈波动性下降。至发作开始,下降更为迅速,相关维数最低处仅为2.52,低于发作间期的平均值5.501。此后在脑电波幅下降至间期二分之一前约60-70s,相关维数再次上升至接近发作间期水平,并保持相对稳定。结论:癫痫发作的不同时期其脑电图的相关维数不同,以发作期最低。并且在临床尚无发作表现时脑电图的相关维数已呈波动性下降,即采用脑电图动态非线性分析可能在癫痫发作前至少120s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12.
癫痫患者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癫痫患者的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探讨癫痫患者大脑皮层下各结构的神经电位改变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年龄分组观察41例癫痫患者及24例正常健康对照组的双侧正中神经SLSEP各指标的差异,并与常规脑电图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癫痫患者双侧N17潜伏期延长,左侧P15,N20也延长,癫痫患者SLSEP异常率41.5%,EEG异常率85.7%。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48例周期性一侧癫痫样放电(pefiodic lateralized epileptiform discharges,PLE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磁共振检查结果,探讨脑电图PLED患者的脑病变部位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1996-01/2003—12在脑电图记录到PLED的前、后做了MRI检查的48例患者纳入研究,男32例,女16例,年龄8~78岁,平均56.4岁。脑电图检查:应用上海ND-82B、ND-161,日本4314、4418型有笔脑电仪和北京Solar2000N无笔神经中央监护系统。MRI检查:使用Siemens0.2T开放型MR成像仪。MRI检查在脑电图显示PLED前2d或后1周内完成。结果:磁共振显示36例为皮质或皮质下灰质和白质病变,12例仅为皮质灰质病变,均未见单纯白质病变。22例(46%,22/48)死亡,26例(54%,26/48)遗留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研究发现PLED的脑病变部位在灰质,且不支持PLED的“皮质分离”理论。脑电图显示PLED患者的功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脑电图(EEG)是癫痫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手段,特别是发作时的EEG,对癫痫的准确分型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但发作时绝大多数EEG因大量的肌电干扰而无法判读,而发作前后伪差少,便于观察从发作间期到发作期及发作结束时脑电变化的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好的资料。作者对1995年1月至2003年1月收集的21例临床发作前后的EEG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睡眠监测脑电图在癫痫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9例拟诊为癫痫的患者行睡眠监测脑电图,并与常规脑电图比较。【结果】睡眠监测脑电图有痫样放电者55.9%(33/59)显著高于常规脑电图10.2%(6/59)(P〈O.01),儿童痫样放电阳性率远高于成人(P〈O.01),且痫样放电主集中在思睡期及睡眠I、Ⅱ期。【结论】睡眠监测脑电图对癫痫的临床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6.
癫痫患者自然睡眠诱发脑电图9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泽  潘小平  刘月香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0):1066-1067
目的 :观察自然睡眠诱发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92例临床拟诊癫痫的患者行常规脑电图和自然睡眠诱发脑电图检查。结果 :常规脑电图 30 % ( 2 7例 )出现痫样放电 ,而自然睡眠诱发脑电图 75 % ( 6 9例 )出现痫样放电。痫样放电检出率与年龄、临床发作类型、睡眠周期有关。结论 :自然睡眠诱发脑电图可显著地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 ,对癫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脑电图(EEG)是诊断癫痫的重要手段。常规EEG的记录时间有限,描记时恰逢癫痫发作的机会不多,大多数患者在发作的间期描记,癫痫波检出率仅40%~50%。随着计算机数字化脑电图(QEEG)技术的发展,动态脑电图(AEEG)和视频脑电图(VEEG)相继问世,实现了对脑电波的长时间不间断监测,使脑电图技术产生质的飞跃。几年来我科开展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获得癫痫脑电的某些非线性特征,研究了癫痫患者脑电的信息熵,并和健康人脑电的信息熵作比较。方法:采用基于相空间重构脑电信号的新方法来计算脑电信息熵。分别计算了100例癫痫患者和50例健康者的脑电样本。结果:癫痫脑电的平均信息熵为1.696。而健康者脑电的平均信息熵为1.920。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嵌入维数的增加,癫痫脑电的信息熵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而健康脑电却正好相反,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结论:癫痫脑电在低维空间的信息熵比高维空间的大,而健康脑电的情况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9.
癫痫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症之一,具有顽固性、突发性、反复性等特点。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病因复杂,需长期服药治疗。随着癫痫外科手术的开展,癫痫治愈好转率得到很大的提高。24h动态脑电图监测即对患者行长时间动态脑电图追踪记录。对其清醒、睡眠各种不同状态脑电图给予记录,捕获其癫痫特异性脑电波放电(痫样放电波),是部分癫痫患者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且能较完整地记录患者发作间歇期及发作期的脑电图,提高其痫样放电的阳性率。确定致痫灶,从而决定手术方式。因此,近几年为临床广泛应用。我科自2001年8月~2003年12月。对50例患者行24h动态脑电图监测,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防护手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牛好敏  刘合玉  郭雅聪  闫斌 《临床荟萃》2004,19(18):1042-1043
脑囊虫病致癫痫临床常见,据报道癫痫型脑囊虫病占脑囊虫病患者50.77%。但是有关脑囊虫病致癫痫的专题临床研究资料不多,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998年以来本院门诊和住院确诊的58例脑囊虫病致癫痫的临床特点、脑电图(EEG)、免疫学、影像学及治疗过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