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儿童呼吸道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泰安市6个县市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3~6岁儿童,通过家长填写问卷的方式,调查内容包括不同年龄儿童的被动吸烟量及吸烟年限;近一年呼吸道健康状况。[结果]被动吸烟儿童感冒、肺炎、支气管炎、哮喘发病率均高于无被动吸烟的儿童。经2χ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家庭成员的吸烟量和吸烟年限与儿童呼吸系统病症发生率呈正相关,即随被动吸烟量的增大,家庭成员吸烟年限越长,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所占比例逐渐升高,经统计学检验,P值均﹤0.05或﹤0.01。[结论]被动吸烟对儿童呼吸健康造成危害,应引起全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儿童呼吸健康状况与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对泰安市6个县市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对3~6岁儿童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不同年龄儿童的被动吸烟量及吸烟年限;近1年呼吸道健康状况;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被动吸烟儿童感冒、肺炎、支气管炎、哮喘发病率均高于无被动吸烟的儿童(P<0.01)。随被动吸烟量的增大、家庭成员吸烟年限的延长,儿童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次数逐渐增加(P<0.01)。被动吸烟组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低于无被动吸烟组,随被动吸烟量的增加,免疫球蛋白明显下降,各组有显著差异,而被动吸烟儿童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增高(P<0.01)。结论:被动吸烟对儿童呼吸健康及免疫功能有不良影响,应采取措施减少儿童被动吸烟的暴露。  相似文献   

3.
被动吸烟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儿童健康影响。方法调查兰州市日托幼儿园1031名4-6岁儿童在2000年3月1日至2001年2月28日期间被动吸烟量和患呼吸系统疾病(感冒、气管炎、肺炎和哮喘)的情况,并测定其中485名儿童唾液中硫氰酸盐、溶菌酶、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结果儿童1 a中患呼吸系统疾病≥4次和患感冒≥4次的比例随被动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前者X2=13.8,后者X2=15.6,P均<0.01)。儿童被动吸烟量与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次数(r=0.190,P<0.01)和唾液中硫氰酸盐禽量均呈正相关(r=0.570,P<0.01),与唾液溶菌酶含量呈负相关(r=-0.473,P<0.01)。随被动吸烟量的增加,儿童唾液中免疫球蛋自(IgG、IgA、IgM)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被动吸烟可增加儿童呼吸系统发病和非特异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4.
艾勇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177-2178
目的探讨烟气暴露对儿童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6月~2011年6月某院收治的174例3~6岁患呼吸系统疾病患儿进行了系统调查。采用家长填写问卷的方式,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家长每日吸烟量及吸烟年限。结果烟气暴露儿童感冒、肺炎、支气管炎、哮喘发病率显著高于无烟气暴露的儿童(P﹤0.05);家庭成员的每日吸烟量和吸烟年限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烟气暴露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家庭成员尽早戒烟可有效减少对儿童呼吸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被动吸烟对儿童免疫功能及生长发育的影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被动吸烟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唾液中硫氰酸盐含量、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条件和生源相近的四所日托幼儿园的 1 0 31名 4~ 6岁的儿童做为调查对象 ,采用自制的家庭成员问卷和儿童健康调查表 ,对其家庭成员吸烟情况及儿童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测量身高、体重 ,测定唾液中硫氰酸盐含量、唾液免疫球蛋白 (IgA、IgG、IgM)、唾液溶菌酶。结果  (1 )幼儿被动吸烟量越大 ,唾液中硫氰酸盐含量越高 ,而唾液中溶菌酶含量越低 ,两项指标不同吸烟量各组两两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 )。被动吸烟量与唾液硫氰酸盐含量呈正相关 ,被动吸烟量与溶菌酶含量呈负相关 ;(2 )幼儿被动吸烟量越大 ,唾液中IgG、IgA、IgM含量越低 ;(3)幼儿被动吸烟量与一年内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次数呈正相关 (r=0 1 9,P <0 0 1 ) ;(4)被动吸烟影响儿童身高、体重 ,年龄段较大者较年龄段较小者明显。结论 家庭成员吸烟导致儿童被动吸烟可对儿童健康造成危害 ,应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减少儿童在家庭和公共场所内受吸烟危害  相似文献   

6.
051750被动吸烟对儿童免疫功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牛静萍…∥中国公共卫生.2003,19(7).854~855研究被动吸烟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唾液中硫氰酸盐含量、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条件和生源相近的4所日托幼儿园的1031名4~6岁的儿童做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家庭成员问卷和儿  相似文献   

7.
被动吸烟对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被动吸烟对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02-2004年对广州市某小学135名10~11岁儿童的家庭成员吸烟情况及儿童因病缺勤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50名儿童进行血清IgE和IL-8浓度的检测.结果被动吸烟(n=30)儿童的血清IgE浓度高于非被动吸烟组(n=20),而其IL-8浓度低于非被动吸烟组(P均<0.05).被动吸烟儿童(n=67)因病缺勤率高于非被动吸烟儿童(n=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为呼吸系统炎症.结论被动吸烟对儿童的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功能均有不良的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儿童被动吸烟的暴露.  相似文献   

8.
地铁站车务人员上呼吸系统疾病的环境因素调查;交通协警多环芳烃暴露与健康风险的初步研究;泉州市机动车尾气污染对儿童神经行为功能影响初探;沙尘暴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不同胆固醇水平人群吸烟与冠心病死亡的关系;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主动和被动吸烟均增加年轻人糖耐量异常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吸烟对河南省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1995年在河南省6个国家级疾病监测点进行,结果:吸烟人群和被动吸烟人群的总患病率均高于非吸烟人各,吸烟人群疾病模式与非吸烟人群不同,其中,吸烟者呼吸系统疾病极其显著高于非吸烟者,每天吸烟量大于14支者,其总患病率明显升高,结论:吸烟对本省居民健康和生命带来巨大威胁,应广泛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揭示被动吸烟对儿童血压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2—2013年选取辽宁省沈阳市10所中小学校的1623名5~17岁儿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儿童的基本信息,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居住环境、疾病史以及被动吸烟情况。同时测量被调查儿童的身高、体重和血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被动吸烟情况与儿童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调查对象中37%的儿童(n=600)目前处于被动吸烟状态,且绝大多数被动吸烟来源于父亲吸烟(n=514,31. 7%)。出生前被动吸烟与儿童高血压患病风险升高呈显著相关(男性:a OR=1. 59,95%CI 1. 02~2. 48;女性:a OR=2. 88,95%CI 1. 82~4. 56)。其他被动吸烟情况只在女性中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升高呈显著相关,如目前被动吸烟(a OR=2. 22,95%CI 1. 47~3. 34)及目前父亲吸烟(a OR=2. 20,95%CI 1. 46~3. 31)。被动吸烟暴露强度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升高也呈显著相关(除工作日吸烟量≥10支/天)。结论出生前后被动吸烟与儿童高血压患病风险升高呈显著相关,且存在性别差异,女童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居室内烟草烟雾暴露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的影响,为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年5—7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上海市某区8所小学和4所幼儿园4 101名4~12岁儿童持续咳嗽、喘息、哮喘现患、支气管炎患病情况,及儿童性别年龄、家庭社会经济因素、父母哮喘与过敏性疾病史、居室内外环境因素、家人在室内吸烟情况,分析二手烟暴露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的影响。结果 47.11%(1 932/4 101)的被调查儿童暴露于二手烟。在调整了个体、家庭社会经济、遗传及居室内外环境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吸烟、父母均吸烟是儿童持续咳嗽、喘息、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06,1.81,1.87和4.02,5.62,3.74,P0.05),母亲吸烟是儿童喘息、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36,1.95,P0.05),父母均吸烟时对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的影响(OR值)均高于父母一方吸烟者,其他家庭成员吸烟的影响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室内吸烟量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有关联,随着吸烟量的增加,OR值逐渐升高(在1.62~2.80之间)。结论父母居室内吸烟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与症状的危险因素,室内二手烟暴露量趆高,发生呼吸系统疾病与症状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2.
金属研磨工人呼吸系统损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阐述金属研磨工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和肺通气功能状况。方法 采用美国胸科协会制订的标准化的呼吸系统症状询问表和用力肺活量测试方法,对290名金属研磨工和716名对照工人进行了调查。结果 在吸烟男性、非吸烟男性和非吸烟女性,磨工组FVC,FEV1.0、FEV1.0%、MMF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随着接尘工龄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咳嗽、咯痰、气短、喘息症状和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按吸烟习惯分别统计,磨工组均高于对照组,吸烟者这些改变的发生率均高于非吸烟者,且以吸烟磨工的发生率为著。结论 所调查的金属研磨工人的呼吸功能已受到一定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与接触金属研磨粉尘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浙江省温岭市学龄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发病症状的影响因素,并提供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10月-2015年1月抽取浙江省温岭市10所幼儿园儿童718名,采用呼吸系统健康问卷对其进行呼吸系统疾病与症状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718名儿童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哮喘、支气管炎、肺炎、鼻炎等,其中感冒时咳嗽(41.9%)与感冒时咯痰(18.9%)的发生率最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养宠物、厨房燃煤气、被动吸烟、家庭哮喘史及住宅与交通干线距离近等是儿童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疾病的保护因素包括冬季开窗通风及做饭时开抽油烟机(P0.05)。结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及空气污染因素等,需加强对疾病的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被动吸烟行为对绝经女性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抗骨折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绝经后妇女356例,调查接受吸烟情况和被动吸烟情况调查,并计算相应被动吸烟指数,同时还进行左侧股骨颈、大转子和Words三角等部位骨密度、骨代谢指标检查和抗骨折能力评估。结果356例绝经女性中,被动吸烟绝经女性大部分股骨Neck、Troch、Words三角等骨密度指标和FS、MS等抗骨折能力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主、被动吸烟组之间全部股骨Neck、Troch、Words三角等骨密度指标和FS、MS等抗骨折能力数据无明显区别(P均>0.05)。轻度被动吸烟绝经女性的大部分股骨Neck、Troch、Words三角等骨密度指标和FS、MS等抗骨折能力数据明显高于中、重度被动吸烟组。结论被动吸烟绝经女性与主动吸烟一样,都有确切骨密度指标及抗骨折能力减低表现,尽早远离烟草、控烟戒烟、净化居住和工作环境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健闻     
正1中国疾控中心:二手烟危害儿童呼吸健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教授近日介绍,父母任何一人吸烟,儿童患上呼吸道疾病、下呼吸道疾病和喘息性疾病的风险均高于父母不吸烟的儿童,且儿童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次数随吸入二手烟的增加而增加。吴静表示,男性是吸烟的主流人群,吸烟除了对孩子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对男性自身的危害更为严重,肺癌、慢阻肺、心脏病、糖尿病、脑卒中等都与吸烟有重要关系。吸烟  相似文献   

16.
鼓浪屿区儿童健康状况与家人吸烟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对儿童被动吸烟状况及其对儿童健康影响的调查 ,为政府组织和控烟机构实施有效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496名 2~ 6岁的鼓浪屿区儿童家长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家庭的被动吸烟率为 5 9 3 % ,父亲、母亲吸烟率分别为 83 3 %和 0 ;被动吸烟的儿童患呼吸道感染率、龋牙和注意力不集中发生率分别69 9%、5 6 5 %和 3 0 1% ,均高于无被动吸烟的儿童 ;胎内被动吸烟 ,出生后又一直被动吸烟的儿童 (12 9% )身高低于胎内无被动吸烟 ,出生后又无被动吸烟的儿童 (P <0 0 1)。[结论 \〗家庭吸烟环境明显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 ,家庭作为一个重要的烟雾暴露带却尚未被重视 ,应提醒家长改善家庭环境 ,以减少被动吸烟对儿童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环境香烟烟雾对非吸烟人群健康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采用环境香烟烟雾和被动吸烟与健康危害有关的关键词,对近五年的国内外文献作了回顾,就1.室内ETS污染水平和生物监测;2.ETS对非吸烟人群的非癌性健康影响,包括:被动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被动吸烟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妊娠与哺乳妇女被动吸烟危害,儿童及青少年被动吸烟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育龄女性烟草暴露的影响因素,为减少孕妇烟草暴露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21年5—12月天津市河东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收的784例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通过烟草暴露问卷进行调查,统计女性主动吸烟率、被动吸烟率,记录年龄、文化程度、饮酒习惯、配偶吸烟等信息。比较主动吸烟和非主动吸烟、被动吸烟与非被动吸烟的调查结果,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主动吸烟组女性年龄明显高于非主动吸烟组,主动吸烟组饮酒率为50.00%、配偶吸烟率为96.67%,分别高于非主动吸烟组的20.03%和33.16%,文化程度明显低于非主动吸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习惯、配偶吸烟是育龄女性的主动吸烟的影响因素。被动吸烟组饮酒率为32.31%、配偶吸烟率为81.54%,明显高于非被动吸烟组的20.17%和3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配偶吸烟是育龄女性的被动吸烟的影响因素。结论 育龄女性烟草暴露与年龄、文化程度、饮酒习惯、配偶吸烟等密切相关,需加强备孕知识、烟草暴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潜江市冬、春季儿童呼吸道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3月潜江地区0~14岁儿童1 2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分析儿童呼吸道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调查儿童1 227例,患呼吸道疾病患儿143例占比11.7%,其中冬季发病89例占比62.2%,春季发病54例占比37.8%,冬、春季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儿童呼吸道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年龄、被动吸烟、家庭养宠物、厨房燃料以及冬天采暖方式是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儿童呼吸道疾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含儿童年龄、被动吸烟、家庭养宠物、厨房燃料以及冬天采暖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呼吸道疾病在冬季发病率较高,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养宠物、被动吸烟、取暖做饭使用燃煤均会增加儿童呼吸道疾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厦门市儿童被动吸烟状况,探索行之有效的儿童被动吸烟控制措施。方法主要采用健康教育方法对学生和儿童进行宣传教育,并通过学生对吸烟家长进行劝导,采取分层抽样和统一的控制儿童被动吸烟项目调查核心问卷对厦门市11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儿童进行基线和评估调查。结果儿童被动吸烟率为57.0%以上,且儿童被动吸烟率变化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被动吸烟的主要场所是在家里,占65.0%以上,其次是在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里。采取干预措施后,10岁以上儿童和家长对被动吸烟危害的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家长采取措施使儿童避免被动吸烟的比例也有所上升。结论厦门市儿童被动吸烟率较高,仅采取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方式可能获得不够理想的效果,应动员政府有关部门重视,认真落实禁止公共场所吸烟的法规,进一步在学校开展更加有效的健康教育,教育儿童保护自己,避免被动吸烟;在社区广泛宣传吸烟和被动吸烟有害,积极创建无烟家庭,是减少儿童被动吸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