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GIST的16层螺旋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37例GIST中发生于胃23例,小肠8例,结肠3例,肠系膜3例。位于消化道的34例中,瘤体位于消化道腔外27例,腔内、外混合生长7例。CT表现:肿块密度均匀5例,不均匀32例,增强后均匀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33例,动脉期肿块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更明显,呈中度或明显强化。结论胃肠道间质瘤CT主要表现为胃肠道腔外生长为主的软组织肿块,易囊变坏死,增强后动脉期肿块实性部分强化,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更明显,以肝脏和系膜转移较为常见,淋巴结转移、腹腔积液及肠梗阻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23例,术前均经CT平扫和增强扫描,复习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23例GIST中原发于胃17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3例,肠系膜1例,直肠1例。CT表现为内生性、外生性或混合性生长的肿块;体积较小的GIST,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均匀强化;体积较大的GIST,密度不均匀,肿瘤内常见坏死及囊变,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CT术前诊断GIST良恶性的准确率为82.6%(19/23)。结论GIST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CT可作为术前诊断GIST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征,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手术切除、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分析术前MS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图像,5例进行了多平面重组(MPR)。结果:15例中,胃间质瘤9例,肠道间质瘤5例,胃及十二指肠同时发病者1例。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腔外生长为主。良性4例,3例直径小于5cm,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均匀强化。恶性9例,密度不均,内可见低密度液化坏死区,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内部坏死囊变区无强化,1例出现肝转移,1例出现脾转移。交界性2例,直径分别为3.6cm和4.3cm。结论:MSCT及其多平面重组技术能够显示病变的特征及其与周围的关系,对GIST的定位、定性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CT和MRI的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证实的胃间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MRI表现。13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4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肿瘤均为单发,腔内型3例,腔外型6例,哑铃型4例,圆形或类圆形9例,分叶形4例,直径3.0~10.4cm,平均7.5cm。CT平扫示肿瘤呈均匀等密度3例,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间呈略低密度或低密度9例,呈高、低、等混杂密度1例。增强扫描示3例呈中度明显增强,10例中度不均匀增强,以静脉期明显。MRI平扫示1例肿块信号均匀,3例肿块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肿块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增强。病理检查10例恶性,3例良性。结论:胃间质瘤CT、MRI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不能定性,确诊需要依靠电镜检查和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拟诊的GIST 21例,均在术前行16排螺旋CT扫描,再对术后病理或免疫组化检查证实的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肿瘤发生于胃13例,发生于小肠8例(十二指肠3例,空肠4例,回肠1例);恶变3例。CT平扫显示紧贴腔壁软组织密度肿块;增强动脉期呈不均匀轻度强化,静脉期呈均匀明显强化。肿块最大者位于回肠,范围广泛,累及多段肠壁。2例中央可见囊变坏死区,未见钙化影。术前CT诊断与术后病理或免疫组化检查符合率为85.7%。结论:16排螺旋CT扫描对GIST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CT和MRI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GIST的CT和MRI表现.25例患者行CT检查,6例行MRI检查,其中2例行CT和MRI检查. 结果 29例GIST中,良性6例,恶性23例.位于胃15例,小肠9例,结肠1例,直肠2例,肠系膜2例.肿块直径约(8.6±3.6)cm.位于消化道的27例中,腔外生长者23例(85.2%),腔内、外生长者4例(14.8%).25例行CT检查者中,肿块密度均匀3例,不均匀22例.增强后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23例.6例行MRI检查者中,T1WI肿块呈均匀低信号2例,不均匀低信号4例;T2WI均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11例影像学随访检出复发8例,其中5例经口服STI-571治疗患者中4例观察到肿瘤缩小和液化,1例肿瘤增大. 结论 GIST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消化道来源的腔外生长肿块,伴有囊变、坏死或与消化道相通和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应考虑GIST可能.CT和MRI在GIST诊断和随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多排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CT征象,评价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患者的CT平扫和双期增强螺旋CT扫描.结果:13例GIST发生在胃10例,十二指肠1例,肠系膜2例;良性2例,潜在恶性3例,恶性8例;多为边界清楚、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的肿块.良性GIST多强化均匀;恶性者密度不均匀,强化不均匀.结论:CT能准确显示GIST的部位、形态和大小,鉴别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诊断胃间质瘤之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免疫组化证实的13例胃间质瘤CT平扫和增强表现.结果肿瘤均单发.CT平扫为等或略低密度软组织肿块,11例为良性,瘤体3~12 cm,平均4.6cm,密度均匀;2例为恶性,瘤体较大,8~17 cm,密度不均匀,内见囊变坏死.瘤体实质部分增强扫描均有不同程度增强,螺旋CT增强扫描静脉期(CT值61hu)较动脉期(CT值39hu)增强明显.结论ET检查对胃间质瘤诊断有较高价值,并有助于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总被引:73,自引:5,他引:68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21例,术前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11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5例,回肠4例,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平扫:肿瘤呈均匀等密度者8例,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间呈略低密度或低密度者12例,呈高,等,低混杂密度者1例,增强扫描:病灶中度或明显强化者10例;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多数小囊状坏死者5例,病灶中央坏死,液化,周边强化者6例,21例GIST中,良性7例,肿块直径多小于5cm,边界清楚,多均匀强化,恶性14例,肿块直径大于5cm,边界多不清楚,10例肿块内有坏死,5例出现转移灶。结论:CT检查对于GIST的定位准确,对肿瘤良恶性的判断亦很有价值,但CT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仍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节细胞神经瘤的CT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肿块位于纵隔7例,肾上腺2例,腹膜后1例。肿块边界清晰,呈椭圆形2例,不规则形8例,肿块大小为1.2cm×2.2cm×3.0cm~6.5cm×6.5cm×7.5cm,4例肿块有嵌入性生长特点。CT平扫肿块密度低于肌肉,密度均匀者9例,密度不均匀者1例,其中3例伴有颗粒状、条状钙化。增强扫描后,肿块表现为不同的强化型式,其中,1例肿块无强化;7例肿块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逐渐轻度强化;2例肿块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逐渐明显强化。结论节细胞神经瘤有一些特征性影像表现及强化型式,CT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可清晰显示病变同周围血管及器官之间的关系,并为手术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1.
肾上腺转移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转移瘤CT征象。结果23例肾E腺转移瘤中10例为双侧,右侧5例,左侧8例。瘤体大小在1.5cm×1.2cm~12.5cm×9.7cm。23例的33个肿块均为实质性肿块,26个肿块小于4cm,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其中5例增强扫描肿块呈均匀强化;7个肿块大于4cm,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坏死、囊变,边缘模糊,其中2例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结论结合临床病史,CT平扫与增强扫描能对大多数肾上腺转移瘤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CT表现和病理相关性,提高CT对该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GIST的CT征象,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8例GIST(胃11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2例,回肠1例,肝胃韧带1例,腹膜后1例,乙状结肠系膜1例)。病理诊断良性7例(38.9%),病灶长径1.5-5cm,平均4cm;交界性3例(16.7%),病灶长径3-6.5cm,平均5.8cm;恶性8例(44.4%),病灶长径5-25cm,平均10.3cm。CT表现为大小不等圆形或类圆形分叶状影。其中,原发胃肠道肿瘤15例(哑铃型3例,腔内型4例,腔外型8例),密度均匀9例,病灶直径平均4.5cm,密度不均匀6例,病灶直径平均9cm,胃肠道外肿瘤3例,密度均匀1例,病灶直径平均5cm,密度不均2例,病灶直径平均14.9cm,增强扫描直径小于5cm或良性GIST,强化均匀,直径大于5cm或交界性、恶性GIST,强化不均,内见大小不等不规则或囊状低密度影。与病理学对照,CT判断GIST良恶性符合率为77.8%。结论GIST影像表现与病理特征相关,肿瘤体积较大,密度不均,边界模糊,包膜强化不连续,分叶状生长,是提示恶性间质瘤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照分析十二指肠问质瘤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十二指肠问质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11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X线造影及cT影像表现,并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证实。结果l1例患者中7例位于十二指肠降部(63.6%),3例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27.3%).1例位于十二指肠球部(9.1%)。X线钡餐造影表现1l例患者中十二指肠不同程度狭窄9例;局部充盈缺损或龛影、黏膜变平或破坏、消失11例;2例形成窦道样改变。cT表现,平扫:11例患者中有7例表现为均匀软组织密度,4例表现为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其内可见液化坏死;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病灶实性部分强化,静脉期强化明显,液化坏死部分无强化,6例与周同组织分界清晰,5例与周同组织分界不清。结论X线与cT检查都可以发现十二指肠间质瘤,二者互为补充,可提高十二指肠问质瘤判断正确率,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SCT肺部3期增强扫描方式对肺部孤立性小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应用改进的增强扫描方式(即3期扫描)检查的SPN患者的影像资料。3期扫描包括动脉期30 s,静脉期60 s,平衡期120 s,分析SPN的强化程度及增强方式,并绘制时间-密度曲线。结果:通过曲线首尾两点做直线,对照发现,代表慢性炎症的直线斜率要大于代表肺癌的直线斜率。肺癌和慢性炎症通过肺3期增强扫描,CT值增长幅度较大,肺癌增强扫描后最大增长值平均为25 HU,且一般会均匀强化,慢性炎症为35 HU,且一般为周边强化明显;结核增长幅度不大,平均为10.9 HU,且一般中央不强化。结论:通过3期增强扫描,结核比较容易区分,而肺癌和慢性炎症因为增长幅度都较大,增强CT值之间有交叉,所以通过时间-密度曲线首尾两点做直线,其斜率可对慢性炎症和肺癌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扫描对肝硬化退变结节(DN)及小肝细胞癌(SHCC)的诊断准确性。方法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HCC患者起初均经CT平扫与增强扫描,随后又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20例患者共检出SHCC病灶28个,在平扫CT像上,21个病灶呈略低密度,7个病灶接近于等密度而未显示;于增强扫描动脉期,18个病灶呈轻或中度强化,3个病灶呈低密度,其余7个病灶CT平扫呈等密度的6个出现强化。CT检出病灶直径介于0.8—2.0cm。DSA显示27个肿瘤血管丰富,仅1个未见肿瘤染色。分化较好的SHCC与高度变异性DN的血供状况无明显差别。结论CT增强扫描对SHCC有极高的诊断准确性,它可作为临床可疑SHCC患者的常规检查,一经发现动脉供血结节,若患者肝功能好,则应尽早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脓肿的CT特征,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搜集我院经临床证实的有完整CT检查资料的肝脓肿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9~72岁,平均52.2岁。所有病例均经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15例共20个病灶,单发脓肿13例,多发病灶2例。20个肝脓肿中,11个平扫表现为肝内低密度、边缘模糊的占位病变,6个脓肿内含气体,伴周围胆管积气,3个为多房脓肿。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脓肿周边强化者15个,多环状强化2个,蜂窝状强化3个。结论肝脓肿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像上具有特征性表现,CT增强扫描,特别是多期动态扫描可进一步提高肝脓肿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诊断恶性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症实的27例恶性GIST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全部病例均作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并作多平面重建后处理。结果:肿瘤来源于胃11例,小肠9例,结肠5例,肠系膜2例;肿瘤横径4.2~22cm。边缘清晰12例,边缘不清15例。肿瘤形态多不规则,19例可见分叶。平扫病灶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中度至明显强化,静脉期呈持续性强化。病灶内部可见多数大小不等的坏死区,9例呈囊实质性改变。合并肝脏转移4例,肺部转移1例,淋巴转移2例。本组定位准确率为85.2%(23/27),定性准确率77.8%(21/27)。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轴面结合多平面重建图像对恶性GIST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重建技术对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气管主支气管肿瘤24例的多层螺旋CT检查,全部源像在AW后处理工作站上进行包括多平面重建(MPR)、肺透明化重建(VR)及仿真内窥镜(CTVE)重建,分别得到MPR,VR,CTVE图像。结果本组24例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中恶性肘,瘤20例,良性4例,病变位于气管13例,左主支气管4例,右主支气管5例,隆突上方2例;宽基底16例,窄基底8例:不规则生长14例,环状生长2例,偏心8例;12例外侵与邻近结构粘连,4例轻度向外生长,但未累及周同结构,8例在管壁上并向腔内突出;1例脂肪瘤为低密度影.不强化,良性肿瘤密度较均匀,中度强化,恶性肿瘤密度欠均匀,强化亦不均匀;气管肿瘤姑息治疗支架置入术后疗效观察9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重建技术可以对原发气管、主支气管肿瘤进行定位、定性诊断有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可指导临床治疗及支架置入术后疗效观察,是一种准确且无创性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