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六经统病八纲辨证《伤寒论》以三阳三阴名篇。每篇均冠以“辨××病脉证并治”,从诸多疾病中概括出证状,又从证候中抽引出六经,再以六经统领百病。因六经病证实际是六经所属脏腑病理反映的证候概括。所以,这一分类具有客观基础。论中在对某一经病进行研究时,一方面在这经病与其它经病的有机联系中对它进行考察,另一方面又在认识某经病的一定阶段上,通过研究这经病的一个主要的和决定性的方面来对其进行阐述。以太阳病篇为例,它共有178条条文,74首方剂,除太阳病本身证治以外,尚有太阳病兼证,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辨证论治重"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是辨证论治的范例 ,被历代医家视为经典。细研其论 ,仲景在辨证和论治的过程中 ,非常注重审“势” ,论中虽未明言“势”字 ,但其分析证候、推测证情、判断病变趋向、决定治疗法度无一不从“势”悟。他本着“审证度势定法”之则 ,将“度势”寓于每条之中 ,予以高度重视。1 “势”所反映的机能状态“势”是机体保持正常生理机能 ,对内调节、对外防御的势能和发病后正邪势力、证情轻重缓急、病变趋势的反映。《内经》中强调要先知病情的标本缓急 ,掌握病变的传变规律和趋势。《伤寒论》更是反映的淋漓尽致。首先 ,它将外感病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熊莉华 《新中医》2001,33(9):73-73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理论基石与核心,是中医整体观、动态观、辨证观、个体化治疗思想的集中体现。张仲景《伤寒论》理、法、方、药一气贯通,无处不体现辨证论治思想。现略陈管见,以求正于同道。1辨证施治1.1辨本证、兼证、变证、假证,法外有法《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纲,以掌握临床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为基础,随证施治。各病证均有典型证型,因体质、痼疾的不同而产生兼证,因误治而致变证及以证相类、用于鉴别诊断的疑似证,更有本末相反的假证。各病证均有常法、变法。如太阳病用汗法,阳明病用清下法,少阳病用和法,太阴病用温…  相似文献   

4.
高翔 《光明中医》2008,23(1):10-11
喘证又称喘息或息高,是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息煽动,不能平卧,面色口唇青紫为特征的一种病证。综观《伤寒论》中喘证,内容丰富,其所述理论对临床喘证的辨证论治确有指导意义,本文就《伤寒论》中喘的证辨证论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腹痛是临床常见症之一,张仲景对腹痛的辨证论治内容丰富、法多方精,临床多有实践,对其运用颇有体会。将其主要的辨证之法进行列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部分条文的分析,认为张仲景辨证论治的思路有以下的特点:①同病须审寒热虚实而异治;②病证可因体质禀赋而转归;③详辨病位病性而予鉴别;④治随证变凸显辨证原则;这些给后世医家以很大的启发,对中医临证思维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柴瑞震 《光明中医》2008,23(8):1056-1059
《伤寒论》所论“疼痛”,至精至微,治法有温清消补、汗下和吐,为后世治疗疼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在本文仅从《伤寒论》“疼痛”发生所在的部位,分:头痛、头项强痛、身疼痛、胁痛、阴疼、痛无定处、心中结痛、心中疼热、心下痛、胁下及心痛、胸中痛、从胁下痛引少腹入阴筋、腹痛、绕脐痛、小腹痛、咽痛等十数条而讨论之。就每一不同的疼痛部位中,又有:寒、热、虚、实、表、里、阴、阳之辨证治法,学者宜守其规矩,但不可泥于方圆。  相似文献   

8.
陈彦 《北京中医》2000,19(5):41-43
<伤寒论>是一部以外感病之一伤寒病的发生、发展、转化的全过程为例,揭示疾病的一般规律、辨证论治规律及其掌握规律的方法的经典著作.千余年来,它吸引了众多医家、学者的莫大兴趣,尤其近40年来,中西医在空前规模的实践上,应用中医中药取得的许多卓有成效的治验,大多是源于此书.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辨证论治中药试法的作用广东518049深圳市梅林医院曾庆明雷跃主题词《伤寒论》辨证论治药试法药试法是以药物试探性治疗,来帮助明确诊断,提高疗效的一种辨证论治的辅助方法,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伤寒论》所建立的辨证论治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李丽 《吉林中医药》2012,32(12):1191-1192,1195
《伤寒论》关于发黄证的论述及其方药现今仍指导黄疸病的辨证论治.分析《伤寒论》中关于发黄证的条文,其病变关键不离阳明,阳明黄变的病机又与湿热郁蒸,瘀热在里相关.然阳明发黄证有偏里偏表的不同病机,其治法除“利小便以祛湿”外,更有“汗、清、下、温、和”等治黄8法以及著名治黄3方“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栀子柏皮汤、茵陈蒿汤”,各方治有所长,为后世医家治疗黄疸病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中的发黄,究其黄源,一为误治致黄,二为病理性发黄。本文力图溯本求源,治病求本,以利古为今用。一、误治致黄论中误治致黄,约有两途,一是误用火攻,二是医反下之,皆可导致发黄。 1.误用火攻“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瘼疭,若火熏之……”。此言火  相似文献   

12.
“发黄”证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内经》曰:“湿热相交,民多病瘅,瘅者,单阳而无阴也,太阴脾土为湿热所蒸,则虽见于外必发身黄,湿气胜则如薰黄而晦,热气胜则如橘黄而明”。伤寒至于发黄、热势已极,且与蓄血大抵相类、小便不利为发黄,小便自利为蓄血也,设或寸口无脉,鼻出冷气,与夫形如烟薰,摇头直视,环口黧黑,举体发黄,是皆真脏气绝也。  相似文献   

13.
李高申 《河南中医》2009,29(6):526-527
通过对《伤寒论》组方特点的分析,探讨张仲景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认为针对病机而施治是仲景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用药法度严谨,变化灵活,但有规律可循。现就笔者学习体会,略述于下。1根据主证,制定主方,是《伤寒论》用药基本原则《伤寒论》用药是根据主证(包括病机),制定主方,辨证用药,在确定主证的前提下,层层展开,有顺有逆,随证变方。抓着主证,是为了制定主方.证是方的基础,方是证的归宿,有一证则有其对证的一方。如表寒实证的麻黄汤,表寒虚证的桂枝汤,里热实证的白虎汤、承气汤等,其理法方药是极其严密的。临证运用时,对《伤寒论》的主证主方,应将原文和实际病例相印证,方能取得良效。如三承气汤:大承气汤由大黄…  相似文献   

15.
对《伤寒论》发黄证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毅刚 《国医论坛》1996,11(2):11-12
《伤寒论》在第236条和第260条分别论述发黄证的主证、病机、方药。“阳明病—…·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预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场主之。”“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包,小便不利,腹微病者.茵陈蒿汤主之。”由此可见,发黄证的主证是身黄如橘于色.身无汗,小便不利,渴弓陈浆,腹徽满。病机是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尤在经对发黄证病机的诠释是:“邪太阳明,寒已化热……牌以湿应,与热相合,势必蒸郁为黄矣。”(《伤寒贯珠集》)也就是把阳明病热邪郁滞与太阳牌湿相合作为发黄证的必要条件。“阳…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的重要价值在于它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石,而这个基石的要义是它的规范性,作者在本文从六经辨证规范、方证规范、治则规范等方面,对《伤寒论》的辨证论治规范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一书中有将近五分之一的条文论及疾病的顺逆,虽然其中的“自愈”、“必死”、“不治”等应灵活看待,但根据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的认识,及时把握顺和逆的外部征象,并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测其本质,对疾病之预后判断乃至诊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其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1、太阳病风寒客表,当汗而出之,但由于病人体质有异、感邪轻重不一,有不药便“自汗出”而愈者,有用药后或先“烦热”或先“振栗”,继则汗出而解者。如果阳气郁闭太甚,正邪激争,外邪不得汗解也可内迫血分,或“自衄”而愈,或先“发烦目瞑“然后鼻衄而愈。 2、阳明病热扰胸膈征服用栀子豉汤之类的方药后,可见得呕吐而病愈,此所谓因势利导,此呕吐是机体驱邪外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食欲的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五脏别论》谓"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素问·平人气象论》谓"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日逆,逆者死."又谓"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  相似文献   

19.
浅探《伤寒论》对呕吐的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中对呕吐的辨证论述颇详 ,就症状而言 ,六经中无论表里寒热虚实诸证 ,皆可见到呕吐。就记载有呕吐的条文而言 ,计 76条之多 ,约占全部条文的 2 0 % ,其中单言“吐”者 38条 ,单言“呕”者 2 9条 ,言“干呕”者 9条。由于“呕”、“吐”和“干呕”在症状上有区别 ,故论中多将三者分而言之。但因“呕”与“吐”俱为“有物”,故有时亦“呕吐”并提 ,如“呕吐而利”、“呕吐而下利”、“欲呕吐”等 ,而“干呕”因其为无物 ,则殊少与“呕吐”并提。前人指出“呕”为少阳主症 ,“吐”为太阴主症 ,但实则六经皆有呕吐。现结合各经主症 ,…  相似文献   

20.
为使《伤寒论》教、学、研、用更贴近临床,更利于高端人才培养,辨证论治理论更规范,根据中医药基本理论,结合临床、教学实际,参考公认学术观点,对《伤寒论》六经、霍乱、差后、杂病证治;提纲证等首次进行了新编、分类及增补,并从现代“症—证—方”角度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