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对于疑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检查脑脊液,明确诊断,观察疗效,鞘内注射药物均需做腰椎穿刺术。由于小儿生理及解剖特点我科在2000年1月~2002年6月对35例1岁内婴儿及新生儿,运用头皮针进行腰椎穿刺,觉得此法病儿痛苦少、使用方便、穿刺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3.
腰椎穿刺术是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必要手段,为了增加椎间隙距离,以往常规的穿刺方法是让患者头部向前层曲,贴近胸部,两腿层曲至腹部,使躯干部弯曲如弓状,这种方式不能适应病情危重或脊柱、下肢畸形的病人。1985年以来,我们对48例病人采用直体式腰椎穿刺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腰椎穿刺术是儿科常用的诊断治疗方法,常用于脑脊液检查及鞘内注射药物等,传统的方法是使用腰穿针穿刺,由于针管相对较粗,对小儿特别是婴幼儿的损伤较大,家长不易接受,近2年,我科在学习上级医院的先进操作技术基础上,开展了应用头皮针进行腰椎穿刺代替传统的腰穿针,使患儿减少了痛苦,减小了创伤,患儿家长在心理上也易接受。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我科于2004年对46例行腰椎穿刺(简称腰穿)的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其中男21例,女25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2岁。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改善了患者的焦虑、紧张心理、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8.
笔者对43例接受腰椎穿刺术患儿的心理护理进行了分析,认为心理护理的对象包括患儿及其家属,心理护理贯穿于腰椎穿刺术的全过程,心理护理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心理发育特征,运用不同的语言及身体语言的护理手段,实施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心理干预,提高腰椎穿刺术的成功率。方法 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腰椎穿刺术,观察组在术前、术中、术后,分别采用相应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紧张程度和术中的配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紧张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能更主动配合术者。结论 在腰椎穿刺术中应用心理干预有效提高腰椎穿刺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吴嵩芝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4):351-351
我科于2003年对52例行腰椎穿刺(简称腰穿)的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男24例,女28例,年龄19~70岁,平均48岁,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改善了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总结对重症手足口病疑似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患儿及家属进行腰椎穿刺术前的宣教经验,从而提高遵医行为。针对各种原因拒绝或害怕做腰椎穿刺术的患儿及家属采取个性化宣教,使穿刺顺利进行,及时对疾病作出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腰椎穿刺术后垫枕与否对颅内压的影响,探讨安全而舒适的体位.方法 选择80例脑出血行侧脑室引流的患者,在腰穿前测定其基础颅内压均在正常范围,腰穿后随机分为垫枕组与去枕组,两组均在腰穿后即刻,腰穿后30,60 min,2,4,6 h分别监测脑室颅内压变化,对比各时间点垫枕组与去枕组颅内压的差异.结果 腰椎穿刺术后垫枕位颅内压较去枕位颅内压略有下降约7~10 cm H2O,相当于软枕的高度,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压正常的患者腰椎穿刺术后垫软枕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腰椎穿刺(下称腰穿)是临床上脑部疾病患者诊疗中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术后卧位和翻身时间的长短影响到患者舒适度改变及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2003年9月至2008年7月106例腰穿术后患者两种卧位方法进行了比较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部分剥夺睡眠在幼儿腰椎穿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50例,行腰椎穿刺至少2次以上者,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入院后第1次按常规进行腰椎穿刺,第2次腰椎穿刺前行部分剥夺睡眠。对2次腰椎穿刺前后使用镇静剂、患儿配合腰椎穿刺及腰椎穿刺后持续睡眠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第1次腰椎穿刺前42%患儿需用镇静剂,58%配合检查;第2次仅8%患儿使用镇静剂、92%配合检查,两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次腰椎穿刺后持续睡眠时间明显增加,使用镇静剂的例数明显减少。结论部分剥夺睡眠方法在幼儿腰椎穿刺术中应用效果满意,可减少镇静剂的使用,能增加腰椎穿刺后睡眠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儿科腰椎穿刺患儿的影响。方法将372例腰推穿刺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192例)及对照组(180例)。对照组按腰椎穿刺术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在操作前、中、后采取护理干预。结果2组患儿疼痛程度、穿刺成功率和患儿依从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能舒缓患儿的紧张情绪,改善其对疼痛的承受能力,增加配合度,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1997年 12月至 1999年 12月我们对 2 89例颅脑损伤患者行腰椎穿刺术 ,由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做好护理 ,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颅脑损伤患者 2 89例 ,男 190例 ,女 99例 ,6~ 78岁 ,其中诊断性穿刺10 9例 ,治疗性穿刺 180例。2 护 理2 1 进针部位 一般先选择第 4、 5腰椎间隙进针 ,如遇穿刺处外伤 ,可在上一椎间隙换针穿刺 ,但切勿在第1、 2腰椎间隙穿刺进针。2 2 穿刺进针后 ,若发现颅内压明显增高 ,不应再放脑脊液 ,可迅速插上针芯 ,拔出穿刺针 ,静脉快速滴入2 0 %甘露醇 2 5 0ml,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缩短神经外科腰椎穿刺术后卧床休息时间方案的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采用JBI证据应用模式,检索关于腰椎穿刺术后卧床的相关证据,采用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版)进行证据等级及推荐级别的划分,并运用FAME结构从可行性、适宜性、临床意义和有效性4个方面对证据进行评价。将采纳的证据转化为临床审查指标,通过查看护理记录、现场审查和问卷法的方式收集资料。比较证据应用前后腰椎穿刺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头痛和腰背部疼痛率、压疮风险及护士知晓率。结果 证据应用后,腰椎穿刺术后患者舒适度高于证据应用前(P<0.001);术后头痛及腰背部疼痛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压疮风险较证据应用前降低(P=0.005);6项审查指标中,指标1~2在证据应用前执行率已是100%,其余4项指标证据应用后执行率高于证据应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将基于循证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缩短神经外科患者腰椎穿刺术后卧床休息时间,可降低患者不适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心理干预配合音乐疗法应用于腰椎穿刺术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荣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3):2288-228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配合音乐疗法在儿童腰椎穿刺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需要行腰穿的患儿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腰椎穿刺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干预配合音乐疗法。对两组腰椎穿刺术前使用镇静剂、检查配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有12.5%使用镇静剂,对照组42.5%需要使用镇静剂,观察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7.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配合音乐疗法在小儿腰椎穿刺术中应用效果满意,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