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胆红素、血脑屏障与核黄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脑屏障由脑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胶质膜组成。其生理意义在于保持中枢神经系统的恒定环境。血脑屏障发育不全或遭破坏时,低浓度的游离胆红素易进入脑组织,沉积于颅神经核,引起脑细胞能量代谢紊乱,严重者可产生核黄疸。了解其生理、生物特性对及时预报和防治核黄疸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胆红素,血脑屏障与核黄疸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血脑屏障由脑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胶质膜组成。其生理意义在于保持中枢神经系统的恒定环境。血脑屏障发育不全或遭破坏时,低深度的游离胆红素易进入脑组织,沉积于颅神经核,引起脑细胞能量代谢紊乱,严重者可产生核黄疸,了解其生量,生物特性能及时预报和防治核黄疸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吴运芹 《新生儿科杂志》2005,20(2):94-96,F003
核黄疸(kerbicterus),亦称为胆红素中毒性脑病(bilirubinintoxicationencephalopathy),是由于未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bililirubin,UCB)在脑细胞的沉积所引起的一种病变。血清胆红素>342μmol/L(20mg/dl)就有发生核黄疸的危险。本病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病死率很高,约有50%-75%,患儿死于急性期,幸存者约75%-90%患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是人类听力障碍、视觉异常和智能落后的重要原因。因而,核黄疸的预防、诊断、治疗始终是全球儿科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核黄疸及其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黄疸(kernicterus),亦称为胆红素中毒性脑病(bilirubin intoxication encephalopathy),是由于未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lirubin,UCB)在脑细胞的沉积所引起的一种病变.血清胆红素>342 μmoL/L(20mg/dl)就有发生核黄疸的危险.本病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病死率很高,约有50%~75%,患儿死于急性期,幸存者约75%~90%患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是人类听力障碍、视觉异常和智能落后的重要原因.因而,核黄疸的预防、诊断、治疗始终是全球儿科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核黄疸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 12例 ,男 7例 ,女 5例 ,早产儿 2例 ,足月儿 10例 ,入院日龄 <3d、~ 4d、~ 5d各 3例 ,~ 6d 1例 ,7d 2例。原发病 :新生儿窒息、溶血症各 2例 ,化脑 1例。同时有以上 2种原发病者 7例 ,3种者 3例 ,早产低体重儿 2例。入院至发生核黄疸时间 :入院时 2例 ,2 4h内 8例 ,>2 4h 2例。首发症状 :拒乳、少动 5例 ,嗜睡 1例 ,抽搐 3例 ,肌张力增高 3例。血清胆红素 12 1.4~ 171μmol/L 2例 ,~ 30 7.85 μmol/L 5例 ,~ 5 13μmol/L、~ 6 84 μmol/L各 2例 ,718.2 μmol/L 1例。血气分析检测 5例 ,其中失代偿呼…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核黄疸首次命名是Schmorl在1904年对1例患重症黄疸者,死后不久进行尸解时发现神经基底核被黄染,故称核黄疸。这种黄染物质经分析确定是间接反应胆红素,它能导致神经细胞的中毒性病变,故又称“胆红素脑病”。  相似文献   

7.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核黄疸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会市人民医院儿科从1980年起12年共收治住院新生儿3136人,其中患高胆红素血症的735人,占新生儿住院总数的23.4%,其中发生核黄疸的26例,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3.5%,核黄疸患儿中,有的胆红素高达1071μmol/L(60mg%),有的却低至85pmol/L(4·sing%),而有些大于sl…mol/L(3o。g%),也没有发生核黄疽。故对核黄恒资料总结如下:病例来源全部为SO~92年间的住院新生儿,患高胆红素血症者共735例,占住院新生儿的23.4%,其中核黄殖者26例,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3.5%,诊断核黄桓的7例临床表现有神经系统症状,经…  相似文献   

8.
核黄疸脑瘫患儿康复治疗1例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05000)廖海鹰,王力辉,藏广义石家庄市二院小儿脑瘫分院黄贵喜,彭碧昌我们收治1例来自台湾的严重核黄疸脑瘫患儿。病历母述:患儿,男,2.3岁,第2胎,足月顺产。出生后啼哭不眠,皮肤发黄伴尿发红。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9.
血清胆红质浓度低于20毫克%时,对某些婴儿脑细胞亦有毒性作用。由于核黄疸所引起的脑损伤,可致功能缺损,甚至死亡,因而对能降低和防止血清胆红质浓度升高的简单易行的光疗法,应当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近年我院收治11例尿路感染引起的黄疸,并介绍2例典型病例。年令多数为2月左右婴儿。临床特点是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而泌尿系统局部症状轻微,某些病例黄疸是其唯一症状,易于漏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尿常规,血、尿培养等。尿培养以大肠杆菌为主,血培养阳性者,细菌与尿培养相一致。重点讨论引起黄疸的发病原理、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强调婴幼儿骤起黄疸者,在排除其它疾病的同时,应常规进行尿常规,血、尿培养的重要性。如经合理的综合疗法,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黄疸与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期黄疸是个相当常见的症状或体征,胆红素还可引起脑损害.因此新生儿黄疸时用药要考虑:所用药物是否会加重黄疽;是否会有利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或能否应用药物处理新生儿黄疸.  相似文献   

12.
遗传代谢病可通过影响胆红素代谢而引起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或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并出现黄疸;其中引起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主要包括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部分或完全缺乏和红细胞代谢缺陷等;高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主要包括胆汁酸及糖、氨基酸、脂类、金属等物质代谢异常。不同类型黄疸的发病机制和预后各不相同,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现介绍儿童主要的遗传代谢性高胆红素血症及其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3.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症状,也是新生儿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所致的胆红素脑病是婴儿致死及致残的重要原因.国内外均以防治胆红素脑病作为重点的科研项目.而今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又集中于另一个焦点,即对胆红素生理功能的认识,它不但是抗氧化损伤的自由基清除剂,还具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因此,胆红素的双重作用使我们对新生儿黄疸病因的认识及干预标准的重新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新生儿黄疸习以血清胆红素浓度作为高危因素的评价指标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但无法区分是胆红素生成增多还是肝脏摄取、结合和排泄障碍,抑或肝肠循环增加所引起的黄疽.胆红素生成增多是新生儿黄疸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外学者已研究用内源性一氧化碳(CO)作为衡量胆红素产量的指标,它对新生儿黄疽的病因诊断、高胆的风险预测、选择性应用血红素加氧酶抑制剂的疗效评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3).  相似文献   

14.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症状,也是新生儿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所致的胆红素脑病是婴儿致死及致残的重要原因。国内外均以防治胆红素脑病作为重点的科研项目。而今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又集中于另一个焦点,即对胆红素  相似文献   

15.
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一种相对简单可靠、接近在体状态的SD大鼠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方法:原代分离、纯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将两种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VIII因子、GFAP免疫组化鉴定细胞类型,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透射电镜观察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及紧密连接,γ计数仪测定核素标记牛血清白蛋白(125I-BSA)通透量检测血脑屏障(BBB)功能。结果:VIII因子、GFAP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培养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纯度分别为90%和99%以上。透射电镜显示内皮细胞间有高度发达的紧密连接、未见有W eible-Palade小体、少见吞饮小泡1。25I-BSA通透量结果显示,血脑屏障模型组在限制大分子量物质的能力上优于其他各组,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单独培养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利用同种属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星型胶质细胞共培养,建立了一种简便可行、与在体血脑屏障结构类似,并具有在体血脑屏障的限制物质通透能力的SD大鼠体外血脑屏障模型。[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7(6):526-529]  相似文献   

16.
如何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早期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在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黄疸症状,称为生理性黄疸;在此时期内由于疾病或某些致病因素使黄疸加重,称为病理性黄疸,亦称高胆红素血症(多为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简...  相似文献   

17.
18.
新生儿黄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未结合胆红素过度升高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是危急且凶险的征兆,可导致核黄疸且可留下不可逆性的智力损害及体格的残废,甚至死亡。对高胆儿应立即治疗。已知病因如在高胆发生前即采取防治,预后将大为改观。一、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血清胆红素产生过多,肝结合能力低,酶未成熟及肝肠循环活跃等的胆红素代谢特点,在生后2~3天临床上出现肉眼黄染,且逐渐明显,4~5天达高峰,除黄疸外无其他症状。足月儿在生后2周内,未成熟儿1个月内退黄。约发生在60~80%的足月儿,80~90%的未成熟儿。由于是新生儿特有的生理状态称生理性黄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梗阻性黄疸的主要疾病为先天性胆道闭锁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道闭锁为危及患儿生命的严重疾病,是新生儿及婴儿期梗阻性黄疸的主要病因之一。90~95%为肝  相似文献   

20.
早产儿黄疸的特点与管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美国Gubernick新近报道 :正常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约 6 0 % ,早产儿达 80 % [1] 。新生儿黄疸可以是发育过程的暂时现象 ,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症状。及时区分是“生理性”抑或病理性 ,尤其是早产儿 ,由于其黄疸程度较重 ,延续时间较长 ,尚存在一定困难[2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