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一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黛力新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45例。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SSS),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加用黛力新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SSS)评价的总分改善明显。结论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对抑郁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安丽荣 《现代保健》2009,(22):45-4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及黛力新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例脑卒中无抑郁状态的患者作为对照,对40例脑卒中的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抑郁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进行评定其疗效。结果抑郁组在治疗后SSS评分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SSS评分比抑郁组显著升高,与抑郁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HAMD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和抑郁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可明显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黛力新治疗可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黛力新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治疗组46例,观察组46例,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HAMD评分显著下降,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SSS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黛力新治疗卒中后抑郁有明显效果,也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黛力新治疗4周.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同时进行中国卒中量表(CSS)、Barthel指数(BI)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5% (45/52)比43.5%(20/46),P<0.01].治疗组治疗4周末HAMD评分、CSS评分、B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9.38±1.80)分比(14.6±2.40)分,(15.79±0.83)分比(28.91±1.02)分,74.6±15.4比59.2±14.6,P< 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黛力新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的抑郁症状,且对神经功能的恢复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焦虑对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以及舍曲林联合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对2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焦虑状态评定,其中患者有卒中后抑郁并发焦虑的60名,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单用舍曲林,舍曲林联合心理治疗以及不干预.采用斯堪·那维亚脑卒中量表(SSS)、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并焦虑患病率为29.63%.抑郁与焦虑共病率为63.76%;治疗组Ⅰ和治疗组Ⅱ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Ⅱ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较治疗组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焦虑障碍明显降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单用药物舍曲林或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均能提高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而且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疗效更满意.  相似文献   

6.
刘超  郑桃林  杜万红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1):2262-2263
目的探讨黛力新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其中一组加服黛力新早、中午各1片,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MESSS)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用药6周后发现与治疗前及常规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黛力新对脑卒中后抑郁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5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给予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效和副反应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HAMD、CS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TESS评分第2、4、8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顾玉玲 《工企医刊》2012,25(5):18-19
目的评价早期心理康复在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症中的效果。方法将92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心理疏导)及治疗组(基础治疗)各46例,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后分别采用HAMD17项抑郁量表及SSS评分量表,对每位患者进行评分,评定效果。所有并发PSD患者采用百分比(发生率)进行统计,判断效果。结果治疗组HAMD及S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PSD发生率治疗组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心理康复不仅可有效预防PSD的发生,而且还可提高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黛力新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卒中后抑郁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黛力新,每日早晨、中午各服1片,治疗4周.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分别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4周后HAMD评分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黛力新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肯定、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归脾汤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修订本(CCMD-3)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诊断、《中医内科学》教材郁症诊断标准,符合肝肾亏损、脾肾两虚病机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将60例PSD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黛力新治疗PSD患者,治疗组服用归脾汤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PSD患者。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归脾汤联合黛力新能明显改善PSD患者抑郁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能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方法:对86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盐酸氟西汀)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3例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L)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量表进行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HAMD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SSS评分显著降低,BI评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均P〈0.01)。结论: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不仅对抑郁有明显效果,且可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将5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给予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效和副反应评定。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HAMD、CS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TESS评分第2、4、8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64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氟西汀+尼莫地平口服,对照组给予氟西汀+安慰剂口服,其他治疗相同。于治疗后8周评定疗效,以及抑郁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治疗组(10.50±3.20)分,对照组(19.28±3.15)分。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评分治疗组(10.4±4.7)分,对照组(15.4±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尼莫地平能增强抗抑郁效果,且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急性脑卒中后并发早发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治疗组在常规脑卒中治疗基础上给予抗抑郁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血压控制达标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睡眠障碍发生率、1个月内脑卒中再发率、2个月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卒中后常并发抑郁症,及时抗抑郁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起着促进和协调作用,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综合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凯  陈雯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7):3856-3858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雌激素、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2例有抑郁症状的更年期妇女,治疗组33例给予雌激素(利维爱)、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29例给予雌激素(利维爱)治疗,结合抑郁自评量表(Zung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抑郁症状的诊断和6周后的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Zung量表、HAMD评分治疗后均减分明显,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黛力新联合治疗脑梗塞恢复早期抑郁疗效。[方法]将102例脑梗塞恢复早期抑郁患者分为帕罗西汀组、黛力新组和帕罗西汀/黛力新组,每组均为34例,8周为1疗程,随访半年。观察用药前后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帕罗西汀/黛力新组在2周内见效,在2~6周随治疗时间推移而更加显效(P﹤0.01),在6~8周疗效无明显变化(P﹥0.05),疗效优于黛力新组和帕罗西汀组。随访6个月帕罗西汀/黛力新组复发率少于黛力新组和帕罗西汀治疗组(P﹤0.05)。3组不良反应均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黛力新联合治疗脑梗塞恢复早期抑郁快速、有效、安全,是一种值得应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佐匹克隆联合黛力新治疗脑梗死患者抑郁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脑梗死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分。138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单用黛力新治疗,治疗组78例右佐匹克隆联合黛力新治疗。两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两周后,治疗组在改善脑梗死后抑郁伴失眠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佐匹克隆联合黛力新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抑郁伴失眠。  相似文献   

18.
余新良 《现代保健》2012,(13):49-50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60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坦度螺酮合用帕罗西汀组和单用帕罗西汀组,疗程为8 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和治疗2、4、6、8 周末各评定一次.采用1995 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制定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 和日常生活活动(ADL) 量表,于治疗前和治疗8 周各评定一次.用副反应量表(TESS) 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同期比较,HAMD 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MESSS 评分及ADL 评分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坦度螺酮合用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能提高疗效,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 入选的60例PS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黛力新,每日早、午各服1片,连服4周;对照组(30例)服用阿普唑仑片与七叶神安片各1片,每日3次,连服4周.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为(10.06±5.98)分,较治疗前的(24.86±6.94)分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16±6.98)分,较治疗前的(19.36±7.54)分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黛力新治疗PSD疗效明显,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且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成俊英 《中国妇幼保健》2023,(13):2486-2490
目的 探讨激素替代、黛力新及安慰剂对围绝经期妇女焦虑症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量表(HAD)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波市第六医院2017—2019年门诊接诊的围绝经期妇女焦虑症伴抑郁症180例的诊疗情况,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激素替代组、黛力新组及安慰剂组各60例。比较两组治疗8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8个疗程后女性绝经自测表(Kupperman评分)、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及雌二醇(E2)、HAD及HAMD量表评分的变化,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5.00%及11.67%,激素替代组明显高于黛力新组,黛力新组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Kupperman评分分别为(13.07±2.12)分、(20.03±2.83)分、(27.09±4.61)分,激素替代组明显低于黛力新组,黛力新组结果明显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2.043,P<0.05);激素替代组LH、FSH、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