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蔡长茂  李威  曾永明  陈伯赞 《海南医学》2014,(12):1842-1843
目的:探讨自制低负压双套引流管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和总结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施行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式)145例。根据引流管的选择分为传统单腔引流管组(对照组,n=73)和自制低负压双套引流管组(实验组,n=72),比较两组患者引流量、引流管堵管发生率、盆腔积液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腹腔感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引流管通畅度优于对照组[(205±32) ml vs (163±41) ml],盆腔积液发生率(4.2%vs 17.8%)、吻合口瘘发生率(2.8%vs 5.5%)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低负压双套引流管是一种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制作简单的新型引流管,我们提倡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腹腔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引流属主动引流系统 ,使被引流区保持负压吸引状态 ,同时又具有冲洗腹腔局部的作用 ,可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现将近几年来对 12 6例病人术后腹腔双套管的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98例、女 2 8例 ,年龄 2 1~72岁。 12 6例中肝癌术后 79例 ,肝硬化巨脾术后 2 8例 ,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术后 13例 ,其他 6例。2 护理2 .1 严格无菌操作 腹腔双套管在连接过程中 ,应严格注意无菌操作 ,引流口须经消毒后方可连接 ,冲洗间歇时间内须将冲洗液瓶口朝上放置 ,输液器开关仍要开着 ,其目的是要形成一个开放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制双套管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按照引流方式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66例)采用自制双套管负压引流瓶持续吸引并加压包扎;对照组(60例)应用贝朗公司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瓶持续吸引,加压包扎。结果观察组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0.6%,低于对照组的16.6%(P〈0.05)。观察组平均拔管时间(4.92d)短于对照组(6.08d)。结论应用自制双套管负压引流技术防治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疗效满意,费用低廉,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刘勇  窦竹梅  李强 《当代医学》2010,16(13):41-41
目的评价用双管持续负压引流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3月~2009年7月间我院收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3例,行双管持续负压引流,对照组25例,行单管引流+适当加压包扎。结果实验组术后引流量大于对照组(P〈0.05),皮下积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拔管时间短(P〈0.05),切口愈合时间短(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双管持续负压引流效果优于单管引流+适当加压包扎。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乳腺癌术后双管负压引流对降低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至2010年行改良根治术的29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50例患者采用腋下、胸骨旁双管引流,对照组142例患者采用传统的腋下单管引流,观察2种不同引流方法预防术后并发症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有10例(6.7%)发生皮下积液,6例(4.0%)发生皮瓣坏死;对照组中29例(20.4%)发生皮下积液,18例(12.7%)发生皮瓣坏死。2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乳腺癌术后采用腋下、胸骨旁双管负压引流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对70例肝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中,应用腹腔引流管进行临床研究,其中85~89年间,34例肝叶切除放置双套管引流(套管组),90~92年,36例肝叶切除放置并置双管引流(双管组)。二组比较结果:双管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套管组,尤其膈下感染、肝断面感染等严重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腹腔双套管已被广泛应用于重症胰腺炎术后手术区域的冲洗引流。双套管持续负压吸引可充分引流手术区域渗液,有助于对术后出血、胰瘘等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及处理,并可减少腹腔积血积液、减少或清除残留坏死组织及多种毒素引起的膈下积液、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康复。我科2004年1月~2008年11月共有35例重症胰腺炎(SAP)术后放置腹腔双套管患者,通过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效果满意。现将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式冲洗液预防持续负压封闭引流管道堵塞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开放性骨折并行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实验组患者应用改良式冲洗液冲洗引流管。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堵管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堵管率(25%)高于实验组患者(0%),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式冲洗液冲洗持续负压引流管可有效预防堵管现象的发生,延长患者进行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时间,从而达到较好的引流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在腹部手术后的引流效果。方法对60例肝胆胰等大手术和腹腔严重感染手术后置入腹腔双套管,进行生理盐水持续冲洗、中心吸引低负压持续引流,及加强对双套管的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发生引流不畅和堵管1例,未发生创面出血、胆漏、胰漏、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合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术后腹腔感染逐步控制。结论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技术在腹部手术后的应用,能有效达到引流效果,降低腹部大手术后的并发症,提高腹腔严重感染手术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技术在腹部手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在腹部手术后的引流效果。方法:对21例肝胆胰等大手术和腹腔严重感染手术后置入腹腔双套管,进行NS持续冲洗、中心吸引低负压持续引流,及加强对双套管的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发生引流不畅和堵管1例,未发生创面出血、胆漏、胰漏、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合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术后腹腔感染逐步控制。结论: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技术在腹部手术后的应用,能有效达到引流效果,降低腹部大手术后的并发症,提高腹腔严重感染手术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腹腔引流在脾切除术后应用的必要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高  王宗喜  渠时学 《河北医学》2010,16(10):1189-1192
目的:探讨腹腔引流在脾切除术后应用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自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连续实施的210例脾切除术患者按时间顺序分成引流组(120例),和非引流组(90例)。分析比较患者术前因素,术中因素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具备可比性,引流组和非引流组,死亡率分别为0.8%和1.1%,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042,P〉0.05)外科并发症引流组明显高于非一流组,尤其胸腔积液和腹水渗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的外科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内科学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338,P〉0.05)住院时间引流组(13.1±5.2)d,非引流组(11.4±5.6)d,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918,P〉0.05)。结论:本组结果表明脾切除后放置腹腔引流没有必要,甚至会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曲度 《黑龙江医学》2009,33(6):401-411
目的探讨单一腹主动脉阻断式下无血切肝术式的效果。方法1980年以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常温下单一腹主动脉阻断(SAAC)实验研究,其结果首次证实犬SAAC安全时限为25min。在此时限内,仅有轻度可逆性的血液动力学,酸碱平衡、血液生化,以及主要脏器的超微结构变化;超过此时限,则将会导致不可逆难以代偿的体内严重病理生理变化。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SAAC式腹部无血外科实验研究。本实验中18犬被随机分成3组(各组n=6)做下列对照研究:单一腹主动脉阻断式无血切肝术"SAAC-BH式";Pringle’s式切肝术;Heaney式无血切肝术。结果(1)3组切肝术平均时间:A组5.80min,B组5.85min,C组5.90min,3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3组术中切肝平均出血量:A组5.60mL,B组28.40mL,C组5.80mL,A、C两组与B组相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A组6犬术后均苏醒与进食,并能长期生存;B、C组各有1犬与2犬死于术后1周之内;余犬术后均能苏醒与进食,并能长期生存;(4)SAAC-BH组阻断后与撤钳后均发生某些生理生化与脏器超微结构变化,均在可逆性范围之内。结论在严格遵循"二叉树耐受法则"条件下,SAAC-BH式(膈下,腹腔干动脉之上水平)像Heaney式一样均能达到无血切肝之目的,且能安全施行,控制术中出血优于Pringle’s式切肝式。本文提出现代肝脏切除术发展经过4个阶段,并将SAAC-BH式与现有切肝术各式家系做了详细利弊分析。最后指出,我国腹主动脉阻断式无血外科学科在国际上已率先建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胸腔置管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大中量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胸腔置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每次尿激酶10万U胸膜腔内注入,对照组予每次生理盐水40 ml胸膜腔内注入。全身抗结核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法相同。观察引流不畅发生率、第2个月胸膜肥厚发生率和第2个月FEV1.0%≥90%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引流不畅发生率(4.17%)和第2个月胸膜肥厚发生率(10.42%)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7.39%和28.26%,均P〈0.05),第2个月FEV1.0%≥90%发生率治疗组(4.17%)和对照组(6.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置管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采用双管引流加弹性包扎方法对其术后并发症防治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4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二组采用相同的手术方式,术后观察组采用双管引流加弹性包扎,对照组采用单管引流加局部加压包扎。观察二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为8.70%,对照组为26.09%,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坏死发生率为4.35%,对照组为26.09%,二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采用双管引流加弹性包扎较单管引流加局部加压包扎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明显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肝脏疾病患者血清及浆膜腔积液游离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84例各型肝脏疾病患者血清及部分浆膜腔积液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含量。结果随着肝病病程的加重,慢性活动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及肝癌组其血清中FT3、FT4水平呈下降趋势,肝癌组和肝硬化组显著低于急、慢性肝炎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漏出液组FT3、FT4含量显著低于渗出液组(P〈0.01)。结论血清FT3、FT4测定对肝脏疾病损害程度及预后具有应用价值,及对浆膜腔积液渗漏性鉴别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大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5):120-120,153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4月~2009年7月收治的17例上腹部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中脾切除术5例(29%),脾切除+断流术3例(17%),肝切除术3例(17%),胃癌根治术3例(17%),开腹胆囊切除术1例(6%),肝破裂修补术2例(14%)。所有患者采取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预防可降低此病的发生率,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治疗是此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肝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搜集我院2000年6月—2007年6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手术病例350例,对其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胸腔积液71例,肝功能不全59例,腹腔出血13例,上消化道出血9例,胆汁漏8例,膈下脓肿8例,肺部感染7例,泌尿系感染3例。结论肝脏手术后应进行严密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才能减少和及时发现大出血、胸腔积液、肝功能衰竭、术后感染等并发症,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周克 《中外医疗》2014,(28):51-52
目的探讨腹腔镜引流管在普外科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普外科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普外科2012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普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普外科手术基础上运用腹腔引流管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临床治愈率、出血例数)。结果研究组普外科患者通过采用腹腔引流管,并发症发生4例(6.7%)、临床治愈54例(90%)、出血2例(3.3%),明显优于对照组8例(13.3%)、48例(80%)、4例(6.7%),取得了比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实施普外手术患者运用腹腔引流管,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出血几率,提高临床治愈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普外科手术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在复杂性肝切除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因肝癌或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而行复杂性肝切除术者共24人,利用MI-3DVS三维重建肝脏、肿瘤、血管等,术前行仿真手术,明确手术可行性;统计分析肿瘤直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并发症、住院死亡率及1年生存率等。结果所有患者都安全并成功实施了肝切除术,无围手术期死亡。肝肿瘤直径(9.8±4.3)cm,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中位数分别为800和600 ml,输血率91.7%(22/24),住院死亡率0,并发症发生率29.2%(7/24),1年生存率37.5%。结论肝脏容积分析法、剩余肝血流障碍风险评估等3D技术可增加复杂性肝切除手术规划的准确率及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急诊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36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内镜组20例,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doscope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对照组16例,行保守或急诊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内镜组治疗成功率95.00%,术后清醒、腹痛缓解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气管插管全麻下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急诊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能迅速解除梗阻,通畅引流,有效缩短病程,该法微创、安全,麻醉后复苏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