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有报道在美国每天有23000个踝关节扭伤。踝关节的外侧稳定性由骨性结构和韧带、肌肉结构共同维持,其中外侧韧带包括距腓前韧带(ATFL)、跟腓韧带(CFL)和距腓后韧带(FTFL)。因解剖结构的特点,外侧韧带最易损伤,其中又以ATFL受损最常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磁共振T2加权成像(T2WI)斜轴位扫描方式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均经磁共振常规序列扫描后再行前、后斜轴位T2WI扫描,分别观察两种扫描模式对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损伤的显示情况.结果 常规扫描30例患者的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共60条,发...  相似文献   

3.
踝关节周围主要的韧带有内、外侧副韧带和下胫腓韧带。内侧副韧带又称三角韧带 ,起于内踝 ,自下呈扁形附于跗舟状骨、距骨前内侧、下跟舟韧带和跟骨的载距突是一条坚强的韧带 ,不易损伤 ,外侧副韧带起自外踝 ,止于距骨前外侧的为腓距前韧带 ,止于跟骨外侧的为腓跟韧带 ,止于距骨后外侧的为腓距后韧带 ;下胫腓韧带又称胫腓联合韧带 ,为胫骨与腓骨下端之间的骨间韧带 ,是保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韧带。行走不平道路 ,上下楼时不慎 ,或骑车跌倒时 ,如踝关节处于跖屈时 ,因距骨可向两侧轻微活动而使踝关节不稳定 ,可引起损伤。临床上分内翻扭伤和外…  相似文献   

4.
踝关节扭伤在体育锻炼或者日常运动中属于非常常见的关节损伤状况,据统计,所有运动损伤中,踝关节损伤占30% .其中外侧副韧带出现问题的情况最多,外侧副韧带由距腓前韧带、后韧带以及跟腓韧带组成,运动过程中踝关节着地方式不正确是引发其受损的主要机制[1] .如果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可能会使患者出现反复疼痛、肿胀、容易扭伤和疲劳等踝关节不稳的表现,最终导致踝骨性关节炎,影响脚踝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5.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的关节面与距骨上部的关节面(距骨滑车)构成,其周围由3组主要韧带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跖屈时,距骨后面窄的部分进入踝穴前面宽的部分,踝关节相对不稳定,故在日常生活与运动中很容易造成韧带扭伤。足的过度内外翻而产生踝关节扭伤,跖屈内翻操作时容易损伤外侧腓距前韧带,单纯内翻损伤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程度(3D核磁共振表现)与X线踝关节应力位测量数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治疗的有踝关节韧带损伤病史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对所选患者测定X线踝关节应力位上距骨倾斜角度和距骨前移距离;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主要是腓距前韧带和腓跟韧带)损伤程度在MRI上进行评估。统计分析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与X线应力位测量数值(距骨倾斜角度和距骨前移距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完整的腓距前韧带内翻应力位距骨倾斜角为(3.97±1.76)°,前抽屉位距骨前移距离为(3.86±1.18) mm;完整的腓跟韧带内翻应力位距骨倾斜角为(5.64±2.13)°,前抽屉位距骨前移距离为(4.37±1.54) mm。随着腓距前韧带和腓跟韧带损伤程度增加,内翻位距骨倾斜角增大,前抽屉位距骨前移距离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踝关节外侧韧带(腓距前韧带与腓跟韧带)损伤程度与X线踝关节应力位下距骨倾斜角、距骨前移距离之间呈正相关 (r=0.748,P<0.001;r=0.425;P=0.002;r=0.487;P<0.001;r=0.402,P=0.004)。结论:腓距前韧带和腓跟韧带损伤程度与内翻位距骨倾斜角和前抽屉位距骨前移距离之间(特别是内翻位距骨倾斜角)呈正相关,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踝关节的解剖特点与受伤机理踝关节周围有三组韧带:①内侧副韧带,又称三角韧带,是踝关节最坚强的韧带,起自内踝,呈扇形向下,分束止于足舟骨、距骨和跟骨,主要功能是防止踝关节外翻。②外侧副韧带,起自外踝,分三束分别止于距骨前外侧、距骨外侧和距骨后方,又称距腓横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是踝关节最薄弱的韧带。③下胫腓韧带,又称胫腓横韧带,分别于胫腓骨下端的前方和后方将胫腓骨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加深踝穴的前后方,稳定踝关节。若内侧副韧带损伤,将出现踝关节侧方不稳定。若外侧副韧带损伤,将出现踝关节各方向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距腓前韧带是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根据其运动解剖学的特点,在体育运动中,此韧带损伤是相当常见的,有些患者由于误诊和治疗不当,最后引起踝关节不稳。对于陈旧性距腓前韧带断裂的治疗,Watson Jones和Evans采用腓骨短肌代替距腓前韧带的方法,其缺点在于破坏了腓骨短肌的正常功能,影响踝关节的灵活性,而且代替的方向不符合距腓韧带的正常解剖位置。近年来,我们采用第三腓骨肌代替陈旧性距腓前韧带的断裂,经过追踪观察,疗效满意,特加以报道。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小切口采用带线锚钉治疗距腓前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2月至2018年6月,采用手术小切口解剖修复距腓前韧带损伤31例。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14岁至54岁,平均年龄3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踝关节扭伤致踝关节不稳,询问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查体时外踝关节前下方压痛、肿胀,踝关节前抽屉试验阳性,踝关节内翻移位较健侧明显增加,活动受限。均手术小切口采用带线锚钉修复。术后通过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踝关节活动稳定性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无刀口不愈合或感染情况的发生。所有患者获得随诊,优良率约为93.5%。所有患者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对疗效满意。结论手术小切口采用带线锚钉治疗距腓前韧带损伤疗效显著,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无明显严重并发症。该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术后踝关节稳定性明显恢复,踝关节功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
踝关节扭伤常见 ,诊治不难。但单纯距腓前韧带断裂 ,因症状轻 ,阳性体征少 ,临床易漏诊漏治 ,常给病人造成较重的后遗症。我院 1997- 2 0 0 2年收治距腓前韧带断裂 7例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7例均为男性 ,年龄 18— 2 5岁 ,平均 2 1岁 ,右踝 3例 ,左踝4例 ,均有踝关节内翻位扭伤病史。外伤后 1— 3天就诊 5例 ,主诉外踝胀痛 ,检查外踝前部肿胀 ,压痛 ,踝关节伸屈活动正常 ,内翻内旋活动轻度受限。踝关节正侧位、内外翻应力位X拍片均为正常 ,矢状应力位距骨滑车向前移位 4—5mm。诊断急性距腓前韧带断裂。 2例踝关节扭伤…  相似文献   

11.
双柏膏外敷佐治踝关节外侧韧带急性扭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踝关节扭挫伤,特别是内翻位扭伤,在急诊中是多发病,轻者不经治疗数天后可缓解,重者因关节不稳定而再多次扭伤,最后造成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较长时间的站立行走可致踝关节肿胀疼痛,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笔者在1995年8~11月在急诊工作期间,共诊治本类病人152例,其中60例得到2a的随访,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0例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最大年龄50岁,最小年龄12岁,平均年龄21岁。根据肿胀部位及压痛点检查,结合踝关节应力位摄片,共有单纯距腓前韧带损伤23例,跟腓韧带损伤18例,2条韧带以上同时损伤19例,其中2条韧带以上损伤者…  相似文献   

12.
<正>踝关节为人体主要的负重关节之一,人体在行走、跳跃、上下坡等日常活动中,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括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踝关节损伤常在行军、劳动和体育锻炼时发生,以韧带损伤为最多。踝部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2%。踝部损伤后易发生畸形和关节僵硬,踝关节跖屈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承重、走路,治疗中应注意防止。1踝关节的解剖特点:(1)踝关节周围有三组韧带,①内侧副韧带,又称三角韧带,是踝关节最坚强的韧带,起白内踝,呈扇形向下,分束止于足舟骨、距骨和跟骨,主要功能是防止踝关节外翻。②外侧副韧带,起自外踝,分三束分别止于距骨前外侧,距骨外侧利距骨后方,又称距腓横韧带,跟腓韧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后斜轴位T2WI在踝关节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显示中的价值。方法 20名正常志愿者行踝关节常规序列MR扫描,再进行前、后斜轴位T2WI扫描,在MR图像上观察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显示情况。结果常规MR扫描图像清晰显示距腓前韧带10例,跟腓韧带6例;前、后斜轴位T2WI扫描图像清晰显示距腓前韧带18例,跟腓韧带15例。前、后斜轴位T2WI扫描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的显示率明显高于常规MR扫描(P<0.05)。结论前、后斜轴位T2WI扫描可显著提高踝关节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显示率。  相似文献   

14.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断裂是踝关节极度内翻使韧带受到的张力超过最大限度所造成的。韧带一旦断裂后,如不及时手术修复,则断端回缩,形成疤痕组织,关节因而松弛无力,容易反复扭伤。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颇为重要。本文简要地报道42例急性踝关节外伤副韧带断裂的损伤机理、诊断要点和治疗效果。一、损伤机理踝关节的外髁较内髁低,外侧副韧带较内侧三角韧带薄弱,足部内翻肌群较外翻肌群力量强。因此,当快速运动而足部来不及调正足的位置时,常易发生内翻蹠屈位着地,使外侧副韧带损伤。外侧副韧带由腓距前、腓跟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踝关节各侧副韧带的超声解剖特点以及超声检查方法。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探测70例正常成人踝关节韧带,包括胫舟、胫距前、胫跟、距腓前、跟腓、胫距后、距腓后韧带的超声图像、厚度及宽度。结果踝关节各侧副韧带厚度男女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应用超声检查能够较好地显示各部分侧副韧带。结论高频超声检查,能够作为诊断踝关节各侧副韧带损伤的首选,是一种无创、价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黄宇杰  范海泉  钟喜红  曾祥嘉 《四川医学》2001,22(12):1140-1141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 ,多主张手术治疗 ,我院于 1994~ 2 0 0 0年期间手术治疗 34例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 ,随访证明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4~ 2 0 0 0年我院收治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 34例 ,男 2 7例 ,女 7例 ,年龄18~ 62岁 ,平均 4 0岁。按 Danis- Weber分类法 :B型15例 ,C型 19例 ,均合并有下胫腓韧带损伤。其 X线表现为 :距骨和内踝间隙增大 ,距骨向腓侧移位 ,远端腓骨骨折 ,下胫腓韧带联合处分离 >4 mm。1.2 治疗方法 :切开复位内固定 ,术中尽可能解剖对位 ,恢复踝穴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踝关节各韧带的形态学基础,分析踝关节易运动损伤的解剖学原因,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成人尸体下肢37例,将踝关节内外侧韧带完整、准确、清晰地暴露,观察韧带走行、分支及起止点。采用具有良好韧性的细金属丝,沿韧带的走行方向紧贴于韧带的表面,在细金属丝上于韧带起止点处做标记,用分规卡于2标记点。用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02 mm)测量内外侧韧带的长度和最宽处宽度。结果37例标本中14例距腓前韧带与教科书中描述有异。变异的距腓前韧带呈双条状分布,1条起于外踝前缘,向前内侧走行,止于距骨颈;另1条起自外踝前缘稍下,向前内侧走行,止于距骨颈外侧面紧靠距骨外踝关节面前下方,位于上1条韧带的下方。三角韧带、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和跟腓韧带平均长度分别为(34.34±3.36)mm、(30.82±5.20)mm、(31.02±3.85)mm和(31.22±3.69)mm;最宽处平均宽度分别为(28.90±4.53)mm、(9.18±3.90)mm、(8.59±2.77)mm和(5.29±1.64)mm。变异的距腓前韧带上方韧带平均长度为(28.71±3.23)mm;最宽处平均宽度为(6.63±0.95)mm;其下方韧带平均长度为(18.03±2.94)mm;最宽处平均宽度为(4.78±1.46)mm。结论距腓前韧带是踝关节运动损伤中最易损伤的韧带,应加以重视和保护。变异的距腓前韧带对踝关节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为临床对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在对踝关节进行手术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其变异的可能性,慎重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手术修补方案,避免发生意外的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3D view序列联合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技术观察躁关节扭伤患者韧带损伤情况,探讨3D view序列与常规2D序列相比能否提高诊断效能。方法 前瞻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1年11月来我院急诊就诊的踝关节急性扭伤患者共26例(26个踝关节)。上述受试均行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常规2D及3D view T2联合压缩感知序列。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评价常规序列及3D view序列的扫描时间、跟腱的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及评估患者在两序列下腓距前韧带、腓跟韧带、三角韧带、分歧韧带的损伤程度比较有无区别。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序列对腓距前韧带、腓跟韧带、三角韧带、分歧韧带损伤的检出率有无差别。结果 共内入踝关节扭伤患者26例,3Dview+CS序列的扫描时间为376.2±0s,略短于常规序列(381.479±7.3s),两者无明显差别(Z=-1.396,P=0.163)。3D view序列跟腱信噪比明显高于2D常规序列(Z=-3.41, P=0.001);对比噪声比明显高于2D常规序列(Z=-6.094,P<0.01);跟...  相似文献   

19.
<正>踝关节是人体在运动中首先与地面接触的主要的负重关节,也是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中较容易受损伤的关节之一。踝关节周围韧带(包括内侧韧带、外侧韧带、下胫腓韧带等)在保持踝关节的稳定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而也容易受到损伤。患者于扭伤后迅即出现扭伤部位的疼痛,随之出现肿胀及皮肤瘀斑,一般经对证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前、后斜轴位磁共振T_2WI扫描在外踝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长垣县人民医院52例(均存在跟腓韧带和距腓前韧带损伤)外踝韧带损伤患者,采取踝关节MR常规序列和前、后斜轴位磁共振T_2WI扫描。以临床和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扫描方法对跟腓韧带和距腓前韧带损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采用前、后斜轴位磁共振T_2WI扫描对跟腓韧带和距腓前韧带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6.92%、88.46%,均高于MR常规序列扫描的30.77%、5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外踝韧带损伤诊断中应用前、后斜轴位磁共振T_2WI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