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洛赛克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洛赛克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的疗效。方法:5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应用西沙比利加洛赛克联合治疗,对照组(21例)单独应用西沙比利治疗,于治疗后第4周进行胃镜检查,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控制有效率及胃镜下食管炎愈合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症状控制有效率分别为96.6%和71.4%,胃镜下食管炎愈合率分别为82.8%和61.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赛克与西沙比利联合使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洛赛克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西沙比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洛赛克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有11例,有效的有22例,无效的有1例,总有效率为97.06%(33/3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的有9例,有效的有19例,无效的有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36%(28/3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赛克联合西沙比利能有效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不良反应少以及预后效果良好等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张美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6,(28):3934-3935
目的:观察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选择78例反流性食管炎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西沙比利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内镜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P<0.05)。观察组内镜下治疗总有效率达8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发挥协同作用,较单用埃索美拉唑临床总有效率及内镜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钟荣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48-49
目的:观察洛赛克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用洛赛克20mg,2次/日;加用西沙比利10mg,3次/日,饭前15~30分钟口服。对照组单独服用与治疗组同厂家、同批号的西沙比刮10mg/次,每日3次,饭前15~30分钟口服,疗程4周。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临床在状均有所缓解,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胃镜下食管炎愈合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赛屯与西沙比利联合使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西沙比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林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将24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两组即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林治疗;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120例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9%,黏膜愈合总有效率85%,对照组120例,临床疗效总有效率65%,黏膜愈合总有效率6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林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好,症状缓解快,方法简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西沙必利联合洛赛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予以西沙必利和西沙必利联合洛赛克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胃镜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洛赛克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埃索美拉唑和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两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西沙比利联合用药,评价指标为症状评分和血清——氧化氮含量。结果:在内镜观察下,两组病灶较治疗前明显愈合,其中治疗组治疗28d、56d的愈合率为70.2%、64.9%,对照组为58.5%、41.6%;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28d、56d后症状评分和NO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症状评分和N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埃索美拉唑协同西沙比利服用可协同抑制反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雷锐利 《中国厂矿医学》2008,21(5):F0002-F0002
目的观察洛赛克联合吗丁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自胃镜检查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43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23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予洛赛克20mg qd(早晨空腹服),吗丁啉10mg tid(餐前30min服);对照组予雷尼替丁150mg bid(早晨空腹及睡前服),吗丁啉10mg tid(3餐前30min服)疗程皆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刚结束观察临床症状,复查胃镜观察食管炎愈合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70.0%;治疗组胃镜下食管炎愈合率为95.7%,对照组为65.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症状改善、食管炎愈合率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洛赛克联合吗丁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优于雷尼替丁联合吗丁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西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7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8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西沙比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泮托拉唑治疗组)各43例,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79.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6.435,P<0.01).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西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理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金保 《当代医学》2014,(30):146-146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人民医院就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共8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者西沙比利治疗,5mg/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再联合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20mg/次,3次/d,2组患者在接受为期2周的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7.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2.304)。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时,可以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雷尼替丁和西沙比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RE)的疗效。方法 将 10 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 ( 5 8例 )和对照组 ( 5 0例 ) ,分别采用雷尼替丁加西沙比利联合服用和雷尼替丁单独服用 ,4周后行内镜复查。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 91.37% ,内镜下有效率 82 .75 % ;对照组临床有效率 6 8.0 % ,内镜下有效率 5 2 .0 %。结论 雷尼替丁和西沙比利联合治疗RE ,具有疗效好、价格较低的优点 ,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参照组使用奥美拉唑和西沙比利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雷贝拉唑和西沙比利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参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雷贝拉挫在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上优于奥美拉唑,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依托比利和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依托比利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依托比利的基础上加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14/1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0.0%(12/1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用依托比利相比,联合应用依托比利与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更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依托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综合支持疗法,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联合组给予兰索拉唑联合依托比利治疗。比较两组烧心、反酸、嗳气、胸骨后疼痛症状改善时间、胃镜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烧心、反酸、嗳气和胸骨后疼痛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4.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依托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能促进症状快速消失,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并西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为奥美拉唑并西沙比利治疗,对照组为奥美拉唑治疗,观察2组临床症状缓解和胃镜检查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的74.3%;治疗组胃镜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的81.4%.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 奥美拉唑并西沙比利治疗GERD疗效显著,临床应用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探讨洛赛克、西沙比利、硫糖铝治疗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对照研究方法,对194例症状性胃食管反流患者分组服用洛赛克、西沙比利、硫糖铝进行4周观察治疗,根据患者症状发作的频度、程度于完成治疗的第2、4周进行药物疗效评估。结果洛赛克治疗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375%、716%,较西沙比利治疗组65%、351%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4周后的总有效率前者946%与后者766%差异并不显著(P>005)。两组间的症状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较硫糖铝治疗组70%、396%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洛赛克和西沙比利均是治疗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的有效药物,其近期疗效洛赛克优于西沙比利  相似文献   

17.
曾林  王春燕 《中原医刊》2007,34(9):87-88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三组,即A、B、C三组。A组48例,用雷贝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B组单用雷贝拉唑治疗;C组单用西沙比利治疗。然后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治疗2、4、6周时A组总疗效明显高于B组和C组。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返流性食管炎患者采取西沙比利结合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66例返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治疗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33例.治疗组患者每次采用5mg的西沙比利,每天3次,联合20mg的奥美拉唑,每天2次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每次采用5mg的西沙比利,每天3次,联合150mg的雷尼替丁,每天两次进行治疗.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对患者的内镜检查情况、烧心、胸痛已经反酸的症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采取西沙比利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沙比利联合雷尼替丁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60.6%,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得知,返流性食管炎采用西沙比利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有着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泮托拉唑40 mg,2次/日、多潘立酮10 mg,3次/日,餐前口服;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40 mg,2次/日,餐前口服,疗程均为8周。分别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7%;胃镜下食管炎愈合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泮托拉唑。  相似文献   

20.
戴俊臣  王显飞 《四川医学》2012,33(5):866-867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予口服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铝镁加混悬液15ml,3次/d,于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观察镜下治愈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能提高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