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体视学方法对女性晚期乳腺单纯癌癌细胞、细胞核、核仁的17 个形态参数进行测试, 并用逐步回归法分析, 得最优方程 Y= 0609 + 0028 N14 - 0475 N1 - 0587 N17 , 结果筛选出区分正常及癌细胞的最佳参数: 核质比 Vnp 、核平均截面积 An 、核仁平均周长 Bu . 提示了3 个形态参数变化程度越大, 可能癌症病人的预后越不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相似文献   

3.
宋涛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2035+2037
目的:通过彩色超声多普勒(彩超)检查乳腺肿块,分析彩超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检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36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彩超诊断仪检查,分析乳腺浸润导管癌的彩超表现特征。结果:提示恶性肿块87例、良性肿块49例;CDFI检查彩超提示为恶性肿块85例,彩色血流信号一般36例,较为丰富30例,丰富19例;病理学发现70例有淋巴结转移,其中2例彩超检查未见淋巴结;手术切除淋巴结264个,其中195个发现淋巴结转移。结论:提高彩超检查浸润性导管癌的准确率,对于早期发现、行早期手术治疗、延长患者生命、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在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价值。方法对66例经手术证实的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率较高,声像图表现浸润状边界、微小钙化灶、穿入型血流均为其特征。结论高频彩色超声是临床诊断乳腺癌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建  张宏英 《河北医学》2006,12(12):1286-1287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多发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逐渐上升,现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其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约见45%左右.在乳腺癌的诸多检查方法中,钼靶X线检查被公认为是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在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中[2].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表现,分析其病理学基础,以提高乳腺癌手术前的诊断水平。方法:23例住院病例,术后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结合其病理学基础与生物学特性,回顾分析术前乳腺钼靶X线表现特点。结果:23例浸润性导管癌中,钼钯X线表现:约70%为边缘模糊肿块,70%有毛刺状边缘,而同时出现2~5个间接恶性征象者有20例,占87%。结论:乳腺钼靶X线成像是目前诊断乳腺癌有效的手段。正确识别各种乳腺癌钼靶X线的直接与间接征象是诊断的前提,同时结合临床体查,特别是触诊——对肿块的手感,对提高乳腺癌手术前的正确诊断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乳腺导管内癌(DCIS)、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CIS-MI)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超声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入住我院实施手术且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的170例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及病理特征.结果 IDC组患者的淋巴转移率为45.85%,明显高于DCIS组患者的3.92%和DCIS-MI组患者的4.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IS-MI组患者在病灶形态、边缘、周边毛刺、回声类型、有无钙化及周边组织血流情况方面与DCIS组、ID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IS-MI组患者粉刺型比例为76.71%,明显高于DCIS组的46.81%和IDC组和5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IS-MI组患者的C-erbB-2阳性率为62.75%,明显高于DCIS组的57.45%和IDC组的4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IS、DCIS-MI和IDC三者存在不同的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临床上可以此为依据进行疾病的诊断及分型,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影像学诊断认识。方法对10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影像学表现分型o:单纯肿块型52例,肿块伴恶性钙化型43例,恶性钙化伴局部腺体结构紊乱型8例,单纯局部腺体结构紊乱型2例,非对称性密度增高型2例。结论肿块及恶性钙化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最主要、最直接的影像学表现,但部分浸润性导管癌影像学上却主要表现为局部结构紊乱,以及非对称性密度增高。提高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影像学诊断的认识,有利于防止误、漏诊。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1-4],而在乳腺癌的病理学种类中,浸润型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45%左右[5],其中54.64%是由乳腺X线钼靶检查发现的[6],但浸润性导管癌预后较差[7].因此,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仍以钼靶X线检查为最有效、最广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癌患者中微浸润癌细胞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可手术治疗的微浸润乳腺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微浸润癌细胞作为观察对象,同一导管内其它癌细胞作为对照,采用双重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侵袭指标、抑制凋亡因子的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各指标的相关性,并描述细胞病理形态。结果:观察组TIMP-1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4/60)和11.7%(7/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0%(42/60)和63.3%(38/60),p16的阳性表达率13.3%(8/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3%(44/60),Bcl-2的阳性表达率6.7%(10/60)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7%(40/60),而cerb-B2的阳性表达率71.7%(43/60)显著高于对照组36.7%(22/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浸润癌细胞中TIMP-1和MMP-9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23,MMP-9和Bcl-2无相关性,Bcl-2和p16也无正相关;微浸润癌细胞多数呈深染浓缩的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并以舌形或锥形侵入基底。结论:微浸润癌细胞多处于分化程度低的幼稚甚至原始细胞状态,具有潜在浸润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转录因子EGR-1在人乳腺癌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EGR-1质粒转染入人乳腺癌细胞株,RT—PCR检测EGR-1 mRNA表达水平。结果细胞稳定转染EGR-1质粒后,与阴性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比较,RT—PCR检测见MCF-7/Adr—EGR-1细胞中EGR-1 mRNA较转染前明显增加。结论转染EGR-1基因后,EGR-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姚维深  张旭  刘艳  周国华 《河北医学》2014,(7):1057-1061
目的:探讨Beclin 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 法、RT-PCR法和Western blot 法检测5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相应癌旁组织Beclin 1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发现癌组织中Beclin 1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癌组织中Beclin 1相对表达量也低于癌旁组织;癌组织中Beclin 1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绝经状况及乳头侵犯状况无关(P>0.05)。结论:Beclin 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存在缺失表达或低表达,并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ABVS)系统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声像图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患者47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DC病灶在ABVS中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47个IDC病灶中毛刺征47个(100%),恶性晕40个(85.1%),汇聚征31个(66.0%),导管征30个(63.8%),微小钙化29个(61.7%),脂肪组织改变35个(74.5%),Cooper's韧带改变30个(63.8%),乳房后间隙及筋膜改变25个(53.2%),声衰减18个(38.3%).不同直径的病灶在汇聚征、恶性晕、导管征、脂肪组织改变及Cooper's韧带改变5项声像图特征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VS对IDC病灶的恶性声像图征象的检出有一定优势,有助于IDC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居首位,具有发病率高、根治性差的特点。肿瘤干细胞与正常干细胞一样,具有不可控制的繁殖能力和不断自我更新完善的能力,有研究认为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复发以及转移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乳腺癌肿瘤干细胞及表面标志物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从根本上认识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并从机制入手寻求治疗的方法和预防的手段。相信随着科研的深入,针对乳腺癌肿瘤干细胞的治疗,必然会为广大乳腺癌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转移病灶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23例,探讨其病灶转移的发生率及相关性影响因素。结果 12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出现病灶转移83例,均为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超过2 cm、组织学分级III级、淋巴结皮质最大厚度超过3 mm者、淋巴结纵横比低于1.8者发生病灶转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主要向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纵横比、淋巴结皮质最大厚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一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肝癌细胞、癌旁细胞、离癌瘤较远的非癌肝细胞的细胞核和线粒体用立体学方法加以定量分析,发现三类细胞的细胞核和线粒体的若干参数有高度显著性差别,并简要地讨论了这些差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浸润性乳腺癌中c-myc蛋白表达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探讨浸润性乳腺癌中c myc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为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提供某种程度的指导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 1 1 6例原发浸润性乳腺癌标本进行c myc蛋白表达测定。结果提示 ,c myc蛋白在胞核和胞质中均有表达 ,核染色阳性者 1 3例 ( 1 1 .2 % ) ,与乳腺癌患者预后明显相关 ;细胞质着色者 1 0 8例 ( 93.1 % ) ,中、强阳性表达病例与乳腺癌ER状况呈正相关性。提示c myc蛋白核表达可作为判定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对乳腺癌标本进行c myc表达产物检测可能对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广西医学》2004,26(11):1737-1737
1、ModifiedRadicalMastectomy .ModifiedRadicalMastectomy.Modifiedradicalmastectomyreferstoaprocedurecombiningtotalmastectomywithremovalofaxillarylymphnodesincontinuitywiththemastectomyspecimen .Thisisthemostwidelyusedproceduretotreatop erablebreastcancer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