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L-精氨酸对兔脑缺血脑水肿的影响田恒力,张天锡,赵卫国在建立兔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局灶脑缺血模型基础上,应用一氧化氮(NO)合成底物:L-精氨酸、NOS抑制剂:L-NNA(N ̄G-Nitro-L-Arginine)及不能合成NO的D-精氨酸等,...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氮在急性缺血性肾衰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左肾动脉夹闭60分钟再灌注致缺血性肾衰模型,观察再灌注后肾脏皮质、外髓、内髓中NO(NO稳定代谢产物)的动态变化;再灌注后加用NO底物(L-精氨酸)或NO生成抑制剂(L-NNA)对肾脏NO生成及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灌注后肾组织NO含量显著下降,再灌注24小时无明显恢复。使用L-NNA可进一步减少NO2生成,加重肾功能损害;L-精氨酸对肾脏NO2生成和肾功能均无显著改善。结果提示:再灌注后NO的生成减少,NO的生成抑制源于肾脏NO生成能力的损害,NO的减少可加重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参与铁负荷肾小管细胞毒作用的机制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参与铁负荷肾小管细胞毒作用的可能机制,评价氧自由基清除剂在铁肾小管细胞毒中的防治作用及其与NO的关系。方法 在建立原代鼠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培养体系的基础上,以孵育液中NO2^-产量(Griess反应)和小管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改变为线索,比较不同剂量铁剂、各氧自由基清除剂、L-精氨酸(L-Arg)和CO合成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分别作用12  相似文献   

4.
一氧化氮是由多种组织或细胞产生的免疫调节分子,以L-精氨酸为底物,在一氧化氮合成酶催化一产生的。NO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T淋巴细胞找怀移植排斥反应有密切关系,其终产物NO^-2/NO^-3可作为监测排斥反应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5.
L—精氨酸和牛磺酸治疗4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CHF)冠脉存在NO缺陷。本研究以NO前体L-Arg作为NO药物治疗观察40例CHF。结果显示,静滴L-Arg和牛磺酸治疗CHF,显效率达92.5%,症状及心功能各项指标改善,血小板,cGMP较对照组升高50%,与对照组比较有较显著差异(P〈0.05)。这提示L-精氨酸和联用牛磺酸治疗CHF可能与其促进NO释放有关,同时推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CHF也与促进NO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观察脾切除术后大鼠内毒素休克时血压及血浆一氧化氮(NO)代谢产物的变化,以评价NO在无脾动物凶险性感染发病中作用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抑制剂N-单甲基左旋精氨酸(L-NM-MA)的治疗效果。Wistar大鼠脾切除或假手术术后两周,静脉注射内毒素,动态监测血压及血浆亚硝酸盐/硝酸盐浓度,并记录动物死亡率。结果显示:内毒素攻击后大鼠平均动脉压有不同程度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其中无脾动物血压呈进行性降低,程度更重,持续时间更长,血浆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升高更著;应用L-NMMA后,血压明显回升,死亡率降低。提示:无脾动物对内毒素更敏感,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L-arg:NO)通路活性在无脾动物明显增高,这可能与革兰氏阴性细菌诱发的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PSI)发生有关。L-NMMA对稳定OPSI早期循环状态,改善组织血流灌注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NO)与神经系统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O是体内有广泛生理活性的物质。本文主要介绍NO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详述NO与L-精氨酸的关系,脑内星形细胞是NO主要合成场所。NO可能是消化道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的抑制性传导介质。乙酰胆碱对周围神经的麻痹作用也是由NO介导的。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氮及其合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用鼠的离体工作心脏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一氧化氮(NO)、NO合酶(NOS)的作用。方法:RT-PCR定量检测心肌组织结构型NOS(cNOS)的mRNA表达,测定心肌组织的cNOS、诱导型NOS(iNOS)及冠状动脉动脉冠脉)流出液的NO,同时检测心脏缺血再灌注前后的心功能变化。并分别于次序停跳液中加用缓激肽(BK)、L-精氨酸及BK加L-精氨酸,观察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心肌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在门静脉高压症高动力循环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Wu Z  Zhou J  Chen Z  Zhou H  Jiao Z  Kuang Y  Yuan J  Wang Q  Zeng M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3):182-186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在门静脉高压症高血流动力学中的作用。方法用SD大鼠制备肝内型(IHPH)、肝前型门静脉高压(PHPH)和门腔分流(PCS)三组模型,并以正常鼠作为对照组。每一组实验动物再分成三个亚组:NO生物合成抑制剂左旋单甲基精氨酸(L-NMMA)组、L-NMMA加NO生物合成底物L-精氨酸组以及生理盐水安慰组。血流动力学研究用放射性微球注射技术。结果IHPH、PHPH和PCS鼠均具有心输出量和内脏血流量增加,平均动脉压、周围血管总阻力和内脏血管阻力降低等高血流动力学特征。L-NMMA能逆转门静脉高压鼠和门腔分流鼠的高血流动力学状态,使之恢复至正常鼠的基础水平,但并未达到正常鼠用L-NMMA后的水平。如先给予L-精氨酸,则使L-NMMA对门静脉高压鼠和门腔分流鼠的心血管作用消失。结论门静脉高压症中NO过多产生是高动力循环重要的、但并不是唯一的介质。  相似文献   

10.
缺氧适应对缺血缺氧脑组织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缺氧适应时脑组织-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变化,探讨缺氧适应影响脑缺血缺氧损伤的机制。方法 应用急性重复缺氧模型,观察并测定4次缺氧后及应用NO底物L-精氨酸、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后脑组织NO、ET含量和低氧存活时间及缺氧适应对缺血缺氧脑组织NO、ET及脑含水量影响。结果 (1)缺氧适应明显延长小鼠在低氧存活时间,且NO明显增加,L-NAME抑制这一改变,E  相似文献   

11.
内皮衍生舒张因子与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衍生舒张因子的化学本质即一氧化氮。EDRF-NO兼有信使物质和神经递质的功能,是一种新的细胞间信息交换的重要载体,广泛参与生理的调节,选择性调控L-精氨酸;NO通路为临床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药物治疗新途径。对NO与麻醉药理作了简便介绍。  相似文献   

12.
我们通过测定假手术、肝硬化腹水及给予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精氨酸甲酯(L-NAME)的肝硬化腹水3组大鼠血浆和肾组织匀浆NO依赖性环磷酸鸟苷(cGMP)浓度与血浆醛固酮和利钠肽(ANP)浓度及24h尿钠排泄量,旨在探讨肝硬化钠潴瘤的发生机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NO信号传递系统对呼吸道纤毛运动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NO前体L-精氨酸(L-Arg)作用于培养大鼠呼吸道纤毛上皮,并分别将纤毛组织预孵于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MMA,可溶性岛苷酸环化酶(sGC)拮抗剂ODQ及选择性cGMP依赖的蛋白酶(PKG)拮抗剂Rp-8-Br-cGMPS后,再施以L-Arg。以相差显微镜及成像分析技术测定纤毛运动频率(CBF)。结果 L-Arg可使CBF  相似文献   

14.
在肾脏NO(一氧化氮)由内皮细胞和致密斑产生。它具有调节肾小球血流动态及肾小管功能的重要作用。NO的病态生理与某些肾脏疾病有关。NO由L-Arg(左旋精氨酸)在NOS(一氧化氮合成酶)的作用下生成。在肾脏,NOS除血管内皮细胞外,在致密斑有nNOS(...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氮介导犬电生理诱发的阴茎勃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电刺激犬盆神经诱发阴茎勃起的动物模型,观察海绵体腔内注入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美蓝(MB)及阿托品对电生理性勃起的影响。结果显示,左旋硝基精氨酸及美蓝均能显著地抑制电生理的勃起效应,阿托品可部分地抑制这种效应。说明电刺激盆神经诱发的勃起由NO-cGMP径路介导,其中部分NO为胆碱能性来源,外源性NO(硝普钠)注入阴茎海绵体腔可诱发剂量依赖型勃起效应,提示外源性NO用于临床阳萎治疗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吴志勇  袁济民 《外科》1997,2(2):67-71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在门脉高压高血流动力学中的作用。方法:用SD大鼠制备肝内型(IHPH)、肝前型门脉高压(PHPH)和门腔分流(PCS)3组模型,并以正常鼠作为对照组。第一组实验动物再分成3个亚组:NO生物合成抑制剂L-NMMA组、L-NMMA+NO生物合成底物L-精氨酸组以及生理盐水安慰组。血流动力学研究帮放射性微球注射技术。结果:IHPH、PHPH和PCS鼠均具有心输出量和内压血流量增  相似文献   

17.
L—精氨酸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一氧化氮(NO)在体内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在心血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舒张血管,抗粒细胞、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作用。在心肌缺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NO减少。补充NO前体--L-精氨酸,调节内生NO合成和释放,可望烬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氮与大鼠缺血性急性肾衰竭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NO)在缺血性急性肾衰竭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夹闭大鼠双侧肾蒂45分钟后再松夹复制出急性肾衰(ARF)模型,各组在松夹后分别静滴生理盐水,L-精氨酸,D-精氨酸,N-硝基-L-精氨酸(NLA)。结果 与盐水对照组相比,L-精氨酸组菊糖清除率和再灌注早期的尿流率增高(P〈0.05),尿钠排泄分数下降(P〈0.05),肾病理损害也较轻(P〈0.05),NLA虽升高血压(P〈0  相似文献   

19.
通过观察脾切除术后大鼠内毒素休克时血压及血浆一氧化氮(NO)代谢产物的变化,以评价NO在无手动物隐凶恶性感染发病的作用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抑制剂N-单甲基左旋精氨酸(L-NM-MA)的治疗效果。Wistar大鼠脾切除或假手术术后两周,静脉注射内毒素,动态监测血压及血浆亚硝酸盐/硝酸盐浓度,并记录动物死亡率。结果显示:内毒素攻周后大鼠平均动脉压有不同程度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其中无脾动物血压  相似文献   

20.
左旋精氨酸对急性胰腺炎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在大鼠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中的作用。方法观察倍数剂量L-Arg治疗AEP大鼠后,血浆和胰组织一氧化氮(NO)浓度、血浆淀粉酶、平均动脉压(MAP)、胰组织病理的变化。结果AEP大鼠血浆、胰组织NO浓度明显降低,L-Arg50、100mg/kg升高血浆、胰组织NO浓度,改善了大鼠AEP;L-Arg800、1600mg/kg体重使NO浓度过度升高,加重AEP成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胰组织病理评分与血浆、胰组织NO浓度呈正相关。L-Arg对MAP的影响较小。血浆淀粉酶除800mg/kg体重组明显降低外,其余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L-Arg因升高NO浓度而参与了大鼠AEP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