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知糖尿病(DM)为冠心病(CHD)的独立危险因素,DM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与心肌梗死关系密切.近年国内外临床研究均表明,DM患者与非DM患者相比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率高且临床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死亡率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患者,其病死率高与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等有关.现将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以期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法,调查2013年12月-2015年9月317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医院感染率以及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根据感染的特点,对多项可能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31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发生感染37例、41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1.6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共发生25例次,占60.9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天数、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等级、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是影响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住院天数≥7d、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等级Ⅲ~Ⅵ等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险因素有高龄、合并基础疾病、心功能差等,针对这些人群应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1月~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30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住院期间合并急性脑梗死(ACI)发生情况,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8例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ACI,AMI+ACI组患者的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史,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高于AM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均为AMI患者住院期间合并ACI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AMI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高龄、长期吸烟、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尽可能降低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ACI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31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72例,感染率21.75%;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泌尿系、胃肠道、上呼吸道及其他部位,分别占55.56%、16.67%、13.89%、6.94%及6.94%;患者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肺部疾病、意识障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留置导尿、鼻饲、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H2阻滞剂及住院时间≥20 d等因素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力衰竭、留置导尿、预防用抗菌药物、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住院时间长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医院感染是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再发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预测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识别再发性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并进行预防性治疗。方法 观察曾在该院住院、并进行随访的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再梗组和非再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初发急性心肌梗死年龄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梗死后心绞痛的患者发生再梗死的机宰大。结论 初发急性心肌梗死年龄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梗死后心绞痛的患者是再梗死的危险因素。预防包括:危险因素的干预、药物预防及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为什么要同时控制血糖? 有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可能合并糖耐量低减或糖尿病。糖尿病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并列为心脑血管病的三大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时,冠脉病变大多弥漫而严重。人群前瞻性研究显示,无糖尿病者首发心肌梗死存活患者的8年存活率.与有糖尿病而无心肌梗死患者的8年存活率相似,因此糖尿病又被称为冠心病的等危症。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显示.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45岁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有其临床特点,男性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和吸烟,女性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其死亡原因多为心力衰竭合并室颤。结论男性患者严格控制血压、戒烟。女性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才有可能预防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青年人及老年人不同性别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预后。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8例,分为青年组及老年组,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危险因素、症状特点、冠脉造影特点及预后。结果吸烟、饮酒是青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冠脉造影以单支病变或造影正常为多见。而老年人以多支病变为主,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预后差。结论针对不同年龄心肌梗死的发病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病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不同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糖尿病已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被列为冠心病等危症。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近期和远期病死率非常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总结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独立组年龄、病程、BMI低于合并组,合并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清尿酸高于独立组,合并4项者合并冠心病比重最高,合并1项者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为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19,P=0.01)、高血脂(OR=3.81, P=0.00),成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糖尿病患者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防治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年龄越高,罹患冠心病的风险越高,控制血脂是避免并发冠心病最直接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和D-二聚体(DD)对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20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hsCRP、LP(a)和血浆DD的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tHcy、hsCRP、LP(a)和血浆DD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上述4项指标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tHcy、LP(a)、hsCRP和血浆DD水平随着病情发展不断升高,密切监测其变化,对冠心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有着重要的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笔者所在医院近4年收治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梗死16例,每例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清心肌酶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16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均未发现斑块和狭窄。结论非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肌梗死应尽早冠脉造影,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13.
蔡莉 《医疗保健器具》2012,(11):1998-1999
目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护理干预效果对比。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患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改良组,各3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而对改良组中的患者在常规护理上加心理指导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疾病改善情况以及对于护理满意程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30例对照组患者中,对于护理满意的患者有26例.占86.67%,而30例改良组患者中对于护理满意的患者有29例,占96.67%,即相对于对照组,改良组中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且患者的疾病改善情况更好;两组满意程度和疾病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一定的了解后,积极地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与护理.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可能的致病原因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中青年病例的危险因素、临床及生化特点、治疗方法、并发症,并与同期住院的129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中青年吸烟、酗酒的比例高于老年组(P〈0.05)。冠脉造影示中青年组单支病变组居多,老年组以多支病变为主(P〈O.01)。两组患者溶栓组并发症多于PCI组(P〈0.01)。中青年组预后好于老年组。中青年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结论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与老年人不同,防治重心不同。PCI治疗是安全可靠的方法。中青年有危险因素者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再灌注治疗时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预后情况及其预测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3年5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监护病房的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2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存活与否,将其分为死亡组(15例)和非死亡组(16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各组患者的合并症情况,确定发生院内死亡的预测因素.结果 死亡组患者中女性(P=0.013)、年龄(P=0.001)、3支血管病变(P=0.012)、左主干闭塞(P=0.001)、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90min(P=0.011)和并发心源性休克(P=0.001)显著高于非死亡组患者;死亡组中合并原发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比例较非死亡组显著增多.分析显示,年龄、女性、心源性休克和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90 min是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与院内死亡相关,加重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进程.结论 再灌注治疗时代,降低高危患者(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缩短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是进一步改善行急诊PCI的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治疗重点;对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的预防和治疗是冠心病一级及二级预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80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全球性注册研究(GRACE)评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470例≥80岁ACS患者,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狭窄组(141例)和重度狭窄组(329例),并以同期因胸痛住院而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的66例≥80岁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临床情况、合并疾病和GRACE评分,分析GRACE评分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心率、空腹血糖、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明显升高(P0.01);3组患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心肌梗死病史差异显著(P0.05)。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病率明显高于轻度狭窄组和对照组(P0.05);3组患者GRACE评分差异显著,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356,P=0.000)。结论≥80岁ACS患者GRACE评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高龄ACS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GRACE评分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微栓子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有无糖尿病分为有2型糖尿病的DACI组(50例)和无2型糖尿病的NDACI组(70例)。对所有患者完善相关临床检查,比较两组的血清LpPLA2水平和微栓子信号阳性率。结果DACI组的血清LpPLA2水平为(442.2±67.4)μg/L,高于NDACI组的(324.1±54.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CI组的微栓子信号阳性率为92.00%,高于NDACI组的68.57%(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LpPLA2水平及微栓子信号阳性率均较高,表明血清LpPLA2与微栓子信号阳性是引起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及与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通过运用流行病学的调研方法,对287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体质分布特点,并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腰围、臂围,计算体质量指数、腰臂比,同时检测患者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探讨不同体质特点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为血瘀质(31.71%),其他依次为痰湿质(14.98%)、湿热质(12.20%)、气虚质(10.80%)、阴虚质(9.41%)、阳虚质(7.67%)、气郁质(6.27%)、平和质(3.83%)、特禀质(3.14%),血瘀质与其他型体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观察到血瘀质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与其他各体质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体质类型体质量指数、腰臀比水平最高,在血脂方面,痰湿质体质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水平较高,与其他各体质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为血瘀质,且不同体质类型与危险因素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电风暴患者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24h内因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接受电除颤≥3次或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置入后放电次数≥3次患者81例,分析该人群血钾、血清钠、血清氯、血清镁、血清肌酐清除率、心脏功能、原发病因、患者除颤前治疗情况和抢救时用药情况。结果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和心功能不全患者易发生电风暴,多数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低钾血症可能为电风暴的诱发因素。结论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为电风暴患者的主要基础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