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使用Summers骨凿行上颌窦底提升不植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分析不植骨的骨凿上颌窦底提升技术(osteotome sinus floor elevation,OSFE)应用在重度萎缩(余留牙槽嵴高度<6 mm)的上颌后牙区种植方案中的可能性。方法:对1名缺牙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月锥体束CT资料进行分析,观察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窦底的影像学变化。结果:通过OSFE技术植入2颗10 mm种植体,未作骨移植。6月后完成二期手术,随后完成固定义齿修复,随访观察2年,种植体正常行使功能。影像学检查显示上颌窦底发生改建,提升区域有新骨形成。结论:使用Summers骨凿技术可以在RBH高度小于6 mm的病例完成上颌窦底提升并同期植入种植体。  相似文献   

2.
上颌窦提升植骨在上颌后牙区种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上颌窦提升、植入上颌结节自体骨加Bio-Oss骨粉在上颌后牙种植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5例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不足患者行6侧上颌窦提升,植入上颌结节自体骨加Bio-Oss骨粉,同期种植体植入。结果6个月后X线片显示植骨区改建成新骨,种植体无松动脱落,与周围组织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结论上颌结节自体骨加Bio-Oss骨粉植入,提升上颌窦拓展了种植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2种上颌窦提升术在牙种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2种上颌窦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2种上颌窦提升技术,对31例42颗垂直骨量不足的上颌后牙行上颌窦提升术及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术后1、3、6个月检查上颌窦及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无种植体松动、脱落及上颌窦炎发生,X线检查种植体与周围组织均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术后6个月完成义齿修复.经6~36个月随访观察,临床效果良好.结论:掌握适应证和手术技巧,2种上颌窦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疗效均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颌窭开窗植骨种植修复在上颌后牙骨量不足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2年2月至2006年11月.使用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上颌后牙缺失40倒,3例行双侧手术.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1.4岁(28~66岁).共植入84枚种植体.有38侧行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种植;其余5侧行上颌窦提升植骨,延期种植.均采用埋入式愈合方式.均已完成上部结构修复,平均愈合期11.8个月(8~19个月),平均随访期为37.2个月(25~69个月).结果:植入的84枚种植体,在观察和随访期内均未发生松动,总存活率达100%.有4侧上颌窦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粘膜穿破,但未发生上颌窦炎等并发症.随访期X线片显示种植体颈部无明显的骨透射影.结论: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技术安全可行,是解决上颌后牙骨高度不足区种植修复难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1月,使用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上颌后牙缺失40例,其中3例行双侧手术。男2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1.4岁(28~66岁)。共植入84颗种植体。采用埋入式愈合方式。种植体平均愈合11.8个月(8~19个月)后行永久修复。随访期为62.3个月(47~84个月)。结果:植入的84颗种植体在愈合和随访期内均未发生松动脱落,留存率达100%。4侧上颌窦黏膜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穿破,但未发生上颌窦炎等并发症。随访期X线片显示种植体颈部骨吸收平均值为(0.63±0.33)mm。结论: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技术安全可行,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区种植修复难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上颌窦提升术同期或延期牙种植的早期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上颌窦提升术同期或延期牙种植进行早期临床评价。方法37例患者38侧上颌窦进行上颌窦提升同期或延期牙种植,种植体上部结构修复完成后6~36个月定期复查。结果观察期内同期牙种植27侧上颌窦共59颗种植体,松动、脱落1颗,成功率为98.3%。延期牙种植上颌窦11侧共23颗种植体,全部成功。除1颗失败种植体外,其余同期或延期植入的种植体均无松动或脱落,经X线片检查显示植入骨材料改建良好,种植体周围未见明显骨吸收阴影。结论上颌窦提升术同期或延期牙种植的早期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上颌窦提升术中植骨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颌窦提升术解决了上颌后部牙种植骨量不足种植体易穿透上颌窦而导致种植失败的问题 ,而植骨材料是影响牙种植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上颌窦提升术中植骨材料 (自体骨、人工骨、人工与自体混合骨)的研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上颌窦提升植骨牙种植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颌后部牙槽骨高度不足时常用上颌窦提升术,以利于种植体的植入。上颌窦提升植骨牙种植术分一次手术法和二次手术法。手术方式可采用上颌窦开窗术、骨凿技术(osteotome technique)和内窥镜技术。用于提升上颌窦底植入的材料有自体骨、自体骨与其它材料混合物、异体骨、异种骨和异质骨等材料。目前已有多种临床研究方法用于观察上颌窦底植骨材料的成骨反应和新骨与牙种植体结合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上颌窦提升术用于牙种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邝亦元  吴汉江 《口腔医学》2007,27(10):548-550
上颌窦提升术有效解决了上颌后部牙槽骨高度不足、易穿透上颌窦而导致种植失败的问题,拓展了牙种植的适应证。该文就上颌窦提升牙种植的手术方式、并发症及植入材料的选择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种植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至2012年上颌后牙区20例牙槽骨高度不足种植患者,采用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技术,同期植入27颗种植体,随访至少12个月。选择20例条件相近病例,行开放式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作为对照组。结果 随访期间,26枚种植体均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种植修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枚种植体二期手术时,被纤维组织包裹,松动。种植体成功率96.30%。实验组植入骨吸收量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选择合宜的外科操作技巧,在上颌萎缩后牙区采取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方法能大大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取得很高的成功率以及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Sinustech上颌窦底开孔钻在种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上颌窦底开孔钻在种植上颌窦提升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9例种植修复上颌后牙缺失需要上颌窦提升手术患者,男7例,女2例,平均年龄51.6岁,平均牙槽骨高度7.8mm。通过CT扫描三维重建分析、模型手术分析精确测量种植区域牙槽嵴顶到上颌窦底的距离,计算出种植体与上颌窦底的接触位置,测量种植体这一位置的直径,再通过骨质分类预定好上颌窦底开孔直径,制作种植手术导板进行种植导航手术,先用先锋钻钻至距上颌窦底1mm深度,然后换上选定直径的上颌窦底开孔钻,逐级扩大种植窝洞同时收集开孔钻槽沟上的自体骨屑,最后将种植窝洞预备到术前设计的直径并将上颌窦底皮质骨钻开一定直径大小的圆孔,提升上颌窦粘膜后植入收集到的自体骨或/和人工骨后安放种植体,检查初期稳定性。术后即刻CT检查植入方向、植骨情况、粘膜穿孔情况。结果:上颌窦底开孔后粘膜完整,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好;CT检查种植体与骨组织接触紧密,种植体尖端为骨粉和粘膜覆盖包绕,粘膜完整连续无破溃。结论:通过螺旋CT三维重建分析和快速成型模型手术来获得牙槽嵴顶到上颌窦底的精确距离对于用上颌窦底开孔钻在上颌窦底钻出特定直径的孔至关重要,没有骨折的上颌窦底骨质能增强种植体初期稳定性,术中取出自体骨屑可以减少人工骨粉的使用,提升术中粘膜完整无穿孔,方法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微创不翻瓣技术在上颌窦内提升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3-2011.11期间在福建省立医院口腔种植科就诊的19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其剩余牙槽嵴高度在5.5-8.5mm间,采用微创不翻瓣技术结合上颌窦内提升术,共植入种植体26颗。术后定期复诊,随访期12个月,观察种植体稳定性,牙周组织状况以及X线片评价骨高度。结果:随访期内未发现种植体出现松动或上颌窦炎症,牙周组织健康,X线示上颌窦内骨高度增加。结论:微创技术在上颌窦内提升中的应用,短期临床效果较为理想,但长期效果尚须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种植床自体骨植骨行上颌窦闭合式提升后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上颌后牙缺失后剩余牙槽骨高度在6-10mm患者,用中空圆柱钻制备种植床,收集种植床自体骨,行上颌窦闭合式挤压提升后,植入自体骨和ITI种植体,6-9个月后行上部结构修复。结果17例患者共植入25颗种植体,平均提升上颌窦底高度为3.4mm(2-4mm),修复后追踪观察6-36个月,l颗种植体修复6个月后松动拔除。其余24颗种植体平均负载21个月,种植体稳定,未见明显骨吸收,所有病例均无上颌窦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种植床自体骨植骨上颌窦闭合式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创伤小、操作较简单,无须开辟第2手术区。  相似文献   

14.
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永富  邹长萍 《口腔医学》2009,29(12):646-648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进行上颌窦底提升及同期种植体植入的效果及技术特点。方法对56例患者共64枚种植体应用骨挤压技术经牙槽嵴顶入路行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及同期种植体植入术。观察方法为临床检查和X线片检查。结果全部患者均在术后6个月完成义齿修复。随访时间8个月-5年,平均19.4个月,发现有3例鼻腔出血;义齿修复后种植体无松动及脱落。术后X线片检查种植区窦底高度平均提升(3.85±0.12)mm,种植体周围无阴影,形成良好的骨结合。结论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术较传统的开放式上颌窦提升术简化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术后反应,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窦底提升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上颌窦解剖因素(上颌窦宽度、上颌窦角度、剩余骨高度)对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骨移植材料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纳入42例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并同期种植的患者,共计60个上颌窦底提升位点,骨移植材料采用自体骨与小牛骨混合物。术前、术后当天及术后6个月采用锥形束CT(CBCT)进行指标参数的测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上颌窦宽度、上颌窦角度、剩余骨高度3种解剖因素与术后6个月种植体根端骨吸收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窦底剩余骨高度为(4.46±1.55)mm,上颌窦宽度为(13.86±2.71) mm,上颌窦角度为78.09°±10.27°。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上颌窦宽度与根端骨吸收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上颌窦角度与根端骨吸收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剩余骨高度与根端骨吸收量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上颌窦宽度、上颌窦角度与根端骨吸收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上颌窦冲顶提升术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及种植特点。方法 43例患者,牙槽嵴顶距窦底骨高度为5~10mm。经上颌窦冲顶提升术不植骨植入56颗ITI种植体。结果 术后X片显示上颌窦底抬高(2.50±1.70)mm。所有患者未发生上颌窦炎的并发症,种植体稳固,X线片显示骨结合良好。所有种植体术后3~4个月均完成种植修复,可正常负重;种植体存留率100%。结论 在选择好适应证及良好的手术操作配合下,上颌窦冲顶提升术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可以获得很好的种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There have been reports of successful bone formation with sinus floor elevation induced by simply elevating the maxillary sinus membrane and filling the sinus cavity with a blood clot. Purpose: We investigated the feasibility of maxillary sinus floor augmentation using the patient's own venous blood in conjunction with a sinus membrane elevation procedure. Materials and methods: An implant that protruded 8 mm into the maxillary sinus after sinus membrane elevation was placed in the maxillary sinus of six adult female mongrel dogs. The resulting space between the membrane and the sinus floor was filled with autologous venous blood retrieved from each dog. The implants were left in place for 6 months. Results: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the created space collapsed and the sinus membrane fell down onto the implant. A small amount of new bone formation occurred in the space created by the collapsed membrane. The average height of newly formed bone around the implants in the sinus was 2.7±0.7 mm on the buccal side and 0.6±0.3 mm on the palatal side.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pilot study indicate that blood clots do not have sufficient integrity to enable the sinus membrane to remain in an elevated position for therapeutically effective periods of time. Accordingly,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is method be used only when a small aount of new bone formation is necessary around implants in the maxillary sinus cavity. To cite this article:
Kim H‐R, Choi B‐H, Xuan F, Jeong S‐M. The use of autologous venous blood for maxillary sinus floor augmenta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sinus membrane elevation: an experimental study.
Clin. Oral Impl. Res. 21 , 2010; 346–349.
doi: 10.1111/j.1600‐0501.2009.01855.x  相似文献   

18.
上颌窦内提升技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上颌窦内提升技术在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中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共完成32例、54枚种植体的上颌窦内提升种植修复病例.随访3年以上4例、2年以上12例、1年以上10例、1年以内6例.观察方法为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患者上颌后牙区牙槽嵴顶至上颌窦底之间剩余骨高度在7--11mm之间,无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