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种方法处理新生儿静脉输液严重外渗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冠蓉 《上海护理》2007,7(6):37-38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外渗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尤其是新生儿,因不能自主表达主诉,自制能力缺乏,加之血管细小,能见度低,输液严重外渗的发生率高于成人和其他小儿,又因新生儿皮肤及皮下组织薄而嫩,疏松,相同原因引发的外渗局部损伤程度明显高于成人和其他小儿。如不及时恰当地处理,会发生皮下组织坏死。我院小儿科2003年起对新生儿输液严重外渗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1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小儿科住院的新生儿在输液过程中发生严重输液外渗50例,2001年—2002年入院的患儿28例为传统组,采…  相似文献   

2.
作为护理工作者,静脉输液是儿科疾病在治疗抢救过程中的一项基本操作,如何让小儿静脉输液一针见血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技术之一。而静脉输液外渗更是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方芬 《当代护士》2016,(10):179-180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降低小儿患者静脉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品管圈管理应用在降低小儿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率中,分析小儿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同时评估活动效果。结果应用品管圈管理后,小儿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率为5.8%,显著低于应用前的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开展品管圈管理是行之有效的,可有效地降低小儿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的探讨。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小儿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的患儿26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药物外渗的原因,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分析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儿童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的治疗疾病、抢救危重病人的一项重要的给药途径。然而,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常发生输液部位液体外渗,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了防患外渗发生,结合我所多年的基础护理操作经验,现将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鲜芦荟汁外涂治疗小儿输液外渗的临床护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新鲜芦荟汁外涂与传统50%硫酸镁湿敷小儿输液外渗的各自优、缺点,为临床处理输液外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进行57例新鲜芦荟汁外涂(观察组)和49例50%硫酸镁湿敷(对照组)小儿输液外渗,并对其临床资料统计、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显效时间比较,P〈0.01;两组显效率比较,P〈0.05,不良反应比较,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新鲜芦荟汁外涂与硫酸镁湿敷小儿输液外渗的效果比较,具有明显的、多方面的优势,新鲜芦荟汁外涂处理小儿输液外渗是值得推广使用的护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止痛消炎软膏在儿科静脉输液外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丽惠 《护理与康复》2009,8(3):257-257
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使用较多的一种治疗方法。因患儿对治疗不能很好地配合,在静脉输液过程容易发生液体外渗,刺激性强的药物外渗易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增加了患儿的痛苦。为及时处理液体外渗、迅速消肿、减轻局部损伤,传统方法多采用热毛巾外敷。2005年1月开始,本院儿科应用止痛消炎软膏治疗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并与传统热敷法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现象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方法 对2011年5~12月于我院小儿外科接受诊治的726例小儿静脉输液情况进行总结观察.结果 本组726例静脉输液病例共发生外渗30例,其外渗发生率为4.13%;具体输液外渗发生原因:患儿年龄偏小,不配合输液操作18例占60.00%,固定方法不规范5例占16.67%,家属陪护拒绝打扰4例占13.33%,护理人员巡视欠及时2例占6.67%等,其中患儿年龄偏小合作欠缺导致输液外渗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各项原因.结论 患儿年龄、固定方法、家属配合、巡视等为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相关因素中的可控制因素,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积极有效措施的实施,这些因素均可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强化护理人员职业技能的训练以及提升自身责任心,在进行规范输液操作及固定的同时,做到有预见性地观察及处理,可有效避免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一旦发生,应立即终止输液,建立新的输液通道.现介绍一种静脉输液外渗后终止输液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注钙剂流程在降低小儿静脉输液风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静脉补钙外渗常引起局部红、肿、热、痛,严重者可致局部坏死及功能障碍,对于钙剂外渗导致局部软组织钙化已有报道。我院也曾发生因钙剂外渗引起投诉2起。为降低小儿静脉输注钙剂的风险,自2005年1月,我院护理部制订了静脉输注钙剂流程,规范了静脉补钙程序,降低了小儿静脉输液风险,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外周静脉输液给药是住院患儿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已广泛应用于儿科住院患儿,这大大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输液外渗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为患儿的抢救、治疗及康复提供保障。但使用留置针输液仍存在输液外渗现象的发生。现就住院患儿留置针应用过程中输液外渗的原因及预防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环节质量管理在控制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评价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实施环节管理模式前后新生儿输液外渗发生率、输液外渗发生程度以及发生输液外渗后护士主动上报率进行分析。结果 在新生儿输液外渗中运用环节质量管理,能有效降低输液外渗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提高护士输液外渗的主动上报率;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显著意义 (P﹤0.01)。结论 在控制新生儿输液外渗中合理运用环节质量管理,能提高新生儿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与安全,为临床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输液外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有的将会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引发医疗护理纠纷。所以,认真分析发生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规范化输液外渗管理模式在新生儿输液外渗防治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建立规范化药物静脉外渗管理体系及快速有效的跟踪处理系统,成立输液外渗管理小组,建立输液外渗评估及告知模式,规范操作流程及输液外渗后的规范化处理、报告及跟踪流程.结果 观察组患儿输液外渗的发生率及发生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仙人掌泥拌醋外敷与传统硫酸镁外敷2种方法对治疗小儿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118例输液外渗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观察组采用仙人掌泥拌醋外敷患儿输液外渗肿胀部位,对照组常规采用50%硫酸镁局部外敷,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30%,对照组84.74%(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仙人掌泥拌醋外敷小儿输液外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控制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发生率的实践效果。 方法 2014年5月开展品管圈活动,确定活动主题为“降低小儿静脉穿刺药液渗透率”,通过定期组织圈员会议全面查找导致静脉药液外渗的原因并制定对策。比较开展活动前后静脉输液药液外渗及其他相关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理人员的理论、操作水平。 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3个月后,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不成功率为1%,药液外渗率为3.3%,较开展前显著降低;护理人员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也获得了显著提升。 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控制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发生率非常有益,值得长期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7.
唐燕 《全科护理》2011,(9):779-780
[目的]探讨金万红软膏与传统的50%硫酸镁(MgSO4)湿敷的优点及缺点,为小儿输液外渗提供有效的措施。[方法]对100例小儿输液外渗患儿按单日双日各5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应用金万红软膏;对照组应用50%MgSO4湿敷。[结果]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30%,总有效率高于1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万红软膏治疗小儿输液外渗方便、快捷、消肿、止痛效果好,血管弹性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金万红软膏与传统的50%硫酸镁(MgSO4)湿敷的优点及缺点,为小儿输液外渗提供有效的措施.[方法]对100例小儿输液外渗患儿按单日双日各5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应用金万红软膏;对照组应用50% MgSO4湿敷.[结果]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30%,总有效率高于1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万红软膏治疗小儿输液外渗方便、快捷、消肿、止痛效果好,血管弹性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新生儿输液外渗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降低新生儿输液外渗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查找原因,设立目标,落实对策,评价实施前后新生儿输液外渗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新生儿输液外渗率较开展活动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新生儿输液外渗率显著下降,为危重新生儿的治疗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鲜芦荟汁外涂与传统50%硫酸镁湿敷小儿输液外渗的各自优、缺点,为临床处理输液外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进行57例新鲜芦荟汁外涂(观察组)和49例50%硫酸镁湿敷(对照组)小儿输液外渗,并对其临床资料统计、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显效时间比较,P<0.01;两组显效率比较,P<0.05,不良反应比较,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新鲜芦荟汁外涂与硫酸镁湿敷小儿输液外渗的效果比较,具有明显的、多方面的优势,新鲜芦荟汁外涂处理小儿输液外渗是值得推广使用的护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