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文章基于中医形神一体观理论,以实现患者就医愿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辨证论治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结局(PRO)量表的内容构成,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体现形神一体观思想,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辨证论治疗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江芳超  李友林 《中医杂志》2011,52(12):1008-1010
通过对中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临床特点的研究和对具有中医理论特征的形神一体观思想的思考,结合患者自我报告结局(PRO)量表的理论内涵,提出了反映中医内容特征的COPD稳定期PRO量表理论模型的构建思路。本量表设立肺脾肾不足、功能活动、情志影响3大领域。  相似文献   

3.
介绍病人报告的结局(PRO)的含义、研究概况及其考评方法应用于中风病临床结局评价中的研究思路,并对中风病PRO量表研制的基本过程和原则进行了描述,认为PRO测评可作为中风病临床疗效评价的重要补充,其研究方法值得在多种慢性疾病的临床研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热毒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热毒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纳入试验的研究用Jadad评分法评价,对纳入的文献的疗效做Meta分析。结果与单纯运用西药相比,联合应用热毒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OR=3.41;95%CI=2.24,5.20;P0.00001)。结论热毒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研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并进行初步考核。方法:参照量表研制程序规范,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成立研究工作小组,在中医理论模型指导下,综合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和工作组讨论等内容,对问卷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构建问卷结构领域,组建条目池并进行筛选,并通过100例患者进行预调查,采用Cronbach’sα进行效度评价,领域与其各条目间的相关系数进行内容效度分析,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进行结构效度分析。结果:初步研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包括3个领域17个条目,问卷预调查信度分析Cronbach'sα系数0.839,内容效度分析各领域与其包含条目的相关系数在0.5以上,因子分析共提取5个共因子。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患者报告结局量表领域结构和条目设置合理,信度和内容效度良好,结构效度一般。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刺五加注射液联合用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评价刺五加注射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整体治疗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0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刺五加注射液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3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最后,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检测治疗组在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血浆内皮素-1/一氧化氮、血气分析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刺五加注射液与西药联用,能明显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方森  黄乐  柏正平  陈燕 《中医药导报》2020,26(5):110-112
通过文献回顾结合现代临床报道,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评价方法运用现状,并将其归为5类,包括以症状、体征为主进行疗效评价,采用实验室指标为主进行疗效评价,采用症状体征结合实验室指标进行综合疗效评价,根据生存质量和患者报告结局进行疗效评价和以结局性指标为主进行疗效评价。分别对各疗效评价方法的优劣、临床价值和应用范围等进行评价。指出采用凸显中医药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应从研究类型、治疗方法、疾病分期、评价期限等方面科学分析、恰当选取,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病人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在慢性疾病的治疗评价体系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分析现有中西医对于COPD合并肺心病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相对不足,论述中医主症PRO量表的特点;提出在文献整理、专家意见及病人自我报告主症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临床医学评分量表制作思路和方法,构建具有中医疗效评价功能的主症PRO量表并进行量表考评;最终应用中医主症PRO量表于COPD合并肺心病的中医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9.
大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显著肺外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性,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机制受吸烟、氧化应激、衰老、全身性炎症、缺氧及用药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国内外众多临床机构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分析,本文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疗效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疗效指标体系,并应用于临床,检验其效果.[方法]通过纳入中医的四诊信息、生存质量、心理学,疾病量表和患者自我报告(PRO)等方面的内容建立调查表,并在三家医院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获得临床资料.[结果]共筛选33个条目组成调查表,通过性能检验,发现调查表在条目分析、信度评价效度评价和反应度检验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结论]整合临床多方面资料,并以调查表的形式进行中医疗效指标体系建立的研究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并评价其有效性。方法选取肺病科门诊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氨溴索片、复方鲜竹沥液,雾化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均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症状及改善肺功能,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整体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湿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肺部影像、实验室指标、证候相关指标及生存质量等多维评价指标的观察,评价燥湿化痰方药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湿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建立病证结合模式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疗效评价方法,为建立、完善中医评价体系及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7天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四类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燥湿化痰方药可以明显改善AECOPD痰湿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肺功能、促进炎症的吸收、提高患者氧合和降低二氧化碳潴留,提高生存质量。结论:燥湿化痰方药治疗AECOPD痰湿壅肺证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此种多维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更客观、全面的评价中医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咳喘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咳嗽、咳痰、喘促及肺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别入组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予以咳喘方及西药治疗,观察各组内治疗前后以及两组间治疗前后咳嗽、咳痰、喘促及肺功能的变化,评价咳喘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咳嗽、咳痰、喘促及肺功能的临床疗效。结果咳喘方能明显减轻患者急性发作时的气道阻塞情况,缓解气喘发作,降低病情严重度,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肺功能。结论咳喘方可以有效的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咳嗽、咳痰、喘促等症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开展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噻托溴铵施以联合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0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选择数字奇偶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组;对照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观察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以及肺功能变化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98.04%)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76.4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施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噻托溴铵治疗,在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大幅度改善的形势下,显著优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全球多发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严重的危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存在多种并发症,营养不良是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及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近年中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营养不良的不断深入研究,目前中医的营养干预可能是有效的、合理的干预手段,可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生存质量。现就近年中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营养不良状况的临床影响、中医证型、治疗和营养支持等研究方面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中医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特点。结果:中医药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结论:中医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体现出了自身的优势,可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采用中医护理方案优化与实践的效果。方法: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中医护理方案进行研究和优化,观察其临床实施效果。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的中医护理优化方案的实施提高了患者对中医护理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症状改善效果。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优化护理的方案在临床运用中对优化中医的临床护理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傅腾辉  杨继兵 《中医药导报》2019,25(13):118-120
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机演变、临床辨证论治两方面阐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厥阴病的关系,临床发现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及合并焦虑抑郁倾向时的不同病机特点,使用清上温中、益气和血、降逆解郁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针对针刺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进行再评价研究,以期为临床医师及研究者提供更科学的决策支持。方法 检索针刺及其相关疗法(灸法、敷贴、毫针疗法等)系统评价的文献,筛选文献后提取资料,采用AMSTAR 2量表和GRADE系统工具进行评估。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67次结局指标;AMSTAR 2工具评价结果:高质量研究5篇(38.46%),中等质量研究6篇(46.15%),低质量研究2篇(15.38%);GRADE评价工具中,16.42%为中等可信度,53.73%的结局指标为低等可信度,26.87%的结局指标为极低可信度。结论 系统评价的结局指标应用GRADE方法进行证据分级显示,针刺治疗COPD的疗效是确切的,但针刺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研究质量等级较低,针对此情况,期望开展证据强度、质量、级别高的系统评价,作为高级别证据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常用药物和配伍规律。方法:以199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以中医药为主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且经过临床疗效观察有效的中药复方为研究对象,对其用药进行聚类分析,探索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常用药物和配伍规律。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使用最多的药物为黄芪、甘草、茯苓、党参、陈皮、半夏、白术。聚类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常用药物可分为4类,包括补益肺脾、补肺益肾、活血化瘀、清肺止咳化痰药物。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用药以益气、养阴、活血,清肺化痰类中药为主,益气阴化痰瘀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基本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