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探究MR扩散加权成像(DWI)中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另收集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不同b值(b=0、100、500、800、1000 s/mm2)DWI检查,并计算不同b值检查下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 相似文献
3.
3.0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及表观扩散系数在淋巴瘤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恶性淋巴瘤的扩散加权成像(DWI)特征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 DWI及ADC值在淋巴瘤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恶性淋巴瘤初发患者15例,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48.7岁.其中10例化疗后进行复查;健康志愿者10名,男5名,女5名,平均年龄48.4岁.在3.0 T MRI上行常规MRI及DWI检查.在ADC图上分别测量恶性淋巴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的ADC值.10例复查患者在初次检查相一致部位再次测量淋巴结的ADC值,并进行前后对比,同时与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采用PSS 11.0统计软件,对淋巴瘤患者及正常对照组淋巴结的ADC值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 DWI与常规T2WI脂肪抑制序列比较,DWI能更敏感、直观地显示淋巴结.1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平均ADC值(753.33±31.28)×10-3 mm2/s,化疗后复查,平均ADC值(1088.32±51.28)×10-3 mm2/s.化疗前后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9,P<0.05).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平均ADC值(1264.20±71.60)×10-3 mm2/s.15例淋巴瘤患者治疗前ADC值与健康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3,P<0.05),治疗后ADC值与正常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P>0.05).结论 3.0 T磁共振DWI及ADC值测量为淋巴瘤的诊断及疗效的观察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正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厂家及场强的MR设备对于上腹部器官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参数测量的重复性。材料与方法本项回顾性研究经伯尔尼州和苏黎世州的伦理委员会同意,并获得所有参与者的知情同意。10名健康者[平均年龄(37±8)岁)]的上腹部扩散加权成像通过3个不同厂商的1.5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研究正常乳腺腺体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ADC)测量的可重复性以及月经周期及绝经期乳腺组织ADC值的变化。方法31名志愿者(13个绝经前,18个绝经后)进行两次磁共振扩散加权序列扫描(间隔11~22d),计算ADC总和灌注不敏感的ADC高(忽略b=0),对观察者多次重复测量及不同观察者间的平均ADC值的一致性进行评估,并且评价月经周期和绝经后两个阶段乳腺组织的平均ADC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53例正常及100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行DWI检查,并测量ADC值.包括肝细胞癌24例,肝转移瘤31例,肝血管瘤19例及肝囊肿26例. 结果正常肝组织ADC值为(1.52±0.24)×10-3mm2/s;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肝囊肿ADC值分别为(1.38±0.37)×10-3 mm2/s、(1.71±0.78)×10-3 mm2/s、(2.41±0.51)×10-3 mm2/s、(3.96±0.76)×10-3 mm2/s,肝恶性肿瘤与肝囊肿、肝血管瘤ADC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DWI图像上,肝囊肿呈低或等信号,肝血管瘤呈稍高信号,肝癌和转移瘤呈高信号.结论 分析DWI图像特点及ADC值在肝脏占位性病灶中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J.P.Driessen J.Caldas-Magalhaes L.M.Janssen F.A.Pameijer N.Kooij C.H.Terhaard 张其锐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14,(5)
正摘要目的探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学特征与MR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关系。材料与方法伦理委员会批准了这项研究并免除知情同意。对于头颈部鳞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40例前列腺疾病中17例前列腺癌及23例前列腺增生.所有病例行MR DWI扫描,b值为800 s/mm2.分析各病例的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表现,并分别测量癌区、前列腺增生组织以及膀胱内尿液的ADC值,统计分析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7例前列腺癌中15例在DWI上呈明显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能直观显示肿瘤的范围.前列腺癌组织的平均ADC值为(1.03±0.32)×10-3 mm2/s,前列腺增生组织的平均ADC值为(1.62±0.16)×10-3 mm2/s,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2);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膀胱内尿液的平均ADC值分别为(3.24±0.30)×10-3 mm2/s、(3.25±0.29)×10-3 mm2/s,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834).结论 DWI可显示前列腺癌的位置和侵犯范围;根据DWI信号特点以及ADC值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肾上腺肿瘤MR扩散加权成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正常人及肾上腺肿瘤MR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评价DWI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0例正常人、33例肾上腺肿瘤行常规MRI及DWI检查,观察肾上腺的信号强度及测量肿瘤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1)在DWI像上正常肾上腺表现为均匀高信号.(2)肾上腺腺瘤、嗜铬细胞瘤、转移瘤均表现为高信号,中心坏死区呈低信号,髓脂瘤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肾上腺囊肿表现为低信号.(3)肾上腺囊肿、腺瘤、嗜铬细胞瘤、髓脂瘤的ADC值分别为(2.896±0.114)×10-3 mm2/s、(2.009±0.08)×10-3 mm2/s、(1.903±0.076)×10-3 mm2/s、(1.861±0.073)×10-3 mm2/s.肾上腺腺瘤、嗜铬细胞瘤、髓脂瘤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囊肿与腺瘤、嗜铬细胞瘤、髓脂瘤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的ADC值分别为(2.114±0.109)×10-3 mm2/s、(1.327±0.132)×10-3 mm2/s(P<0.05).结论 DWI对肾上腺肿瘤性质鉴别有重要价值,是对常规MR检查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及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elativ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rADC)测定对直肠癌周围淋巴结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68例经肠镜诊断的直肠癌患者行常规MRI及DWI扫描,测定直肠癌区域淋巴结的ADC值,并计算rADC值。对良性增生、转移淋巴结ADC值及rADC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依照手术病理结果,入组良性增生组共12个,转移组共18个。良性增生组ADC值为(1.0513±0.1284)×10-3 mm2/s,rADC值为0.8756±0.1197;转移组ADC值为(0.8957±0.1608)×10-3 mm2/s,rADC值为0.6832±0.148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858,P=0.009;F=13.974,P=0.001)。把良恶性淋巴结作为变量检验ADC值和rADC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ADC值为检验变量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769,诊断价值中等,以0.9682为阈值,其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67.3%。以rADC值为检验变量,ROC曲线下面积为0.824,较ADC值ROC曲线下面积大,诊断价值中等,以0.7666为阈值,其敏感度91.7%,特异度73.2%。结论 ADC值及rADC值的测量对直肠癌周围区域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直肠癌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确诊直肠癌的患者55例,术前行盆腔常规MRI及DWI检查,测量肿瘤平均ADC值。根据淋巴结转移状态分为有、无淋巴结转移2组;依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水平的高低将其分为阴性、弱阳性、阳性和强阳性4组。分别探讨淋巴结不同转移状态、EGFR 不同表达水平与病灶 ADC值的相关性。结果55例直肠癌病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13例,EGFR的阳性表达率为67.2%。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病灶平均 ADC值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342)。EGFR表达阴性、弱阳性、阳性和强阳性组分别为18例、15例、12例和10例。EGFR表达水平不同组间病灶平均 ADC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412)。病灶平均 ADC 值与淋巴结转移状态、EGFR表达水平无明确相关性(r分别为0.183、-0.324,P 值均>0.05)。结论 DWI 的 ADC 值目前尚不能为直肠癌预后评估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有价值的临床信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MR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43例经钼靶或彩超诊断为乳腺肿瘤的患者采用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echo planar imaging,EPI)技术行双侧乳腺DWI,扩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为600、750、1000 s/mm2.同时选取10名知情的健康志愿者及4例患者对侧正常乳腺作为对照组.观察乳腺病变在DWI上的大小、形态及信号特征,测量24个正常乳腺、手术病理证实的24个恶性病灶、23个良性病灶分别在b=600、750、1000 s/mm2时的ADC值,比较良、恶性病变、正常腺体间ADC值差异及b=600、750、1000 s/mm2时ADC值差异.根据恶性组平均ADC值的95%可信区间的上限,计算3组不同b值下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正常腺体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1.113,P<0.0001),恶性病变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和正常腺体组织(P<0.0001),良性病变ADC值明显低于正常腺体组织(P<0.0001);3组b值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539,P<0.0001),b值越低,ADC值越大(P<0.05).b=600、750、1000 s/mm2时,根据恶性组平均ADC值的95%可信区间的上限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91.7%、70.8%和79.1%,特异性分别为89.4%、89.4%和93.6%,准确性分别为93.0%、69.0%和88.7%.结论 根据ADC值可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做出鉴别诊断,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前列腺癌的ADC值与病理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癌生物学特性的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 40例前列腺癌行MR DWI扫描,b值为800 s/mm2。测量各病例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与病理Gleason评分进行对照,统计分析是否存在差异性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40例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5~6分,7分,8~10分分别为11例,14例,15例,平均ADC值分别为(1.11±0.24)×10-3mm2/s、(0.96±0.27)×10-3mm2/s及(0.83±0.13)×10-3mm2/s,经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F=3.69,P<0.05);前列腺癌的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43,P<0.05)。结论前列腺癌的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ADC值有可能作为非侵袭性手段来判断前列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16.
正摘要目的比较同一乳腺肿瘤病人的3.0 T与7.0 T双b值MR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差别。方法 28例病人[平均年龄(56±16)岁]被纳入研究,均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增强扫描前,应用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平面内分辨率:1.4 mm×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PC机辅助MR人脑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av)图的成像软件,探讨其I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在PC机上使用MR脑ADCav图成像软件,对6例正常人和12例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扩散加权图像进行后处理,计算出ADCav图。结果 应用MR脑ADCav图成像软件可以在PC机上实现扩散加权图像的后处理,计算出人脑ADCav图,进行ADC值的定量分析,图像以伪彩色显示,能够更加明确病变的范围。结论 PC机辅助MR人脑ADCav图成像软件简单易行,对临床和科研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MR扩散加权成像评估前列腺癌细胞密度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评价前列腺癌(PCa)细胞密度的价值.方法 使用Siemens Sonata 1.5 T高场强超导MR成像设备和腹部相控阵线圈,采用EPI序列对38例资料完整的前列腺癌病人行DWI检查.根据常规HE染色病理图片记录前列腺癌细胞密度.ADC与细胞密度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PCa、前列腺增生区和正常外周带的平均ADC值分别为(49.32±12.68)×10-5 mm2/s,(86.73±26.75)×10-5 mm2/s,(126.25±27.21)×10-5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细胞密度平均值为12.9%,ADC值与细胞密度存在负相关性(r=-0.646,P<0.05).结论 细胞密度是影响组织扩散特性的重要因素,ADC值能较好反映组织微观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评价前列腺癌(PCa)细胞密度的价值。方法使用Siemens Sonata 1.5T高场强超导MR成像设备和腹部相控阵线圈,采用EPI序列对38例资料完整的前列腺癌病人行DWI检查。根据常规HE染色病理图片记录前列腺癌细胞密度。ADC与细胞密度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PCa、前列腺增生区和正常外周带的平均ADC值分别为(49.32±12.68)×10^-5mm^2/s,(86.73±26.75)×10^-5mm^2/s,(126.25±27.21)×10^-5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细胞密度平均值为12.9%,ADC值与细胞密度存在负相关性(r=-0.646,P〈0.05)。结论细胞密度是影响组织扩散特性的重要因素,ADC值能较好反映组织微观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