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层次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动态变化特点。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但未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CRF患者65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0~44岁)15例、中年组(45~59岁)27例、老年组(≥60岁)23例,分别于首次透析前及透析治疗1、3个月后采集外周静脉血5mL,同时选择我院正常健康体检者20名,作为对照组,体检当日采集静脉血5 mL,分别监测Treg,T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动态变化,并检查肾功能。结果 1透析前,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T细胞亚群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CD3~+、CD4~+均低于对照组(P<0.05);透析1个月后,各组CD3~+、CD4~+均上升,以青年组上升幅度最高,与中年组、老年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透析前,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Treg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组CD4~+CD127-Treg/CD4~+T、CD4~+CD25~+CD127-Treg/CD4~+T细胞均降低(P<0.05);透析后,各组CD4~+CD127-Treg/CD4~+T、CD4~+CD25~+CD127-Treg/CD4~+T细胞均有所上升,以青年组上升幅度最大,与中年组、老年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血尿素氮(BUN)、肌酐(Cr)、白细胞计数(WBC)均低于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P<0.05);透析后,各组BUN、Cr、WBC指标均降低,青年组BUN、Cr、WBC降低幅度均高于中年组与老年组(P<0.05);中年组透析1个月后BUN、Cr、WBC降低幅度高于老年组(P<0.05)。结论 CRF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血液透析可改善其T细胞免疫,青年、中年、老年CRF患者中,以青年组血液透析后免疫及肾功能指标改善最显著。  相似文献   

2.
袁玲  张欣荣  袁敏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9):1428-1429
目的 评估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以减少透析并发症,提高其存活率.方法 观察总结36例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的生存率,死亡原因和常见的并发症.结果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感染及严重营养不良,常见并发症为心力衰竭,感染.结论 施行个体化,充分的透析和治疗,积极改善营养状况和贫血,减少感染,有助于减少老年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衰竭的患者有其特征性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即心输出量增多和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并伴随着组织缺氧[1].血液分流、组织缺氧在急性肝衰的患者表现的尤其突出.正常的肾脏灌注的自我调节机制和代偿机制受到影响,病人也可能发生药物性肾损害,或已经存在与肝脏疾病相关的肾小球疾病或小管疾病,故这些患者易于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包括急性肾小管坏死和肝肾综合征,出现肝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初始残余肾功能对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终末期肾病并行血液透析超过3个月的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开始血液透析时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患者分为2组(A组:eGFR≥5mL·min-1·1.73m-2,B组:eGFR<5mL·min-1·1.73m-2,比较2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及预后。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A组患者的血磷(P)、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指标均低于B组患者,而A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GB)指标优于B组(P均<0.05)。随访期间共有22例患者死亡,心脑血管疾病为主要的死因。截止末次随访,A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为85%,显著高于B组患者的6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HGB、BUN、Scr和eGFR与血液透析患者预后呈独立相关关系。结论初始残余肾功能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超声心动图改变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超声心动图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以心脏超声多普勒仪检测心脏腔径及心功能参数,同时分析其尿毒素水平、血压、血脂、血红蛋白等诸因素与各参擞的关系。结果①最常见改变是左心系统病变和瓣膜返流。②原发病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糖尿病肾病更易出现心脏病变。③血压、尿毒素、血脂、年龄、病程、血红蛋白均对超声心动图结果产生影响,其中以血压和尿毒素的影响最明显。结论临床上应采取积极措施,以超声心动图严密监测心脏改变,控制以上因素,可望改善心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高龄孕妇实施系统产前超声筛查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统计10630例接受胎儿畸形产前超声检查孕妇资料,对其中712例高龄孕妇(预产期年龄〉35周岁)实施系统产前超声筛查,并随访所有高龄孕妇妊娠结果,胎儿畸形以产后最终诊断为标准,同时以非高龄孕妇筛查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估产前超声诊断的价值。结果712例高龄孕妇中,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32例(4.49%),单发畸形15例,复合畸形17例,漏诊4例,畸形检出率88.88%(36/32)。对照组9918例孕妇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243例(2.45%)。结论高龄孕妇畸形发生率高于低龄孕妇,对高龄孕妇根据超声筛查结果行产前诊断,可以能有效地降低畸形儿的出生率及漏诊率。  相似文献   

7.
李劲松  何建林 《云南医药》2006,27(6):608-608
我院从2004~2005年8月,共施行瓣膜置换术180例,其中3例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用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差,我们采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透析液钙浓度对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平衡及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透析液钙浓度变化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钙平衡及血压的影响,为透析患者选择个体化的钙浓度提供依据。方法15例血钙正常的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分别使用钙离子浓度1.25mmol/L(DCa 1.25)、1.5mmol/L(DCa1.5)和1.75mmol/L(DCa1.75)的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透析液其他成分不变)治疗4周.每次透析4.5~5h。监测透析前、后血压,检测透析前、后血清总钙(tCa)、离子钙(iCa)浓度。结果使用DCa1.25时,透析后血压及rCa、iCa均较透析前明显降低(P〈0.05)。使用DCa1.5时,透析前后血压及tCa、iCa均无明显变化(P〉0.05)。使用DCa1.75时,透析后血压及tCa、iCa均较透析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对于血压正常、透前血钙正常或轻度低血钙者,DCa1.5的透析液是适用的;列于MHD中出现明显高血压、高钙血症患者,应当短期使用DCa1.25的透析液;对于MHD中出现明显低血压、低钙血症忠者,短期使用DCa1.75的透析液是恰当的。透析液应该注重个体化的钙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高血压的控制。方法选择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伴有高血压症状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服用硝苯地平10mg.3次/d、美托洛尔50mg,3次/d、替米沙坦10mg,1次/d。对照组患者服用硝苯地平10mg,3次/d、美托洛尔50mg,3次/d、依那普利10mg,2次/d。观测两组病例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早晨6时血压、动态血压以及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早晨6时血压、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和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A/E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tSBP=2.5554,tDBP=3.7254,均P〈0.01;t1=2.8353,t2=5.1243,均P〈0.05);动态血压检测结果提示观察组对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tSBP1=4.1696,tDBP1=3.8113,均P〈0.05),并优于对照组(tSBP2=2.6062,tDBP2=3.2179,P〈0.05),且不影响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替米沙坦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高血压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肾功能衰竭(RF)患者动-静脉造瘘术后出现血液透析灌注不足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65例造瘘术后血液透析灌注不足RF患者头静脉、桡动脉及吻合口的内径、走形、彩色血流束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计算狭窄血管的狭窄度。结果 46例(70.77%)血栓形成;其中,完全闭塞16例,狭窄30例。14例(21.54%)吻合口瘢痕收缩;其中,高度狭窄8例,中度狭窄6例。2例(3.08%)吻合口手术狭窄,均为中度狭窄。3例(4.62%)局部血肿压迫;其中,1例闭塞,2例中度狭窄。结论血栓形成、吻合口瘢痕收缩、吻合口手术狭窄及局部血肿压迫是RF患者造瘘术后血液透析灌注不足的主要原因;血管闭塞及狭窄是造成灌注不足的血流动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及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心脏术后应用的临床体会。方法1998年8月至2008年2月对我院收治的19例(其中14例为冠心病,4例为风湿性心脏病,1例为主动脉病变合并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心脏手术后进行了CRRT,观察CRRT前及CRRT后6 h患者的心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肾功能变化情况以及围术期和预后情况。结果14例冠心病患者中10例在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4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双瓣置换术,2例行二尖瓣置换术,1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加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均进行CRRT,透析6 h后患者心率、中心静脉压、肌酐和尿素氮较未透析时明显下降(P<0.05),而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较未透析时明显升高(P<0.05)。围术期3例患者死亡,3例患者放弃治疗,其余13例患者中有5例改为内科规律透析治疗,8例患者肾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出院后尿量恢复未再透析治疗,术后随访(31±28)个月,心脏症状均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CRRT是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脏术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钱琼  于伟 《中国基层医药》2013,(23):3630-3631
目的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0例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照组给予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肝清除率的水平,并对比两组患者的1年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肌酐及尿素氮浓度分别为(220.13±164.38)μmol/L及(14.93±9.47)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6.93±199.46)μmol/L及(27.49±9.35)mmol/L,而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观察组为(23.07±10.68)ml/min,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31±8.41)m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7、3.54、2.88,均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组患者的1年存活率为84.44%,对照组的1年存活率为57.78%,观察组的1年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7.78,P〈0.05)。结论相对于间歇性血液透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更好,能够更好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ESRD)治疗转归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10例ESRD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本组患者治疗转归情况和生存率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110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89.1%;3年生存率为78.2%;5年生存率为60.9%,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生存率呈现下降趋势;仍接受透析者有41.4%,改为腹膜透析者2.7%,肾移植7.7%,转其他医院者9.1%,死亡43例(占39.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首次透析年龄越小、透析次数越多,首次透析营养状况以及残余肾功能越多,则患者生存率越高,病死率越低。其中死亡因素为心脑血管事件32例,感染7例,消化道出血有3例,高钾血症2例。结论患者首次透析年龄、透析次数、首次透析营养状况以及开始透析残余肾功能等是ESRD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临床应给予重视,以提高ESRD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观察总结60例高龄(70~87岁)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后的生存率和死亡病因,对心脑血管等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与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况等相关指标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高龄血液透析患者其长期存活率逐渐上升,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系统疾病、感染及严重营养不良,常见心血管并发症为低血压,透析充分性和营养情况有改善,但血清白蛋白仍明显低于非老年组.结论 施行个体化的透析和治疗,积极改善营养状态和贫血,减少感染,有助于减少高龄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高龄肾功能衰韵口才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65例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的生存率和死亡原因,心脑血管并症的发生情况及与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况相关的指标。结果高龄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率逐步提高,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感染及严重营养不良,常见心血管并发症为低血压,透析充分性和营养情况有改善,但血清白蛋白仍明显低于非老年组。结论施行个体化透析和治疗,积极改善营养,减少感染,有助于减少高龄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治疗老年肾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_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肾衰竭患者9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指标包括存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存活9例,存活率为18.38%;观察组患者存活32例,存活率为65.31%。观察组患者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6.52%)低于对照组(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血液透析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自动活检装置(活检枪)简称ABD(automatic biopsy device)。超声引导自动活检(USGAB)方法,临床应用正方兴未艾,该方法对取出的肾组织可进行光镜病理、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因此,它对肾实质性病变的诊断、临床分型、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使取材更加准确,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我科自1999年开展此项工作,并对21例慢性肾脏疾患病人成功的开展了该项工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睿  郭庆夺  王立宪  单士强 《河北医药》2013,(17):2581-2582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下肢神经阻滞在高龄危重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股骨头置换术高龄危重患者60例,ASA分级Ⅲ或Ⅳ级,侧卧位下行后路单侧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当阻滞针到达靶神经位置时,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分别给予局麻药40 ml和30 ml。局麻药配制:1%罗哌卡因15 ml+2%利多卡因15 ml+0祆.9%氯化钠溶液40 ml。记录麻醉前( T0)及麻醉后5 min(T1)、10 min(T2)、20 min(T3)、30 min(T4)、60 min(T5)时SBP、DBP、HR。观察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时的超声成像情况。采用针刺法测定感觉神经阻滞情况。记录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评价神经阻滞效果。结果与T0时比较,T1~5各时点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腰丛和坐骨神经超声成像,并顺利完成神经阻滞。感觉阻滞起效时间(5.3±1.6) min,维持时间(425±45)min;运动神经起效时间(9.8±1.9)min,维持时间(188±43)min。56例(93.3%)神经阻滞效果分级为I级,4例(6.7%)为Ⅱ级。60例患者中,1例(1.6%)出现双侧腰丛神经阻滞,其他患者未见明显麻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循环影响小,并发症少,可产生良好的神经阻滞效果,用于高龄危重患者的股骨头置换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B超引导下(超导)可视操作行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300例(观察组)早孕患者行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与同期行常规人工流产术150例(对照组)相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疼痛、手术过程、术后随访结果等.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镇痛有效率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均P<0.05),术中结合刮宫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无明显后遗症(P<0.05).结论 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安全可靠,镇痛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超声科所施行的28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术具有方便、实时、准确、置管快捷、疗效显著等优点,已成为泌尿系疾病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