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名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选穴以双侧风池、天柱、完骨为主穴,再辨证取穴。对照组采用中药辩证治疗,10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d,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快、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推拿头面部结合普通针刺远部取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取偏头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予以头面部推拿和远部取穴普通针刺治疗;对照组25例只给予一般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的痊愈率56%,显效率88%,对照组痊愈率4%,显效率4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头面部结合普通针刺远部取穴治疗偏头痛痊愈率、显效率高,舒适易接受,疗效立竿见影,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刮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偏头痛病例均采用针刺配合刮痧治疗。结果:98例病例治疗后痊愈71例,显效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9%。结论:针刺配合刮痧治疗偏头痛疗效突出,且易于操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神经痛中西医辨证分型针刺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辨证取穴与阿是穴取穴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间差异及不同病程针刺疗效间差异.方法 对不同病程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进行中西医辨证,分为肝火炽盛型、脾经湿盛型、肝郁气滞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四型,治疗组以辩证取穴位针刺结合泛昔洛韦治疗;对照组以阿是穴取穴针刺结合泛昔洛韦治疗.采用疼痛五级评分法,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进行评估.在第3d、第7d、1个月时段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对针刺的疗效均显著,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病程患者接受针刺治疗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治疗组辩证取远处穴位针刺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止痛效果与对照组单纯阿是穴取穴针刺差异不大.而与病程针刺治疗早晚有显著差异,提示病程早期在皮损相应脊神经根旁阿是穴排列状取穴施治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八邪穴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经两周的治疗,通过疼痛消失的时间和疗效比较考察针刺八邪穴的治疗效果。结果:针刺八邪穴的疼痛消失时间与药物组比较明显缩短,疗效优于药物组。结论:针刺八邪穴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散风通络汤联合针刺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偏头痛诊断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病人均予针刺法,治疗组加用散风通络汤。结果:经4周治疗,偏头痛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散风通络汤联合针刺法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择时取穴针灸法治疗中风病150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择时取穴针灸法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子午流注配合灵龟八法开穴针刺治疗中风病人 15 0例 ;10 0例中风患者采用循经取穴 ,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 ,优于对照组的 82 % (P <0 0 5 )。 2 )择时取穴针灸法治疗中风病人的临床疗效与病情轻重及病程长短密切相关。结论 :择时取穴针灸法治疗中风病疗效优于循经取穴常规针灸法 ;中风患者应尽早采用择时取穴针灸法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为针刺组和西药组各20例。针刺组采用蝶腭神经节联合常规取穴针刺,西药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比较两组治疗后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评分。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95.0%)高于西药组(70.0%)(P0.05);治疗后,针灸组总症状评分低于西药组(P0.05);同组治疗后总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针刺蝶腭神经节配合辩证取穴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眼部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针灸辩证取穴进行针刺治疗,观察急症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急症胃痛8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各40例,药物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方法,针灸治疗组采用中医针灸理论辩证论治取穴进行针刺穴位的治疗方法.结果 对照组40例患者中,显效15例,占总数的37.5%,有效15例,占总数的37.5%,无效10例,占总数的25%,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40例患者中,显效24例,占总数的60%,有效14例,占总数的35%,无效2例,占总数的5%,总有效率为95%.结论 采用中医针灸理论辩证取穴针刺法是治疗急症胃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走罐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5例门诊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面部针刺取穴、体部针刺取穴、走罐法对其进行治疗。结果:通过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结论:针刺结合走罐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刺配合尼莫地平治疗30例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针刺百会、肾俞、膈俞、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取穴配合尼莫地平连续治疗8周。结果:痊愈6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结论:针刺百会、肾俞、膈俞、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取穴配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按照"子午流注纳子法"取穴针刺治疗失眠与常规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按照"子午流注纳子法"择时选经取穴,本经补母泻子取穴,根据十二地支时间的推移,同时配合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顺序取穴针刺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针刺法的穴位取百会、内关、神门等,随到随时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8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SQI量表、睡眠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子午流注纳子法"取穴,定时针刺治疗失眠患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对152例面瘫进行临床辨证分型,视证求因,并用九针治疗。结果提示,辩证施治疗效高于见症取穴针刺,并能减少争刺次数,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针刺调神为主治疗偏头痛7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更有效治疗偏头痛的方法。方法 :75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结果 :针刺调神为主治疗可以显著缩短头痛时间并延迟头痛复发时间。治疗组、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结论 :针刺调神为主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针刺加TDP照射治疗功能性遗尿的疗效。方法: 对56例功能性遗尿的患者采用针刺加TDP照射治疗。按辨证分型取穴,肾阳不足型取穴百会、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及太溪,脾肺气虚型取穴百会、气海、太渊、足三里及三阴交,1~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56例患者,治愈41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4%。结论: 针刺加TDP照射治疗功能性遗尿疗效显著,治以补脾肺温肾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临床用穴,探索针刺治疗偏头痛的取穴规律。方法:搜集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相关文献,对相关穴位的使用频次、归经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主要穴位与头部血管的解剖生理学关系进行探讨。结果:纳入的144篇文献中,针刺治疗偏头痛涉及68个穴位11条经脉,其中43个穴位的使用频次不足0.1%,超过10%的穴位只有14个。所取穴位经脉排前三位的依次为胆经、膀胱经、三焦经。结论: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可以肯定,但用穴规律还不够明晰,作用机制也需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偏头痛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共82例偏头痛患者,采用针刺风池、丝竹空透率谷为主治疗.结果:痊愈47例,好转28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为91.47.结论:该法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镇静安神针刺法对偏头痛的即时止痛效果及远期控制效果。[方法]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组)30例,进行即时止痛效果(即时疗效)与远期控制效果(远期疗效)比较。[结果]即时疗效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远期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镇静安神针刺法治疗偏头痛远期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提示镇静安神法可提高针刺治疗偏头痛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田建军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8):73-73,76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梅花针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近部取穴与远部取穴结合,再施以梅花针叩刺脱发部位治疗不同症型的斑秃.结果:56例患者中痊愈42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4%.结论:针刺配合梅花针对治疗斑秃疗效较好,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镇静安神针刺法治疗偏头痛6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镇静安神针刺法对偏头痛的即时止痛效果及远期控制效果。【方法】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组)30例,进行即时止痛效果(即时疗效)与远期控制效果(远期疗效)比较。【结果】即时疗效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远期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镇静安神针刺法治疗偏头痛远期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提示镇静安神法可提高针刺治疗偏头痛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