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胸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低,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误)诊。近年随着CT及MRI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诊治水平,但诊治迄今未完全达到共识。1995年1月1998年1月我院共诊治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为386...  相似文献   

2.
胸椎间盘突出症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少见,以往在诊断上有一定困难,随着MRI检查推广,诊断率已有所上升.本文就本院收治的7例胸椎间盘突出症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磁共振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对86例经过手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MRI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分型。根据T1加权像结合横断面分为中央型及后外侧型突出;根据T1加权像结合矢状面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突出。并就分型与临床的关系,特别是对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下胸段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胸段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孙建民,于夕欣,孙宝凯胸椎间盘突出在所有间盘突出中是最少见的。Benson[1]的报告中,胸椎间盘突出仅占5‰,每百万人中有一个患胸椎间盘突出症。段国升报道的[2]胸椎间盘突出占0.15%~0。8%。其多变的临床表...  相似文献   

5.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李其一孙建民*于夕欣*据文献报道,胸椎间盘突出症仅占所有椎间盘突出症的0.15%~0.86%〔1、2〕。近年来,由于CT、MRI的应用,诊断率明显提高,发病率也非以前认为的那样低。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影像学检查对临床表现不甚典...  相似文献   

6.
胸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胸椎间盘突出症于夕欣,孙建民,孙宝凯多年来胸椎间盘突出症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病,这主要是由于其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缺乏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所致,其治疗效果也较差。Carson[1]报道,每百万人中每年有一人患病,在所有间盘突出病人中胸椎间盘突出占千分之五。...  相似文献   

7.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分析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结果: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5例,侧后方或侧前方入路摘除致压物14例,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后方入路摘除致压物11例。术后随访1-8年,手术优良率达83.4%。结论:胸椎侧后方或侧前方入路摘除椎间盘及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后方入路摘除椎间盘是手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8.
胸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相对较为少见,我院近10年间共收治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例,分析讨论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上的特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14例,年龄31~75岁,平均45岁。明显外伤后诱发症状1例,轻微外伤诱发症状2例,无明显诱因出现症状19例。急性起病2例,缓慢起病逐渐加重间或有缓解期20例。患者症状多种多样,表现为胸背部疼痛20例,胸腹部束带感14例,下肢麻木或疼痛10例,感觉运动障碍14例,感觉障碍5例,膀胱直肠功能障碍8例,锥体束征15例;ASIA脊髓损伤分级C级2例,D级12例,E级8例。所有患者均行胸椎正侧位X线片和MRI检…  相似文献   

9.
胸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与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胸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与治疗的探讨江建明1金大地1胸椎间盘突出症少见,Benson报道占椎间盘突出症的5‰。本文就1988~1997年期间收治的19例胸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24...  相似文献   

10.
胸椎间盘突出症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椎间盘突出症是胸椎管压迫症的原因之一,若不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致截瘫。本文报告6例,8处间盘,T_(10-11)2处,T_(11-12)4处,T_(12)-L_12处,急性型2例,慢性型4例,病程1月-19年,多在腰、背、腹、腿疼痛后出现脊髓病或马尾神经症状。2例椎管造影误为肿瘤,行后路间盘摘除,后4例经cTM确诊后改良椎弓根进路手术减压,随访半年-5年,前2例仅有改善,后4例中3例恢复行走,1例急性者恶化,似和脊髓血供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回顾性研究30例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别对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描述。结果: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5例,侧后方或侧前方入路摘除致压物14例,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后方入路摘除致压物11例,术后随访1~8年,手术优良率达83.4%,结论:胸椎侧后方或侧前方入路摘除椎间盘及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后方入路摘除椎间盘是手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2.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的特点与规律,提高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9月~2004年1月我院经X线、CT、MRI及手术证实的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65例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低位胸椎组(T10-T12L1)43例,高位腰椎组(L1-2-L2-3)16例,多节段突出组6例。结果躯体感觉障碍89.2%(58/65)和下肢无力83.1%(54/65)是最多见的症状。9.2%(6/65)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47.7%(31/65)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43.1%(28/65)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性损害。仅3例为单根神经根损害,其余表现为多根神经或马尾神经的损害。腰背痛44.6%(29/65)和下肢无力40.0%(26/65)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低位胸椎间盘突出以混合性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占58.1%(25/43),易导致行走障碍、足下垂、下肢肌张力升高和病理征阳性;而高位腰椎间盘突出则以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占93.8%(15/16),易造成腰背、下肢疼痛及马尾神经损害。结论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广泛、体征多样,当临床上存在以下情况时应高度怀疑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①大腿前方、外侧或腹股沟部位出现感觉障碍者;②下肢无力,股四头肌,胫前肌肌力减退者(如足下垂);③下肢运动或感觉障碍范围广泛、不规则,缺乏根性分布特征者;④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同时存在,或虽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但难以用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解释者。  相似文献   

13.
胸椎间盘突出症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9例胸椎间盘突出症,除1例们于T1-2椎间隙外,均发生在下胸椎。讨论了本病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手术方法。指出经肋横突椎弓根入路为胸椎间透摘除术的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术式选择。方法:分析胸椎间盘突出症13例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改变。13例均行后方入路侧前方减压术。结果:临床表现均以胸髓损害为主,中央型突出9例,旁中央型4例。MRI可明确显示其类型。13例术后随访平均3.5年(6个月~7年),优良率为84.6%(11/13)。结论:正规理学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必要前提,MRI对确诊及预后判定具有重要价值。侧前方减压能彻底去  相似文献   

15.
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MRI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MRI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于颈前路手术前后行MRI检查,观察脊髓形态发迹与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结果:MRI提示术前椎间盘生后突,脊髓受压、信号增强,术后植骨块稳定,脊髓矢状径及横切面积增加。结论:MRI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手术效果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办法及疗效..方法:29例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及/或运动障碍.合并后纵切带骨化者16例,合并黄韧带骨化和肥厚者13例。病变部位主要在下胸段(68.3%).上胸段次之(19.5%),中胸段最少(12.2%)。采用后路全椎板截骨、经一侧或两侧关节突和下位横突进入切除突出椎间盘、椎板再植椎管成形术,共切除突出椎侧盘41个,9例加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同定结果:5例出现片发症,其中运动障碍加重2例,脑脊液漏3例。所有患者术后即有感觉恢复,运动功能6个月以内恢复较快,24个月后无明显恢复。24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62个月,平均19个月。疗效评价参照Epstein标准,优11例.良9例,改善2例,差2例,优良率83.33%,总有效率91.67%。术后CT及MRI显示椎板融合成形良好,手术减压满意。结论:胸椎间盘突出症发病部位以下胸段为多.如出现症状多需手术治疗,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我院自1993年以来收治的96例颈椎病患者中,确诊颈椎间盘突出症3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35~69岁;2例有急性外伤史,其余病例均无明显诱因。住院天数16~50天,平均344天。2临床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地研究了8例胸椎间盘突出症(TDH)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TLF)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对1988-1999年经治的8例TDH合并OTLF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及结果进行描述。结果:全部病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符合TDH和OTLF,其中3例伴椎间盘钙化及后纵韧带骨化。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期6个月-8年,平均3年2个月,根据Otani's分级法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综合评定。优良率50%,有效率87.5%,结论:MRT结合CT或CTM检查是诊断TDH合并OTLF的有力依据,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加侧后方入路椎间盘切除是目前治疗TDH合并OTLF可取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其发病率每年不足百万分之一,在所有椎间盘突出症中约占0.25%。0.75%,近年来,随着对本病成像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其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磁共振(Mm)检查应用的日益广泛,目前对于本病的诊断率临床报道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附6例临床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出胸腰段椎间盘出突症概念,并探讨其诊治要点。方法:对近年来收治的6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中4例有外伤史,其临床表现多样,确诊靠MRI检查,侧后方或侧前方手术后效果良好。结论:早期诊断,及早手术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