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好发于女性育龄期。与一般人群相比,妊娠合并SLE患者发生早产、宫内生长受限等不良围生期结局的风险明显增加。另外,SLE患者的子代在宫内暴露于母体自身抗体、细胞因子和药物等,也可能对子代的远期发育造成不利影响。该文从血液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对妊娠合并SLE患者子代的远期发育结局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胚胎期和哺乳期不同程度的铅暴露对断乳仔鼠海马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亚型(mGluR5)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分为高铅组、中铅组、低铅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0.5%、0.2%、0.05%醋酸铅溶液和双蒸水自由饮水,1周后雌雄合笼,仔鼠断乳时用原子吸收和等离子电感耦合质谱仪测定仔鼠血铅和海马铅含量,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育脑海马mGluR5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铅暴露组血铅和海马铅含量高于对照组,且铅暴露剂量越大,血铅和海马铅含量越高(P<0.05)。高铅组、中铅组和低铅组mGluR5mRNA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下降,比值分别为0.66、0.78和0.82。高铅组、中铅组和低铅组mGluR5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下调,铅暴露剂量越高,mGluR5蛋白表达水平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马mGluR5可能参与了铅对神经发育的毒性作用,可能是铅神经发育毒性的中间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活动平板试验、动态心电图评价儿童房性心律失常的运动风险。方法 对56例经常规心电图证实的房性早搏(Atrial ectopy,AE)患儿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极量活动平板试验(TMT)检查,并比较分析TMT、2DCG结果。结果 房早56例,DCG检查98.2%检出房早,TMT检查85.7%检出房早,较GCG低,TMT阳性率41.7%。部分儿童运动中、后出现多形性、成对早搏、ST段下斜压低。运动中末见明显副作用。房性早搏的频率、性质与TMT阳性率无关,早搏发生高峰时间与TMT阳性率有关,日间多发型TMT阳性率高于夜间多发型;严重的房性心律失常运动时不一定出现严重后果,单纯早搏TMT中部分也可诱发严重心律失常。结论 房性早搏儿童具有运动风险,应进行TMT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活动平板试验、动态心电图评价儿童房性心律失常的运动风险。 方法 对 5 6例经常规心电图证实的房性早搏 (Atrialectopy ,AE)患儿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 (DCG)、极量活动平板试验 (TMT)检查 ,并比较分析TMT、DCG结果。 结果 房早 5 6例 ,DCG检查 98 2 %检出房早 ,TMT检查 85 7%检出房早 ,较GCG低 ,TMT阳性率 41 7%。部分儿童运动中、后出现多形性、成对早搏、ST段下斜压低。运动中未见明显副作用。房性早搏的频率、性质与TMT阳性率无关 ,早搏发生高峰时间与TMT阳性率有关 ,日间多发型TMT阳性率高于夜间多发型 ;严重的房性心律失常运动时不一定出现严重后果 ,单纯早搏TMT中部分也可诱发严重心律失常。 结论 房性早搏儿童具有运动风险 ,应进行TMT检查 相似文献
5.
6.
吸烟对脐血铅水平及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探讨吸烟与宫内铅暴露及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1992~1997年8~10月间足月新生儿396例,以脐血铅含量作为新生儿宫内铅暴露的指标,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作为效应指标,评价孕妇吸烟与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关系。结果孕期被动吸烟和主动吸烟可使脐血铅水平明显升高,脐血铅含量平均值达0.52和0.61μmol/L,高于安全界限(0.48μmol/L)的新生儿分别占69%和79%。当济血钳含量高于0.48μmol/L时,对神经行为发育有显著影响,特别对行为能力中的非生物听定向反应、生物性视和听定向反应影响更明显。结论孕期被动和主动吸烟可提高济血铅水平,并进一步影响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特别是视和听功能。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对 1 997年~ 1 999年间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 5 4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STB >2 0 5μmol L ,以下简称高胆 )进行血T3、T4 、TSH测定 ,并对其中 32例高胆恢复者 (STB <2 0 5μmol L)于新生儿期进行追踪观察 ,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男 36例 ,女 1 8例。体重 1 95 0~ 41 0 0g ,平均 31 0 6g。发病日龄 1~ 2 8天 ,平均 9 5天 ,其中早产儿 2 2例 ,足月儿 31例 ,过期儿 1例。血清间接胆红素为 2 0 5~ 6 92 μmol L ,平均 2 88μmol L。合并败血症 1 9例 ,肺炎 8例 ,新生儿脐炎及其它皮肤感染 5例 ,… 相似文献
9.
病理性新生儿甲状腺激素的动态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754例年龄大于3天,小于28天的病理新生儿进行了甲状腺激素动态观察,结果显示;(1)80.3%患儿甲状腺激素有变化,以T3低下综合征、低甲状腺素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高促甲状腺素血症四种改变为主,其中T3低下综合征占了57.8%。(2)99.2%患儿于原发病恢复期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0.3%患者儿需服用甲状腺素治疗,表明非甲状腺疾病也可导致新生儿腺激素呈暂时性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样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IP)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以33例APIP患者及其31例活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孕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APIP中发生于妊娠晚期的最多(26例,79%)。从病因分析,以高脂血症性最多(14例,45%),胆源性13例(42%),其他类型4例(13%);从严重程度分析,以轻度最多(22例,67%),中度最少(5例,15%)。33例APIP患者中病死率为0。足月分娩的20例中终止妊娠的11例,早产10例中终止妊娠的9例,2例发生胎死宫内,1例于孕中期发生流产。31例活产新生儿(其中2例为双胎)中1例(3%)死亡,12例(39%)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例(26%)发生新生儿低血糖症,6例(19%)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5例(16%)发生感染性疾病,2例(6%)发生颅内出血。胆源性、高脂血症性和其他类型所致APIP 3组所娩新生儿中早产儿的比例、出生体重以及新生儿各疾病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终止妊娠以高脂血症性APIP组最多(P < 0.05)。轻、中、重度3组以中度组娩出的早产儿最多(P < 0.05);所娩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以中度组最低(P < 0.05);所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以轻度组最低(P < 0.05)。结论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疾病发生,并且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巨大子宫肌瘤的妊娠期生长情况及其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产科共8 268例分娩,其中20例合并巨大子宫肌瘤(巨大肌瘤组),221例子宫肌瘤<9 cm(对照组)。根据分娩前1周的超声检查结果或剖宫产术中所见,肌瘤直径≥9 cm或重量≥800 g定义为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定期行超声检查明确子宫肌瘤情况,分娩后对新生儿情况进行随访。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为2.9%(241/8 268),妊娠合并巨大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为2.4‰(20/8 268)。巨大肌瘤组与对照组的孕妇年龄、孕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肌瘤组20例中,18例患者在我院建档定期产检,早孕期子宫肌瘤平均大小为(9.0±1.9) cm,中孕期平均为(11.5±2.6) cm,晚孕期为(13.1±3.1) cm。巨大肌瘤组与对照组中,肌瘤变性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5.0%(3/20)与6.3%(14/2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肌瘤组中,1例于妊娠29周因母源性因素引产,1例妊娠32周胎死宫内,余18例分娩孕周为36+6~40周,巨大肌瘤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3 169±716)g与(3 392±452) 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者中,巨大肌瘤组与对照组的阴道出血量分别为(306±129)ml与(325±168)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分娩者中,巨大肌瘤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分别为(608±269)ml与(166±126)ml,P<0.05)]。结论随着孕周增加,子宫肌瘤可能增大。巨大子宫肌瘤孕妇不增加肌瘤性疼痛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娩前应综合评估肌瘤及母儿情况决定分娩方式,产妇有阴道分娩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探讨母亲妊娠合并糖尿病及妊高征对高危儿血糖、胰岛素、皮质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IGF-1)的影响,检测糖尿病组42例,妊高征组144例,健康对照组23例,均于出生24-48小时内采取股静脉血,测定有关内分泌水平。结果显示:(1)糖尿病组胰岛素,皮质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2)妊高征组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糖尿病与妊高征二组比较,IGF-1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及妊高均对围产儿内分泌产生影响,可引起血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尤其以前者为甚,可以发生高胰岛素血症及血中IGF-1水平升高,胎儿柯兴氏面容、RDS及巨大的发生显著增高,影响围产儿的质量,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系统管理、早期防治是控制和消灭佝偻病的有效措施。为了观察妊娠晚期应用维生素D_3(VD_3)对佝偻病的预防效果,以及对临床与血生化的影响,于1985年~1986年对我县225例孕产妇及其出生的婴儿进行了系统管理,对有关临床和血生化情况作了动态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妊娠期低水平铅暴露对新生儿血清钙(Ca)、骨钙素(OC)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的影响。方法于新生儿娩出断脐后采集脐静脉血5 ml分别检测血铅、血清钙、血清骨钙素及骨碱性磷酸酶,将新生儿以血铅值50μg/L、100μg/L为界分为低铅组(<50μg/L)、相对高铅组(50~99μg/L)和高铅组(≥100μg/L),研究脐血铅对新生儿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新生儿脐血铅水平与其血清骨钙素、血清钙水平呈负相关,与骨碱性磷酸酶水平呈正相关。高铅组与低铅组比较,血清骨钙素水平、血清钙几何均数水平显著降低;高铅组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高于相对高铅组及低铅组。结论妊娠期低水平铅暴露可能干扰了新生儿骨代谢。 相似文献
15.
胱抑素C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由120个氨基酸组成,可被肾小球自由滤过,并几乎完全被近曲小管的上皮细胞吸收。近年来研究表明,胱抑素C是一种评价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改变的敏感的内源性标志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围生期妊娠妇女(孕母)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胚胎期铅暴露对子代大鼠摄食、排便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pragueDawley大鼠孕期自由饮用0.1%(低剂量铅暴露组)和0.2%醋酸铅(高剂量铅暴露组)溶液的方法建立胚胎期铅暴露模型,并设空白对照组。将各组母鼠娩出的雄性仔鼠纳入研究,各组分别取10只仔鼠观察其在摄食、排便、胃排空、小肠推进及胃黏膜病理性炎性反应等方面的变化特点;各组分别取8只仔鼠,应用电镜技术、免疫组化等方法从空肠微绒毛及细胞连接超微结构变化,以及摄食中枢胆囊收缩素-8(CCK-8)、胃动素(MTL)的表达等方面揭示胚胎期铅暴露仔鼠胃肠动力异常的可能机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低剂量铅暴露组仔鼠每日摄食量下降,粪便含水量增加,粪粒质量减少,小肠推进速度增加(P0.05);高剂量铅暴露组仔鼠胃排空能力较对照组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胚胎期铅暴露仔鼠胃黏膜出现明显的病理炎性改变(P0.05);空肠微绒毛减少、长度短缩及上皮间桥粒数目减少、致密斑间隙扩大(P0.05);摄食中枢MTL、CCK-8表达增加(P0.05);上述改变的程度与铅暴露剂量间有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胃肠结构损害程度,以及CCK和MTL在中枢的表达水平具有铅剂量依赖性,这可能是胚胎期铅暴露仔鼠出现异常的摄食、排便及消化功能改变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胚胎期铅暴露对子代大鼠运动协调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prague-Dawley大鼠孕期自由饮用0.1%(低剂量铅暴露组)和0.2%(高剂量铅暴露组)醋酸铅溶液的方法建立胚胎期铅暴露模型,并设空白对照组。将各组母鼠娩出的雄性仔鼠纳入研究,其中空白对照组12只,低剂量铅暴露组10只,高剂量铅暴露组9只。应用转体实验和衣架实验观察仔鼠运动、协调能力;各组随机取8只大鼠,应用免疫组化、改良Timm's染色法分别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Fos蛋白表达及苔藓纤维发芽(MFS)情况。结果高剂量铅暴露组转体时间长于正常对照组和低剂量铅暴露组(P0.05),低剂量铅暴露组转体时间亦长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剂量铅暴露组平衡运动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和低剂量铅暴露组(P0.05),低剂量铅暴露组平衡运动得分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剂量铅暴露组海马CA1区c-Fos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低剂量铅暴露组(P0.05),低剂量铅暴露组c-Fos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剂量铅暴露组CA3区及齿状回MFS的半定量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低剂量铅暴露组(P0.05);低剂量铅暴露组CA3区及齿状回MFS的半定量评分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胚胎期铅暴露损害子代大鼠运动协调能力,该变化可能与海马CA1区c-Fos蛋白表达增加及海马CA3区、齿状回发生异常MFS有关。 相似文献
18.
流式细胞术动态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儿在活动期和非活动期外周血细胞免疫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方法 检测 2 3例SLE患儿活动期和非活动期及 2 0例正常儿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 (Ig)的表达 ,淋巴细胞亚群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结果 与非活动期及对照组比较 ,活动期SLE患儿CD+ 19、活化CD+ 3 、CD+ 8、IgG、IgM的表达明显增高 ,CD+ 3 、CD+ 4 、CD+ ( 16+ 56) 表达明显减少 ,CD+ 4 /CD+ 8明显倒置 (P <0 .0 5或P<0 .0 1)。与对照组比较 ,非活动期SLE患儿CD+ 3 表达明显减少、CD+ 4 /CD+ 8明显倒置 (P <0 .0 5 )。相关分析显示 ,SLE组IgG与CD+ 19呈正相关 (r =0 .39 P <0 .0 5 )。结论 SLE患儿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紊乱和体液免疫功能亢进 ,以流式细胞术动态观察SLE患儿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有助于判断SLE的免疫状态 ,对SLE的诊治和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优生、优育、优教,实现人口素质的提高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孕期感染弓形虫是引起胎儿发育障碍的重要因素,有关孕期感染弓形虫的危害,对出生儿童发育的影响,各地调查结果不尽一致。为了解孕期感染弓形虫后出生儿童体格发育、智力情况,笔者对河北省保定市1990年2月~1996年2月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妊娠结局及分娩儿进行了追踪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对象选择保定市级以上医院1990年2月~1996年2月建保健册的孕妇,年龄21~34岁,平均26岁。孕妇分感染组322例(孕期弓形虫IgM或CA g阳性)和非感染组147例(同期弓形虫检查阴临床儿科杂志… 相似文献
20.
脑发育不同阶段低水平铅暴露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海马CA1 区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不同发育阶段慢性低水平铅暴露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发育早期铅暴露后海马CA1区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 采用Morris水迷宫及电镜技术观察实验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持续铅暴露线和围生期铅暴露组的学习记忆能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断乳后铅暴露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海马CA1区超微结构显示有髓鞘分层起泡、神经毡空泡、血管周细胞胞浆溶酶体内有异常致密物,胶质细胞固缩致密,周围间质水肿,胞浆胶质丝紊乱,线粒体致密等改变;而突触结构未见有明显变化。结论 神经系统发育早期(尤胎儿期和婴儿期)对铅的神经毒性作用更为敏感,即孕母与婴儿期小儿是铅暴露的高危人群,宜作为铅中毒筛查的重点对象。海马CA1区超微结构的改变提示发育早期低水平铅暴露可能影响神经电冲动的传导、血脑屏障的结构及神经元的代谢等,这可能是铅影响学习记忆的形态学依据及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