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特别是稀释性低钠血症,是心力衰竭治疗的一个难点,现将心力衰竭发生低钠血症的原因做一分析,并提出治疗方法供临床医师参考。 1原因分析 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发生低钠血症可能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1)过度限制钠盐摄人;(2)长期反复应用利尿剂;(3)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心力衰竭伴肝脏胃肠道淤血时,食欲减退,钠盐摄入减少,并且,由于肠道淤血,使钠吸收进一步减少;(4)老年人肾素活性降低,醛固酮分泌减少,以及肾血流量减少,肾功能减退,尿的浓缩、稀释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婷 《临床医学》2002,22(2):28-29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低钠血症与心力衰竭的转归关系。方法:134例慢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2例并发低钠血症,102例血钠正常,比较低钠血症组与非低钠血症组死亡率及低血钠范围与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死亡率的关系。结果:低钠血症组与非低钠血症组死亡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血钠浓度与死亡率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
苏慧芳  曹浈 《护理与康复》2010,9(3):271-272
心力衰竭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低钠血症是心力衰竭患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报道,伴有低钠血症的心力衰竭患者约占心力衰竭患者的5%,其死亡率比不伴有低钠血症心力衰竭患者更高。托伐普坦是一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低钠血症的防治和护理方法。方法:测定64例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钠离子浓度,根据血钠降低的程度采取相应的补钠措施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适当的补钠措施,本组患者中54例低钠血症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5例无效,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结论: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长期应用利尿剂患者,应动态检测血清钠离子浓度,若血钠偏低,应适当补充钠盐,预防低钠血症发生。若已发生低钠血症,应及时补充钠盐,并做好临床护理,有利于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低钠血症的防治和护理方法.方法:测定64例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钠离子浓度,根据血钠降低的程度采取相应的补钠措施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适当的补钠措施,本组患者中54例低钠血症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5例无效,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结论: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长期应用利尿剂患者,应动态检测血清钠离子浓度,若血钠偏低,应适当补充钠盐,预防低钠血症发生.若已发生低钠血症,应及时补充钠盐,并做好临床护理,有利于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与低钠血症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病机理及较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 老年心力衰竭合并低钠因症患者75例,所有病例在常规抗主力衰竭治疗的同时积极纠正低钠因症。对缺钠性低钠血症,轻者以口服补钠为主,中,重度低钠血症,先补充3%氯化钠150-250ml/d,再以等渗盐水补给,直至血钠恢复正常;对稀释性低钠血症,轻者以治疗原发病,纠正心力衰竭,限制水摄主为主,严重者日入水≤1000ml,适当使用利尿剂,脱水剂,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补充3%氯化钠100-300ml/d,一般15-30天低钠血症可纠正,心功能改善。结果 显效52例,好转16例,无效5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亚低钠血症并发脑水肿,肺部感染。结论 低钠血症可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为难治性心力衰竭原因之一,同时心衰限制了补钠速度和补钠量,增加了治疗难度,临床上应两者兼顾,补钠应不量多次,配合利尿,脱水等措施,可取得较好疗效。同时应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注重低钠血症的预防,应特别强调合理使用利尿剂。  相似文献   

7.
叶燕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0):55-56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于我院诊断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73例患者,根据其临床资料(心力衰竭程度及低钠程度)确定合理的治疗措施及护理措施。结果:73例患者治疗显效48例,好转22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5.89%。结论:合理的防治、积极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其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重症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及死亡率均在上升,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1],慢性心力衰竭发展到一定程度几乎均伴有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是较常见的一种,其在心衰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0%一25%[2-4],低钠血症是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预后指标[5]。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为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病进展的结局。根据部分医院问卷调查,冠心病是我国心衰的第一病因,高血压是我国心衰的第二病因。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病率高,故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本文回顾性地仅对老年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68例病人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性心力衰竭是老年人主要死因之一,其症状多变病情易反复,诊治较困难。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人心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2001-01~2006—07我院收治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76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46例,女30例,年龄58~87岁,平均67岁。基础心脏病:冠心病3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9例,肺心病17例,合并症:肺部感染15例,糖尿病12例,肾功能不全6例,各种心率失常(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颤、束支传导阻滞)38例。低钠血症类型:缺钠性低钠血症58例,稀释性低钠血症18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的治疗经验。方法 58例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并发低钠血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小剂量的高渗盐水、甘露醇及辅助以速尿治疗。结果 治愈(血清钠恢复正常或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40例占68.9%,好转(血清钠升高或心功能改善l级)16例占27.6%,总有效率96.5%,死亡2例。结论 小剂量高渗盐水、甘露醇静点辅助速尿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用药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充血性心衰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缓慢的病理生理过程,在其不断进展及为对抗其发生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治疗过程中,饮食失调、胃肠功能紊乱、药物作用等因素均易造成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其中以低钠血症较为常见,使临床治疗心力衰竭颇为棘手.现就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严重且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患病率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在65岁以上人口中,发病率为3%~13%[1]。心力衰竭为老年人群住院的主要原因,而低钠血症作为重要的离子代谢紊乱又可诱发和加重心衰。我们分析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5.
1例老年人低钠血症的观察与护理李娟(山东省立医院,250021)钠盐是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电解质之一,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成份。当血清钠浓度低于135mmol/L时称为低钠血症。低钠血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据统计,65岁以上患者中低渗血症发...  相似文献   

16.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义发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2):1317-1317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在临床上较常见,但治疗颇为棘手.现将我院1989~2001年收治的45例低钠血症患者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晚期的严重表现,因治疗原则包括低盐及利尿剂的使用,故低钠血症发病率较高,这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重要因素。作者收集7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资料,其中合并缺钠性低钠血症45例,稀释性低钠血症30例。现对不同类型低钠血症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心力衰竭发病率较高,其原因较为复杂,诊断困难。本文收集32例病例就此作以下临床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2000~2004年收治老年人心力衰竭32例,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59~75岁,其中慢性肺心病15例,冠心病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  相似文献   

19.
心力衰竭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死亡率高。老年人心力衰竭病因多为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为主。我科自2003年6月-2006年6月对128例老年人心力衰竭病人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使用倍他乐克联合硝酸甘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亦增加。由于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一旦发生心力衰竭,死亡率高,如何早期发现并予以积极正确的治疗,对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我院及门诊近年来收治的32例早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