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细胞凋亡抑制物可溶性Fas(sFas)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 (sTNFR Ⅰ )的水平。方法  6 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按心功能分级 (NYHA)分为 3组 :Ⅱ级组 2 0例 ,Ⅲ级组 2 0例 ,Ⅳ级组 2 2例 ;另设 15例健康人作对照。血清sFas、及sTNFR Ⅰ含量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Fas及sTNFR Ⅰ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组间血清sFas及sTNFR Ⅰ含量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Fas及sTNFR Ⅰ含量的变化可能参与慢性心力衰竭的致病机制 ,它们的含量变化对慢性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范小江  郭明 《临床医学》2000,20(9):55-56
随着对慢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对其的治疗概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减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提高存活率后,又证实β受体阻滞剂在用足量ACEI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高其存活率,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β受体阻滞剂已逐渐成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标准治疗之一。最近,我们用卡维地洛治疗2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访3~6个月,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组及180例心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清尿酸及血脂等指标,同时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每搏输出量、心排血量。结果血清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相关,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分级相关,可能是慢性心力衰竭判定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原因引发的早期心肌损伤,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低下。脑钠肽(BNP)是近年来临床公认的诊断心力衰竭具有特异性的肽类激素,且证明BNP的升高与心室心肌重构有关。而CA125作为卵巢癌的肿瘤指标已为众所周知的,然而CA125水平变化与心力衰竭的关系尚未十分明了,作者测定了慢性症状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125、BNP水平变化,旨在探讨CA125、BNP联合测定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老年人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随着心功能的减退、心排血量的降低,可引起体内一系列的代谢及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其中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可能与慢性心衰的病情变化有关。2007年7月~2008年6月,我们结合临床,对35例不同病因所致的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心功能的变化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上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2012-06—2013-06入院治疗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卡维地洛组患者用药后心率及血压变化情况明显优于美托洛尔组,心功能变化有效率明显高于美托洛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优于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的临床表现,其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仿[1]。二尖瓣返流可使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增大,持续过度的容量负荷会加重心力衰竭,影响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有研究显示,慢性心力衰竭经治疗后二尖瓣返流程度可减轻[2],但伴中重度二尖瓣返流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次研究回顾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伴中重度二尖瓣返流患者血清N末端钠肽原(N-terminal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左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的变化,探讨其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 Fas( s Fas)、白细胞介素 -1β( IL-1β)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 2例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 ,按心功能分级 ( NYHA)又分为 3组 : 级组 2 0例 , 级组 2 0例 , 级组 2 2例 ,另设 15例健康人作对照。血清 s Fas、IL -1β含量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 ELISA)。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 s Fas、IL -1β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组间血清 s Fas、IL-1β含量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 s Fas、IL-1β含量的变化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凋亡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检测血尿酸水平,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着心功能的恶化,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逐渐升高(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分级与血尿酸水平相关,血尿酸水平是判断病情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有必要早期对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0.
背景:在慢性心力衰竭时,心交感传入反射的增强可能与心交感传入神经的敏感性增强以及中枢增益增强有关.已往实验证实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一氧化氮生成减少导致刺激心交感传入神经引起的心交感传入反射增强.目的:进一步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中的一氧化氮对化学物质刺激心脏引起的心交感传入反射的调控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生理学系和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材料:实验于2003-07/2004-05在南京医科大学生理学系完成.选用雄性SD大鼠56只,体质量360~420 g,随机分为慢性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每组23只.方法:慢性心力衰竭组应用去压力感受器神经支配的结扎冠状动脉诱发慢性心力衰竭,对照组行假手术,除不结扎冠状动脉外其余操作与慢性心力衰竭组相同.采用心室表面应用缓激肽(0.04μg和0.4μg)引起心交感传入反射以模拟慢性心力衰竭状态下心脏受到的化学刺激增强效应,记录应用缓激肽前后的血压和肾交感神经活动变化以评价心交感传入反射.行延髓头端腹外侧区插管,探讨微量注射药物对心交感传入反射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假手术和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心脏重量和梗死面积.②假手术和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交感传入反射.③延髓头端腹外侧区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MeTC对假手术和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交感传入反射的影响.④延髓头端腹外侧区注射一氧化氮供体SNAP对假手术和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交感传入反射的影响.⑤心室前壁表面应用利多卡因预处理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交感传入反射的影响.结果:①在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引起(30.6&;#177;2.0)%的左心室壁梗死,收缩压、脉压、左室收缩期峰压和左心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压明显增加.②与假手术大鼠相比,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交感传入反射显著增强.③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微量注射MeTC(80 nmol)仅增强假手术大鼠的心交感传入反射,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交感传入反射无显著影响.④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微量注射SNAP(50 nmol)同时抑制假手术和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交感传入反射.⑤心室前壁表面用利多卡因预处理可完全抑制心室前壁表面应用缓激肽所引起的肾交感神经活动增加.结论: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的一氧化氮抑制正常大鼠和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表面应用缓激肽引起的心交感传入反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交感传入反射增强与延髓头端腹外侧区中内源性一氧化氮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时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和N端利钠肽前体水平,比较其在常规治疗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N端利钠肽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组C反应蛋白、N端利钠肽前体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降低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N端利钠肽前体的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干预慢性重度心力衰竭的发展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12.
背景在慢性心力衰竭时,心交感传入反射的增强可能与心交感传入神经的敏感性增强以及中枢增益增强有关.已往实验证实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一氧化氮生成减少导致刺激心交感传入神经引起的心交感传入反射增强.目的进一步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中的一氧化氮对化学物质刺激心脏引起的心交感传入反射的调控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生理学系和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材料实验于2003-07/2004-05在南京医科大学生理学系完成.选用雄性SD大鼠56只,体质量360~420 g,随机分为慢性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每组23只.方法慢性心力衰竭组应用去压力感受器神经支配的结扎冠状动脉诱发慢性心力衰竭,对照组行假手术,除不结扎冠状动脉外其余操作与慢性心力衰竭组相同.采用心室表面应用缓激肽(0.04μg和0.4μg)引起心交感传入反射以模拟慢性心力衰竭状态下心脏受到的化学刺激增强效应,记录应用缓激肽前后的血压和肾交感神经活动变化以评价心交感传入反射.行延髓头端腹外侧区插管,探讨微量注射药物对心交感传入反射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假手术和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心脏重量和梗死面积.②假手术和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交感传入反射.③延髓头端腹外侧区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MeTC对假手术和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交感传入反射的影响.④延髓头端腹外侧区注射一氧化氮供体SNAP对假手术和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交感传入反射的影响.⑤心室前壁表面应用利多卡因预处理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交感传入反射的影响.结果①在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引起(30.6±2.0)%的左心室壁梗死,收缩压、脉压、左室收缩期峰压和左心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压明显增加.②与假手术大鼠相比,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交感传入反射显著增强.③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微量注射MeTC(80 nmol)仅增强假手术大鼠的心交感传入反射,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交感传入反射无显著影响.④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微量注射SNAP(50 nmol)同时抑制假手术和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交感传入反射.⑤心室前壁表面用利多卡因预处理可完全抑制心室前壁表面应用缓激肽所引起的肾交感神经活动增加.结论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的一氧化氮抑制正常大鼠和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表面应用缓激肽引起的心交感传入反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交感传入反射增强与延髓头端腹外侧区中内源性一氧化氮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认知水平状况,以便于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方法]对98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维持较好的行为是遵医嘱服药94.5%,而对病情变化的观察接近70%不知道,对所服药物的主要副反应及其自我观测指标78.6%不知道。[结论]自我护理维持在中等水平以上,而自我护理管理较差。提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健康教育,不但住院期间,还需要在门诊甚至延续到社区,通过反复多次的、连续系统地对病人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丁玲  方岁妹  高新新 《全科护理》2013,11(22):2040-2041
[目的]总结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行心脏再同步治疗,同时加强术前准备,术中积极处理病情变化,术后加强病情观察、预防感染、并发症的预防等。[结果]6例病人均成功植入CRT。[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顺利行心脏再同步治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事件,而营养不良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不良结局的一大危险因素,低蛋白血症作为营养不良的炎性反应指标,与慢性心力衰竭的进展息息相关。因此,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的营养管理对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蛋白血症营养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日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的营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国内外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姑息照护的现状,总结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姑息照护的必要性,发现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姑息照护的因素主要包括慢性心力衰竭疾病轨迹特点、心理社会因素、医护人员姑息照护知识缺乏、伦理因素等,明确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姑息照护实施模式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我国开展慢性心力衰竭姑息照护实践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7.
正慢性心力衰竭是由心肌病、心肌梗死、炎症、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等病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心肌功能与结构的变化,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发生便秘,便秘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诱发心律失常,甚至猝死[2]。因此,积极治疗并预防便秘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十分重要[3]。我科采取分时循经穴位按压联合便秘贴神阙穴贴敷在改善虚证慢性心衰患者便秘方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照顾者反应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主要家庭照顾者各13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反应及抑郁得分较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反应的影响因素为照顾者的自尊、健康问题、时间安排受打扰、经济问题以及家庭支持缺乏。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反应及抑郁得分较高,临床医护人员应该重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反应情况,并根据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的自尊、健康问题、时间安排受打扰、经济问题以及家庭支持缺乏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反应及抑郁现状,从而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的观察甲状腺素对老年慢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慢性重症心力衰竭59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8例,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31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甲状腺素片10mg,1次/d,3周后比较两组间心力衰竭症状、心功能指标、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无显著性变化,EF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三项指标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显著升高(P〈0.05),甲状腺素(T4)无明显变化,促甲状腺激素(TSH)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三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老年慢性重症心力衰竭病人,补充甲状腺素,使血浆甲状腺素水平提高,有助于心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小儿面色的观察,主要是指观察小儿面部的颜色和光泽变化,根据面色可掌握病情变化。对心脏病患儿面色的观察具有其特殊价值。慢性心力衰竭的患儿面色多为发绀灰暗、稍带浮肿;而急性心力衰竭时,患儿面色灰白、口唇突变发绀。呕吐后的面色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