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原位肝移植术中体外静脉转流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同种原位肝移植术中先行转流,再游离肝脏这一技术改进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连续施行的46例原位肝移植术,前期23例(前期组)按经典式方法先游离肝脏后转流,后期23例(后期组)先转流再游离肝脏,分析比较两组转流时间、无肝期长短、失血量等指标以及术后恢复过程、并发症及预后等.结果前期组和后期组的转流时间分别为(99.78±21.6)min及(96.32±22.25)min,无肝期时间分别为(100.00±21.19)min及(102.00±24.31)min(P>0.05),而术中失血量则为(5 096±4 243)ml及(1 726±1 125)ml,(P<0.01).术后前期组发生并发症26例次,死亡3例,后期组发生并发症13例次,无死亡.结论先转流后游离肝脏,不增加转流时间及无肝期时间,但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助于术后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特别适用于终末期肝硬化患者及肝癌患者的肝移植术.  相似文献   

2.
原位肝移植术中体外静脉转流时机的改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同种原位肝移植术中先行转流再游离肝脏这一技术改进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3年来连续施行的46例原位肝移植术,前期23例(前期组)按经典式方法先游离肝脏后转流,后期23例(后期组)先行转流再游离肝脏,分析比较两组转流时间、无肝期长短、失血量等指标、术后恢复过程、并发症及预后等。结果:两组的转流时间分别为99.78min±21.60min和96.32min±22.25min,无肝期时间分别为100.00min±21.19min和102.00min±24.31min(P>0.05),而术中失血则为5096ml±4234ml和1726ml±1125ml(P<0.01)。术后前期组发生并发症26例次,手术死亡3例,后期组发生并发症13例次,无手术死亡。结论:先行转流后游离肝脏这一技术并不增加转流时间及无肝期时间,但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助于术后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特别适用于终末期肝硬化病人及肝癌病人的肝移植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建立放弃静脉转流的小型猪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广西巴马小型猪(3-6月龄,8-11kg)为实验动物,共实施原位肝移植10例次。供体肝脏游离、冷灌注、切取、修整以及UW保存按常规方法进行。受体术中肝脏游离后夹闭肝上、肝下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并切除受体肝脏,各血管断端与供肝相应血管进行端端吻合,肝上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吻合完毕即开放肝脏血流,在此过程中未使用静脉转流,此后吻合肝动脉、胆管。结果 本组10例次肝移植手术后一周存活率90%(9/10),无肝期时间31.3±2.67min,无肝期血压显著下降(MAP4.5±1.58kPa)但肝血流开放后能较快恢复并渐趋平稳。结论 本组结果表明,非静脉转流条件下的小型猪肝移植模型是一操作方便、易于复制同时又具有较好重复性和稳定性的大动物肝移植模型,能应用于肝移植的系列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中大血管重建方法的改进,提高吻合速度,缩短无肝期时间,减少其对机体的损害。方法选用杂种犬32只,随机分为供、受体两组,每组16只,再将受体组按血管重建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A组10只(磁环吻合非转流组,使用不同口径的氧化钛涂层磁环),B组6只(手工吻合被动静脉转流)。对术中各组的手术时间、血液动力学、血管吻合情况及术后存活情况分别进行观察。结果1手术时间A组手术时间为3.24±0.49h,无肝期为5.89±2.27min,肝下下腔静脉吻合时间为3.89±0.73min;B组手术时间为4.12±0.51h,无肝期为28.33±6.04min,肝下下腔静脉吻合时间12.16±3.72mi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2血流动力学A组血流动力学稳定,不用升压药,补液730.56±150.56ml;B组无肝期血压偏低,持续时间长,肝脏复流后需要大量升压药维持血压,补液量2241.67±390.78ml。3血管吻合口情况A组吻合口均无渗血,少数扭曲吻合口通过轻度旋转磁环予以纠正,术后无血栓形成;B组有4只因肝素化导致吻合口持续渗血,其中1只门静脉血栓,1只门静脉扭曲。4术后存活情况A组存活7d以上3只,3-6d6只,12h1只;B组存活3-6d2只,1-2d3只,12h1只。结论使用磁环进行犬肝移植大血管重建,吻合过程简便,无肝期明显缩短。但磁环需要留置腹腔内,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5.
原位肝移植的静脉-静脉转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技术对原位肝移植术中无肝期血流动力学、生化、体温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8例原位肝移植术中使用JostraRotaFlow离心泵、热交换器、边缘肝素化进行开放式静脉-静脉转流。结果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时间(136.7±60.4)min,灌注流量0.5~3.5L/min,动脉压维持在(82.3±3.3)mmHg,中心静脉压维持在(8.12±4.05)cmH  相似文献   

6.
小型猪非转流原位肝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国小型猪非转流条件下原位肝移植的围手术期特点,以建立成熟、稳定的移植模型。方法:通过预实验组8例次和实验组18例次非转流条件下中国小型版纳猪原位肝脏移植术,观察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及重要代谢指标的变化,改进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特点。结果:预实验组8例次均在术后当天死亡。实验组18例次无术中死亡,术后7d存活率为88.9%。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179.6±14.3)min,平均无肝期(27.3±3.4)min。无肝期血流动力学及生化代谢波动明显。术后当天麻醉清醒,术后约3~5h开始自行排尿,术后第3天正常进食。结论:手术中无肝期时间的缩短及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是非转流条件下猪原位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转流的经典工原位肝移植的效果,分析不转流对胃肠道及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1999年以来我所共为15例终末期肝病患施行了不转流的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术中门静阻断时间平均为40.5min,下年以来我所共为15例终末期肝病患施了不转流的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术中门静脉阻断时间平均为40.5min,下腔静脉阻断时间58.7min;无肝期血压维持在78-96/52-64mmHg.开放门静后从肝下下腔静放血150-20ml结果:15例一月内除1例术后7天死于DIC外,余14例无一例发生与不转流相关的胃肠道和肾功能明显损害的并发症.结论:不转流经典式原位肝移植若无肝期小于1h和血压在80/50mmHg以上,并不增加胃肠道和肾脏功能损害等产发症,有手术时间短和节省费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典原位肝移植术、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原位肝移植腔静脉成形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利弊。方法对2001年10月至2004年5月实施的155例病人的159次肝移植术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典原位肝移植术94例,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48例(包括改良背驮+术中门一腔静脉端侧吻合转流8例),原位肝移植腔静脉成形术17例;术中行血管架桥5例,其中因门静脉闭锁及栓塞行供肝门静脉与受体肠系膜上静脉间架桥2例,因动脉变异分支细小不能利用行供肝腹腔干与受体腹主动脉间架桥3例。159例次肝移植手术均未应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结果原位肝移植腔静脉成形术的手术时间、无肝期最短,术中失血输血量最少,其术中对循环和肾功能的影响与经典术式相仿。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与背驮式肝移植术相比流出道不畅发生率较低,总手术时间较短(平均少30min),但无肝期较长(平均长8min),术中及术后肾上腺出血发生率较高,对肾功能影响较大,三组术后ICU留置天数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542)。结论不同的肝脏移植术式各有其优缺点,术者的经验以及对术式的熟悉程度会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从原则上讲,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病情及术中情况而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达芬奇外科系统在胆道疾病手术中的经验,并探讨其优越性。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应用达芬奇外科系统为24例胆道疾病患者施术。分析总结分别以肝十二指肠韧带、肝脏为视野的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24例患者中1例中转开腹,无一例死亡。以肝十二指肠韧带为术野的17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342.4±37.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68.8±39.5)ml,术后平均住院(11.6±1.5)天。以肝脏为术野的7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438.5±33.9)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92.9±67.6)ml,术后平均住院(10.1±1.2)天。结论:达芬奇外科系统不仅可独立完成胆道疾病手术,使患者受益,而且受到外科医师的青睐,将会推动腹腔镜外科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ʽ����ֲ69������   总被引:62,自引:6,他引:56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肝移植术式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 (腔静脉整形 )。方法 对 2 0 0 0年 6月至2 0 0 2年 4月期间采用改良背驮式肝移植 (腔静脉整形 )技术完成的 69次肝移植术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并与同期采用经典原位肝移植技术完成的 3 2例肝移植病人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组和经典原位肝移植组无肝期时间分别为 (4 2 1± 12 4)min和 (71± 18)min(P <0 0 5 ) ;失血量分别为 (2 40 0± 115 0 )mL和 (5 3 0 0± 2 10 0 )mL(P <0 0 5 ) ;输血量分别为 (2 80 0± 13 0 0 )mL和 (5 40 0± 190 0 )mL(P <0 0 5 ) ;术后 1天腹腔引流量分别为 (3 72± 89)mL和 (12 66± 43 8)mL(P <0 0 5 ) ;前者无腔静脉并发症发生 ,后者发生腔静脉并发症 9例。结论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能明显简化切肝、植肝手术操作 ,显著缩短无肝期时间、减少出血、输血量以及腔静脉并发症 ,优于经典的原位肝移植术和背驮式肝移植术 ,并适用于各种肝移植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正>虚拟肝是利用外科学、临床解剖学、现代影像学、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研发出计算机软件系统,利用病  相似文献   

12.
13.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的体外支持系统,其通过清除各种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作为肝移植前的桥接.但目前人工肝系统尚无法完全模拟肝脏全部生物功能,使得其在临床应用中并未给患者带来长期获益.而在肝脏外科手术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肝脏,如因良性肝脏疾病切除的部分肝...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在巨大肝癌患者复杂肝切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4例巨大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最大直径10 ~ 18 cm,病灶不同程度地累及了第一、二、三肝门.患者难以耐受常规肝切除,均行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结果 4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90 ~840 min,无肝期250~300 min,术中出血量400~1400 ml,术中无肝期未行门、腔静脉转流术.4例患者在体外肝切除后行下腔静脉或肝静脉及门静脉修复成型,均应用成型异体血管来延长剩余肝脏肝上腔静脉以利于腔静脉吻合及第一肝门的重建.本组患者1例术后肝功能正常,1例出现腹腔出血再次手术止血,1例发生肝功能不全,1例出现肝肾功能不全于术后5d放弃治疗而死亡.3例术后生存的患者术后1~2个月间剩余肝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代偿增生.术后生存的3例患者中2例分别于术后8、9个月发现肺部多发转移瘤,分别于术后13个月及15个月死亡.随访截至2012年4月,1例患者无瘤生存37个月.结论 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为复杂肝切除的巨大肝癌患者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及近期肿瘤的复发是限制该手术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究不规则肝切除术和规则肝切除术在巨大肝癌手术切除中的临床应用及比较。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4年6月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手术患者,对已实施的不规则性肝切除术与规则性肝切除术两组病例进行比较。包括两组手术的围手术期各个指标及术中、术后各个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规则肝切除组中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输血浆、输红细胞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地高于不规则肝切除组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能完整切除的最大直径显著小于不规则肝切除(P<0.05);二者在死亡率的比较上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规则肝切除相较,不规则肝切除在腹部手术史引起严重腹腔内组织粘连、肝功能分级较差、肿瘤数目较多及小肝癌中均体现了明显的优势。而对于肿瘤体积较大的肝癌患者,规则肝切除则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assessment of liver dysfunction by application of non-invasive physical and biochemical test procedures. However, liver biopsy remains an important tool for diagnosis, evaluation and prognosis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s and hepatic neoplasms. Liver biopsy results are most useful when the biopsy is performed for well-defined indications following a complete work-up of the patient. In case of lesions highly suspiciou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biopsy should be performed in case surgical (curative) treatment is no option. Thus for the planning of a surgical intervention, biopsy of the tumor is not necessary. In case of concomitant liver cirrhosis, a biopsy taken from the non-neoplastic (cirrhotic) liver may help to assess the functional capacity or to clarify the etiology. Metastases of the liver with unknown primary tumor should be biopsied to obtain information of the primary tumor and the potential for cytostatic therapy. In case of hemangioma or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diagnosed and confirmed by radiology or ultrasound, biopsy is usually not necessary. Concern has been expressed about seeding of the needle tract with malignant cells. Indeed, such instances have been recorded with various carcinomas, but they remain rare events and are seldom of clinical importance. With the use of needles with diameter < 1.3 mm to minimise also the risk of bleeding, the procedure is simple, safe and painles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供肝脂肪浸润程度与肝脏移植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02年1~12月间供体采用UW液灌注的首次肝脏移植病人71例,根据供肝脂肪浸润程度分为四组,比较各组问术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ICU时间及1年移植物存活率等各项指标。结果轻度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的术后ALT、AST、ICU时间、1年移植物存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中度脂肪肝组的术后ALT、AST、ICU时间均高于轻度及无脂肪肝组,但1年移植物存活率一致,三组均无移植物原发无功(PNF)发生。重度脂肪肝组只有2例,故未作统计学分析,其中1例发生PNF,于术后第2天行再次移植手术。结论轻、中度脂肪肝均可应用于l临床肝移植,对病人预后无影响;重度脂肪肝PNF发生率较高,不宜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良恶性病变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解剖性肝部分切除术的67例患者进行可行性及疗效分析,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67例完全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叶切除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0.6±16.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20.8±76.5)ml.术中无需阻断肝门血流,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48 h均能下床活动,术后1~3 d即能进食.术后住院5~7 d,平均(6.6±1.1)d;总住院费用(30767.4±150.1)元.结论对位于肝左叶、右肝表面、肝右叶下段的良恶性病灶,行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叶切除术是安全和可行的,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原位肝移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为一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Wilson's病患儿急症实施背驮式原位全肝移植术。结果:患者术后曾发生胆道梗阻并发症,经放射介入下胆道冲选和胆道取石术后缓解,已生存8月余,现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原位肝移值是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