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回盲瓣回肠末段端端吻合术系指切除病变末段回肠及其系膜 ,结扎、切断回结肠动脉回肠支 ,近端小肠与靠近回盲瓣末段回肠行端端吻合术。此术式由于受传统解剖观念影响 ,即因局部供血不足吻合后会缺血坏死 ,认为距回盲瓣 5cm以内的吻合易发生吻合口漏 ,故临床上不主张此处行端端吻合术。笔者曾收治 5例 ,均行此术并取得了成功。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病人 ,男 3例 ,女 2例。年龄 3 5~ 75岁 ,中位年龄 55 2岁。根据临床表现不同 ,共分 2组。肠梗阻组 :共 3例。例 1 男 ,65岁。系小肠多发性憩室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病人 ,术中见空肠散在…  相似文献   

2.
因腹股沟斜疝或股疝嵌顿、肠扭转及粘连性肠梗阻所致回肠远端坏死及回肠远端巨大憩室破裂而行回肠远端切除术,对其远切端距回盲瓣15cm以内的病例,以保留回盲瓣的肠切除吻合术最符合生理及外科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手术方法】开腹后先用两把直止血钳钳夹坏死段肠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近回盲瓣回肠端端吻合术应用于新生儿和婴儿急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3-2006年行近回盲瓣回肠(末端回肠距回盲瓣10 cm以内)端端吻合术的15例新生儿和婴儿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5例中回肠吻合口距回盲瓣均在10 cm以内,其中5 cm以内9例.1例残留小肠约40 cm者术后当日即自动出院,另14例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0.5 d.仅1例发生切口感染,未发生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结论对新生儿和婴儿具有重要功能的尚未被病变累及的回盲部可采用近回盲瓣回肠端端吻合术,辅助肠减压手术多无必要.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1975~1980年对回盲部切除或右半结肠切除的20个病例,其中盲肠、升结肠及结肠肝曲癌共10例,回盲部淋巴肉瘤3例,回盲部结核3例,均采用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端端套入式吻合术;肠套叠致回盲部坏死2例,右腹股沟斜疝嵌顿致回肠末段、回盲部及阑尾坏死1例,回盲部扭转致肠坏死1例,术中均行坏死部肠管切除回肠升结肠端端套入式吻合  相似文献   

5.
保留回盲瓣小肠切除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近8年对各种小肠疾病手术中确认需切除远端小肠,而其远切端距回盲瓣在10cm以内者,行保留回盲瓣肠切除吻合术共14例,无吻合口瘘发生,现总结如下。一、手术要点:开腹后确定小肠切除的远近切端,钳夹拟切肠段,游离肠系膜时要紧贴肠壁系膜缘进行。近切端肠内容尽量排空。拟作吻合的肠切端尤其是远切端须有出血,否则宁可再切除1~2cm肠管,然后行端端开放吻合(间断全层吻合、间断浆肌层加强)。针距、线结松紧度要适宜。对吻合口距回盲瓣5cm内的6例,切除阑尾经残端置入口径0.5~0.7cm的远端多个侧孔的硅胶管至吻合口近端回肠10cm左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保留回盲瓣在末端回肠超短距离吻合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间6例保留回盲瓣末段回肠超短距离吻合的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例患者均痊愈,其中1例患者(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术中谨慎操作,保证末端回肠的血供及充分的回肠、结肠减压,术后积极抗感染、抑制肠液分泌及营养支持治疗,行保留回盲瓣的末端回肠超短距离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袖带胃减容术起源于胆胰转流手术(biliopancreatic diversion,BPD)的改良术式,Scopinaro等首先报道BPD手术,但BPD存在腹泻严重、吻合口溃疡、营养不良等缺点。1993年,Marceau等在BPD基础上设计了胆胰转流合并十二指肠开关术(biliopancreatic diversion with duodenal switch,BPD—DS):行胃袖带切除,保留幽门,在十二指肠处切断,将十二指肠近端与距回盲瓣上方250cm切断的小肠的远端吻合,十二指肠远端用吻合器闭合,切断的小肠近端则与距回盲瓣上方100cm处的回肠作端侧吻合,形成100cm共同通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创伤性腹股沟疝囊内回盲部肠管破裂的治疗经验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于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例创伤性腹股沟疝囊内回盲部肠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为男性,其中1例右腹股沟滑动性疝患者行回盲部切除、回肠升结肠端侧吻合术;1例右腹股沟斜疝患者行回肠末端破裂清创吻合术,附加盲肠回肠皮管造瘘以保留回盲瓣;1例右腹股沟斜疝患者行改良的经盲肠回肠皮管造瘘术。2例避免了切除回盲部的过度医疗之嫌。术后3例患者均一期治愈,无吻合口漏、修补口瘘、腹腔脓肿形成、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3年,随访期间无一例疝复发。结论对创伤性腹股沟疝囊内回盲部肠管破裂患者,需根据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施行不同的手术。  相似文献   

9.
保留膝关节截肢残端创面的显微外科修复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腿毁损及离断伤不能再植需行高位截肢的病例,要求尽量保留膝关节,但常常残端会有皮肤软组织缺损或后期残端皮肤常出现坏死,如行髁上截肢解决创面,往往影响后期假肢功能。我们采用游离同侧股前外侧皮瓣吻合膝后血管修复膝下残端创面1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回盲瓣重建术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设计了一种保留血供的短长度回-结肠顺向套叠乳头人工回盲瓣,动物实验(流体测压、肠道菌群、组织学)结果显示,该人工回盲瓣术后结构完整,血供良好,无明显萎缩退化,均维持有良好、持久的节制小肠排空和阻止结肠逆流的功能。临床应用7例,均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两种端侧连续缝合血管建立标准动一静脉内瘘成功率及使用时间.方法 回顾性总结114例次动一静脉内瘘成功率及使用时间,其中静脉断端斜行切口为Ⅰ组(62例次),静脉盲端纵行切口为Ⅱ组(52例次).结果 Ⅱ组患者血管内瘘一次性吻合成功率为96.1%,与Ⅰ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患者血管内瘘手术成功率为92.3%,与Ⅰ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盲端纵行切口建立动-静脉内瘘成功率优于静脉断端斜行切口,是端侧吻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鼠神经端侧缝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神经端侧缝合后再生的可能性。方法:用大鼠进行研究,实验分五组:A组,将切断的腓神经远端与正常胫神经干行端侧缝合,保留缝合部胫神经外膜;B组,同A组,缝合部胫神经外膜予以去除(“开窗”);C组,将一神经移植段的两端分别与正常胫神经干和切断的腓神经远端神经干行“开窗”的端侧缝合;D组,将胫神经切断,近端与切断的腓神经远端神经干行“开窗”的端侧缝合。E组对照:仅切断腓神经。术后不同时期分别行电生理、组织学、神经纤维计数等检查。结果:鼠神经端侧缝合后腓神经远端有不同数量的有髓神经纤维再生。结论:动物鼠类神经端侧缝合能够再生  相似文献   

13.
端端吻合术在小婴儿主动脉缩窄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小婴儿主动脉缩窄(COA)端端吻合术后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小婴儿COA 21例,手术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进胸13例,胸骨正中切口进胸8例,前者体温控制在34-35℃,而后者是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同时进行心内其他畸形的纠治。本组12例行端端吻合术,6例行左锁骨下动脉翻转术,3例行Gortex补片扩大术。术毕测下肢与上肢血压差为0-21mmHg(1mmHg=0.133kPa)。结果:12例行端端吻合术的小婴儿术后死亡1例,死亡率8.3%,近期和远期随访例均无残余压差,6例行左锁骨下动脉翻转术死亡1例,近期和远期随访分别有1例和2例存在残余压差34-39mmHg。结论:切除狭窄段后行端端吻合或者行改良的斜行端端吻合术是小婴儿COA较适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用截除肢体复合软组织瓣修复截肢残端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7例临床应用截除肢体复合软组织瓣修复截肢残端缺损的方法:(1)截肢部位带蒂正常组织瓣移位,5例;(2)截除肢体远端正常组织瓣游离移植,2例。经2.5~4年随访,3例死于肺转移,4例健在,局部病变均无复发。初步体会,用截除肢体复合软组织修复截肢残端缺损,具有能降低截肢平面,彻底切除病变,避免从非患肢切除组织瓣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后并发盲端综合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4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资料及再手术方法和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在本次切除盲端手术前均施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本次均施行手术切除胰腺内扩张胆总管盲端,术后随访6-36月效果良好。结论术前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edochopancreatography,ERCP)了解胆胰汇合关系,低位切除胆总管远端以突然缩窄变细为标志,必要时行Oddi’s括约肌切开成形,或许可有效防治盲端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动脉端侧吻合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动脉端侧吻合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在46例47个游离组织瓣移植术中,将游离组织瓣动脉蒂断端修剪成90度截面13个,45度斜面26个,鱼口状8个。应用两定点间断、两定点连续和四定点连续缝合法分别吻合28、10和9个动脉吻合口。结果:2例术中发生吻合口脱落微血栓堵塞皮瓣惟一皮支,经逆行推出血栓解除危象。三种端口之间及三种端侧吻合方法之间,栓塞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46个组织瓣成活,1例皮瓣因静脉栓塞部分坏死。结论:应用动脉端侧吻合技术移植组织瓣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一次性钛钉端端吻合器在国内外胃肠道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尤其对低位超低位的结直肠吻合,使用此吻合器保证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手术时间。本文就1992~1996年对6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一次性钛钉端端吻合器,行保肛手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使一部分低位直肠癌患者避免了永久性结肠造口,改善了生理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结合复习有关文献及临床经验、体会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监视回盲瓣形态在小儿肠套叠水压灌肠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显像对临床行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的肠套叠患儿进行监测,仔细观察回盲瓣形态。结果:106例肠套叠患儿,回盲瓣均有不同程度水肿,其形态表现为"蟹爪"样活动者88例,表现为"闸门"样开放者18例。结论:在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过程中,超声监视回盲瓣形态,可用于指导是否需要继续灌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端端吻合术(ETEa)和端侧吻合术(ETSa)在桡动脉-头静脉造瘘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7月,共收治需要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180例,均行前臂远端或腕部动静脉造瘘术,其中端端吻合90例,端侧吻合90例;术后均随访12个月,分别观察早期血栓形成(2周内)、迟发性血栓形成、吻合口狭窄、盗血综合征等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通畅率. 结果 术后12个月,端端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端侧吻合(P<0.05),早期血栓的发生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端侧吻合术后无1例出现盗血综合征,术后1年通畅率显著高于端端吻合术(P<0.05). 结论 端侧吻合在术后并发症和初期通畅率方面均优于端端吻合,在肢体远端行自体动静脉造瘘端侧吻合术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回肠插管造口术在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吻合口瘘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5例直肠癌行保肛术,术中用24号气囊导尿管经回盲瓣行回肠插管造口,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结果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结论使用24号气囊导尿管经回盲瓣行回肠插管造口预防术后吻合口瘘。具有免除患者再次手术,减轻经济负担,有利于术后尽早进行肿瘤综合治疗,疗效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