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手术对白介素-10(IL-10)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影响.方法: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病变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组)和对照组20例(中低温心脏停跳组).实验组在浅低温[(32±1)℃]体外循环、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心脏跳动中手术;对照组经冠状静脉窦逆灌冷晶体停搏液、中度低温[(28~30)℃]体外循环下手术.分别于手术前、主动脉阻断即刻、主动脉阻断15 min、主动脉开放15 min、主动脉开放1 h、主动脉开放2 h、主动脉开放4 h、主动脉开放24 h采集血液标本,检测两组各个时点血浆IL-10、cTnT水平.结果:①IL-10在主动脉阻断15 min两组都明显升高(P<0.01);但在主动脉开放15 min后各时点实验组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②cTnT在主动脉开放15 min两组都明显升高(P<0.01);但在主动脉开放15 min后各时点实验组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手术能增加IL-10释放,减少cTnT释放,从而可减轻体外循环术后全身炎性反应及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心脏手术犬血浆肌钙蛋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方法对体外循环术中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16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浅低温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组)与对照组(中度低温心脏停跳组),每组8只。体外循环(CPB)150min。于6个时点采静脉血,检测血浆肌钙蛋白Ⅰ(cTnⅠ)。结果:两组CPB期间cTnⅠ与CPB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实验组与对照组cTnⅠ在CPB中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I可作CPB过程中检测心肌保护效果的敏感指标;心脏不停跳法有利于减少cTnⅠ的释放,具有较佳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灌注方法和意义。方法 :2 4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例常规建立体外循环 ,只阻断上下腔静脉 ,而不阻断升主动脉 ,不使用心脏停博液。术中控制鼻咽最低温 31.2± 0 .6℃ ,并使用艾司洛尔 ,使心率在 4 0~ 5 0次 /分空跳下完成手术。术中灌注流量 :成人 80~ 12 0ml/kg/min ,小儿 10 0~ 16 0ml/kg/min。结果 :转流中血气 ,电解质正常 ,与转流前、后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浅低温并用艾司洛尔 ,心率与转前有显著差异 (P <0 .0 1)。转流中有 2例出现室颤 ,系降温过快过低所致 ,3例有轻度血红蛋白尿。心脏手术完毕后即可停机。结论 :浅低温不停跳法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下体外循环灌注法 ,能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损伤 ,避免再灌注损伤 ,而获得理想的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院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6例施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病例,并施行体外循环,阻断上下腔静脉而不阻断升主动脉,不使用心脏停搏液;逆行灌注者,阻断升主动脉经冠状静脉窦逆行持续灌注机器氧合血,体温维持在(32±1)℃,在心脏空跳条件下完成心脏直视手术。结果:心脏手术完成后即停可停机,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多巴胺等药物用量减小。低心输血量发生率降低,无严重心律失常,血尿发生率降低。血液生化及血气分析检查结果均显示较传统方法好。无空气栓塞发生,早期病死率降低。结论: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法是一种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尤其在人均年收入1000美元以下的欠发达地区的医院与国内大医院及心脏专科医院相比较,存在着软硬件等诸多方面的不足,能最大程度地减小心肌缺氧损伤,避免再灌注损伤,从而获得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大大提高了心内直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心肌保护方法对双瓣膜置换术心肌氧摄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心肌保护方式对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手术心肌氧摄取率的影响.方法 2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8例.①顺行灌注组:先经主动脉根部间断灌注冷血心脏麻痹液,完成二尖瓣置换,再斜行切开主动脉,直接经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灌注心脏麻痹液,完成主动脉瓣置换术. ②逆行灌注组:经冠状静脉窦间断逆行灌注冷血心脏麻痹液,依次完成二尖瓣置换和主动脉瓣置换术. ③顺灌加逆灌注组:先按顺行灌注方法完成二尖瓣置换,再采用逆灌方法完成主动脉瓣置换术.观察3组患者心肌氧摄取率、乳酸的变化.结果 24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均痊愈出院.阻断主动脉期间心肌氧摄取率均降低,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开放主动脉后10 min心肌氧摄取率仍低于阻断主动脉前,逆行灌注组降低更明显.阻断主动脉和开放主动脉10 min 3组各时相点动脉血和冠脉回流血乳酸含量均较阻断主动脉前明显升高,而冠脉回流血乳酸含量又较动脉血含量高.逆灌组阻断主动脉80 min和开放主动脉10 min动脉血和冠脉回流血液乳酸浓度均高于顺灌组,开放主动脉10 min时则高于顺灌加逆灌组.结论双瓣膜置换手术中顺行灌注或顺灌加逆灌注冷血心脏麻痹液的心肌保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不同年龄患者应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法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在拟行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病人中,按年龄<3岁、3~12 岁、≥12岁分为3组,各组随机选择30例病人,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房间隔修补术或室间隔修补术.在切皮前、转流前、停机后10 min、手术毕等时点取动脉血作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检测,并观察术中及术后病人的恢复情况.结果 各组停机后的cTnI浓度值均比转流前增高(P<0.01).婴幼儿组cTnI浓度的增高幅度较其他组高,且术后恢复效果相对较差(P<0.05).结论 3岁以上患者应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法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优于婴幼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心脏停跳与心脏不停跳心脏外科手术结合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全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组(不停跳组,n=19):经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在浅低温下阻断主动脉,持续灌注机器氧合血,在心脏空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全胸腔镜下心脏停跳二尖瓣置换术组(停跳组,n=21):经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在中低温下阻断主动脉,灌注心脏停跳液,在心脏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 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低心排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气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术期死亡,不停跳组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较停跳组长(P<0.05); 不停跳组与停跳组相比体外循环时间、ICU监护治疗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可明显降低住院费用(P<0.05);心肌酶检测显示,两组术前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T(cTn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外循环开始后,两组CK-MB、LDH、cTnT浓度水平均逐渐增高,其中CK-MB与cTnT浓度于术后24 h达到高峰,并开始逐渐下降,LDH浓度呈逐渐上升趋势,两组同时间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全胸腔镜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较全胸腔镜心脏停跳二尖瓣置换术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低,心肌保护效果更好,患者获益大,全胸腔镜心脏外科手术与心脏不停跳心脏外科手术结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心脏不停跳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用氧合血冠状动脉持续顺行灌注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将冠状动脉持续顺行灌注心不停跳主动脉瓣置换术的 2 2例病人作为 A组 ;将不阻断主动脉心不停跳下二尖瓣置换术的 30例病人作为 B组。测定并比较 A、B两组不同时点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及肌钙蛋白 I(c Tn I)的变化情况。结果 :A、B两组 CK- MB、c Tn I在术中冠状静脉窦血和术后静脉血相应各时点含量变化情况是相似的 ,两者相应各时点 CK- MB、c Tn I含量平均值之间的比较经 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用氧合血冠状动脉持续顺行灌注心不停跳主动脉瓣置换术与不阻断主动脉心脏跳动下心脏手术同样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联合瓣膜置换术对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将 3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浅低温逆行灌注心不停跳组 )与对照组 (中度低温心停跳组 ) ,每组 15例 ,体外循环 (CPB)15 0min。于 6个时点采静脉血 ,检测血浆内皮素 (ET)。结果 转机后ET持续升高 ,逆灌开始 90min至CPB后与CPB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对照组阻断主动脉后 6 0min至CPB后与CPB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实验组与对照组转机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转机 6 0、90、12 0min ,主动脉开放 30min及CPB后对照组较实验组升高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联合瓣膜置换术减少了ET的合成及释放 ,可能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
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冠脉血心肌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常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与冷停跳手术冠脉血心肌酶学的变化,明确不停跳手术对心肌保护的保护作用。方法:28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不停跳与冷停跳组,每组14便。不停跳组分别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15min、体外循环停止时及停后30min、60min采血。冷停跳组分别于体外循环前、主动脉阻断时、 主动脉开放时、开放后30min、60min采冠脉血测心肌酶。结果:不停跳组体外循环开始后各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分析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不阻断升主动脉停跳心内直视手术、阻断升主动脉心内商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 方法 4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选择分为不阻断升主动脉不停跳组(n=15),不阻断升主动脉停跳组(n=15),阻断升主动脉组(n=15).比较心肌细胞三磷酸腺苷含量、血浆丙二醛和心肌钙蛋白Ⅰ浓度,以及电子显微镜下对比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结果 阻断升主动脉组心肌细胞三磷酸腺苷含量、血浆丙二醛浓度、血浆心肌钙蛋白-Ⅰ浓度均小于不阻断升主动脉停跳组和不阻断升主动脉不停跳组,后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阻断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破坏较为严重,而不阻断升主动脉停跳组和不阻断升主动脉不停跳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正常. 结论 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心脏跳动或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术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心脏不停跳与停跳行二尖瓣置换术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将12例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BH)与12例冷晶体灌注心脏停跳下二尖瓣置换术(CCP)做比较,在麻醉后10 min,术后42、4、48、72 h这5个时点抽取周围静脉血测定血清CK、CK-MB、cTnI,MYO的变化。其中随机在BH组及CCP组各抽取10例,分别于体外循环(CPB)前和体外循环后取右心房心肌标本,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形态并进行量化计分。结果 BH组术后各项指标虽较麻醉后增高,但增高幅度小于CCP组,在术后24 h均开始下降,72 h已基本接近正常。CCP组在术后24 h时各项指标除MYO外仍持续增高,72 h尚未恢复。体外循环后CCP组肌线粒体计分均高于BH组(P〈0.01),BH组心肌超微结构优于CCP组。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较冷晶体灌注心脏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法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行心内直视手术的11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法心内直视手术,对照组采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法心内直视手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①观察组转流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动静脉阻断时间、ICU停留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手术前,两组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I(cTnI)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停机时与术后24h,两组AST、LDH、HBDH、CK、cTnl均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AST、LDH、HBDH、CK、cTnI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法心内直视手术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停跳与不停跳心脏瓣置换术心肌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停跳和不停跳心脏瓣置换术心肌酶学的变化,明确不停跳手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50例瓣膜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停跳组),每组25例。两组分别于体外循环前5min,体外循环后2,6,24,48h采血测定心肌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对照组再灌注后CK、CK-MB、LDH、AST明显增高,与实验组同时点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不停跳心脏瓣膜置换术能有效降低心脏手术患者CK、CK-MB、LDH及AST活性,从而减少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并总结中低温停循环取出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术中脱落瓣膜1例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采用股动脉插管,心肺转流开始后快速降温至鼻咽温25℃,负压辅助快速超滤,用Delnido冷停搏液灌注升主动脉使膨胀支架部分回缩,停循环下切开升主动脉取出移位瓣膜同时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脏停搏液保护心肌,阻断主动脉后恢复循环并重新灌注HTK液后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结果手术顺利,体外循环时间126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1 min,停循环时间5 min,术后9 h清醒,呼吸机时间25 h,ICU停留时间5 d,术后14 d康复出院。结论 TAVI术中瓣膜脱落且瓣膜支架存留于升主动脉导致无法阻断者可行短暂低温停循环取出,采用灵活的超滤、心肌保护等体外循环技术,做好各种应对方案有利于手术安全实施。  相似文献   

17.
郭海涛  鲁传龙 《医学综述》2014,20(18):3452-3453
目的探讨并总结体外循环下行重症心瓣膜病外科手术中体外循环的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心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10例,主动脉瓣置换术7例,二尖瓣并主动脉瓣置换术7例,二尖瓣置换术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流转期间灌注压维持6070 mm Hg,中心静脉压070 mm Hg,中心静脉压05 cm H2O,对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采用顺灌+逆灌相结合的灌注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超滤技术,记录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心脏复跳比例及手术结局。结果体外循环时间为(189.5±44.8)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15.4±28.5)min;心脏自动复跳率为88.6%,除颤复跳率为11.4%;体外循环中患者均成功脱机;术后2例(5.7%)死于合并肾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选择合适的灌注方法、进行心肌和肾脏保护、适时采用超滤技术、准确掌握脱机指征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 :并行循环 ,阻断上下腔静脉而不阻断升主动脉 ,不使用心脏停搏液 ;逆行灌注者 ,阻断升主动脉后经冠状静脉窦逆行持续灌注机器氧合血 ,鼻咽温维持在 33℃± 1℃ ,在心脏空跳条件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 :心脏手术完毕即可停机 ,术后血液动力学平稳 ,多巴胺用量很少。低心排发生率 1 .0 % ,血尿发生率 3.8%。无 1例发生空气栓塞。早期死亡率 2 .5 % (5 / 1 94 )。结论 :心脏不停跳法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 ,获得较理想的心肌保护和临床效果 ,可应用于绝大部分心内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56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并对心肌保护,空气栓塞的防治进行探讨。方法心肺转流后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不灌注冷停液,心脏表面不降温,在鼻咽温31~35℃,心率40~60次/min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无空气栓塞、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能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心肌缺血、低氧及再灌注损伤,手术效果安全、可靠,适合于大多数心脏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在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中心肌保护的有效性。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1~12月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患者58例,进行围术期心肌保护研究。根据术中心脏灌注停跳方式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顺行性灌注组(对照组,n=26),主动脉根部或径冠状动脉开口顺行性灌注冷血心脏停搏液;顺+逆行灌注组(实验组,n=32),顺行灌注诱导心脏停搏,再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观察两组患者早期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58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术期,未出现死亡及重要脏器损害等并发症。实验组手术效果更佳,术中心脏自动复跳率、复跳后ST段改变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血清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在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中能够安全的应用,该方法心肌保护确切,且可避免损伤冠脉开口,避免因心肌肥厚或冠脉狭窄导致的术中灌注不足等严重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