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0例肝病患者凝血指标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肝病患者凝血指标的检测意义,对66例肝硬化(含8例肝癌)及34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份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进行了测定并与152例正常人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肝硬化、肝癌患者的PT、APTT明显延长,FIB含量明显降低,与正常人比较差别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PT、APTT与正常人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FIB与正常人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肝癌组与乙肝大、小三阳肝硬化、病因不明的肝硬化、丙肝肝硬化以及乙肝大、小三阳肝硬化之间比较PT、APTT、FIB均无显著性差异。丙肝肝硬化组与乙肝小三阳肝硬化组比较FIB有显著性差异。乙肝大、小三阳肝硬化与病因不明的肝硬化比较PT有显著性差异。丙肝肝硬化与病因不明的肝硬化组比较PT、FIB有显著性差异(P<0.05),APTT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PTT、PT延长、FIB的降低以丙肝肝硬化最为显著,面病因不明的肝硬化最不显著。PT、APTT、FIB三项凝血指标对肝炎、肝硬化的诊断、病程进展、预后都是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肝脏在正常的凝血、抗凝和纤溶中起重要作用.大多数的凝血、抗凝及纤溶因子是在肝脏中合成的.同时它还有清除或灭活被激活因子的作用.肝病会导致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失衡,表现为多种凝血指标的异常[1].因此监测其凝血指标的改变在临床上有一定的价值[2].凝血四项指标的检测可比较全面地了解肝病时凝血因子的减少程度,借以帮助判断肝细胞损害程度,且对预后并发出血及预后有帮助.为此对肝硬化病人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进行检测,并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脑梗死患者凝血检测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凝血象和血小板的变化。方法:对我院86例脑梗死患者和102例健康对照组的凝血象和血小板进行测试。结果: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FIB)值升高,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㈣值缩短,血小板(PLT)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凝血的指标是判断出血性疾病的主要诊断指标,检测脑梗死患者的凝血象和血小板,能早期发现患者的血栓前状态,能尽快溶栓.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比较134例正常妊娠妇女和6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的变化,并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正常早期妊娠组PT、APTT、TT、Fib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PT,APTT、TT、Fib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PT、APTT、TT明显低于正常妊娠期(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PT、TT下降尤为显著,Fib测定值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处于显著的高凝状态,产前行凝血功能检测对预测妊婚切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云  李雪梅 《血栓与止血学》2007,13(5):231-231,23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血凝仪ACL Advance对40例正常对照组、40例肝硬化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问(aPTT)、纤维蛋白原(Fbg)进行检测。结果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和TT均明显延长(P〈0.01),Fbg明显减低(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凝血指标检测对判断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和病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检测轻、中度肝炎与肝坏死、肝硬化患者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D -二聚体含量 ,探讨其在不同程度肝病中含量变化的意义。方法 :PT、APTT、TT和Fg用血凝仪自动检测 ,D -二聚体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 :在一般肝病 (轻中度肝炎 )中 ,除PT外 ,APTT、TT、Fg和D -二聚体四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在重症肝病 (肝坏死、肝硬化 )组中 ,检验指标与对照组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凝血指标的检测对轻中度肝病的诊断意义不大 ,但可预计重症肝病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动态观察以上凝血指标 ,可判断病情的预后及发展方向 ,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临产孕妇凝血四指标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凝血酶时间(TT)的检测,以充分了解孕妇体内凝血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临产孕妇的一般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30例身体体检合格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CL-70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所有患者PT、APTT、FIB、TT,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PT、APTT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IB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TT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凝血四指标对孕妇体内的凝血情况进行检测对预防和治疗产中、产后大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以及血小板计数变化及其意义。②方法 测定56饲肝硬化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以及血小板(PKT)。③结果肝硬化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APT、FT、TT、Fg以及PLT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④结论肝硬化患者APTT、PT、TT延长,Fg、PUF值降低。  相似文献   

9.
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APTT)、纤维蛋白原(HB)、凝血酶时间(TT)等凝血功能指标是反映凝血系统及纤溶功能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检测43例肝硬化患者的上述四项指标,探讨凝血功能四项指标评价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损害程度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凝血指标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妊娠是妇女的一段特殊生理时期,机体的各项生理指标会有所变化,以利于胎儿的生长和娩出。在凝血功能方面国内已报道妊娠妇女的纤维蛋白原(Fbg)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但综合报道这几项常规凝血指标变化的不多。近年来,血栓和止血试验的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四项(PT、APTT、TT、Fib)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123例临产孕妇和95例健康非妊娠妇女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时间(TT)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PT、APTT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Fib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产孕妇体内凝血、抗凝血成分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均发生明显改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防产科意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妊高征患者凝血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妊高征患者凝血功能与正常孕妇凝血功能间的区别。方法:用凝固法在COAG-A-MATE XM半自动凝血仪上检测38例妊高征患者和24例正常孕妇的PT,APTT,Fg。结果:妊高征患者的PT,APTT均低于对照组,妊高征患者的Fg高于时照组,两者有差异。结论:妊高征患者的高凝状态远大于正常孕妇。  相似文献   

13.
手术前4项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术前检查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及凝血酶时间 (TT)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 2 6 0 8例术前PT、APTT、FIB、TT 4项凝血功能并与Duke法和玻片法测定 180 8例术前出血时间 (BT)与凝血时间 (CT)对比。结果  2 6 0 8例中 ,PT、APTT、FIB和TT延长分别为 1.7%、2 .9%、15 .4%和 15 % ;180 8例中 ,BT和CT延长分别为 0 .38%和 0 .49%。结论 PT、APTT的敏感性较强 ,TT、FIB可作为筛检试验 ,此 4项均较BT和CT法敏感。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20,(4):506-509
目的:探讨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这五项凝血指标水平与肾病综合征的关联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13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和136例健康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组的FDP、FIB和D-二聚体检测高于肾小球肾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肾病综合征组的D-二聚体、FDP阳性率分别为86.8%和68.4%高于肾小球肾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肾病综合征组的PT和APTT结果低于肾小球肾炎组和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肾炎组D-二聚体、FDP、FIB、PT和APT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可以提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凝状态和血栓风险,有利于患者的合理诊疗及血栓预防。  相似文献   

15.
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 )及纤维蛋白原 (Fib)四项检测 ,常作为凝血相关指标被临床实验室采用。为评价其在肝炎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和使用价值 ,我们对 30 6例乙型肝炎 (以下简称乙肝 )患者联合检测 4项指标。1 材料和方法1.1 检测对象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0年 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乙肝患者30 6例 ,其中男 2 31例 ,女 75例 ;年龄 8~ 6 5岁 ,平均 35 .7岁。按 2 0 0 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分型 ,急性肝炎 15例 ;慢性轻度 82例 ,中度 74例 ,重度 48例 ;重型肝炎2 9…  相似文献   

16.
龙峥嵘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0):4122-4124
目的:分析出凝血四项及总胆汁酸随肝病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而变化的情况,并探讨联合检测出凝血四项及总胆汁酸的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90例肝病患者及3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进行总胆汁酸(TBA)测定,同时用CoaDATA4001半自动血凝仪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做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TBA在各型肝病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T、APTT、TT、FIB四项在急性肝炎、慢性轻度病毒性肝炎患者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慢性中、重度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及重症肝病患者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检测PT、APTT、TT、FIB及TBA能较好地反映肝功能状况并评估肝脏受损程度,可以从多方面为肝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准确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汪鸿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747-3748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对手术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并将我院60例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检测结果。结果手术第1,3,5天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B)等指标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血液呈高凝状态,因此,进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探讨妊娠晚期孕妇血液中凝血功能的状况及凝血功能检测对孕晚期患者的临床指导意义。本文对我院1 756例临产孕妇及570例门诊就诊的正常非妊娠女性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值进行了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组:1 756例我院住院待产的妇女,孕期大于38周,心、肝、肾功能正常,无其他合并症,年龄22~43岁,平均23岁。对照组:我院门诊就诊女性,选择心、肝、肾功能正常,无凝血机制异常及血液系统疾病,未怀孕女性  相似文献   

19.
528例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亚玲 《中外医疗》2010,29(15):6-7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28例临产孕妇(实验组)和125例非孕健康妇女(对照组)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检测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的PT、INR、APTT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i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TT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临产前进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对预防产科并发症、保证母子平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脑梗死患者的凝血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四项进行了检测,现小结与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150例脑梗死病人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我国1995年脑血管疾病分类标准,由专人登记。其中男93例,年龄32~81岁,平均56.5岁,女57例,年龄33~81岁,平均56岁。1.2 仪器采用美国400CPLUS半自动血凝仪,使用山东省血栓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的试剂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