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蒙古自治区首例三维逆向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优化及剂量的验证.方法用CT模拟定位机收集患者图像资料,根据病变(靶区)及周围重要器官和组织的三维解剖特点和预定的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的限量,借助计划系统计算出射野方向上的应需要的强度分布.结果靶区处方剂量进一步提高,周围正常组织并发症减低,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讨论三维逆向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计划对内蒙古自治区肿瘤患者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二种不同形状的肿瘤靶区设野计算,比较四种立体放射治疗技术的剂量适形特点和正常组织受照剂量.方法患者经过CT模拟定位后,行三维治疗计划勾画和计算.二个靶区,一个小而规则的肿瘤和一个大而不规则的肿瘤.用四种立体放射治疗技术对二靶区进行计算和比较:1.旋转治疗(ARC):似传统的直线加速器的旋转治疗,用3~4个弧度;2.三维适形技术(3D):用6个非共面固定野治疗;3.调强治疗(IMRTa):用5个共面固定野和多叶光栅调强治疗;4.IMRTb:用6个非共面固定野和多叶光栅调强治疗.IMRT由反向治疗计划系统计算.每个靶区和每种技术都经过剂量容积直方图计算.结果对小而规则的肿瘤,四种技术的剂量适形度和正常组织的等剂量分布基本相似,IMRTa相对更加出色.对大而不规则的肿瘤,在靶区剂量适形度上IMRTb表现最好;在正常组织的高/低剂量分布上IMRTa最好.结论与ARC和3D相比,调强技术能提高靶区剂量的适形度和减少正常组织的高/低受照剂量和范围,用立体放射技术治疗大而不规则的肿瘤靶区,调强技术可以提高治疗率.  相似文献   

3.
梁远 《广西医学》2008,30(10):1520-152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飞速发展,放射治疗技术日新月异,相继出现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radiotherapy,3D-CRT)和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3D-CRT的目的是使放射治疗的三维高剂量分布与靶区的三维形状一致,以保护靶区周围的正常组织.然而,对于形状特殊的肿瘤,传统的3D-CRT无法实现三维高剂量分布与靶区的三维形状一致,这时就需要根据要求对每一射束的输出强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肿瘤三维空间上的高剂量分布适形,这就是所谓IMRT.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二种不同形状的肿瘤靶区设野计算,比较四种立体放射治疗技术的剂量适形特点和正常组织受照剂量。方法:患者经过CT模拟定位后,行三维治疗计划勾画和计算。二个靶区,一个小而规则的肿瘤和一个大而不规则的肿瘤。用四种立体放射治疗技术对二靶区进行计算和比较:1、旋转治疗(ARC):似传统的直线加速器的旋转治疗,用3-4个弧度;2、三维适形技术(3D):用6个非共面固定野治疗;3、调强治疗(IMRTa):用5个共面固定野和多叶光栅调强治疗;4、IMRTb:用6个非共面固定野和多叶光栅调强治疗。IMRT由反向治疗计划系统计算。每个靶区和每种技术都经过剂量容积直方图计算。结果:对小而规则的肿瘤,四种技术的剂量适形度和正常组织的等剂量分布基本相似,IMRTa相对更加出色。对大而不规则的肿瘤,在靶区剂量适形度上IMRTb表现最好;在正常组织的高/低剂量分布上IMTRa最好。结论:与ARC和3D相比,调强技术能提高靶区剂量的适形度和减少正常组织的高/低受照剂量和范围,用立体放射技术治疗大而不规则的肿瘤靶区,调强技术可以提高治疗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肺癌常规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两种不同放射治疗方案中靶区及正常组织的受量。方法应用拓能公司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在20例肺癌患者的CT图像上设计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然后在CT图像上模拟常规射野照射。总剂量均给60 Gy左右。比较两种计划肺、脊髓等正常组织受量。结果常规照射和适形放射治疗相比较,肿瘤体积各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脊髓的最大受照剂量、肺的V20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在靶区覆盖度、靶区适形度上均优于常规照射计划,且能减少肺的受照体积百分比,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CT图像和CT/MRI融合图像来源的肺癌脑转移肿瘤靶区,评价CT/MRI融合靶区容积应用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时,对治疗剂量的影响。方法:将2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增强CT和MRI扫描的图像传送至图像处理工作站,在CT和CT/MRI融合图像上分别勾画GTV和周围重要的器官。每个病例分别在CT图像和CT/MRI融合图像都做1个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肿瘤的处方剂量为60 Gy,比较2个治疗计划中肿瘤靶区的95%容积(D95)受照平均剂量、周围正常组织的5%容积(D5)受照平均剂量。结果:CT/MRI融合图像上的肿瘤靶区平均比CT上的肿瘤靶区大21.32%。用CT上勾画的靶区有一部分肿瘤处于低剂量区,CT/MRI融合图像上的靶区D95剂量分布较好,但在周围重要器官的剂量分布较高。结论:CT/MRI融合图像有助于靶区的确定,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上的肿瘤靶区剂量分布足够,能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更利于精确放疗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三维CT模拟定位和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在放射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 ,肿瘤的放射治疗进入了三维适形放疗 (Three -dimensionalconformalradi ation ,3-DCRT)的新时代 ,放射肿瘤学家长期追求的适形剂量分布终于得以实现。 3-DCRT使靶区受到确切的适形的高剂量照射的同时 ,使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大大减少 ,从而为靶区的增量创造了条件[1] 。CT模拟 (CTsimulation ,CT -sim)和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three -dimensionalradiationtherapytreatmentplan…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系统对比研究Ⅲ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常规放射治疗与适形治疗的肿瘤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方法对32例Ⅲ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行常规模拟定位及CT模拟定位;为每例患者设计3套治疗计划。计划1为CT模拟定位下的三维适形放疗计划(3DCRT);计划2为虚拟综合治疗计划(VCTP):即先常规后程适形治疗计划;计划3为普通模拟机定位常规治疗计划。均给予常规分割,处方剂量60Gy。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3种计划肿瘤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差异。结果3种治疗计划在靶区剂量上,VCTP的剂量高于3DCRT,3DCRT比CTP剂量高。部分数据差异有显著性。而3DCRT和VCTP计划基本能满足靶区剂量要求。在正常组织受量上,3DCRT优于VCTP和CTP。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能够在减少肺照射剂量同时给予肿瘤靶区更多的剂量照射,进而有助于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9.
作为治疗肿瘤的外照射,放射治疗方式不断改进,从传统放疗到三维适形放疗(3D-CRT),再到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技术.IMRT技术在肿瘤的治疗上具有突出的优势,靶区和剂量的适形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为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由于靶区的高剂量和对周围危及器官的保护,使得剂量梯度变大,对治疗位置的准确性要求更高.如果治疗位置偏差较大,IMRT的优势将完全丧失.近年来发展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为IMRT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放疗精确度.因此近年来放射治疗位置验证模式在临床上被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应用,本文就放射治疗位置验证在临床研究与应用方面的进展作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放射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最大限度地集中射线剂量到肿瘤(靶区 )内 ,消灭肿瘤细胞 ,同时使周围正常组织或器官尽可能受到少的照射。现代放射治疗技术中的三维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能够做到照射方向上的射野形状与肿瘤 (靶区 )形状一致 ,靶区中高剂量区的剂量分布形状在三维空间上与肿  相似文献   

11.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肝癌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汝琼 《广西医学》2001,23(4):985-986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 3Dimensional conformalradiation therapy,3DCRT)是利用 CT、核磁共振和 X线数字减影等先进影像设备及三维重建技术 ,确定病变和邻近重要器官的准确位置和范围 ,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 ,拟定三维适形的方向 ,优化分割病变和邻近重要器官的剂量分布计划 ,高剂量区在三维 (立体 )空间分布与肿瘤形状一致 ,因此 ,肿瘤区受高剂量照射 ,邻近正常组织受低剂量照射 ,使射线对病变实行“手术”照射 ,具有疗程短、疗效好等优点 ,目前已成为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我科自 1 999年 4月至 2 0 0 0年 3月应用此技术治疗 1 8例肝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中,应用64排容积CT模拟定位,勾画靶区、设计计划更精确,保证放射治疗的精确性。方法菲利浦64排螺旋CT机、激光定位系统、Xio放疗治疗计划系统(TPS)、体位固定模具等。分别对256例肿瘤患者采取不同的体位固定技术进行CT定位、制定治疗计划和对靶区中心进行位置验证。结果 256例恶性肿瘤患者利用64排容积CT模拟定位,成功率达100%,靶区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结论用64排容积CT模拟定位,扫描速度快,密度分辨率高,靶区勾画精确,更利于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CT模拟定位机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成为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CT/MR图像融合在鼻咽癌三维适形放疗中靶区勾画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欣 《医学文选》2006,25(3):549-551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的高发病,由于鼻咽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和鼻咽的特殊解剖结构,至今为止放射治疗仍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其5年生存率约50%,放疗后约有10%~30%的病人复发。为提高鼻咽癌的局控率和降低复发率,许多学者一直在探索新的治疗途径,近10多年来随着影像学、放疗设备和放射生物学的发展,放疗朝着更加精确方向发展,适形放疗技术,包括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Therapy,3-DCRT)代表了现代肿瘤放疗发展的方向。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一种能够使高剂量区的剂量分布在三维方向上和靶区的实际形状相一致的照射技术,它包括照射靶区和周围重要器官和组织的三维定位、治疗计划设计、模拟及实施4个方面,其优点是进一步减少周边正常组织和器官的受量和卷入射野的范围,大大改进高剂量区与靶区形状的适合度,这在鼻咽癌、前列腺癌、颅内肿瘤等三维适形治疗与常规治疗的研究比较中得到证实。与常规治疗相比其体现出精确定位、精确计划和精确治疗等优势。而其实施的前提条件是CT或MR的精确定位。本文主要综述CT、MR及CT与MR图像融合在鼻咽癌3DCRT中临床靶区确定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董海波 《医学综述》2000,6(7):330-332
<正>1 前言 适形放射治疗(Conformal Radiotherpy,日文称为“原体”照射)是一种体外照射技术,该技术能使高剂量区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的实际形状相一致。放射治疗界也将它称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与常规放射治疗相比,适形放射治疗具有更高的焦皮比和更小的放射损伤区。它是肿瘤放射治疗的一次变革。目前认为,适形放射治疗将是21世纪肿瘤放射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近2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经历了很大的变革。正像著名的美国医学物理学家J.Purdy所描述的那样,放射治疗已进入一个崭新的令人振奋的时代,即三维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Radiation Therapy,3DRT)时代。3DRT的标志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 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及其更高级形式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的发展。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一种先进的外照射技术,它可以使经计划设计的高剂量区域很好地包罗三维靶体积(癌细胞),同时使周围的敏感组织和器官接受的剂量最小。这一技术一般由三维治疗计划设计的一组固定照射野实现, 每一照射野的形状都与靶体积的投影一致,通常其强度分布是均匀的。调强放射治疗是一种更为先进的三维适形照射技术,它应用多种计算机优化技术,产生非均匀强度分布的照射野, 对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放疗技术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放射治疗的最合理方式。方法:对2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2种技术,同时设计胸壁治疗计划,通过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2种治疗计划中照射野的数目、肿瘤靶体积的剂量、适形指数(CI)、剂量不均匀指数(HI)及心、肺、肝等重要组织器官的照射量。结果:IMRT技术靶区的适形度、剂量分布均匀,心、肺、肝正常组织器官的照射量分别为0.21、1.19、2.75、9.797、.68 Gy,优于3D-CRT,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种治疗技术中肿瘤靶区内剂量分布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MRT可以提高靶区内剂量分布的均匀性,减少胸壁出现高剂量区;能减少心、肺、肝等器官的照射容积和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使患者了解现代肿瘤放射治疗中CT模拟定位的重要性,使其积极地配合摆位,减小操作过程中的误差,提高精确度.方法 对494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方法.进行摆位、体位固定、激光定位、扫描及图像传送.结果 CT模拟定位中加强多种护理,为治疗计划的设计、剂量分布的计算与实施提供更多的图像信息和更高的定位精确度,使治疗中心和靶中心的误差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CT模拟定位的护理措施的实施,使肿瘤的定位、治疗计划的设计到治疗计划的模拟实施得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部肿瘤三维适形放疗的定位和摆位技术。方法:对35例体部肿瘤患者采用CT模拟定位扫描,将扫描图像输送到计划系统,设计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用(6~10)MV直线加速器实施放射治疗。结果:近期疗效:CR 9例,PR 15例,NC 8例,有效率为91.42%。结论:3D-CRT可提高肿瘤靶区照射剂量,减少正常组织损伤,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减轻患者放疗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7):110-113+1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螺旋断层放射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剂量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行放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CT平扫。分别制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方案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T)方案。比较两种放射方法靶区放射剂量分布情况以及危及器官放射剂量分布情况。结果 (1)两种放射治疗方法靶区(PTV)剂量分布:95%、100%处方剂量覆盖的靶区体积两组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放射治疗方法 CI显著高于3DCRT,HI显著低于3DCRT(P0.05),提示HT放射治疗方法适形度与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均优于3DCRT。(2)HT照射方法对危及器官照射剂量的分布上正常肝脏组织平均照射剂量、肝脏V_(30)显著低于3DCRT(P0.05);HT对双肾的照射剂量显著高于3DCRT(P0.05)。结论 螺旋断层放射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对PTV剂量分布没有显著差异,但是HT放射治疗的适形度与靶区照射剂量的均匀性要优于3DCRT。对危及器官照射剂量分布显示,两者在胃组织以及脊髓组织的照射剂量没有显著差异,HT在正常肝组织的平均照射剂量要低于3DCRT,但是对双肾的照射剂量要高于3DCRT。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质量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其治疗摆位、照射技术及放射治疗质量保证的经验。方法采用体膜固定体住,通过CT(或IMRT)确定等中心点。调强治疗计划和实施由NOMOS公司Peacock系统完成,利用Varian600C直线加速器6MV-X线,采用1cm或2cm步进式断层技术进行治疗摆位和照射。结果IMRT与传统的放射治疗技术相比,显著降低了正常组织和器官(如直肠)的受照剂量,同时增加了肿瘤靶区剂量。结论前列腺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剂量分布理想,局部控制较好,疗效确切,更好的保护正常组织,减少消化道、泌尿系和骨髓的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