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酮替芬、左西替利嗪与安慰剂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Ⅰ组给予安慰剂治疗,Ⅱ组给予酮替芬治疗,Ⅲ组给予左西替利嗪治疗,对比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结果左西替利嗪组患儿治疗效果最好,具有起效时间快,症状缓解快等特点,与其他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西替利嗪组患儿不良反应少,与酮替芬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儿给予酮替芬、左西替利嗪治疗的效果均较好,其中左西替利嗪的治疗效果更优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辅舒良)在过敏性鼻炎中的效果,以为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09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33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酮替芬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比较研究发现,丙酸氟替卡松无论在治疗效果还是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优于酮替芬。结论: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丙酸氟替卡松的效果还是较好的,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复方酮替芬滴鼻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治疗过敏性鼻炎,我院制备了复方酮替芬滴鼻剂用于临床,有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一、处方富马酸酮替芬 0.25g 盐酸麻黄素 0.5g 尼泊金乙酯 0.05g 蒸馏水加至100ml 二、制备取尼泊金乙酯溶于量沸水中,俟稍冷,加入富马酸酮替芬,盐酸麻黄素,氯化钠溶解,滤过,加水至全量,搅匀、分装,即得。三、临床应用我院耳鼻喉科用复方酮替芬滴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34例(试验组),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14~52yr,平均31±(S.D)13yr。均用本品每日三次,每次每侧鼻内两  相似文献   

4.
韩晓蕾 《北方药学》2018,(5):150-151
目的:探讨对过敏性鼻炎实施丙酸氟替卡松(辅舒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3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两组,18例以丙酸氟替卡松展开治疗为观察组,12例以酮替芬展开治疗为对照组,对照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副反应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优越,P<0.05.结论:对过敏性鼻炎实施丙酸氟替卡松(辅舒良)治疗效果比较好,具有较低副反应发生率,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10月收治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94例,采用电脑随机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与酮替芬、联合生理盐水喷剂治疗,对照组采用酮替芬+生理盐水喷剂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评估两组用药后白细胞介素4(IL-4)、免疫球蛋白E(Ig E)、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 VCAM-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水平;评估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45例(95.74%),高于对照组37例(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IL-4、Ig E、s VCAM-1、TNF-α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FN-γ指标值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丙酸氟替卡松与酮替芬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疗效乐观,改变IL-4、Ig E、s VCAM-1、TNF-α、IFN-γ炎性因子水平,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我院治疗过敏性鼻炎、鼻出血等疾患,用自制复方酮替芬鼻用膜,经临床101例忠者试用疗效确切,作用快,维持时间长,用药简便,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0.5%呋麻滴鼻液滴鼻加服酮替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过敏性鼻炎体征评分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过敏性鼻炎体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的肺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有利于缓解患者的鼻炎症状,改善肺功能,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自拟黄芪止嗽汤配合酮替芬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60例患儿通过辨证论治,均采用自拟黄芪止嗽汤配合酮替芬治疗。结果 显效3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探讨富马酸酮替芬片联合咳喘灵口服液治疗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加针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个月过敏性哮喘门诊患者服用上述两药后疗效观察对比。目的: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和手段提高针对过敏性哮喘的治愈率。结果:富马酸酮替芬联合咳喘灵口服液可有效改善过敏性哮喘治愈率,增加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有效性。方法选择72例符合小儿过敏性咳嗽诊断标准的患儿,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养阴祛风宣肺法加酮替芬治疗,对照组给予酮替芬加氨茶碱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治愈27例(67.50%),有效12例(30.00%),无效1例(2.50%);对照组患儿治愈10例(31.25%),有效19例(59.38%),无效3例(9.37%)。经χ2检验,治疗组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养阴祛风宣肺法加酮替芬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赵艾君  袁群芳  谢鹏 《安徽医药》2013,17(12):2142-2143
目的 探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8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对照组采用酮替芬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中血清免疫球蛋白(Ig)定量和IL-4及IL-12的含量变化.结果 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有效率95.0%,与对照组80.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IL-4、IL-12 的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酸氟替卡松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且患者免疫力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2.
90例变应性鼻炎采用双盲法随机分成2组,酮替芬组45例与麻黄素组45例,滴鼻2-4次/d,治疗1-4wk,总有效率,酮替芬组为98%,麻黄素组为49%(P<0.01)。粉尘螨皮试反应阳性中,酮替芬组24例减弱8例,麻黄素组23例减弱2例(P<0.05);鼻腔激发试验阳性2组各15例,只有酮替芬组9例(60%)转为阴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富马酸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变应性鼻炎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2例变应性鼻炎并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孟鲁司特钠治疗,实验组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富马酸酮替芬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比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治疗后PEF、FEV 1%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12.20%与对照组7.3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变应性鼻炎并发支气管哮喘患者联合采用富马酸酮替芬、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酮替芬联合舒利迭治疗变应性鼻炎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4例变应性鼻炎并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7例),前者予以舒利迭辅以孟鲁司特钠治疗,后者予以酮替芬联合舒利迭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FEV_1(3.42±0.53)%、FVC(3.28±0.52)L、PEF(6.79±0.49)L/min指标较对照组高,其鼻炎症状积分(0.83±0.35)分较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9.25%则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酮替芬与舒利迭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缓解鼻炎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酮替芬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8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儿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酮替芬治疗,对照组的患儿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8.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上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酮替芬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及诊疗要点。方法分析36例小儿过敏性咳嗽患者临床表现和误诊原因,应用酮替芬和沙丁胺醇(舒喘灵)口服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36例患儿曾误诊为支气管炎,临床上治疗用酮替芬和沙丁胺醇(舒喘灵)口服,有明显效果。结论提高对该病认识及仔细询问病史是防止漏诊、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观察,观察舒喘灵联合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4例患者均给予舒喘灵0.1mg/(次?kg),口服,3次/d;酮替芬0.5~lmg,2次/d,疗程2~4周,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适当应用抗生素及止咳治疗。结果小儿过敏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本组显效23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18%。其中6例出现心率增快,3例出现头疼、面部潮红,均不影响治疗,停药后消失。结论舒喘灵联合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可迅速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抑制迟发哮喘反应,抑制气道炎性反应,促进过敏性咳嗽症状消失,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8.
<正> 常年性鼻炎(perennial rhinitis)是一组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嗜酸性细胞增多性非变态反应性鼻炎(eosinophilic nonallergic rhinitis)和血管舒缩性鼻炎,其共同特征是阵发性喷嚏、鼻分泌增多和鼻粘膜肿胀。1984年起,我院用酮替芬(ketotifen)片剂和滴剂治疗常年性鼻炎,今将有关资料小结如下。 片剂 本病患者30例,按症状轻重及体征明显与否记分,治疗结束时再次记分以判断疗效。患者每日服酮替芬3次,每次  相似文献   

19.
用5-氟尿嘧啶、复方丹参注射液或消痔灵下鼻甲注射治疗慢性鼻炎有效率均在90%以上;用维生素C溶液或硝酸银溶液局部应用治疗过敏在鼻炎有效率分别为74%和100%。蝮蛇抗栓酶、酮替芬滴鼻治疗慢性鼻炎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5%。口服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效率为98%。普鲁卡因经腭大孔阻滞翼管神经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20.
1978年Martin与Romer在研究抗组胺药物时,发现一种三环化合物—苯环庚噻吩(Benzocycloheptafhiophen,噻哌酮)又名(Ketotifen,酮替芬),该药在当年即作为H_1受体拮抗剂在瑞士产售,目前国内亦已生产使用。酮替芬是目前抗组胺药物中作用最强的新药,由于它在预防性治疗支气管哮喘和对某些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面有较好的效果,而且使用方便、副作用少,因此认为是一种颇有前途的平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