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酶学委员会1.14.16.1)基因发生突变是引发苯丙酮尿症的主要原因,PAH的合成障碍、活性降低或缺乏可导致苯丙氨酸在体内  相似文献   

2.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氨基酸代谢病,为一种较常见的遗传性代谢病,发病率约为1/10000,它是由于患儿肝脏内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HA)先天性缺陷或突变,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辅因子的合成和BH4的再循环障碍,导致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3.
舒剑渡  孟英韬  党利亨  宋力 《天津医药》2011,39(10):960-961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98%~99%的PKU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突变导致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使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化为酪氨酸,苯丙氨酸及其代谢物在体内异常蓄积而致病。1983年PAH基因被成功克隆[1],迄今已经发现PAH基因有530多种致病突变可导致PKU。  相似文献   

4.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氨基酸代谢病,为一种较常见的遗传性代谢病,发病率约为1/10 000,它是由于患儿肝脏内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HA)先天性缺陷或突变,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辅因子的合成和BH4的再循环障碍,导致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代谢障碍,无法将食物中摄入的Phe分解代谢为酪氨酸(tyrosine,Tyr)等被人体利用的生理活性物质,Phe及旁路代谢产物苯乙酸、苯乳酸、苯丙酮酸等在体内蓄积损害脑及神经细胞,并且不可逆转。患儿出现头发变黄、肤色变白、烦燥…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分析唐山市苯丙酮尿症(PKU)患儿筛查结果及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唐山市新生儿303 777例,通过茚三酮免疫荧光法检测新生儿足跟血中苯丙氨酸(PA)含量。再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测序的方法对筛查出的PKU患儿PAH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303 777例新生儿初步筛查共发现609例可疑阳性,召回其中411例(67.49%)进行复查,确诊42例(13.8/10万)。42例PKU患者的PAH基因测序显示,在84条染色体上共检测到62个(73.81%)12种突变,其中错义突变8种,无义突变2种,缺失突变1种,剪接突变1种。患者PAH基因突变分布在第2、3、6、7、9外显子上,其中第7外显子最多(35个,56.45%),其次为第3外显子(14个,22.58%)。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为Exon7-R243Q(18个,29.03%)和Exon3-R111X(10个,16.13%)、Exon7-R261Q(10个,16.13%)。筛查中发现1例典型PKU患儿,该患儿在PAH基因外显子区域同时发现2处杂合突变:c.208-210delTCT(缺失突变)和c.964G>A(鸟嘌呤>腺嘌呤)。结论 唐山市新生儿PKU发病率略高于全国,PAH基因突变以错义突变为主,第7外显子是唐山市患儿PAH基因高频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6.
韦桂姬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338-2341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旧称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是一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其共同特点是由于调控珠蛋白的基因缺失,使血红蛋白(Hb)肽链有一种或几种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导致Hb组分的改变[1].根据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点突变的不同而导致肽链合成障碍的不同,通常将其分为α、β、δ、γ等几种类型,其中以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室温对检测足跟血苯丙氨酸(Phe)浓度的影响。方法:在室温13℃和20℃条件下应用荧光法检测272例新生儿足跟血Phe浓度。结果:室温13℃时仅有0.735%新生儿Phe〉2.0mg/dl。室温20℃时则有1.84%新生儿Phe〉2.0mg/dl。结论:为提高苯丙酮尿症(PKU)阳性检出率,室温应控制在20℃,过低则不足取。  相似文献   

8.
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简称"地贫",是由于常染色体遗传性缺陷,引起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使1种或几种珠蛋白肽链数量不足或完全缺乏,导致溶血性贫血的一种遗传性疾病。我国的南方省份如广西、广东、福建为地中海贫血高发区。  相似文献   

9.
血浆苯丙氨酸 (Phe)浓度高于 0 .12 mm ol/L ,称高苯丙氨酸血症 (hyperphenya- aninemia,HPA)。本病是肝内缺乏 Phe羟化酶 (PAH)导致 Phe代谢障碍引起代谢缺陷。也可因辅助因子四氢生物喋呤 (tet- rahr,rodior- erin,BH4 )缺乏引起 ,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HPA分为经典型苯丙氨酸酮尿症(classic- phenylketonuria,PKU,非 PKU高 Phe血症和 BH4 缺乏症三大类 ,是目前可以治疗的先天性代谢障碍病之一。我院 1999— 0 9~ 2 0 0 1— 0 3用细菌抑制法 (Guthrie)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 2 0例高 Phe血症 ,经早期低 Phe饮食治疗 ,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化学—酶法立体控制合成光学纯L-羟基苯丙氦酸的新方法赵健身,曹家强,杨顺楷(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610041)L-羟基苯丙氨酸(L-HO-Phe,Ⅲ)是体内L-苯丙氨酸(L-Phe)的代谢产物或中间体〔1〕,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如L-间-酪氨酸(L...  相似文献   

11.
将抗癌药物转化成无活性的前体药物,然后用肿瘤特异的单克隆抗体(mAb)导向的酶一抗体偶联物在肿瘤部位活化前体药物,使之在肿瘤局部转化成有活性的药物是一种肿瘤导向化疗的新方法。以mAb的特异性及酶的高效催化活性为一体的方法,可使每一种酶一抗体偶联物在肿瘤局部形成大旱有活性的药物分子。先合成无活性的前体药物甲氨蝶哈一苯丙氨酸(MTX-Phe人用按基肽酶A(CPA)水解MTX-Phe,同时与MTX-Ala作比较。结果发现酶的水解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呈线性相关,当底物浓度为SOumol·L’时,酶对MTX-Phe比对MTX-Ala的水解速…  相似文献   

12.
敌百虫促高脂饮食致兔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氧磷酶(paraoxonase,简称PONl)是体内分解有机磷酸酯类(organophosphate,以下简称OP)的酶。它在肝脏合成并与高密度脂蛋白(HDL)结合,具有抗氧化和过氧化物酶样作用。文献报道,长期与0P接触可导致体内PONl活性降低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我们推测机体长期暴露于低量OP农药,可消耗体内的PON1,继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本文报道兔长期口服低剂量敌百虫对血管内皮功能及对高脂饮食致AS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26-26
FDA已经同意Biomarin公司的二盐酸沙丙蝶呤片(sapropterin dihydrochloride,Kuvan)上市,用于治疗苯丙酮尿症(PKU)。本品可限制苯丙氨酸在体内的异常蓄积。本品为首个获准的针对PKU治疗的药物。本品获得FDA的许可是基于1项在PKU患者中的临床研究,该研究结果表明,本品可明显控制血液中的苯丙氨酸水平。PKU是新生儿疾病筛查领域中最成功、最经典的病种,是由于体内先天性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引起的苯丙氨酸代谢障碍。PKU患儿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的水平仅为正常人的1%或更低,因此苯丙酸不能转化为酪氨酸而在体内异常蓄积,同时引发酪氨酸、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黑色素等形成障碍,导致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此外,血中苯丙氨酸经旁路代谢,最终产物蓄积在血液、脑脊液和各种组织中,并从尿液、汗液排出体外。本病的发病率各国、各地区有所不同。据国际筛查学会统计,白种人发病率较高,北爱尔兰1/4404,西德1/6971,美国1/10059。日本的发病率较低为1/73000,我国1983年的发病率为1/16500,北方明显高于南方。  相似文献   

14.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由苯丙氨酸(Phe)羟化反应异常引起的血Phe持续高值的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上,此病可导致严重的智力发育障碍。上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已将新生儿PKU筛查作为常规检查,并早期进行治疗,使PKU患者的智力发育得到明显改善。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先后开展了新生儿PKU筛查。我市于1999年2月开始进行此项筛查,并对30例确诊患儿给予饮食控制疗法,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筛查结果及患儿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美国FDA已批准辉瑞公司的Revatio(枸橼酸西地那非,sildenafil citrate)治疗肺动脉高压(PAH)。枸橼酸西地那非是万艾可(Viagra)的活性成分,已在全世界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2600多万例。Revatio 20mg片系一白色圆形片,有别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万艾可蓝色菱形片。  相似文献   

16.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于2014年3月31日发布信息,西地那非并非禁用于儿童肺动脉高压(PAH)。西地那非为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可通过扩张肺部血管而降低血压。用于治疗PAH的西地那非商品名为瑞肺得(revatio)。该药另一商品名为万艾可(viagra),用于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黄素蛋白氧化酶的活性位点通常含有两个酪氨酸,例如Rhodotorula gracilis D-氨基酸氧化酶(DAAO)的Y223和Y238。这两个残基曾分别突变为苯丙氨酸和丝氨酸,为进一步研究其在酶催化中的作用,研究了Y223F—Y238F双突变。双突变的光谱性质与野生型的DAAO相似,预示着活性位点只发生了很少的变化,但催化活性有所降低。首先山乎预料的是双突变的很多性质比相应的单突变更相近于野生掣的DAAO,如更相似的动力学机理、底物特异性和氧化.还原性质。Y223F—Y238F双突变的DAAO与竞争性抑制剂的羧基结合能力略有下降(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8.
血红蛋白病是因遗传基因突变所致珠蛋白肽链结构异常或合成障碍的1组遗传性疾病,它有明显的地区性和民族特性。我国的广东、广西为高发区,贵州、云南也有发现,在国内以壮、苗、瑶、黎等少数民族多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寻找并合成新的具有降血糖活性的高效、安全的苯丙氨酸类化合物。方法 以那格列奈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22个新的苯丙氨酸类化合物,用IR、^1H-NMR、UV和元素分析确定其结构;并在小鼠体内初步评价了这些化合物的降血糖活性。结果 合成22个新化合物(1~22),经初步评价,其中4个化合物有降血糖作用。结论 化合物3,7,8,14有明显的降血糖活性,其中化合物3的降血糖活性与对照药那格列奈相当,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线粒体基因突变在天津地区1型糖尿病中的发生率及其与1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30例1型糖尿病患者,27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提取其外周血总的DNA,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克隆法检测线粒体基因ND1、ND4及tRNA^LEU(UUR)3 243突变。结果:糖尿病组发现1例3394T→C突变(3.3%),1例12026 A→G突变(3.3%),1例tRNA^LEU(UUR)3 243A→G突变(3.3%)。对照组未发现线粒体基因突变者。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型糖尿病中3 394T→C突变、12026A→G突变可能是线粒体基因变异的一种多态性表现,tRNA^LEU(UUR)3243A→G突变所致的线粒体糖尿病是1型糖尿病中的一种独特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