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评价紫衫醇药涂球囊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纳入股腘动脉闭塞病变临床试验的患者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药涂球囊组(DCB组)平均靶病变血管长度(8.4±5.3)cm显著长于非药涂球囊组(UCB组)(8.0±4.3)cm(P <0.05);DCB组靶血管植入补救性金属裸支架率(23.6%)显著低于UCB组(42.6%)(P <0.01)。DCB组3、6及12个月一期通畅率均显著高于UCB组(P <0.01)。DCB组与UCB组患者均无随访期间死亡病例,UCB组目标肢体截肢率(7.1%)显著高于DCB组(0.0)(P <0.01)。结论:DCB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例临床疗效优于UCB,而且DCB治疗的安全性不劣于UCB。  相似文献   

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4):361-363
目的比较药涂球囊与金属裸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选择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药涂球囊(DCB)组(n=31)和金属裸支架(BMS)组(n=32),DCB组患者给予紫杉醇药涂球囊扩张成形术,BMS组患者给予BMS植入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即刻和术后1 a血管通畅率、踝股指数(ABI)及术后1 a靶病变血流重建率、主要肢体截肢率。结果 DCB组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1 a血管通畅率及术后1 a靶病变血流重建率分别为100.00%(31/31)、93.55%(29/31)、3.23%(1/31),术后即刻和术后1 a ABI分别为0.32±0.24、0.72±0.29;BSM组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1 a血管通畅率及术后1 a靶病变血流重建率分别为100.00%(32/32)、62.50%(20/32)、43.75%(14/32),术后即刻和术后1 a ABI分别为0.39±0.28、0.56±0.35。2组患者术后1 a均未出现死亡或主要肢体截肢,DBC组患者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2组患者术后即刻血管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5,P>0.05);术后1 a,DCB组患者血管通畅率高于BMS组,靶病变血流重建率低于BMS组(χ~2=8.780、17.443,P<0.05);2组患者术后即刻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684,P>0.05);术后1 a,DCB组患者ABI高于BMS组(t=6.505,P<0.05)。结论 DCB在术后1 a血管通畅率、靶病变血流重建率及ABI方面较BMS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作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Deep球囊PTA治疗下肢动脉流出道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eep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微创治疗下肢动脉流出道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Deep球囊PTA治疗下肢动脉流出道硬化闭塞症26条肢体,观察其即时成功率,多普勒超声随访已治疗处再闭塞率,对治疗前后的踝/肱指数(ABI)、趾端皮肤温度(TTS)以及流出道动脉造影显影分数(OTVC)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全组经Deep球囊PTA微创治疗的即时成功率为100%。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1个月ABI具有显著差异(P<0.05),第6个月ABI无显著差异(P>0.05),但TTS有显著差异(P<0.05),第6个月下肢动脉流出道已闭塞的12条肢体的OTVC有显著差异(P<0.05)。下肢动脉流出道已治疗处1、3和6个月的再闭塞率分别为3.85%、38.46%和46.15%。结论采用Deep球囊PTA微创治疗下肢动脉流出道硬化闭塞症可促进动脉侧支血管生成,改善血供,提高TTS。  相似文献   

4.
Deep球囊PTA治疗下肢动脉流出道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Deep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微创治疗下肢动脉流出道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Deep球囊PTA治疗下肢动脉流出道硬化闭塞症26条肢体,观察其即时成功率,多普勒超声随访已治疗处再闭塞率,对治疗前后的踝/肱指数(ABI)、趾端皮肤温度(TTS)以及流出道动脉造影显影分数(OTVC)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 全组经Deep球囊PTA微创治疗的即时成功率为100%.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1个月ABI具有显著差异(P<0.05),第6个月ABI无显著差异(P>0.05),但TTS有显著差异(P<0.05),第6个月下肢动脉流出道已闭塞的12条肢体的OTVC有显著差异(P<0.05).下肢动脉流出道已治疗处1、3和6个月的再闭塞率分别为3.85%、38.46%和46.15%.结论 采用Deep球囊PTA微创治疗下肢动脉流出道硬化闭塞症可促进动脉侧支血管生成,改善血供,提高TTS.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探讨药涂球囊在治疗下肢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DCB球囊治疗,分析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相关临床资料.观察患者靶血管病变长度,晚期管腔损伤(LLL)、再狭窄率、踝肱指数(ABI)、Rutherford分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2例(24条肢体)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经导管动脉内溶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选择性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除2例下肢动脉完全闭塞患者失败外。其余病例经综合介入治疗后均开通,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踝/肱指数由0.17~0.72(平均0.41±0.15)上升为0.55~0.95(平均0.76±0.18),随访6个月~3年,6个月、1年、2年、3年累计初次开通率分别为95.0%、85.0%、75.0%、65.0%。结论:经导管动脉溶栓、PTA及选择性支架置人为主的综合介入治疗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或支架置入术已被公认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的重要方法,但术后再狭窄的发生限制了其疗效。药物涂层球囊(DCB)含有抗增殖药物,可以抑制新生血管内膜增生,降低再狭窄发生,从而克服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局限性。近年来的临床试验显示,DCB在治疗股腘动脉的初次病变及支架内再狭窄方面,可明显提高一期通畅率(PP),降低晚期管腔损失(LLL),但DCB在膝下动脉(BTK)中的治疗作用仍不明确。本文对DCB在治疗LEASO病变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赵旭  任昊  王刃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4):66-69
目的 探讨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使用药物涂层球囊(DCB)开展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0例开展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25例患者使用普通球囊开展PTA术治疗(研究1组),另外25例则选择药物涂层球囊开展PTA术(研究2组),评估...  相似文献   

9.
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2例(24条肢体)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经导管动脉内溶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选择性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除2例下肢动脉完全闭塞患者失败外,其余病例经综合介入治疗后均开通,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踝/肱指数由0.17~0.72(平均0.41±0.15)上升为0.55~0.95(平均0.76±0.18),随访6个月~3年,6个月、1年、2年、3年累计初次开通率分别为95.0%、85.0%、75.0%、65.0%。结论:经导管动脉溶栓、PTA及选择性支架置入为主的综合介入治疗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流出道闭塞性硬化症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效果。方法:采用deep球囊PTA治疗下肢动脉流出道闭塞性硬化症32条肢体。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踝/肱指数(ABI)、趾端皮肤温度(TTS)及流出道动脉造影显影分数(OTVC)的差异。下肢动脉流出道采用多普勒血管超声随访6个月。结果:全组患者32条肢体采用deep球囊PTA治疗下肢动脉流出道闭塞性硬化症即时成功率为100%。治疗后第1个月ABI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第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TS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14条肢体OTVC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多普勒超声下肢动脉流出道随访1、3及6个月,再闭塞率分别为3.85%、38.46%及46.15%。结论:采用deep球囊PTA治疗下肢动脉流出道闭塞性硬化症可促进动脉侧支血管形成,改善血供,提高趾端皮肤温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腔内治疗方法,观察综合介入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84例(127支血管)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患者,分别单独或联合采用溶栓、血管腔内成形术(PTA)、血管内支架植入术(PTRS).术后定期复查,了解术后治疗血管的通畅情况.结果 84例127支血管采用溶栓、血管腔内成形术(PTA)、血管内支架植入术(PTRS)后,血管再通81例123支血管,血管再通率96.85%(123/127).术后复查半年、一年、二年血管开通率分别为95.12%(117/123)、79.67%(98/123)、68.29%(84/123).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通过综合介入治疗后,可使患者血管实现再通,改善下肢动脉血流,且近期、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小腿远端动脉逆行穿刺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对7例腘动脉及膝下动脉闭塞患者采用导丝顺行开通失败,同期采用经小腿远端胫后、足背动脉逆行穿刺引导导丝逆行开通闭塞段动脉,然后对病变段进行球囊扩张.术中经胫后动脉穿刺5例,经足背动脉2例.观察远端动脉逆行穿刺的成功率、闭塞段病变的逆行开通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踝/肱指数(ABI).结果 本组7例患者小腿远端动脉逆行穿刺均获成功,其闭塞段腘动脉及胫前或胫后动脉均获逆行开通,术后下肢缺血症状得到缓解,未出现相邻神经、血管损伤等围术期并发症.术后ABI由术前的(0.32±0.13)升至(0.75±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复发.结论 对于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尤其是腘动脉及膝下动脉病变,如常规顺行开通失败,可采取小腿远端动脉穿刺逆行开通技术,以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成功率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0例,其中Fontain分期Ⅱ期患者11例,Ⅲ期患者7例,Ⅳ期患者12例,观察所有患者术中血管再通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30例患者45支血管行PTA,成功开通42支血管,手术成功率为93.3%。开通血管中行超声斑块消融术血管10支,超声斑块消融+球囊成形术血管20支,超声斑块消融+球囊成形术+支架植入术血管12支。27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其中FontainⅡ期患者11例(11/11),Ⅲ期患者7例(7/7),Ⅳ期患者9例(9/12)。FontainⅡ、Ⅲ期患者术后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期患者术后临床有效率高于Ⅳ期患者(P<0.05)。30例患者中仅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无死亡患者。结论:多种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成功率;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对长段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自膨式金属裸支架植入后药物涂层球囊后扩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12月北京市石景山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66例长段股腘动脉慢性硬化闭塞并手术的患者,其中31例使用长段裸支架后药涂球囊的为治疗组,35例仅使用长段裸支架的为对照组。随访6、12、18和24个月的病变通畅率情况及其他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病变长度、病变位置、病变特点、TASC分级、Rutherford分级、平均ABI、开通方式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变开通成功率均为100%,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均随访24个月。治疗组一期通畅率在6、12、18和24个月时分别为96.77%、87.10%、83.87%和74.20%,而对照组一期通畅率果在6、12、18和24个月时分别为91.43%、74.29%、57.14%和45.71%。在随访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的时候,治疗组的通畅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1例患者随访24个月未出现截肢。结论在长段股腘动脉硬化闭塞复杂病变时,通过在裸支架后使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达到比较满意的病变通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膝下动脉狭窄及闭塞病变的特点及腔内治疗方法,总结技术要点,观察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本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缺血性下肢动脉病变患者67例,共154条动脉施行了PTA。观察技术成功率、疗效及并发症。结果67例(81条肢体)患者共154条动脉分别行PTA,术后ABI明显提高(P<0.05),患者症状改善。8条肢体行踝关节上截肢术,保肢率90.1%(73/81)。本组病例技术成功率88.9%(72/81)。术后随访52例,平均15.6(6~36)个月,6个月通畅率82.4%,12个月通畅率69.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TA是治疗糖尿病膝下动脉狭窄和闭塞性病变的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金霞萍  徐洪高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5):83-84,86,F0003
目的采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变特点。方法对45例经临床确诊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图像进行分析。使用16层螺旋CT行下肢动脉CTA检查,将获得的图像送到工作站后处理;对所有图像进行MIP、VR及SSD显示重建,,部分行血管内镜检查;对图像进行分段评价。结果所有病例血管重建图像显示良好,将腹主动脉以下病变分为5型,其中腹主动脉型2例,髂动脉型3例,股腘动脉型16例,小腿动脉型6例,广泛型18例,侧支循环建立13例。病变CTA表现为血管管腔不规则,单发或多发狭窄、闭塞,局部侧支血管形成,部分管壁钙化。所有患者在行CTA结束后24~48 h内行DSA检查;在膝上大动脉(腘动脉及以上血管)病变中,CTA与DSA对病变检出率未见统计学差异(χ2=2.381,P=0.304);在膝下小动脉(胫前动脉发出点及以下血管)未见统计学差异(χ2=0.003,P=0.998)。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充分而准确地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变情况,并可作出合适分型,有明显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的罕见并发症下肢动脉闭塞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 对2007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例克罗恩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及1966-2007年问文献报道附有详细临床资料的8例类似患者进行病例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均<50岁,绝大部分是女性(8/9).动脉闭塞可以发生于克罗恩病的活动期(5例/9例),也可以发生于非活动期(4例/9例).受累动脉除下肢动脉外,还可以包括其他动脉如主动脉、髂动脉、肾动脉或肠系膜动脉.影像学检查在7例患者中发现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其中合并主动脉斑块4例,合并髂动脉狭窄6例.取栓或血栓内膜剥脱是本组病例中最常采用的外科治疗方式(6例次).4例患者术后复发下肢症状.结论 动脉闭塞是克罗恩病罕见的肠外合并症,对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的克罗恩病患者需对主动脉做影像学检查.取栓是最常用的外科治疗方式,如无抗凝禁忌,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