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右前侧胸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自1996年7月至1997年8月,我们采用右前侧胸小切口径路,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36例,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组36例中男13例,女23例。年龄4~47岁。体重14~70kg。病种有室间隔缺损(VSD)15例(膜周部10例、嵴...  相似文献   

2.
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在普胸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8,自引:0,他引:68  
通过胸腔镜肺切除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作者在311例普通外科手术中,采用改良的后外侧小切口。包括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186例,全肺切除术23例,食管癌根治术23例等。手术结果证实采用此切口避免切除或切断肋骨;避免大片胸壁肌肉的切断;明显地减少术后胸痛,肩关节活动障碍;减少出血和减少输血;大大缩短开、关胸时间。作者认为这是可行的切口,可以在开胸手术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部小切口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5年12月~2008年1月,经胸部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810例,包括先天性心脏病660例,瓣膜病129例,心脏黏液瘤21例。经胸骨正中上段小切口手术36例,胸骨正中下段小切口59例,右胸骨旁小切口3例,右胸前外侧小切VI658例,右腋下小切口54例。其中382例在心脏跳动下手术。结果术后死亡12例,手术死亡率1.5%。术后呼吸机辅助(6.7±4.2)h,术后引流量(210±165)ml,术后住院时间(7.4±4.9)d,421例(52%)未输血。术后无胸骨裂开、纵隔感染。术后随访690例(85%),随访(48.2±25.3)月,无远期死亡。心功能Ⅰ级478例,Ⅱ-Ⅲ级212例,Ⅳ级0例,明显好于术前(310、438、62例,Z=-13.21,P=0.000);心胸比率0.51±0.11(0.37~0.75),明显低于术前(0.53.4-0.08,t=4.065,P=0.000);左心室射血分数0.63±0.11(0.36~0.75),明显高于术前(0.57±0.11,t=-10.529,P=0.000)。结论胸部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具有切口隐蔽美观、胸骨畸形及感染发生率低等优点,但必须选择适合的病例,应用必要措施改善显露,加上熟练的手术技巧,才能取得良好的手术及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断肋骨进胸切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断肋骨进胸切口仇德惠,曾亮,石美鑫,王群,诸社明,蒋豪1992年4~10月我们应用自行设计的中断肋骨进胸切口,为100例各种肺、食管、纵隔手术病人施术。病人年龄30~79岁,平均58岁。术后病人咳嗽有力、下床活动早、无胸壁畸形或切口部反常呼吸,术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单切口改良Nuss手术矫治儿童漏斗胸的手术方法、临床经验及早期效果。方法 2013年5月~2014年12月,选择性采用单切口改良Nuss手术治疗65例儿童漏斗胸,平均年龄5.3岁(4~12岁)。根据Park分型,对称型41例,不对称型24例。术前胸部CT测量Haller指数3.21~12.54(4.65±1.56)。手术采用新型钛合金支架,支架前端为圆钝收窄的穿通段,具有穿通胸骨后及肋间隙的功能。手术仅做一处右侧胸壁2 cm横行小切口,置入支架及胸腔镜,已塑型的支架凸面朝下由右侧肋弓最高点经胸骨最低点至左侧肋弓最高点穿出,支架翻转后前端置于左侧胸壁皮下,皮下保留2~3cm。右侧切口内放入固定片,以螺丝与支架固定。根据术后Haller指数及随访结果评价手术效果。结果全组手术顺利,采用胸腔镜辅助手术63例。手术时间19~45 min,平均26 min。全组均植入1根矫形支架。术后并发气胸1例、胸腔积液1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3个月胸部CT测量Haller指数2.21~3.12(2.48±0.36),术后6个月2.18~3.24(2.45±0.32),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t=6.286、6.487,P=0.000、0.000)。所有患儿随访9~28个月,矫形效果满意,无支架移位、获得性脊柱侧弯、金属过敏等并发症,未出现支架前端横向移位脱入胸腔。结论在低龄以及稍大龄轻症漏斗胸患儿中使用新型单孔钛合金支架施行单切口改良Nuss手术,安全可行,矫形效果满意,而且切口更美观,操作更简化,手术更微创。  相似文献   

6.
胸腰段脊柱侧前方改良入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胸腰段脊柱侧前方新型入路。方法:研究胸、腰段层次解剖的差别及复杂肌肉走行、毗邻和神经支配关系,汲取既往入路的各自优点,设计了独特的“┓”形切口、改良的“胸膜外 腹膜后”入路。新型入路由同一手术组医生操作,临床应用2 6例胸腰段疾患,均行减压、植骨及Z形钛钢板内固定。结果:手术时间75~180min ,平均135min ,输血量2 0 0~80 0ml,平均4 2 3ml。术中无一例胸膜破裂,术后摄片示矫形优良,矢状位指数(sagittalindex ,SI)术后平均矫正10 3°,内固定物植入无一错误,无胸腔积液、深部感染,无脊髓损伤加重,术后恢复快。2 6例患者中13例获随访8~34个月,未见腰背肌肉失神经表现,内植物无失败,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提高至少1级占83. 2 % (10 / 12 )。摄片或CT扫描示融合成功,无假关节形成。随访期间SI轻度丢失1°~5°,平均2 5°。结论:新型“┓”形切口改良入路适应证广(T11- L2 ) ,技术难度低,损伤小,出血少,暴露充分,利于操作,手术时间缩短,还能避免加重脊髓、神经根及胸膜损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改良小切口术的临床效果及优点。方法将7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口,观察组行改良小切口,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7.8%,观察组总有效率97.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小切口切除甲状腺肿瘤,临床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腋下切口剖胸术的临床应用王伟李前生金明华姜鹏辉刘凤林侯庆宝朱良明我科自1991年至1996年间,采用自行设计的腋下切口剖胸术,对520例患有各种胸肺疾病的患者,进行了多种术式的胸部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20例中,男327例:女19...  相似文献   

9.
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1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150例(213眼)老年白内障患者,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其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中发生后囊破裂致玻璃体脱出6眼(2.8%);虹膜根部断离8眼(3.8%)。术后发生虹膜炎症反应19眼(8.9%);一次性高眼压9眼(4.2%);角膜内皮水肿10眼(4.7%)。术后3~12个月视力0.5以上者104眼,0.3~0.5者89眼,0.1~0.3者10眼,低于0.1者10眼。患者脱残率为95.31%。结论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显著且适应证广,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良Pfannenstiel切口在泌尿外科下腹部手术中的安全性及其切口愈合的优势.方法 对177例泌尿外科下腹部手术患者采用改良Pfannenstiel切口进行手术,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其中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者86例,膀胱肿瘤、膀胱部分切除术者32例,膀胱破裂修补术者21例,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尿道会师牵引术者19例,膀胱结石耻骨上经膀胱切开取石术者17例,膀胱憩室切除术2例,并对本组患者切口的感染、切口裂开等愈合情况及并发症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和远期疗效的观察.结果 本组1例因膀胱巨大结石,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出现切口皮下瘀血,其余病例无切口感染、裂开者,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患者翌日均呈半卧位,对合并腹股沟疝者无须另取切口,可一次完成,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结论 改良Pfamnenstiol切口具有切口张力小、位置低、暴露好、患者术后疼痛轻,肠功能恢复快,可免腹带,切口方向顺应皮纹,隐蔽,易愈合,符合美学观点,患者易接受.翌日半卧位不仅可早期预防肺部并发症,还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减少呼吸道并发症;同时可早期下床活动,易利于下肢静脉血栓的防止.同时从解剖学上避免了下腹部腹直肌后鞘不完整造成的弊端,降低了切口疝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改良胸后外侧小切口与传统开胸手术的肺功能对比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标准胸部后外侧切口造成胸壁肌层的广泛损伤、术后胸痛及肩关节功能障碍 ,且呼吸肌破坏较显著 ,肺功能下降 ,影响病人术后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1997年起 ,我们应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进行胸部的常规手术 ,大大减少了病人的术后胸痛及关节障碍 ,其肺功能损失亦明显减轻。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997年应用改良胸部小切口行胸部手术共15 0余例 ,为排除肺容量因素的影响 ,仅选择术后恢复良好、残肺膨胀好、无并发哮喘等其它呼吸系统疾病的单肺叶切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从中随机抽取 30例。全组男 17例 ,女13例 ;年龄 36~ 74岁 ,平均 6 3岁。常…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总结改良Norwood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004年7月和2005年3月分别为1例7月龄单心室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女婴,采用主肺动脉和主动脉弓下缘直接吻合、主动脉肺动脉人工血管分流完成改良Norwood手术;1例出生13 d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新生儿,采用主肺动脉和主动脉弓下缘直接吻合、右心室肺动脉人工血管分流完成改良Norwood手术。结果例1术后平稳,动脉压为85~100/25~40mmHg(1 mm Hg=0.133kPa),动脉血氧饱和度为0.75~0.85,术后第3d撤离辅助呼吸,第11 d出院。例2术后平稳,动脉压为65~80/40~60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为0.67~0.89,术后第12 d撤离辅助呼吸,第28 d出院。结论改良Norwood手术的先进方法和技术,值得在我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左胸微创切口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左胸微创切口手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左开胸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喉返神经损伤、食管反流、肺部病变、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胸微创切口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用时短、微创、出血少、患者恢复快,切口感染较少,且不影响淋巴结的清扫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胸部微创切口联合肋间神经冷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胸被认为是术后疼痛最重,需要止痛药剂量最大的手术;可引起咳嗽无力,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严重者导致肺炎、肺不张甚至呼吸衰竭;减轻疼痛必能促进恢复。我们应用胸部微创切口联合肋间神经冷冻显著减轻了术后疼痛,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两种腮腺肿瘤切除手术切口。方法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各15例。甲组患者采用传统的“S”形手术切口,乙组患者采用改良的腮腺手术切口。结果甲组15例患者,33.3%出现面神经功能暂时性功能损害,13.3%出现涎瘘,13.3%出现Frew综合征。乙组患者,无一例面神经功能损害,涎瘘和Frew综合征出现。随访时间均为1年。结论两种手术切口的术野暴露无差异,但改良腮腺手术切口隐蔽,不易损伤面神经周围支,无涎瘘及Frew综合征,较传统手术切口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我院2002—2004年采用改良第11肋间切口进行肾脏手术1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技术改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胸腰椎前路手术具有直视下直接减压、结构性植骨和配合使用内固定,重建脊柱前中柱生物力学稳定性与融合率高等优点,已成为胸腰椎骨折、结核、肿瘤等疾患的常用手术方法之一.但是前路手术存在的手术创伤大、病椎暴露困难、术中出血多、手术时间长等技术瓶颈一直未能真正解决,制约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以致临床医生更愿选择后路手术作为胸腰椎骨折的最终治疗方案.我们总结近十年来胸腰椎前路手术的经验,针对以上难点进行了一系列改良,简化了手术操作程序、减少了术中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术中出血量,经过600余例患者的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38例胸部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的分析,得出胸部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在胸部疾病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完成胸部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38例。手术疾病包括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外伤性血胸、纵隔肿瘤、肺疾病等。结果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少,手术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结论胸部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同样具备胸腔镜优点,且费用更低,更适合国情,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