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从临床送检的血液、分泌物、尿液及痰液四类标本,分析医院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及药物敏感的规律。方法 应用菌种鉴定及抗生素敏感试验法。结果 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比例最高,其中2.5%有两种病原菌感染,创口分泌物及引流液感染居第二,泌尿系统感染居第三。医院感染仍以条件致病菌为主。结论 检出细菌中大部分细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敏感,医院感染菌株的种类及其耐药性是多变的,应经常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2.
段海平 《中外医疗》2014,(35):194-195
目的为了了解医院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和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以及了解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寻求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方法。方法该研究选取了2009年12月—2013年5月在该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250名。对其进行样本采集,并且按照实验室的要求留有样本,然后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绿脓杆菌作质控菌。并采用纸片法和最小抑菌试验测定抗生素的药敏情况。结果该次采集普外科术后病人样本250份,其中阳性130份,阳检率为52.01%。采用最小抑菌试验测定了四种优势菌,其中总耐药率为51.21%,耐药率由低到高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41.72%、大肠艾希菌43.02%、金黄色葡萄球菌44.37%、绿脓杆菌45.42%。采用纸片法和最小抑菌试验测定,耐药菌有122株,占93.84%,不耐药菌有7株,占5.38%,其中耐一种抗生素17株占13.93%,耐二种抗生素34株占27.87%,耐三种抗生素36株占29.50%,耐四种抗生素21株占17.23%,耐五种以上抗生素14株占11.48%。结论临床抗生素使用比较泛滥,细菌对药物的耐药率不断提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规范抗生素的使用,保其效力,不可滥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病原菌种类已发生明显的改变 ,很多条件致病菌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了解致病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 ,减少抗生素的盲目使用 ,将我院 1992~ 1997年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933株病原菌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1992年 1月~ 1997年 12月我院临床各科送检的血液、尿液、粪便、分泌物及其他标本共计 12 499份。1.2 细菌培养鉴定 按常规方法培养及鉴定 [1 ] 。1.3 药敏试验 按 WHO推荐的 Kirby- Bauer纸片扩散法。同时用标准菌株进行质量控制。2 检测结果2 .1…  相似文献   

4.
病原菌的耐药性及其分布与抗生素 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抗生素的不断更新换代,用量不断增加,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为此,掌握引起感染的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谱,建立合理的用药制度及良好的选药习惯,对提高临床疗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护人体微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我院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谱,我们对1994~1996年度我院临床各科送检标本细菌培养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结合我院各类抗生素的耗量情况作了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我院临床送检的血、尿、痰、脓液、分泌物等各类标本,对1994~1996年度的10731株病原菌均经常规鉴定与进行药敏试验。1.2 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随着抗生素的不断更新换代,用量不断增加,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为此,掌握引起感染的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谱,建立合理的用药制度及良好的选药习惯,对提高临床疗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护人体微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我院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谱,我们对1994~1996年度我院临床各科送检标本细菌培养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结合我院各类抗生素的耗量情况作了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骨科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宝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1):3674-3676
目的明确骨科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选取我院骨科病房患者225例,采集病灶伤口分泌物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并对检出的病原菌按照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除6例患者伤口分泌物中未分离出病原菌外,共分离出病原菌21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0株(占41.10%),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等;革兰阴性菌129株(占58.90%),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等。药敏结果显示耐药菌菌种分布较为广泛,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分别是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结论骨科患者感染多见,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多,耐药情况复杂,应动态观察骨科患者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从而降低骨科患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了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病因菌构成及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8.8%(大肠埃希氏菌占55%)。革兰氏阳性球菌占19.3%,真菌占1.9%。19种病原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氟哌酸较为敏感,对氨苄青霉素耐药显著,葡萄球菌几乎对每种抗生素匀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抗生素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骨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临床标本常规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调查1385例手术患者,感染89例,感染率6.43%。送检246份标本,分离出病原菌9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1株,占53.13%,主要为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44株,占45.83%,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真菌1株,占1.04%。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种类多,加强致病菌的分离与耐药性检测,有助于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创伤后骨与软组织的感染是骨科临床较为棘手的难题之一。骨科医生无不担心手术后发生感染 ,往往把抗生素的应用视为预防感染的保护神。抗生素的应用确为防治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耐药菌株日益增多 ,骨科感染又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1] ,使这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近 2 0年来 ,随着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发展 ,抗生素局部应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有效地控制了感染。1 骨科感染的特点1 1 创伤性骨髓炎较之血源性发生率高 :60年代慢性骨髓炎 75 %源自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未及时治疗或处理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骨科病人感染菌及耐药性,为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骨科病房病人细菌感染的412份送检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对检出的病原菌按K-B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结果374份阳性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392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55株(39.54%),革兰氏阴性菌227株(57.91%);革兰阳性菌对常用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是万古霉素,最低的是青霉素类。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是亚胺培南,最低的是青霉素类。结论细菌谱发生改变且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已产生耐药性,合理应用抗生素,才能降低骨科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海军四一一医院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间住院的110例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通过支气管镜采集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110例患者共采集痰标本487份,获病原菌310株,阳性率为63.6%。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6.5%,革兰阳性球菌占16.1%,真菌占16.7%。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87.3%患者存在混合感染。两类病原菌的耐药率普遍较高,有多重耐药趋势,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的敏感性较高。结论本组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以多重耐药菌和/或混合感染为主,病原菌具有广泛的耐药率,临床上对肺部感染患者应特别重视病原学诊断,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刘芳  季良  姜海燕  杜宁 《中外医疗》2016,(16):37-39
目的:观察分析重症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以及药敏规律,为临床准确使用抗菌药提供指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患者送检的血﹑尿﹑便等标本中分离到的400株病原菌,在以上各菌株中,来自呼吸内科﹑感染科和脑外科,占临床科室的47%,并对临床常用的14种抗菌药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400株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较大,分别占到32.5%﹑25%和19%。耐药实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米卡星(83.4)﹑万古霉素(100)的敏感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91.4)﹑舒巴坦(83.3)﹑阿米卡星(82.3)的敏感度较高,大肠埃希菌则对阿米卡星(85.3),亚胺培南(100)的敏感度较高。结论实验菌株都有相对敏感的抗菌素,临床医师根据不同菌株的药敏程度合理使用抗菌素,并且医院各科室应规范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烧伤病房病原菌的构成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对2004~2008年我院烧伤病房收治的208例患者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520株细菌,G-杆菌378株(占72.7%),G+球菌142株(占27.3%),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24.2%,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1.9%。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处在一个较高水平,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硫霉素敏感率最高,为85.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分别为95.6%和96.0%。结论我院烧伤感染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可分别选用亚胺硫霉素、万古霉素或亚胺培南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肺结核合并肺部混合细菌感染者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探讨此类患者经验性用药时抗生素的选择。方法:对住院肺结核病人合并肺部混合细菌感染者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痰标本共分离出126株细菌,革兰氏阴性菌89株(70.6%),前三位分别为:克雷伯菌属30株(33.7%),铜绿假单胞菌13株(14.6%),大肠埃希菌9株(10.1%):革兰氏阳性菌37株(29.4%),前三位分别是:葡萄球菌15株(40.5%),表皮葡萄球菌10株(27.0%),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13.5%)。耐药分析:克雷伯菌属、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3.3%,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定、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变化较大,为7.7%~57.7%。3种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对庆大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及磺胺的耐药率为80%~100%,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肺结核合并肺部混合细菌感染者,其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亚胺培南除对单胞菌属敏感率为71.4%以外,对其他杆菌的敏感率93%~100%,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较大;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类、红霉素、庆大霉素、新诺明耐药率极高(80%~100%)。临床用药时需要了解本地区细菌耐药状况,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科学的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11月间在该院儿科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药物敏感性监测.结果 614份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共分离出105株病原菌,阳性率为17.11%,其中G-菌73株,占69.52%,G+球菌32株,占30.48%.革兰阴性菌中,第3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6株(占35.62%),肺炎克雷伯菌23株(31.51%),流感嗜血杆菌11株(15.07%).革兰阳性菌中金色葡萄球菌感染率最高.G-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均敏感.G+菌耐药率低,头孢类抗生素普遍敏感.结论 该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且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提醒临床医生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孟祥清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5):3445-3447
目的:了解我院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现状和体外耐药性,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ATB Expression及配套试剂,对我院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的住院及门诊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561株病原前进行细菌鉴定和体外耐药性监测。结果:大肠埃希菌是引发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占42.1%;其次为肠球菌属(14.2%)、真菌(13.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1%)、肺炎克雷伯菌(4.5%)、奇异变形杆菌(2.9%)及铜绿假单胞菌(2.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检出率分别为37.7%和40.0%,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肠球菌(HLGR)检出率分别为66.7%和72.5%;体外耐药监测表明: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醇烯类保持100%敏感性,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和阿米卡星敏感性较强(76%),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但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泌尿系感染最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假丝酵母菌分离率显著上升;病原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医师应积极送检,根据尿培养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及分析本院以及本市临床细菌及真菌院内感染的特点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提供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建议及指引,以达到减少院内感染和控制耐药率上升的目的。方法采用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与手工K—B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本院2006年1~12月临床各类送检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检测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WHONET5软件,从送检科室、标本类别、分离菌种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一系列有建设性的研究数据。结果共检测标本13391例,阳性3758例,阳性检出率28.1%,院内感染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真菌亦有6.01%的检出率;院内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泌尿道及外科感染为主;所有检出的菌株对临床各种常用抗生素均呈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其多重耐药呈增加趋势。结论开展院内感染及其致病菌耐药性监测,对于合理用药、提高疗效、减缓细菌耐药率以及控制院内感染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世玲 《河北医学》2013,19(3):434-436
目的:通过对细菌耐药机制的分析,探讨临床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以应对细菌的耐药性。方法:结合已有文献报道和多年临床经验,分析细菌的耐药机制,探讨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原则和方法。结果:细菌的耐药机制分为遗传学机制和生化机制,其耐药性的产生与抗生素灭活酶的产生、膜通透性改变、新靶位的产生和改变等有关。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其滥用,能有效较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詹达天  王秀川 《医学综述》2011,17(18):2847-2849
目的研究我院细菌性肺炎患者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共120例感染有细菌性肺炎患者,进行不同抗生素的药敏试验、抑菌圈大小和治愈人数的研究。结果细菌对一线抗菌药物的耐药比例为28.3%。二线抗生素,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羧噻吩青霉素钠-棒酸钾的耐药的比例分别为:2.5%、4.2%。对三线抗生素的耐药比例为0%。一线抗生素中,氧哌嗪青霉素和阿奇霉素的抑菌圈最小,头孢呋肟、左氧氟沙星其次;二线抗生素其次;三线抗生素的抑菌圈最大。通过使用一二线抗生素1,00%的患者可达到抗菌和治疗疾病的效果。结论我院细菌性肺炎患者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效果满意,且用一线和二线抗生素就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在普通外科手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耐药率. 方法 以2家综合性医院和该院为研究中心,整群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2 480例,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病原菌的感染情况,并对药敏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22%,其中Ⅰ类切口发生感染12例,感染率为1.60%,Ⅱ类切口发生感染52例,感染率为3.65%,Ⅲ类切口发生感染16例,感染率为5.23%,各类型切口感染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0例切口发生感染患者中,其中有58例的切口分泌物检测出病原菌,所占比例为70.00%,分离出菌株6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0株,构成比为60.61%,革兰阳性菌24株,构成比36.36%,真菌2株,构成比3.03%;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头孢类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对此种药物的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氨苄西林/舒巴坦、克林霉素及青霉素G的耐药率较高. 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普通外科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