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过去世界上三次鼠疫大流行都是国际航行船舶携带疫鼠疫蚤而传播的。WHO非常重视船舶防鼠与除鼠工作。《国际卫生条例》有严格规定 ,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也作了具体规定 ,为了给船舶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将大连港口出入境国际航行船舶从 1985~1989年进行调查 ,现将材料总结出来 ,以供参考 :1 监测方法1 1 对象 来自国外的中、外籍货轮。1 2 监测内容 船舶鼠类种群组成、鼠类栖息场所、鼠类食性、活动规律、船舶鼠类来源、船舶结构与鼠类的关系、船舶航线与鼠类关系、船舶防鼠与除鼠措施。…  相似文献   

2.
3.
4.
湖北省三年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部分城乡三年鼠情监测结果分析表明,鼠种构成以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为主,鼠密度有两个高峰,分别出现在4~5月和9~10月,与出血热的流行高峰相吻合,鼠密度高峰在出血热高峰之前。通过几年大规模灭鼠,鼠密度和出血热发病率大幅度下降,鼠情及人间疫情监测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5.
1基本情况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以下简称禄口机场)是1997年7月1日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省会干线机场。已开通国内外航线85条,直接与9个国家、2个地区通航,年出入境航班近4000架次。随着全球航空业的发展,航空器已逐渐成为人们国际间交往的主要交通工具,具有航程远、航速快、航时短的特点,各类传染病及其潜伏期内的患者可能通过航空器从一个地区波及到另一个地区,并且航空器上的食品、饮用水、啮齿动物、病媒昆虫、废弃物等介体也可能引起和传播传染病,存在着卫生安全的高风险。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在人们对健康、疾病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探讨我国口岸卫生检疫监管机制、模式的转变,探索建立和完善适应WHO《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要求的口岸卫生检疫监管体系。〔方法〕通过对《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对口岸卫生控制核心能力的要求、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物品等卫生控制的规定,以及我国口岸卫生检疫监管工作现状的研究、分析,提出完善口岸卫生检疫监管新机制、新模式的建议。〔结果〕①口岸卫生检疫工作由口岸卫生安全维持系统和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2部分组成,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有赖于口岸卫生检疫监测预警应对机制的建立;②口岸卫生检疫监测预警应对机制包括科学决策的组织指挥体系、快速获悉疫情的监测网络与预警系统、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做出不同应对的响应系统、强有力的后勤保障系统。〔结论〕适应《国际卫生条例(2005)》的要求,承担国际条约的义务,提高口岸应对国际关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核心能力,防止传染病传入传出,促进和保障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增长,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2001—2003年,对道外区6个街道办事处居民进行鼠情监测,结果分析表明,其密度呈下降趋势;鼠种由褐家鼠及小家鼠组成,褐家鼠的构成逐年递减,小家鼠的构成逐年递增;每年鼠密度高峰期为3—4月,9—11月。  相似文献   

9.
为摸清我区城乡鼠类密度动态和季节消长,掌握鼠种变迁规律,我们于1991年4~10月,对涪陵城区及马武镇室内外鼠情进行了监测。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监测点:城乡各设1个点。城区以机关、商业、饮食副食及居民户等为监测点;马武镇所辖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农村地区鼠类种群和鼠密度季节性消长规律,为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91~1999年按全国鼠情监测工作方案。「结果」仙居县农村地区室内有鼠科6种,食虫目1种,主要家鼠为褐家鼠、小家鼠和黄胸鼠。野外有鼠科9种,食虫目1种,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室内鼠密度高峰期为12月至次年1月,野外鼠密度高峰期为6月和12月。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三年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86~1988年,对上海市进行了三年鼠情监测,观察到在市区、郊县室内以小家鼠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获鼠总数的67.84%和46.08%;其次是黄胸鼠。郊县监测点的褐家鼠、黑线姬鼠构成比高于市区,这可能与郊县生态环境相关。从三年逐月鼠密度曲线分析,观察到城乡家鼠数量波动,在时间上分布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每年出现两个数量高峰;即春季(3~5月)和秋季(9~10月),有时一个波也分裂为2~3个小波。同时观察到,灭鼠运动对鼠密度的变动影响,如1988年市区灭鼠质量与深度优于郊县,致使城、乡鼠密度有明显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阿拉山口口岸周边野外区鼠、蚤密度,种群构成、季节消长规律,为鼠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于2006年4月-2007年3月使用板夹夹夜法和弓形夹夹捕法相结合对口岸野外区鼠情进行调查,并利用微量血凝法检测F1抗体及抗原。结果经过1年的监测,在口岸野外区共捕获鼠形动物279只,经过鉴定隶属2目4科6属8种。弓形夹捕获率为10.1%.捕获优势种为大沙鼠。板夹捕获率为1.8%,捕获优势种依次为子午沙鼠、红尾沙鼠和西伯利亚五趾跳鼠。分离鼠体表寄生蚤1539匹,优势种为臀突客蚤。血清学检测大沙鼠血清114份,检出F1阳性血清10份,阳性感染率为8.8%。结论对口岸野外区应重点加强在鼠、蚤活动高峰期对大沙鼠密度、染蚤情况及鼠疫血清学等方面的调查。由于子午沙鼠、红尾沙鼠等宿主动物经常参与大沙鼠鼠疫流行.因此也不能放松对这类宿主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同志们 :为期 3天的全国卫生检疫监管工作会议今天就要结束了 ,这次会议是在新年伊始 ,全国质检系统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 ,坚决贯彻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部署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国家质检总局党组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王秦平副局长在会议开始时作了一个题为《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与时俱进 ,奋发进取 ,开创卫生检疫监管工作新局面》的重要报告。李长江局长、李传卿书记、郭汝斌纪检组长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 ;全力以赴支持“大通关” ;认真贯彻中纪委二次会议精神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虚拟口岸中的卫生检疫监管模式,提高卫生检疫监管能力。方法分析“虚拟口岸,直通放行”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检验检疫、一次放行”监管模式中所存在的利弊关系及如何解决相应问题的途径。结果有效提高了通关速度、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但在享受方便、快捷的通关服务的同时存在潜在的卫生学风险。结论简化通关流程及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通关效率是大势所趋,是卫生检疫监管工作改革的方向。但目前尚缺乏统一的卫生检疫监管流程,卫生检疫监管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怎样在“提速、减负、增效、严密监管”的大通关背景下,卫生检疫监管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有效、高效,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在检验检疫"电子监管"模式下如何开展企业卫生检疫监管注册工作,作者结合珠海检验检疫局开展"电子监管"试点工作的情况,回顾珠海卫生检疫监管注册工作并展望.作者认为珠海局"电子监管"系统的测试成功,标志着珠海检验检疫电子平台的理念已日趋成熟,以"提速,减负,增效,严密监管"为目标的大通关已进入实施阶段.在这种大气候下卫生检疫监管注册工作应当找准切入口,把握结合点,尽快实现电子监管化.卫生检疫监管注册工作是"前推后移"的一种后续管理模式,和"电子监管"有着相同的工作理念,应当在新环境下以全新的面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卫生检疫工作的历史、发展进行简单的回顾,结合目前改革和工作的实践,提出建立和完善卫生检疫监管制度,以使对人出境人员、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的检疫查验真正做到方便进出、监管有效。  相似文献   

17.
1995年1月13日,白云卫生检疫局在办理南方航空公司广州飞往香港的CZ303航班B-2941客机的卫生检疫手续时,接到空勤人员及有关旅客反映,在该飞机上发现有老鼠活动。检疫人员即进行调查并依法作了妥善处理,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市1996—1998年居民区鼠情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哈尔滨市居民区三年来的鼠情监测结果分析表明,居民区鼠密度逐年增高,每年鼠密度有两个高峰(3、4月和9、10月)。鼠种田褐家鼠和小家鼠构成。褐家鼠的构成逐年增加,而小家鼠则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完善卫生检疫电子监管工作,进一步提升电子监管卫生检疫能力。方法对电子监管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卫生检疫电子监管体系具有流程公开、远程申报、智能判断、电子证单、数据共享、风险管理、诚信管理等多种功能。结论卫生检疫电子监管体系需通过调研摸底、统筹规划、重新改造、数据共享等方法进一步提升卫生检疫行政执法的效能。  相似文献   

20.
<正>检验检疫机构依照《国际卫生条例(200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依法实施入出境卫生检疫,其职能涵盖了检疫查验、传染病监测、卫生监督、卫生处理、医学媒介生物监测等多项工作。随着国际贸易快速增长、全球环境异常变化和我国对外交流的增加,检验检疫机构需要在防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保口岸安全的同时,提高检验检疫审批和查验效率,大幅度提高通关效率。2014年,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