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消癥汤对慢性肝病患者的抗肝纤维化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治疗组46例,口服自拟活血消癥汤,每d1剂.对照组27例,给予甘利欣30ml,静滴,每d1次,复方丹参滴丸250mg,口服,每d3次.疗程均为3个月.两组治疗前后均检测肝血清学生化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经活血消癥汤治疗后肝血清学生化指标7项中除球蛋白一项外,其余6项均有明显改善(P<0.01),肝纤维化4项指标也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消癥汤具有较明显抗肝纤维化和修复肝细胞损伤作用,组方符合辨证论治观点,口服制剂,易为患者接受,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消瘀祛痰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益气消瘀祛痰汤治疗,对照组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宽度、脾脏厚度等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对照组为5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测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改善程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 <0.05).结论:益气消瘀祛痰汤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鸡活血汤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对患者肝功能及血清炎性反应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鸡活血汤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及血清炎性反应介质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肝部不适或疼痛、舌质暗红、面色晦暗、食欲衰退与乏力等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ALB)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Ⅳ-C)、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观察组丙二醛(MD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鸡活血汤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肝功能的同时抑制肝纤维化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炎性反应介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朝阳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朝阳胶囊口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ALT、AST、ALB、TBIL)、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C-IV)及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等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30%,对照组为58.7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朝阳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甲消癥汤对气虚血瘀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3例IPF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予二甲消癥汤口服,对照组予乙酰半胱氨酸胶囊口服,疗程3个月,随访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及随访后SGRQ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二甲消癥汤能够降低气虚血瘀型IPF患者的SGRQ评分,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气软坚消癥法(二甲消癥汤)对气虚血瘀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的IPF患者49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予二甲消癥汤口服,对照组24例予乙酰半胱氨酸胶囊口服,疗程3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期圣·乔治评分(SGRQ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中医症状积分、高分辨CT评分(HRCT)变化,及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及随访3个月后,SGRQ评分、6WMD、中医症状积分方面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6MWD在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随访3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HRCT积分均无改善。结论:二甲消癥汤能够改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生活质量,消除中医症状,均优于乙酰半胱氨酸组,且能够较好的维持。而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能增加患者的6MWD,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不能较好的维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消益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消益肝片,对照组口服大黄虫丸治疗,观察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ALT、AST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较对照组为优(P<0.05);两组治疗后GLB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HA、C-IV、LN、PⅢP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其中HA、LN、C-IV下降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益肝片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症状体征,具有减轻肝脏炎症活动性,促进肝功能恢复,减轻肝纤维化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肝宁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服用中药煎剂肝宁方,对照组口服甘力欣胶囊治疗,3个月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肝功能(ALT、AST、GGT、ALP、TBIL、DBIL),肝纤四项(LN、HA、IV-C、PCⅢ),HbeAg阴转率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肝功能指标及(HBV)DNA载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同时治疗组肝纤四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ALT、AST、TBIL、DBIL、HA、IV-C、(HBV)DNA载量改善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在HbeAg阴转率上,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肝宁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证具有较好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及肝功能,抑制HBV病毒复制,减轻肝纤维化,进而延缓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化瘀软坚汤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等指标的影响。方法:24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20例采用院内自制剂化瘀软坚汤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对照组120例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 L)、谷氨酰基转肽酶(GGT)及肝纤维化指标III型前胶原(PC-III)、透明质酸(HA)、甘胆酸(CG)、IV型胶原(CIV)、层粘连蛋白(LN);多普勒彩超检测肝门静脉(HPV)和脾静脉(SV)内径和脾脏厚度值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P0.01),观察组作用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对照组肝纤维化指标PC-III、C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5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检查显示观察组治疗后hpv、sv和脾脏厚度均明显缩小,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软坚汤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能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利水消癥汤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水消癥汤治疗,每日1剂,两组14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基本临床特征、影像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LT、TBIL、AST、VEGF及ET-1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ALB则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幅度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腹围及体质量明显降低,24小时尿量显著增多,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腹水深度、门静脉、脾静脉主干内径及脾脏厚度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分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水消癥汤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心理:焦虑恐惧、悲观抑郁、孤独寂寞;心理护理注意一般护理、针对性护理、健康教育。观察患者心理活动,正确疏导,健康促进,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2.
朗月 《东方养生》2006,(8):106-108
下列情形,只要出现1—2项,就要注意了—— 1.肝炎流行季节或流行地区以及家中有急性肝炎患者时应高度警惕、时时提防。 2.少数人在发病前曾有过类似“感冒”的症状。 3.无明显诱因而突然感到神疲力乏、精神倦怠、两膝酸软等。 4.突然出现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5.右肋部有隐痛、胀痛、刺痛或灼热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用神农乙肝膏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在基本治疗基础上,给予神农乙肝膏肝区外敷,3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肝区疼痛、乏力纳差持续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神农乙肝膏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肝区疼痛、乏力纳差,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乙肝清热解毒颗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乙肝清热解毒颗粒治疗,疗程为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胁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少寐多梦和五心烦热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患者胁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少寐多梦和五心烦热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HBV-DNA载量和HBe Ag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LT水平、HBV-DNA载量和HBe Ag滴度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HBV-DNA转阴率为51.43%,HBs Ag转阴率为0.00%,HBe Ag转阴率为17.14%;研究组HBV-DNA转阴率为72.97%,HBs Ag转阴率为2.70%,HBe Ag转阴率为24.32%。研究组各指标的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显效20例(57.14%),有效7例(20.00%),无效8例(22.86%),总有效27例(71.43%);研究组显效29例(78.38%),有效6例(16.22%),无效2例(5.41%),总有效35例(94.59%)。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清热解毒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转阴率,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李立民 《陕西中医》2004,25(1):31-32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分型 ,西医辨病用药 ,配合外治法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乙肝患者辨证分为 4型 ,结合现代医学对乙肝病基本病理变化的认识用药 ,同时配合中药敷脐疗法治疗本病 5 6例。结果 :总有效率 92 %。提示 :本方法具有抑制病毒复制 ,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改善肝功能等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以病人为中心,以生理、心理、社会、家庭多层面提供优秀服务的整体护理应运而生.评估每个患者的心理特征,给予有效的心理支持,成为治疗和护理肝硬化患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校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大学生的自我保健状况,有针对性地对患病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9年新入学的88例乙肝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乙肝大学生有自我保健知识,有悲观厌世情绪,缺乏正确的治疗方法。结论:健康教育应重点放在新入学的乙肝大学生身上,做好乙肝大学生的心里辅导、培养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保存好入学体检化验单,为医生指导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重症肝炎辨治述要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周仲瑛 《新中医》2002,34(3):3-6
重症肝炎是因急剧而广泛的肝坏死,肝功能严重损害所致的一种危重病症,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势重,变症多,治疗棘手,死亡率高等特点,本病以黄疸为突出的主症,故中医学将其归属于“急黄”范畴,病机为湿热壅盛,内蕴中焦,由脾胃熏蒸肝胆,疫毒炽盛者,内陷心肝,充斥三焦,多脏受累,且可因热毒内陷,阴气耗竭,邪闭正脱,中医疗法中,辨证论治仍占主导地位,故从清热祛湿,治有主次,清热解毒,当分气血,腑实热结,主以通泄,瘀热相搏,凉血化瘀,利水逐水,缓急有别,热毒内陷,开闭防脱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重症肝炎从快速截断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重症肝炎的病因病机关键在于“瘀毒”胶结,针对这一特点。治疗采用快速截断的法则,重用解毒化瘀方药,使病情迅速得到控制和好转,阻断瘟邪热毒侵入营血,扭转病机,不致内陷心包,变成危症。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乙型肝炎诊治心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乙型肝炎(乙肝)由病毒感染所致,其慢性带毒者相当多且不易治愈,故传染范围越来越广,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它可以导致人体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终致肝硬化、肝癌。文献报道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的发生率高达14%。目前临床上尚无根治乙肝的药物,治疗非常棘手,特别是难以促使HBsAg的转阴。笔者依据中医学理论,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结合现代医学的防治机制,总结近年来有关乙肝诊治的理论研究和治疗实践,提出以下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