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多年来,癌瘤的局部浸润程度和淋巴道及血道转移被视为影响预后的两项最重要和基本的因素,藉以判断患者的预后,却忽视了身体免疫反映对癌瘤的作用。自近代免疫学理论被运用于病理形态学以来、学者们曾先后对食管癌,胃癌,肺癌,乳癌进行癌旁淋巴反应以及区域淋巴结窦性组织细胞增生、淋巴小结、免疫母细胞等宿主对癌瘤抗衡方面的形态学变化的观察,从而丰富了评价预后的形态学内容。我科为探索大肠癌免疫反应的形态学变化及其在判断患者预后的意义,对275例大肠癌进行癌周淋巴细胞(包括浆细胞及巨噬细胞)反应的观察,报告于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对肿瘤间质反应和预后关系的报告屡见不鲜。Bery首先提出乳腺癌间质具有明显浆细胞浸润者,术后5年生存率较高。Hawley等指出,胃癌等也有与乳腺癌同样的间质反应。Underwood等认为,因局部免疫球蛋白增高,间质炎细胞反应是宿主免疫性反应。淋巴、浆细胞反应明显时,称具有淋巴组织间质的胃癌,为特殊类型,其预后较好。Black等将胃癌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的程度分为0~4级,4级者均存活5年以上。Watanabe等也报告胃癌间质有大量淋巴、浆细胞弥  相似文献   

3.
机体的免疫状态, 尤其是细胞免疫与肿瘤发生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临床上也观察到乳癌、胃癌、结肠癌等在瘤块中或其周围有淋巴胞、浆细胞,巨噬细胞浸润者,其预后较好在鼻咽癌,也见到癌巢内浸润淋巴细胞量多者其五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浸润量少者。 淋巴细胞转化反应与机体的细胞免疫性有密切的关系,有些实验资料亦表明:乳腺癌、甲状腺癌、直肠癌、肺癌等治疗后,淋转率恢复至正常人值者,预后较好。已知鼻咽癌患者的平均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低于正常人,但鼻咽  相似文献   

4.
张明智  洪帆  付晓瑞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20):1190-1191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LPL)为一种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不到非霍奇金淋巴瘤的5%;是由小B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的低度恶性肿瘤,通常累及骨髓、淋巴结和脾,大多数病例血清蛋白电泳γ区出现M峰或伴有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WM).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LPL)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轻链型LPL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患者女性,62岁,无淋巴结和肝脾肿大,贫血、血小板减少,肾功能损害,血涂片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易见,骨髓淋巴细胞弥漫性增多,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浸润,淋巴细胞、浆细胞增多,血清IgG、IgA、IgM水平较低,血清免疫固定电泳示单克隆性κ链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为sIg- CD5- CD10- CD19+ CD20+ CD23-,染色体正常。结论:LPL属于小B细胞淋巴瘤,血清中单克隆球蛋白异常主要为IgM,非IgM型少见并易于误诊,诊断依赖于骨髓中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和淋巴细胞、浆细胞增多,M蛋白的确定,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并排除其他CD5-的小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6.
人血清a酸性糖蛋白(AGP)是血清类粘蛋白的主要成分.几年前已有报告肿瘤病人血清类粘蛋白增高.最近发现.很多短期培养的肿瘤组织及其细胞系可以合成与AGP类似的或与其有交叉抗原反应的糖蛋白.从恶性肿瘤病人血浆和腹水中分离的AGP,可以抑制刺激分裂原激发的淋巴细胞增生反应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从恶性肿瘤局部分离的AGP可以明显影响宿主淋巴细胞对肿瘤组织的反应.AGP可能是一种与肿瘤有关的血清成分。作者用放射免疫试验(RIA),检测正常人、非肿瘤病人和不同类型肿瘤病人血浆AGP水平。  相似文献   

7.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宿主的免疫状态有密切的关系。不少文献指出,胃癌癌周淋巴细胞浸润(LI)、胶原纤维组织增生(CH)和癌周区域淋巴结副皮质增生(PH)、淋巴滤泡增生(FH)、窦组织细胞增生(SH)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局部组织学表现,反应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观察乳癌患者肿瘤同侧腋窝引流淋巴结微结构免疫病理形态学的改变 ,分析乳癌病人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治疗后局部引流淋巴结的免疫反应特点 ,进一步揭释HIFU治疗对肿瘤病人抗肿瘤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  48例女性乳癌病人被分为HIFU治疗组 (HIFU组 ,2 3例 )和常规外科手术组 (对照组 ,2 5例 )。HIFU组在接受HIFU治疗后 7~ 14天进行外科常规乳癌改良根治术 ,对照组仅行乳癌改良根治术。术中收集肿瘤同侧腋窝引流淋巴结。制备 4μm组织切片 ,常规HE染色 ,按照Cottieer等提出的淋巴结免疫形态学参数标准判断 :窦组织细胞反应 (SH )、副皮质区淋巴细胞增生 (PHCL)、皮质区淋巴滤泡增生 (FHCA)。根据DiGiorgio等提出的淋巴结免疫反应分级方法 ,以细胞免疫反应为主型 (CR)、体液免疫反应为主型 (HR)、混合免疫反应增强型 (CR +HR)、无反应型 (R0 )对病人淋巴结免疫状况进行分类统计记录 ,并采用对数似然比检验对两组病人的淋巴结免疫反应状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HIFU治疗后乳癌病人腋窝引流淋巴结免疫反应发生率提高 ,反应强度增强 ,呈混合高等级免疫反应。两组比较 ,淋巴结免疫反应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HIFU治疗激发机体免疫反应 ,有利于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的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LPL)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轻链型LPL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患者女性,62岁,无淋巴结和肝脾肿大,贫血、血小板减少,肾功能损害,血涂片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易见,骨髓淋巴细胞弥漫性增多,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浸润,淋巴细胞、浆细胞增多,血清IgG、IgA、IgM水平较低,血清免疫固定电泳示单克隆性K链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为sIg^-CD5^-CD10^-CDl9^+CD20^+CD23^-,染色体正常。结论:LPL属于小B细胞淋巴瘤,血清中单克隆球蛋白异常主要为IgM,非IgM型少见并易于误诊,诊断依赖于骨髓中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和淋巴细胞、浆细胞增多,M蛋白的确定,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并排除其他CD5-的小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10.
黄利鸣  邢寿富 《肿瘤》1990,10(3):116-118
浆细胞(PC)属B淋巴细胞的效应细胞,其发生学是非何杰金淋巴瘤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70年代Lukes曾提出滤泡中心转化的概念,认为B淋巴细胞的转化均须经滤泡中心细胞,到B免疫母细胞,然后形成PC。近年来认识到浆细胞样淋巴细胞(PLC)在PC的发生中也起重要作用,并由此提出了PC多途径发生的观点。由于缺乏实验研究,目前对PLC的发生、形态、功能和在B淋巴细胞转化过程中所处阶段的关系尚无统一认识。本文报道实验性诱发PLC和PC反应的研究,以探讨PLC在PC发生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并破坏宿主CD4+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免疫缺陷,恶性肿瘤成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淋巴瘤位于AIDS相关恶性肿瘤第1位.HIV感染者所患淋巴瘤的临床特征与非HIV感染者明显不同,针对其化学治疗要充分考虑宿主免疫状况.文章依据国际最新研究成果和国际相关指南,对该疾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面的注意事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有些恶性肿瘤病人对肿瘤抗原有活跃的免疫反应,有些则免疫反应低下,这提示病人细胞免疫受到抑制,但血中淋巴细胞和血清的这些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也与病人的生存无关。动物肿瘤模式表明渗入肿瘤的炎症细胞较血中淋巴细胞更能准确地反映肿瘤和宿主的关系。迅速生长的肿瘤内淋巴细胞反应弱或无,在退化的肿瘤内有高度反应的淋巴细胞,这些肿瘤内的免疫反应与区域淋巴结和血中淋巴细胞反应极不相同。人体的研究亦是如此。作者对渗入肿瘤的淋巴细胞(TIL)的免疫抑制及用卡介苗(BCG)做肿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的骨髓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方法 19例WM患者行骨髓穿刺(BMA)及骨髓活组织检查(BMB)进行形态学观察,用流式细胞术(FCM)及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11例BMA示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增生。BMB示19例均见瘤细胞侵犯,其中17例主要为小淋巴细胞增生,2例主要为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增生。4例未见典型的浆细胞样淋巴细胞。骨髓侵犯呈弥漫型12例,结节型4例,间质型3例。FCM示14例瘤细胞CD+19、CD+20、CD+22、CD-5、CD-10。IHC示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样淋巴细胞CD+20、Pax5+,浆细胞CD+38、CD+138、CD-20、Pax5-。结论 小淋巴细胞增生伴有浆细胞样分化是WM的典型骨髓病理组织学改变,IHC有利于识别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两种不同的细胞成分,形态学与FCM、IHC相结合有助于WM的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14.
王俞  崔书中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13):876-879
观察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分析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在判断患者预后和抗肿瘤治疗疗效上有一定的意义。荷瘤宿主多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临床上采用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其他免疫细胞来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此外,随着肿瘤学、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和交叉渗透,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突飞猛进,已成为继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之后又一种重要的抗肿瘤治疗手段,为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本文就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及免疫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虽然总体治愈率高,但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也较常见,另有部分患者因肿瘤组织分化低,疾病进展较快而死亡。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外周血中某些炎性细胞的数目及其比值是恶性肿瘤的重要预后因子,如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本文就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及C反应蛋白(CRP)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甲状腺癌的综合诊疗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肺腺癌局部淋巴细胞浸润特点与患者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腺癌局部淋巴细胞浸润特点与患者预后相关性的研究陆鸣,黄志英淋巴细胞在肿瘤局部浸润不仅是局部细胞免疫反应,而且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况。因而在一些组织学类型的恶性肿瘤,淋巴细胞反应被认为是良好预后的征象。关于肺肿瘤中淋巴细胞浸润的意义,国外以往有一些零散...  相似文献   

17.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在1979年第二届国际淋巴因子研讨会上首次提出的,表示由各种白细胞产生的、介导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至今得到公认的IL有18个,常用为IL-2,IL-4,IL- 6,IL-12等,它能有效改善局部免疫微环境,提高抗原递呈能力,调节宿主对肿瘤的免疫应答作用,从而高效活化特异性T淋巴细胞,有利于保护性抗肿瘤免疫的产生。放疗(RT)是当前治疗恶性肿瘤最  相似文献   

18.
1.乳腺癌诊治现状基本特点乳腺癌是女性主要的恶性肿瘤,许多大中城市已占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近年来我国呈现上升趋势。在自然人群中妇女的许多乳腺疾患增加,它和乳癌的关系也甚密切,在城市和农村高危人群亦在增加。尽管乳癌的治疗前景及预后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为优,但它仍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有恶性肿瘤共同的生物特性,有浸润、增殖、转移、复发、降低机体免疫等特点,也就注定在乳癌的当前治疗中,发现的早期乳癌在有条件的医院,在严格掌握适应证条件下应用趋向保守性的手术合并放、化疗等可获得与根治性手术相近的生存率。而当前我国广大患者中进展期较晚的乳癌病人还为数不少,尤其是西北边远少数民族、不发达地区早期癌的检出率甚低。在我院每年百余例乳癌病人Ⅱ、Ⅲ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年轻化趋势也愈加明显.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免疫及炎症介导的抗肿瘤反应尤为重要,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对肿瘤患者预后的评估是临床工作的热点也是难点之一.影响预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肿瘤自身相关的因素(包括原发部位、肿瘤大小和病理分化程度、有无转移或转移的部位等);病人自身状态(包括机体免疫状态、人口统计学、合并症、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等) [1].在此诸多因素中机体的免疫状态占着重要地位.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时,肿瘤发病率增高,而在肿瘤进行性生长时,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两者互为因果,双方各因素的消长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淋巴细胞作为机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肿瘤免疫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国外已有相关文献报道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可作为某些恶性肿瘤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