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支链氨基酸与酪氨酸比值(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 and tyrosine ratio,BT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5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氨基酸谱进行检测和分析,并与肝功能的主要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BTR发生了改变,不同程度的肝脏损伤所引起的变化也不相同.BTR比值的变化与肝细胞炎症及坏死程度、肝功能变化密切相关.结论:BTR能间接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且简便、易测.对于辅助临床诊断、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和估计预后等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肝脏疾病氨基酸失衡表现为血浆支链氨基酸(BcAA)和芳香族氨基酸(AAA)以及其它含硫氨基酸量的变化.近年来国内外研先血浆氨基酸在肝性脑病(HE)的发生机理及治疗中的作用已取得十分可喜的成果,同时根据血浆氨基酸的变化有助于鉴别某些肝脏疾病,了解肝组织损害程度,判定病程及预后,现将这方面新进展综合报道如下: 肝脏疾病的氨基酸谱及其形成机理血浆氨基酸浓度受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合成与分解糖原异生与氧化以及氨基酸转运等因  相似文献   

3.
2年来对本院78例肝硬化病人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水平随着肝脏损害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且总胆固醇水平在肝脏功能损伤时降低更明显。同时,提示血清总胆固醇与血清谷丙转氨酶一样能较准确的提示肝细胞的损害程度,判断肝硬化程度以及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特种蛋白(CRP、Tf、PA、Bf)与肝脏疾病的关系,我们对87例肝脏病患者和80例健康人血清中CRP、Tf、PA、BF进行了联合检测,结果表明:肝脏病患者与健康人测得值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根据数值的变化可以判断肝脏的病理变化及肝功能损伤的程度,为临床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慢性血吸虫病(慢血)和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血清丙氨酸及甘氨酸的变化,尤其是丙氨酸/甘氨酸比例的变化,发现晚血患者血清丙氨酸/甘氨酸比值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及慢血相比有显著差异,提示晚血患者血清氨基酸变化程度与肝脏受损程度一致,同时也与长期严重疾病所致的营养摄入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6.
我校军队卫生学教研室和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研制的复方氨基酸(肝氨要素)冲剂是一种新型治疗肝病的氨基酸制剂。该制剂是根据肝功能不全时代谢的特点,以高支低芳氨基酸混合物、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为原料研制而成。经模拟肝纤维化和急性肝衰动物实验表明,该制剂能防止急性肝损伤引起的血清转氨酶活性的明显升高;提高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以及血清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克分子的比值;纠正血清氨基酸谱紊乱;减轻肝组织变性、坏死和纤维增生程度,并能预防肝昏迷和改善肝昏迷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7.
各类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与血清胆碱酯酶的改变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前白蛋白与血清胆碱酯酶在通常情况下是反映肝脏合成与分泌功能的重要指标,当肝脏功能受到损伤,引起不同程度的病变时,血清前白蛋白及血清肝碱酯酶的合成与分泌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反之亦反映肝脏功能的受损情况。本文对268例各类肝病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PA)与血清胆碱酯酶(SCHE)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血清前自蛋白与血清胆碱酯酶在通常情况下是反映肝脏合成与分泌功能的重要指标,当肝脏功能受到损伤,引起不同程度的病变时,血清前自蛋白及血清胆碱酯酶的合成与分泌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反之亦反映肝脏功能的受损情况。本文对268例各类肝病患者的血清前自蛋白(PA)与血清胆碱酯酶(SCHE)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明确重症肝炎氨基酸谱变化的特点 ,探讨血浆置换 (PE)及血浆置换联合乳果糖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检测血浆置换及其联合乳果糖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各 2 0例 ,分析其氨基酸谱变化特点及氨基酸变化与PTA改善的关系。结果 重症肝炎患者血清蛋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浓度显著增高 ,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浓度和BCAA/AAA比值显著下降 (均P <0 .0 1) ;PE及PE联合乳果糖治疗组芳香族氨基酸浓度下降 ,支链氨基酸浓度升高 ,BCAA/AAA比值上升 (P <0 .0 5 ) ,联合组与单纯PE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BCAA上升值、AAA下降值与PTA增加值呈正相关。结论 重症肝炎患者存在特征性氨基酸谱改变 ,尤以BCAA/AAA比值的改变与肝功能改善显著相关 ,PE治疗能调整氨基酸代谢 ,改善患者肝脏功能 ,联合应用乳果糖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清总胆汁酸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3例窒息新生儿(重度窒息55例。轻度窒息38例)和30例健康新生儿的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进行测定并动态观察。结果:窒息新生儿TBA明显升高.重度窒息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提示新生儿窒息后常有肝脏损害发生并且程度与窒息程度呈正比。结论:血清TBA测定是评价新生儿肝脏实质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是对新生儿窒息后导致肝脏损害的早期诊治以及预后观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四氯化碳诱发大鼠慢性肝损伤致肝纤维化为动物模型,观察了复方氨基酸冲剂(肝氨要素)对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复方氨基酸冲剂能防止肝纤维化动物的体重和食量下降及血清转氨酶活性升高,阻止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降低,提高血清BCAA/AAA比值,纠正氨基酸谱紊乱,减轻肝组织变性、坏死和纤维增生程度。结果提示,复方氨基酸冲剂对肝纤维化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复合因素所致大鼠肝纤维化血清及肝脏透明质酸(H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急性肝损伤期血清HA含量显著升高,且与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正相关。肝纤维化发生时,肝脏HA水平增加,血清HA含量进一步升高。提示血清HA水平能反映肝功能障碍及肝纤维增生的变化,肝纤维化的发生与肝脏透明质酸代谢的变化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不同中医证型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患者临床客观指标的差异,为HLD辨证分型客观化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185例未经驱铜治疗的HLD患者的临床客观指标和中医证型,并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客观指标的差异。 结果 不同证型HLD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血尿酸水平,角膜K-F环阳性率,肝脏超声影像学表现,以及肾脏损伤、腹水和胆囊疾患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HLD患者的临床客观指标呈现不同的特征性变化。如肝肾不足证者发病最低,病程最短,血尿酸水平最高,角膜K-F环阳性率最低,肝脏超声主要呈现星光点征,肾脏损伤发生率最低。 结论 HLD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尿酸水平、角膜K-F环、腹部彩色超声影像学表现对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叶酸水平,观察血清叶酸水平与肝硬化的相关性,探讨叶酸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对59例肝硬化患者、42例非肝硬化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叶酸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叶酸水平显著低于非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肝硬化伴腹腔积液患者叶酸水平更低,且与肝硬化伴腹腔积液患者叶酸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清蛋白、丁酰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等反映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和肝纤维化进程指标具有良好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7681,0.8923,0.8210)。结论:肝硬化患者FA水平显著降低,与肝纤维化的病理进程密切相关,血清FA水平检测将成为有价值的肝硬化诊断指标,对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及疗效和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肝豆灵对铜负荷大鼠肝损伤的干预机制。 方法 将21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肝豆灵组,每组7只。正常组大鼠接受普通饲料喂养,其余两组大鼠均接受高铜饲料喂养以复制铜负荷模型,共计12周。从第7周开始,肝豆灵组以肝豆灵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直至模型复制结束。以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分析大鼠肝组织代谢物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中溶血磷脂酰胆碱、油酸酰胺含量降低,色氨酸、苯丙氨酸、硬脂酰胺、牛磺酸鹅脱氧胆酸、甘氨胆酸、牛磺胆酸含量升高。肝豆灵组溶血磷脂酰胆碱、油酸酰胺含量升高,色氨酸、苯丙氨酸、硬脂酰胺、牛磺酸鹅脱氧胆酸、甘氨胆酸、牛磺胆酸的含量降低。〖JP〗 结论 肝豆灵对铜负荷大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胆汁酸代谢、氨基酸代谢、脂代谢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6.
虫草多糖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观察虫草多糖(CP)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四氯化碳(CCl4)和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 D-GalN)诱导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肝匀浆中超氧歧化酶(SOD)活力以及丙二醛(MDA)浓度,并作肝组织切片病理观察.结果虫草多糖(125、250、500 mg/kg)ig 给药明显降低CCl4和D-GaLN诱导的化学性肝损伤后小鼠血清中升高的ALT和AST水平,抑制肝匀浆中上升的MDA水平和升高过低的SOD活性.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有明显的保肝作用.结论虫草多糖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0例不同肝病患者与12例正常对照者血浆氨基酸水平。探讨氨基酸谱型对肝病诊治的临床意义。结果发现,急性病毒性肝炎、慢迁肝、慢活肝、失代偿期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时的氨基酸谱不尽相同。分析氨基酸谱型对肝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血浆氨基酸与多数常规肝功能试验结果无相关性,仅BCAA/AAA比值与血清白蛋白浓度呈正相关,提示氨基酸谱型的异常主要反映了肝细胞代谢状态的改变。血浆氨基酸分析对肝病治疗中正确使用氨基酸溶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测定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和肌酐(Cr)含量变化,观察脑创伤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打击装置制备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2小时和24小时在股静脉取血测定血清ALT、AST、BUN和Cr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脑损伤组在损伤后12小时、24小时ALT和AST均显著升高;BUN和Cr在脑损伤后24h显著升高。结论创伤性脑损伤发生后会出现肝肾功能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秦松  王君  高志鹏  柳长柏  邹黎黎 《重庆医学》2016,(10):1323-1325
目的:探讨奇魅植物酵素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连续灌服酒精的方法建立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将60只雄性昆明小鼠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组基础上分别加5、25、50mL/kg奇魅植物酵素)。连续灌胃9周后,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性。测定各组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MDA)、三酰甘油(TG)、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乙醇脱氢酶(ADH)及乙醛脱氢酶(ALDH)的活性,以及肝指数的变化及肝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成功建立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组的奇魅植物酵素均可有效地降低血清中AST、ALT及肝组织中TG水平,提高ADH、ALDH、GSH水平。此外,病理学观察结果与酶学变化相一致。结论奇魅植物酵素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