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上实用价值较大,在某些情况下,比表浅静脉穿刺有较多的优越性,只要正确掌握穿刺方法,一般危险性小,并发症少,以减少病人反复进行周围静脉穿刺的痛苦,有利于抢救及治疗。  相似文献   

2.
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法是RobertAubaniac于1 952年首先倡导推荐的。它是一种有效的诊治手段 ,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由于原来操作方法存在着并发症较多等缺点 ,临床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近年来 ,我们在穿刺操作方面进行了研究改进 ,使穿刺成功率明显升高 ,并发症发生率下降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2 2 1例 ,其中男1 2 8例 ,女 93例 ,年龄 2 5~ 78岁。用于抢救危重病人及监测中心静脉压者 63例 ,用于肠外营养 (TPN)者 81例 ,余为大、中手术…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1992年1月到1997年5月,对74例危重手术病人施行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高。本文结合临床资料与有关文献,兹将穿刺方法的改进体会,以及临床上的应用探讨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74例,男48例,女26例。年龄32~63岁...  相似文献   

4.
危重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6例,男56例,女20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42岁;平均66.36岁。病种包括肺心病合并心衰、呼衰患者35例(其中合并肺性脑病1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22例,肺癌患者18例,肺癌脑转移(深昏迷)患者1例。置管时间最长121天,最短5天,平均43天。1.2物品准备德国BRAHN公司生产的留置针1套,肝素1只,输液管1套,静滴液体。1.3操作方法①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操作过程,消除顾虑,并嘱患者操作过程中勿剧咳和深呼吸;②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暴露穿刺部位,穿刺前测量从静脉穿刺点到上腔静脉的大致长度;取胸锁关节至胸肩关节连线的1/3处,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常见合并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4年11月-2009年12月肿瘤内科300例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进行总结分析,探讨相关的技术问题和并发症的处理.结果: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术穿刺成功率97.6%,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为8.3%,其中局部血肿7例(2.3%),误穿动脉5例(1.7%),气胸3例(1.0%),心律失常10例(3.3%);置管后相关并发症:导管堵塞34例(11.3%),导管感染11例(3.7%),置管后右肩关节疼痛4例(1.3%).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肿瘤患者安全、可靠的静脉穿刺技术,虽然穿刺及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通过经验积累可以减少和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6.
2000年7月~2011年12月我科对30例病人应用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发现其具有可留置时间长、避免反复穿刺、液体易于稀释、活动不受限、易于护理的特点。现将其应用与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2000年7月~2011年12月,我们对30例病人采用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其中  相似文献   

7.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24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木香  兰志勋  齐国华 《四川医学》2005,26(4):F004-F004
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笔者共行经锁骨下入路静脉穿刺置管术240例,在确定穿刺点的位置时,充分考虑了临床触诊锁骨的标志及患者的胖瘦情况,结果穿刺成功率很高,且无1例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肿瘤化疗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可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和控制肿瘤生长。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过程中,常因长期输液,反复静脉穿刺,化疗药物外漏致局部组织坏死,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我们采用了中心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通过对126例肿瘤病人化疗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急诊复苏、严重休克,长期用某些血管刺激性药物的病人治疗过程中,中心静脉置管有外周静脉不可比拟的优势。其中,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因为操作方便、护理便利、不易感染、容易固定、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得到临床广泛应用。与周围静脉穿刺不同,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护士应细心  相似文献   

10.
中心静脉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和低血容量患者,特别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维持有意义,可保证治疗营养,并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由于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较多,良好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简道林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2):1080-1081
目的 :探讨以斜角肌间沟为解剖标志的锁骨上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方法 :40例右侧穿刺成年患者 ,仰卧头低位。左手食指扪清并按压住斜角肌间沟中下部 ,于锁骨上约 2 cm,紧靠食指前端的前斜角肌外缘进针。针干经前斜角肌浅面 ,胸锁乳突肌深面 ,与矢状面成 45o角 ,针尾低于冠状面 1 0~ 1 5o,朝胸锁关节稍外侧进针 ,J形导丝法置管 1 2 cm于体内。结果 :1次和 3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 90 %和 97.5% ,进针深度 4.2± 0 .6 cm。结论 :以斜角肌肌间沟为进针解剖标志的锁骨上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解剖标志易于确定 ,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种方法在颅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2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36例和锁骨下静脉组36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3.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锁骨下静脉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锁骨下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长期留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穿刺导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种方法在颅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2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36例和锁骨下静脉组36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3.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锁骨下静脉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锁骨下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长期留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用于诊治精神病危重患者的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ICU57例精神病危重患者,行138次纤维支气管镜操作。其中行纤支镜检查、吸痰及吸除异物62次,引导经鼻插管44次,直视下调整气管插管深度10次,经纤维支气管镜吸取痰标本进行痰培养20次,对气道出血患者进行诊治2次。结果:62例次经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吸除异物后呼吸道症状改善明显;44例次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插管及10例次直视下调整气管插管深度,全部1次成功;2例次气道出血患者经诊治后止血效果明显:20例次经纤维支气管镜取痰培养送病原学检查,明确病原后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均成功。结论:ICU精神病危重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高能磷酸盐镁制剂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京华  姚侠  石俊  车成日 《吉林医学》2007,28(13):1472-1473
目的:比较危重患者行肠内、外营养的同时加用高能磷酸盐镁制剂的效果。方法:将2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营养组,同时进行营养状况评定、多脏器指标监测、血流动力学测定。结果:研究组淋巴细胞记数、总胆红素、肌酐、镁离子等指标有明显好转(P<0.05),ALT、AST、LDH、α-HBDH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变化,其中CK、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危重患者行肠内、外营养的同时用高能磷酸盐镁制剂,可提高免疫力,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6.
改良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临床工作中,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锁骨下静脉穿刺不当也会造成一些并发症,如反复穿刺失败,误伤动脉,气胸等。为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改进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作者于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对60例患者进行不同点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分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2020年1月~2020年3月湖北省洪湖市人民医院75例COVID-19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5例患者重型43例,危重型32例,男性41例 (54.67),女性34例(45.33%),年龄58.1±15.9岁,49.3%患者有基础疾病史,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78.67%)和咳嗽(70.67%)等。与重型患者比较,危重型患者在年龄>60岁患者比例、入院时WBC计数、hsCRP、PCT、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ALT、CRE、LDH、cTnI、NT-proBNP等均较重症组明显升高,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 岁、WBC计数升高、hs-CRP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二聚体升高、NT-proBNP升高、cTnI升高是 COVID-19 危重型的相关因素 (P均<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8.165,95%CI 1.483,45.576,P=0.017),凝血酶原时间延长(OR=7.516,95%CI 2.568,21.998,P=0.006)和NT-proBNP 升高(OR=6.194,95%CI 1.305,29.404,P=0.022)是 COVID-19 危重型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年龄大于60岁、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NT-proBNP升高是COVID-19危重症患者的重要临床特征,可能为危重症患者的早期预警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免疫营养对外科脓毒症患者APACHE评分的影响。方法:60例外科脓毒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为免疫营养组,对照组为常规营养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外科治疗,并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静脉营养治疗7d,其中研究组静脉应用谷氨酰胺,比较两组APACHE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APACHE评分均下降,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谷氨酰胺增强的肠外营养能减轻外科脓毒症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改良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效果。[方法]81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改良外伤大骨瓣组39例,常规骨瓣组42例,术后治疗方案基本相同。术后7 d根据Gcs评分进行疗效判断。术后3个月临床随访进行格拉斯哥预后改良(GOS)评定。[结果]治疗组中,恢复良好与中残16例、重残9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12例。对照组中,恢复良好与中残8例、重残10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22例。两组术后7 d GCS计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恢复良好与中残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死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20.
田仙棠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1):40-41,44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病例,探讨改良血液透析方法在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治疗中的意义及策略。方法:98例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治疗,匀速超滤组51例,阶梯超滤组47例,对两组治疗前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心肌坏死标志物、转氨酶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不同治疗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匀速超滤组比较,阶梯超滤组低血压、肌肉抽搐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出院时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值低,肾功能恢复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阶梯超滤组与匀速超滤组比较,透析并发症少,肾脏功能恢复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