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7月~2006年2月,我们共行肝脏移植术30例,手术成功率100%。现将肝移植术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中,男25例,女5例;年龄24~73岁。其中原发性肝癌10例,肝炎性肝硬化20例。20例有长期吸烟史,术前常规检查及肺功能检查均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2001年11月至2003年11月,我们共实施肺癌切除术248例。现报告如下,并总结肺癌切除术呼吸道围术期管理体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CABG)应用于老年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相关指标和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以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非体外循环CABG治疗的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观察围术期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和临床指标,以及心脏功能的变化;同时,回顾性分析同期进行体外循环CABG治疗的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两组患者围术期血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术后有轻度升高,术后24 h达到最高峰,术后168 h恢复到手术前水平。与体外循环组相比,非体外循环组cTnI及CK-MB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2)术后即刻、术后2、12 h观察组患者的心脏指数(CI)、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做功指数(LVSWI)以及右室做功指数(RVSW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者与未采用IABP者术后CI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IABP放置后,CI逐步下降,平均动脉压上升,尿量增多,血管活性药物用量逐渐减少。结论非体外循环CABG对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和心脏功能不良影响小,与体外循环手术相比,结合IABP更可提高其手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6月~2 0 0 3年6月,我们共为6 5例高龄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 2例,女13例;年龄70~82岁,平均73.8岁。其中吸烟者4 2例,术前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38例,阻塞性肺炎16例;肺功能降低4 2例;行一侧全肺切除8例,肺叶切除5 3例,开胸探查术4例。术后发生肺炎、肺不张15例,呼吸功能衰竭4例(其中2例抢救无效死亡)。呼吸道管理体会:1吸烟可使支气管粘膜的假复层柱状上皮受损,纤毛的运动及排痰功能减弱,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和滞留,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因此,患者入院后应反…  相似文献   

5.
肺移植病人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2年9月完成第一例同种异体单侧肺移植以来先后共进行了13例单肺移植手术,二例非体外循环下双肺移植手术。现将术前与术后呼吸道的护理管理配合作一回顾。1临床资料15例受体47-57岁,平均年龄53岁,其中男性13例,女性2例。术前诊断为终末期肺气肿的9例,其中4例前均为高碳酸血症,平均PaCO269mmHg,3例为肺纤维化,1例为矽肺,1例为淋巴管肌瘤病,术前呼吸机依赖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因胸闷、气急进行性加重,肺功能重度减低,需间断吸氧或卧床吸氧治疗。手术行左肺移植9例、右肺移植4例,非体外循环下双肺移植2例。术后长期存活12例,2例术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临时心脏起搏术在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45例患者中有44例均于外科手术前行经股静脉临时心脏起搏。1例于外科手术中紧急经颈内静脉途径行临时心内膜起搏成功。结果3例患者于围手术期未撤除临时起搏器,其余于围手术期安全撤除临时起搏器,全部患者均安全度过外科围手术期。结论临时心脏起搏术在需要外科手术且伴有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患者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朱慧敏 《山东医药》2006,46(20):102-102,F0003
开胸手术后呼吸道并发症最为常见,处理不当会危及生命。近5年来,我们共对76例老年肿瘤患者行开胸手术,现将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呼吸道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防止和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对策.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12月-2006年12月收住的65例先心病患儿,对体外循环术后的资料进行分析,从术前、术后及带气管插管的护理、拔管时及拔管后呼吸道的护理等方面探讨呼吸道管理的方法和经验.结果 全组65例患儿,呼吸道并发症5例,其中肺不张2例.呼吸道梗阻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2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通过加强婴幼儿先心病的术后监护,合理地使用呼吸机,术后注意呼吸道的管理,积极预防肺部并发症,对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的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围术期呼吸道的管理。方法 对55例婴儿先心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本组55例患儿,2例死于低心排合并。肾衰,其余均痊愈出院,治愈率96.4%。结论 先心病婴儿经过精心的围术期呼吸道管理,明显减少了肺部并发症,提高了婴儿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67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珈宁 《山东医药》2006,46(17):102-102,F0003
自1999年以来,我院共行心脏瓣膜置换术67例,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7例患者中,男38例,女29例;年龄26~70岁。其中主动脉瓣置换18例,二尖瓣置换15例,双瓣置换17例,三尖瓣成形17例;心功能~级。全组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手术。术后监护时间48~132(72±24)h,呼吸机应用12~48(24±12)h。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对患者加强心理疏导,并请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与之交流,消除其对手术的顾虑。心功能级者术前须加强治疗,待心功能改善至级时再手术,心功能~级者应充分休息,低流量吸氧2~3 L/min,…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40例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正确处理和护理干预,说明加强肺癌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是预防术后严重并发症,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体外循环术后绝大部分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维持呼吸。加强呼吸机的管理是保证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2006年3月-2009年2月,我院共行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26例、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48例、冠脉搭桥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15例,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12~72h,均顺利脱机。现将呼吸机的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心律失常是老年患者围术期很常见的一种心血管并发症,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导致围术期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1].因此,如何积极预防和治疗围术期严重心律失常是确保患者安全渡过围术期的重要措施.本研究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老年非心脏择期手术患者,旨在探讨老年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积极预防和治疗相关危险因素,保障老年患者围术期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心脏手术的危险因素、手术时机和围术期管理.方法近7年对老年患者行113例心脏手术,其中单纯冠状动脉搭桥术58例,单纯瓣膜手术39例,瓣膜手术同时冠状动脉搭桥术9例,其它7例.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20例(17.7%),早期死亡5例(4.4%).术前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左心室射血分数<0.5、瓣膜置换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急症和2次手术是发生术后并发症及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人心脏病一旦有手术适应证应尽早外科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进入老龄化社会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已经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需要接受非心脏手术.对于这类人群的处理是临床医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国内对此类患者尚无大样本循证医学研究,尚未制定针对性指南.新近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ACC/AHA)发布了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的评估与处理的最新指南[1].本文结合该指南和近几年来有关PCI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处理的最新进展,综述目前有关PCI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处理的最佳措施和评估建议,目的在于进一步规范PCI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处理,降低围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提高PCI患者非心脏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患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效果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高龄肺癌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的各项指标:阵痛时间、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治疗满意度,同时统计肺部及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疼痛时间较对照组少(P<0.05);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实验组(4.89±1.12)较对照组(5.56±1.45)显著减少,实验组住院时间(12.45±4.23)较对照组(16.80±5.23)显著缩短,患者满意度也显著提高(P<0.05)。患者肺部及呼吸道并发症中,实验组痰液潴留、肺不张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而肺炎、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围术期呼吸道管理治疗高龄肺癌患者,能有效减少患者疼痛时间、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同时痰液潴留和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下降,患者满意率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体外循环下开心手术围术期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方法选择12例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病人,在体外循环开始后5 min,主动脉开放前5 min,主动脉开放后5 min、1 h、2 h、12 h、36 h采静脉血.应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巨噬细胞集落趋化因子及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肿瘤坏死因子α峰值出现在体外循环开始后5 min,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抗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均在主动脉开放后1 h达峰值,巨噬细胞集落趋化因子在主动脉开放后36 h达峰值.结论血清细胞因子在体外循环过程中和其后的机体炎症反应,防御修复及造血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96年7月至2000年7月,我们对29例危重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替换术,现对其围手术期处理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汪景兰  徐玉芝  赵娟 《山东医药》2007,47(11):50-50
食管癌是本地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多年老、体弱、伴有呼吸道并发症,且机体脏器功能低下;食管癌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术后易出现呼吸道并发症,不仅影响手术的成败,且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极为重要。2001~2006年,我院共为179例食管癌患者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因素,其中冠状动脉综合征、失代偿充血性心力衰竭、有临床意义的心律失常及严重的心瓣膜病属高危心血管疾病,对合并这些疾病的老年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面临的风险很大.围术期需严格管理,包括完善心血管病理解剖与功能储备检查,实施药物或介入治疗进行疾病控制,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及时纠正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