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QT离散度与左心室肥厚及氯沙坦对其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杂志》2002,10(1):30-32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QT离散度增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进一步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室质量增大与 QT离散度 (QTdispersion,QTd)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 12导联心电图同步描记及心脏超声检查等方法对 9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男性 40例 ,女性 5 4例 ,年龄 (5 9.9± 11.2 )岁 ]和 11例正常人 [男性 4例 ,女性 7例 ,年龄 (5 2 .8±16 .9)岁 ]作 QTd及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质量检测分析。结果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 ( 组 ,n=6 2 ) QTd较非肥厚组 ( 组 ,n=32 )以及正常对照组 ( 组 ,n=11)均明显增大 (P<0 .0 1~ 0 .5 0 ) ,QTd与左心室质量呈正相关 (r=0 .47,P<0 .0 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质量增大可使 QTd明显增大 ,具有心室肌复极不均一、有形成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心脏性猝死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3.
1999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对QT离散度[离散度(QTd)、校正离散度(QTcd)]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依那普利对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泓  谢菁 《临床内科杂志》2001,18(3):199-201
目的 研究长期使用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左心室肥厚时对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2 4例高血压病 (EH)合并左心室肥厚 (LVH)者 ,服用依那普利 (10mg 1次 /d) 3年 ,用标准 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间期、校正的QT间期 (QTc)、QT间期离散度 (QTd)及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 (QTcd) ;用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测定有关心血管参数。结果 依那普利不仅能迅速降压 ,而且能逐渐降低左心室重量指数 (LVMI)达 3 9% (P <0 .0 0 1) ,显著提高左心室泵血功能 ;同时明显缩短QTd[从 (61± 2 1)到 (41± 15 )ms、QTcd从 (67± 2 7)到 (46± 18)ms] ,QT及QTc也同样明显缩短。结论 长期用依那普利治疗EH合并LVH ,能明显使患者左心室肥厚回缩 ,提高其左心室收缩功能 ,并通过降低QTd及QTcd ,进一步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 (简称QTd)变化。 方法 用美国超九 ATL(XO16 3)彩色多谱勒诊断仪二维超声测量其舒张期左心室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后壁厚度 ,以≥ 1 2cm作为左心室肥厚诊断标准 ,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 (n =36 ,男 女 =2 0 16例 ,平均年龄 6 0岁± 12岁 )、高血压左心室非肥厚组(n =5 0 ,男 女 =30 2 0例 ,平均年龄 6 2岁± 12岁 )进行测量 ,再用心电图ECG 8110P( 0 180 8A3)描记其常规 12导联心电图 ,手工测量其最大QT间期 (QTmax)、最小QT间期 (QTmin)和心动周期RR间期 ,计算QTd和心率校正的QTcd ,并随机匹配正常人群组 (n =4 0 ,男 女 =2 4 16例 ,平均年龄 5 8岁± 13岁 )。 结果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QTd为6 0ms± 17ms ,QTcd为 6 8ms± 2 4ms,高血压左心室非肥厚组QTd为 4 1ms± 13ms,QTcd为 4 3ms± 17ms ,正常人群组QTd为 4 3ms± 11ms ,QTcd为 4 4ms± 16ms,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QT间期离散度增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治疗组30例高血压病人口服美托洛尔50~200mg/日,对照组口服复方降压片,3~6片/日。疗程均为16周。在治疗前后测量QTcd,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美托洛尔可明显缩小QTd及QTcd(P<0.01),对照组则QTd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美托洛尔对高血压LVH患者QTd有明显缩小作用,对预防因QTd增大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有益。  相似文献   

7.
QT离散度 (QT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 1项评价心肌复极同步程度的新指标[1] 。QTd主要反映心室肌复极不均一性 ,QTd增大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而高血压伴左室肥厚 (LVH)可引起QTd显著增加。本文观察福新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LVH患者QTd及QTcd的变化 ,以探讨福新普利对LVH、QT离散度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999年 12月~ 2 0 0 1年 12月于本院门诊或住院的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 ,男 64例 ,女 3 2例 ,年龄 61~ 81岁 ,均符合WHO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 ,其中伴LVH者 5 8例 ,男 40例 ,女 …  相似文献   

8.
伴左心室肥厚高血压病人的QT离散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者的QT离散度变化及与左心室肥厚程度的关系。方法105例高血压病人和45例正常人均进行体表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QT离散度(QTd)和改良法校正的QT离散度(QTlcd)。结果高血压左室肥厚组(n=42)的QTd和QTlcd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n=45)和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组(n=63)。高血压病人的QTd和QTlcd与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呈正相关(r=0.467,P<0.001;r=0.469,P<0.001)。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者的QT离散度增加且与左室肥厚的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侯毅 《临床内科杂志》2002,19(2):148-149
QT离散度检查简单且无创伤 ,被应用于临床心脏事件的许多方面 ,特别是应用于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研究。本组资料分析了高血压病患者及伴左心室结构改变与恶性心律失常者QT离散度的变化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以探讨QT离散度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对象与方法1.对象 :(1)高血压病组 :15 8例 ,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 ,收缩压≥ 14 0mmHg ,舒张压≥ 90mmHg ,除外继发性高血压。男性 96例 ,女性 62例 ,年龄 40~ 82岁。其中经心脏超声、X线胸片和心电图等检查发现伴左心室肥厚者 63例 ,年龄 5 4~ 8…  相似文献   

10.
QT间期离散度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及依那普利对其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QT间期离散度(QTd)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及依那普利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病(EH)患者57例,其中合并左心室肥厚(LVH)者(EH+LVH组)30例,无合并左心室肥厚者(EH-LVH组)27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24例。用超声心动图仪检测法求得左心室重量,同时从心电图上测得QTd与校正后QTd(QTcd)。EH+LVH组患者用依那普利治疗6个月。结果:①EH+LVH组患者QTd与QTcd明显大于EH-LVH组和正常对照组,而EH-LVH组和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②QTd和QTcd与左心室重量呈显著正相关(r=0.75,P<0.05及r=0.61,P<0.05);③治疗6个月后,QTd和QTcd、左心室重量均降低,且QTd缩小程度(ΔQTd)、QTcd缩小程度(ΔQTcd)与左心室重量减轻程度(ΔLVM)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病患者QTd增大的主要原因;QTd可作为左心室肥厚程度的评估指标;依那普利能有效逆转左心室肥厚,减小QTd。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科素亚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方法 选取轻 ,中度高血压患者 6 0例 ,经一周药物洗脱 ,随机分为科素亚组及依那普利组 ,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重量指数 ( LVM1)等指标 ,并运用 2 4h动态血压变化计算谷 /峰比值。结果  ( 1)科素亚与依那普利均有良好的降压作用 ,P<0 .0 1。但科素亚组收缩和舒张压的谷 /峰比值分别为 84%和 74% ,依那普利组分别为 6 9%和 6 4%。 ( 2 )经六个月治疗 ,科素亚组 LVMI从 15 0 .3± 2 0 .3降低至 12 9.3± 14 .3,依那普利组 L VMI从 15 2 .5±18.9降至 12 7.8± 13.9,均为 P<0 .0 5 ,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 3)服用科素亚不良反应少 ,对代谢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 科素亚 5 0~ 10 0 mg/d能平稳降低 2 4h血压 ,能显著逆转左心室肥厚 ,其作用与依那普利相比 ,疗效确切 ,耐受性好 ,干咳不良反应明显低于 ACEI制剂。  相似文献   

12.
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展群  魏群 《高血压杂志》1999,7(4):337-339
目的:评价一类新型抗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1拮抗剂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作用,并与ACEI类药物依那普利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方法;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重量指数(LVMI)等指标,并运用24 小时动态血压变化计算谷/峰比值。结果:(1)经6 个月治疗,氯沙坦组LVMI从152.3±20.5 降至129.4±14.6 g/m ,P< 0.05,依那普利组LVMI从154.5±19.5降至128.2±14.8 g/m ,P< 0.05,其它指标亦有改变,而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2)两种药物均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氯沙坦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81% 和72% ,依那普利组分别为70% 和65% ;(3)服用氯沙坦副作用少,对代谢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氯沙坦能平稳降低24 小时血压,能显著逆转左心室肥厚,其作用与依那普利相近,但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评价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对52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患者用氯沙坦50~100 mg治疗8~10周后进行观察.结果:氯沙坦治疗后血压平均下降29/12 mmHg±5/3 mmHg , 治疗后室间隔厚度 (IVST) 、心室后壁厚度(PWT)、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有明显减少(均为P<0.01),说明左室肥厚减轻,左室舒张功能得到改善.结论:氯沙坦能有确切降压效果,并有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 :对 5 2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患者用氯沙坦 5 0~ 10 0 mg治疗 8~ 10周后进行观察。结果 :氯沙坦治疗后血压平均下降 2 9/12 mm Hg± 5 /3mm Hg,治疗后室间隔厚度 (IVST)、心室后壁厚度 (PWT)、左室重量指数 (L VMI)均有明显减少 (均为 P<0 .0 1) ,说明左室肥厚减轻 ,左室舒张功能得到改善。结论 :氯沙坦能有确切降压效果 ,并有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氯沙坦单用或联用葛根素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A组)30例口服氯沙坦,每日50 mg;治疗组(B组)30例给予氯沙坦,每日50 mg,加葛根素注射液500 mg.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左室形态结构和左室功能变化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水平降低,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重量(LVMI)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特别是B组在逆转LVH方面效果优佳(P<0.05).与A组比较,B组治疗后2 h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明显降低,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明显升高.结论氯沙坦联用葛根素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既可有效降压,又可逆转LVH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氯沙坦与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及其对左心室肥厚逆转作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我社区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口服氯沙坦钾片治疗,B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和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L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LVDd、LVSd、LVPWd、LVMI均低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均可获得满意的降压疗效,其中氯沙坦可有效逆转左心室肥厚,疗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The level of left ventricular (LV) mass as measured by echocardiography or other technique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reflects the integrated effects of the level of arterial pressure, the concomitant volume load imposed on the heart, and of alterations in arterial waveform morphology as well as of body size and non-hemodynamic variables. The LV may respond to these stimuli by concentric or eccentric hypertrophy or by the recently-described pattern of concentric remodeling, in which LV mass is normal but relative wall thickness is increased. The are strong parallelisms between increases in cardiac and systemic arterial wall thicknesses, and patients with discrete atheromas detectable by carotid ultrasound have elevated LV masses. Patients with eccentric and concentric LV hypertrophy have two to four-fold increases in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morbid events compared to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normal LV geometry, and the change in LV mass during treatment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subsequent morbidity in initial studies. In contrast to the strong predictive power of LV geometric assessment, use of indirect measures of target organ status in the WHO systm for classification of the severity of hypertension does not improve on the prediction of prognosis that can be obtained by consideration of the level of arterial pressure. Curre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evaluation of LV geometry may contribute to improved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in situations where more precise stratification of risk would clarify whether or not to institute treatment, or whether it should be with drugs or non-pharmacologic meas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