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9~ 2019-10我院冠状动脉搭桥患者60例,单独泵注瑞芬太尼麻醉的29例为对照组,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的31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麻醉前1 h(T0)、麻醉诱导后3min(T1)、气管插管后3min(T2)、手术开始20mi...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究心脏手术中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脏手术患者60例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接受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优良率、苏醒时间、恢复呼吸时间、拔管时间、心率、平均动脉压、瑞芬太尼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7%),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恢复呼吸时间、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心率(132.0±20.0)次/分、平均动脉压(128.9±15.4)mm Hg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瑞芬太尼用量(6.0±1.1)[w/(μg·kg)]显著低于对照组(7.5±1.3)[w/(μg·kg)],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手术中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在心脏手术麻醉诱导期间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到2012年4月我院麻醉科行心内直视手术麻醉的患者共计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静脉麻醉,观察组在基础上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记录并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后及气管插管后各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T2、T3观察时点MAP、HR值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与两组出现心动过缓及低血压的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抑制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因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所造成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5,(35):4992-499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9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咪达唑仑1~2 mg/kg+芬太尼0.05 mg/kg+丙泊酚1~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常规麻醉诱导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麻醉诱导方案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0.5μg/kg,10 min内静脉泵入,然后以0.4μg/(kg·h)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在常规麻醉诱导方案基础上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泵入。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给药后5 min(T_1)、麻醉诱导后2 min(T_2)、气管插管成功后1 min(T_3)、气管插管成功后3 min(T_4)、气管插管成功后5 min(T_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变异度(SVV)水平及T_0、T_1时镇静评分(OA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T0~T5时SV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0~T5时SBP、DBP、MAP、HR、CO、CI、SV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T0时O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观察组患者OAA/S评分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麻醉能有效降低对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及麻药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P组)、单次输注右美托咪定组(D组)及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组(C组),每组20例。全身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C组按同速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之后以0.15μg/(kg·h)速率持续泵注至术毕前30 min;P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记录患者在注药前(T0)、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3 min(T4)、气腹后(T5)、术毕停药即刻(T6)、拔管后即刻(T7)和拔管后3 min(T8)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结果 C组T3、T5、T7时点SBP,T5、T7时点DBP及T1~T7时点HR低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T3、T5时点SBP及T1~T7时点HR低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T3、T5、T7时点SBP,T7时点DBP均高于T0时点,T2和T4~T6时点HR均低于T0时点,T7时点HR高于T0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T2~T6时点HR均低于T0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T1~T6时点HR均低于T0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瑞芬太尼用量较P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低剂量输注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减轻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气管插管、气腹和术后拔管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并能减少瑞芬太尼的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分析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对心脏手术麻醉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心内直视手术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用咪达唑仑、芬太尼、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后,观察组用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进行维持麻醉,对照组用芬太尼和咪达唑仑进行维持麻醉。必要时均以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对两组患者在诱导前(T1)、麻醉后1h(T2)、切皮前(T3)、切皮时(T4)、手术结束时(T5)、手术结束后10min(嘶)等时点的心率和血压情况进行监测,同时记录异氟醚的使用情况和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间(处理因素)差异和各组内(测量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处理因素与测量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心率于麻醉1h后和切皮前显著下降(P〈0.05),在切皮时,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较切皮前显著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有10例需加用异氟醚维持血液动力学指标的稳定,而对照组患者中有26例需加用异氟醚,观察组的使用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生心动过缓的比例分别为10%和13.3%,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低血压的比例均为16.7%,两组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在心脏手术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可对患者产生较好的抗交感和镇静作用、稳定血液动力学指标、保护心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应用瑞芬太尼联合盐酸右美托咪定在骨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接受瑞芬太尼联合盐酸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呼吸频率。结果 两组高血压和低血压发生率、术前和结束前15min的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失常发生率和术中的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的呼吸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右美托咪定不仅具有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效果,而且对患者的呼吸抑制作用更小,瑞芬太尼联合盐酸右美托咪定在骨科手术中具有很好的麻醉效果,值得在骨科手术麻醉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应用于日间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进行日间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以静脉麻醉的方式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以静脉麻醉的方式进行手术。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即刻及给药后5、10、20、3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及患者术毕清醒时间(麻醉时间)。结果观察组给药5 min后的各时间点的HR逐渐下降,MAP、SpO2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0.03-0.1μg)以静脉麻醉在日间手术中的使用是安全有效的,不仅可以使患者获得较好的镇静、镇痛效果,而且循环稳定、无呼吸抑制,术毕清醒时间快,值得在日间手术麻醉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于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80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全麻,对照组术中泵注瑞芬太尼+丙泊酚,观察组术中泵注瑞芬太尼+DEX。比较两组不同时点(麻醉前、切皮时、拔管时、拔管后5 min)血流动力学、不同时点(术后1、4 h)镇静镇痛效果以及拔管呛咳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前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切皮时、拔管时、拔管后5 min血压水平均高于麻醉前,心率水平均低于麻醉前,观察组拔管时血压水平高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皮时、拔管时、拔管后5 min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心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h,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呛咳反应发生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科学》2017,(12):93-9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对镇痛效果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2月我院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干预组于术前10min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8μg/kg,常规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泵入,两组患者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即刻(T1)、术后1d(T2)、术后3d(T3)及术后1周(T4)疼痛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心搏指数(SI)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1、T2时间节点,干预组患者VAS评分、MAP、HR低于常规组,CI、SI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心动过速、躁动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对腹部手术病人的麻醉效果。方法:以随机采样的方式,从我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中,抽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76例资料完备的作为实验对象。按照双盲选法,随机分为两组。均采取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干预。其中,以0.4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的38例为对照组;以0.8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的38例为观察组。从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等指标上,分析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相比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对腹部手术后麻醉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以0.8μg/kg剂量的使用麻醉效果更佳,既能保证麻醉有效性,又能缩短术后的苏醒与拔管时间,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术中唤醒期的麻醉策略。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行功能神经外科手术且术中需要唤醒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n=15)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B组(n=15)使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C组(n=15)使用生理盐水联合瑞芬太尼。检测各组受试者的苏醒时间、唤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不同时间点(T0-T6)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以及术中不良反应等基本参数,对比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术中唤醒期的麻醉管理策略。结果 A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唤醒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显著短于B组和C组(P<0.05);T3时刻A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B组和C组患者,心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患者(P<0.05);T5和T6时刻A组患者的收缩压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患者对指令反应的准确性以及对唤醒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A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呛咳、躁动)例数较B组和C组患者少,术中知晓例数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通过靶控输注的方式,结合Narcotrend检测仪,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术中唤醒期的麻醉管理策略,临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或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南阳南石医院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术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观察组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1 min(T1)、手术开始(T2)、拔管前(T3)、拔管后10 min(T4)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评价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苏醒质量。结果 观察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在T1、T2、T3、T4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在术后1周、2周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躁动发生率观察组(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 相对于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可更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神经功能,提高麻醉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瑞芬太尼捕管期间听觉诱发电位和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影响,评价心理护理对插管时AAI(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和血液动力学变化,判断心理护理有助于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时心血管的副反应,为临床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最佳方法.方法 对30例患者ASAⅠ-Ⅱ级,分成两组,观察组(Ⅰ组)术前1天实施心理护理,麻醉诱导前4 min,静注瑞芬太尼1μg/kg后,以美国百特Baxter AS4OA型微量泵持续静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诱导时,瑞芬太尼改为0.05μg/(kg·min) 对照组(Ⅱ组)以持续静注艾司洛尔300μg/(kg·min),诱导时,改为200μg/(kg·min).后静注麻醉诱导剂,待肌肉完全松驰时行气管内插管,至捕管后10分钟停药.比较两组治疗期间AAI、ECG、HR、SBP、RPP,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病人各时间点的AAI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ISBP、HR、RPP在气管捕管后的全过程变化小.结论 心理护理有助于瑞芬太尼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气管捅管时心血管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对鼻内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18~55岁,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C组),每组30例。D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15 min后以0.4μg·kg-1·h-1的速率持续泵至术毕,C组给予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2组患者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均以丙泊酚、瑞芬太尼持续泵入进行麻醉维持,使BIS值维持在40~60,在手术结束纱条填塞鼻腔时停止所有药物。记录麻醉前(T0)、气管插管即时(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停药时(T3)、停药后20 min(T4)的MAP、HR、IOP,并于T0、T2、T4时刻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采集静脉血进行血糖(BG),皮质醇(Cor)测定。结果 2组T1~T4时刻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4时刻C组的心率均高于D组(P<0.05);T1、T4时刻C组的MAP、HR、IOP均高于D组(P<0.05);C组T2和T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记录患者入室时(T0)、麻醉前(T1)、麻醉诱导后(T2)、纤支镜通过声门时(T3)、镜检中(T4)、镜检后(T5)5个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镜检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起效快、检查中不良反应少、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满意度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80例拟行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组(D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另辅助术区局部浸润麻醉下完成手术。观察并记录HR、MAP、RR、SpO_2、PETCO_2、术中肢体躁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所有病例均能完成操作,切皮后(T_4)、颅骨钻孔时(T_5)R组的MAP低于D组(P<0.05),T_3(局麻时)~T_5HR高于D组(P<0.05),T_2~T_5时RR低于D组(P<0.05),T_3~T_5时SpO_2和PETCO_2高于D组。R组肢体躁动次数少于D组(P<0.05),呼吸抑制次数多于D组(P<0.05),两组呼吸道梗阻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恶心呕吐和反流误吸发生。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右美托咪定均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手术。前者镇痛效果更可靠,苏醒更快;后者呼吸系统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吸入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期间,右旋美托嘧啶对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全麻乳腺改良根治手术的患者28例,咪达唑仑0.05 mg/kg、丙泊酚2 mg/kg和芬太尼2μg/kg麻醉诱导,患者失去意识后静脉推注罗库溴铵0.6μg/kg,肌松完全后行气管内插管,吸入七氟醚,泵注瑞芬太尼2μg/kg维持麻醉。将2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 )稳定后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推注0.4μg/kg右旋美托嘧啶与生理盐水稀释的5 ml药物,而对照组患者静脉推注5 m1的生理盐水。对两组患者入室后、给药前、给药后5、10、15、30 min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的变化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逐步下降,30min时下降至(41.6&#177;5.1)。而对照组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期间应用右旋美托嘧啶药物,有助于降低脑电双频谱指数,增加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