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扁平疣是一种常见皮肤病 ,多见于青年男、女 ,病程长 ,常发生在面部、手背部等处。笔者自 2 0 0 0年 9月~ 2 0 0 1年9月运用中药结合喷昔洛韦软膏治疗扁平疣 38例 ,取得良好效果 ,并与单用喷昔洛韦软膏治疗的 2 0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两组 5 8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治疗组 38例中 ,男 18例 ,女 2 0例 ;年龄 12~ 6 1岁 ,平均 2 3.5岁 ;病程 1个月~ 3年 ;皮疹分布于面部 13例 ,手背部有 9例 ,面部和手背部 16例。而对照组 2 0例患者的一般情况与治疗组相近 ,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2 治疗方法2 .1 对照组 用…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 1990~ 1997年 ,用自拟效应消疣汤治疗扁平疣 2 2 5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 30 0例患者 ,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 2 5例中男性 92例 ,女性 133例 ;年龄 10~ 4 4岁 ,平均32 .4岁 ;病程 2个月~ 10年 ,平均 3.8年。皮损部位 :面额部 6 4例 ,手背手腕部 72例 ,面部及手背部 89例。对照组 75例中男性 39例 ,女性 36例 ;年龄 12~ 4 2岁 ,平均2 8.6岁 ;病程 1个月~ 7年 ,平均 2 .2年。皮损部位 :面额部 37例 ,手背手腕部 2 1例 ,面部及手背部 17例。患者除少数诉轻度瘙痒外 ,绝大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  相似文献   

3.
<正> 本组31例病人均属门诊治疗患者,其中男12例,女19例;6岁~15岁5例,16岁以上26例;病程:半月~一年8例,1年以上~2年16例,二年以上7例(皮疹分布在面部21例、颈部6例,手背部4例)。方法及结果用冷磨方法(即采用沈阳市真空研究所提供的液(?),装在小保温瓶中),用消毒后的棉签,蘸取液氮,根据皮疹面积大小,在皮疹  相似文献   

4.
白鲜皮明矾洗液治疗扁平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120例中,男62例,女74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42岁;病程最短21d,最长2年;发病部位多分布在面部、颈部、手背,少部分发生在上肢前臂及背部。药物组成及用法 白鲜皮50g,明矾50g。先将白鲜皮文火水煎30min后倒出滤液约200ml,加入明矾充分摇匀,待凉温后取适量药液涂擦患处,并用手揉搓10min,使药物渗透于皮肤内。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治疗效果 用药1个疗程达到止痒效果者43例,占35.8%;用药2~3个疗程皮损完全消退脱落者89例,占74.2%;症状无明显改善者4例,占3.3%。体会 白鲜皮明矾洗液中的白鲜皮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明矾燥湿收敛、杀虫…  相似文献   

5.
急性胃痉挛是内科急诊的常见病之一 ,具有发病急、疼痛剧烈的特点 ,笔者采用背部阿是穴按摩治疗 10 6例患者 ,效果显著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系门诊急诊病人 ,男 58例 ,占54.7% ,女性 4 8例 ,占 4 5.3% ;最大年龄 4 8岁 ,最小年龄 12岁 ,其中年龄小于 18岁 10例 ,占 9.4 % ;18~ 2 8岁 78例 ,占 73.6 % ;2 8~ 39岁 10例 ,占9.4 % ;39~ 4 9岁 8例 ,占 7.5%。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背部阿是穴 ,此穴位于背部右侧肩胛骨内缘压痛最明显处 ,此处患者一般感觉沉闷不适。2 .2 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腹卧位 ,术者站患者背后 ,沿背…  相似文献   

6.
我科于 1998年采用祛疣汤治疗扁平疣 50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共观察 70例患者 ,将其分为二组 ,治疗组 50例 ,男 2 7例 ,女 2 3例 ;年龄为 10~ 2 8岁 ;病程为 1周~半年 ;皮疹以局限于面部 34例 ,面部以外或泛发者 16例 ,皮损数目多少不等 ,少则几个 ,多则数百 ,皮损正常皮色者 31例 ,浅褐色皮疹为 19例。对照组 2 0例 ,男 11例 ,女 9例 ;年龄 12~ 36岁。2 治疗方法  治疗组 :采用祛疣汤 (自拟方 ) :丹参 2 5g ,莪术、马齿苋、夏枯草、穿山甲各 15g ,赤芍 10g ,大青叶 50 g ,板蓝根 30 g ,薏苡仁 2 0 g…  相似文献   

7.
<正> 笔者从1984年~1985年,应用自拟平疣汤治疗疣24例,疗效满意。现简介如下。一、一般资料:24例中,男14例,女10例。其中寻常疣10例,扁平疣14例。年龄10~16岁9例,17~22岁10例,23~27岁5例。病程最短12天,最长4年,多数半年左右。皮疹见于面部、手背、小腿、足背为多,2例皮疹分布于胸及前臂。二、处方及用法:马齿苋50克,败酱草30克,板蓝根30克,紫草20克,金银花20克,茜根15克。皮疹发于头面部加白蒺藜12  相似文献   

8.
一、临床资料本组40例患者均为病程两年以上,并都曾不同程度地接受过中、西医治疗,但难取效的病例。(一)性别与年龄40例中,男性18例,占45%;女性22例,占55%。发病年龄从13岁至65岁,其中26岁~50岁者共28例,占70%。(二)病程与诱因2~3年者6例,3~+~6年者20例,6~+~10年者8例,10~+~19年者4例,19年以上者2  相似文献   

9.
祛疣汤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0年4月以来,笔者运用祛疣汤加减口服和配成酊剂治疗扁平疣62例,获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共62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9例,女33例;年龄最小小7岁,最大38岁,7~20岁20例,21~30岁36例,30岁以上6例;病程,最长5年,最短15天,1~2年为最多,28例,占61%;皮损发于面部22例,发于手背部6例,发于双手与面部35例,皮损为数个到数十个不等。42例经冷冻、鸦胆子外擦、口服中西药等多种治法,未见好转。一药物组成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男46例,女58例;年龄2~50岁,11~20岁居多,占58%;扁平疣单独见于面部52例,面部兼见其它部位40例。方药组成:菊花10克桑叶10克黄芩10克紫草15克益母草10克刺蒺藜15克珍珠母30克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中医称“消渴”,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以中老年为多,危害甚大,是内科常见病。近2年笔者应用益气滋阴降火法治疗糖尿病5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导如下。一般资料50例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0岁以下2例,21~30岁3例,31~40岁6例,41~50岁8例,51~60岁21例,60岁以上10例。病程:1年以下者24例,1~3年16例,4~5年6例,5年以上4例。空腹血糖(单位mmol/L):6.1~10.08者11例,占22%;10.09~12.32者23例,占46%;12.32以上16例,占32%。空腹尿糖:廾者4例占8%,卅者17例占34%,卌者29例占58%。并发症:心血管病8例占16%,脑血管病9例占18%,肺结核病2例占4%,泌尿系感染14例占28%,疖肿5例占10%,胆系感染6例占12%,末梢神经炎7例占14%,视力障碍7例占14%。  相似文献   

12.
遗尿多发生于儿童时期,常在夜间熟睡中出现。近几年来,我们采用针灸治疗82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性别、年龄82例患者中,男性48例,占58.5%,女性34例,占41.5%;3~9岁者48例,10~19岁者30例,20~29岁者3例,30岁以上者1例。遗尿次数每夜1~2次者49例;每夜3~4次者19例;每夜5次以上者6例;间或发生遗尿者8例。病程 1~2年者19例;3~5年者35例;6~10年者20例;11~24年者8例。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1985年2月~1992年4月,用自拟加味升麻葛根汤治疗湿疹163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63例中男113例,女50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5岁,其中21~40岁102例,病程最长反复发作5年,最短2天。诊断为急性者68例,亚急性及慢性者95例。泛发于周身者65例,发于四肢者32例,发于面部者21例,发于阴囊及肛门等处者45例。 2 药物及用法药物组成:升麻10g,葛根10g,白芍10g,甘草6g,荆芥15g,防风10g,蝉衣12g,赤芍10g,玄参158,紫草10g,生地35g,地肤子15g。小儿酌减。日1剂,水煎2次兑匀,分2次口服。 3 治疗结果服药4~20剂,皮疹全部消退或结痂,瘙痒消失,为痊愈,共138例,占84.7%;服药20剂,皮疹大部消退,瘙痒减轻,为有效。共16例,占9.8%;服药20剂,皮疹无改变或增多,瘙痒如故或加重,为无效,共9例,占5.5%,总有效率94.5%。  相似文献   

14.
鲜虎杖膏治疗烧烫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自1995年5月~1997年12月,采用鲜虎杖膏治疗度~度烧烫伤6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68例中,男37例,女31例。1~15岁者30例,16~49岁者38例。成人38例中,度烧伤10例,浅度烧伤25例,深度烧伤3例;小儿30例中,度烫伤7例,浅度烫伤19例,深度烫伤4例。新鲜创面50例,污染创面12例,感染创面6例。致伤原因 爆炸伤28例,烧伤10例,小儿开水烫伤10例,烧伤12例,其它原因所致烫伤8例。致伤部位 成人中,烧伤部位在头、面部、颈部和胸腹部者占65%,在四肢者占30%,在背部及会阴部者占5%;小儿中,烧伤部位在上肢者占75%,在头、面、…  相似文献   

15.
乔振刚  乔俭 《光明中医》2005,20(6):44-47
近十年来,笔者对慢性乙肝的治疗,借鉴现代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对乙肝研究的新认识和新进展,依据患者的免疫状态,强调扶正固本,分型分期施治,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基本情况:治疗组103例,其中男72例,女31例;最大年龄63岁,最小年龄10岁,其中50岁以上者8例,40~49岁者19例,30~39岁者19例,20~29岁者40例,10~19岁者17例。平均年龄29.3岁,40岁以下者占73.7%;最长病程23年,最短病程2个月;最长疗程24个月,最短疗程3个月。对照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最大年龄45岁,最小年龄12岁,其中30~40岁者9例,20~29岁者25例,12~19岁…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目前治疗以药物口服或静脉、肌肉注射等为主。我科从 1997年至今使用斯奇康 (商品名 )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 ,特别是改善神经痛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全部来自门诊 ,病程 2~ 7天 ,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 6 0岁以上 35例 ,占总数70 % ;中年患者 10例 ,占 2 0 % ;青少年 5例 ,占 10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 2周均未用过免疫调节剂。治疗组采用斯奇康每次 2支 ,每支 1m L,隔日注射 ,注射选穴位根据皮损部位而定。如皮疹发生在上肢可选穴曲池、臂月需、合谷 ;皮疹发生在腰臀部选穴环跳…  相似文献   

17.
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扁平疣36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自1990年以来,采用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扁平疣36例,取得显著疗效,并与36例中西药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治疗组36例,其中男12例(占33%),女24例(占67%);年龄13~45岁,平均24岁。病程≥1年11例,1~2年13例,2~3年7例,3~4年3例,4~5年2例。扁平疣发于面部的最多,计28例(占78%),疣体数目均≥20个。对照组36例,男10例(占28%),女26例(占72%);年龄15~44岁,平均24岁。病程≤1年13例,1~2年10例,2~3年8例,3~4年3例,4~5年1例,>5年1例。扁平疣发于面部32例(占89%),疣体数目均≥16个。两组患者病程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81年2月至1984年2月间收住治疗手外伤108例,其中发生手指残端痛22例,占手外伤的20.4%。分别采取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该22例手指残端痛的发生原因作一分析,以便从中引起注意。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男19例,女3例,年龄17~48岁,35岁以下18例占82%。病变部位:22例共25个手指,其中以右手最多共20个手指占80%,左手指5例占20%,22例(25个手指)中,右手食指9个,拇指3个,无名指5个,小指3个,左手中指2个,食指1个,小指1个,拇指1个。致伤因素:截断伤10例,撕裂伤5例,  相似文献   

19.
<正> 笔者近年来用泻心汤治疗痤疮5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一般资料50例中,男18例,女32例;年龄最大35岁,最小17岁,以20~30岁多见;病史最长5年,最短半年。治疗方法加味泻心汤由大黄、黄连、黄芩、知母、黄柏各10克组成。囊肿加夏枯草15克,皂剌、丹皮各10克;脓疱加野菊花20克,连翘12克。水煎服,日1剂,5剂为1疗程。疗效标准治愈:皮疹消退,自觉症状消失;显效:皮疹基本消退,自觉症状消失;有效:皮疹消退超过50%,自觉症状缓解;无效:症状无改变。治疗结果治愈35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病案举例刘某,女,20岁,1987年4月18日初诊。面部粉刺,脓疱伴刺痒二年,遇热  相似文献   

20.
自拟痒疹膏外用治疗带状疱疹3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锦芳 《光明中医》1999,14(5):35-35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的病毒性疾病,以局部皮肤成簇水疱,痛如火燎为特点,多发于春秋季,常见于成年人,现代医学对本病无特效疗法。笔者自1996年9月~1998年9月,用自拟痒诊膏治疗带状疱疹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0~10岁2例,11~20岁3例,21~30岁5例,31~40岁2例,41~50岁4例,51~60岁7例,61岁以上9例。部位:在脸部2例,颈部5例,胸部5例,背部2例,腹部3例,腰部2例,上肢8例,下肢5例,病程1~2天19例,3~5天8例,6~10天5例。2 治疗方法21 膏药组成 硫磺250g,冰片20g,轻粉10g,雄黄12g,麻油500g。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