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对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在不规则抗体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3133例输血患者血样,用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用统计学处理。结果在3133例患者中,微柱凝胶法检出不规则抗体15例,凝聚胺法检出不规则抗体6例。结论微柱凝胶法灵敏度高于凝聚胺法,且微柱凝胶法操作简单快捷,减少操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更有效保证输血的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在临床配血中的效果与体会。方法用两种方法对所有受血者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对所有配血不合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28例交叉配血不合平行试验中,微柱凝胶法检测出不规则抗体9例,交叉配血不合者28例;凝聚胺法测出不规则抗体7例,交叉配血不合25例。结论微柱凝胶法更灵敏,2种配血方法结合起来应用最佳,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3.
微柱凝胶法与抗球蛋白法和凝聚胺法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微柱凝胶法与抗球蛋白法和凝聚胺法的检出率及其抗体效价滴度.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法与抗球蛋白法和凝聚胺法对17例含不完全抗体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和抗球蛋白法检出率分别为100%、70.6%和52.9%,微柱凝胶法的抗体效价较凝聚胺法和抗球蛋白法高1~5滴度.结论微柱凝胶法优于凝聚胺法和抗球蛋白法,可代替抗球蛋白法和凝聚胺法在临床输血中成为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凝聚胺法及微柱凝胶法两种方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比较。方法选取12680例需输血患者,采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并对阳性结果进行抗体鉴定。结果在12680例患者中,凝聚胺法检出不规则抗体30例(0.237%),微柱凝胶法检出不规则抗体48例(0.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聚胺法对抗D、抗E、抗e、抗C、抗M和自身抗体的鉴定结果分别为1、20、2、2、3、2例;微柱凝胶法对抗D、抗E、抗e、抗C、抗M和自身抗体的鉴定结果分别为1、37、2、2、4、2例。结论采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联合应用,避免不规则抗体的漏检,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有效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3种交叉配血法在新生儿输血安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时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对174例需要输血的新生儿进行同型交叉配血,常规检测不规则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阳性者进一步做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盐水法有14例(8.05%)配血不合;凝聚胺法有1例(0.57%)配血不合;微柱凝胶法有62例(35.63%)配血不合,其中31例为直抗阳性引起的次侧不合,1例为抗-D抗体导致的3种方法均不合。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用于新生儿交叉配血标本用量少,操作简便,易于标准化,结果清晰易判,敏感度高于凝聚胺法,对保障新生儿安全输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凝聚胺法(MPT)、微柱凝胶法(MGT)两种交叉配血方法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以1456例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用MPT、MGT两种方法进行交叉配血,对交叉配血试验过程中的阳性患者行不完全抗体检测,评价两种交叉配血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MPT、MGT两种交叉配血方法总阳性率分别为5.5‰、9.6‰,次侧阳性率分别为3.4‰、8.9‰,次侧阳性率经卡方检验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侧阳性、总阳性率及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GT方法学灵敏度、特异度、正确诊断指数、符合率分别为100%、99.9%、0.99、99.9%均好于MPT。结论微柱凝胶法适于输血工作的标准化检测,有很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对不规则抗体的检测有优势,凝聚胺法能为急诊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7.
两种方法在临床交叉配血工作中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在临床交叉配血工作中的方法学比较。方法对本院需要输血的344例患者用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所做的交叉配血中,发现有2例患者体内已经产生了针对供血者的不完全抗体,凝聚胺法只能检测出其中的1例,而微柱凝胶法则能同时检测出这2例患者,两者方法检测出不完全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相比较检测不完全抗体的特异性基本一致,但是微柱凝胶法的敏感性要高于凝聚胺法。因此用微柱凝胶法做交叉配血,不完全抗体误检的概率更小,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8.
微柱凝集和聚凝胺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对比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微柱凝集和聚凝胺法的灵敏度和重复性,为不规则抗体的检测更新方法。方法使用微柱凝集和聚凝胺法检测不规则抗体,对比观察2种方法检出的阴、阳性结果和重复检验的准确性,从而选择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的方法满足临床输血需要。结果从18 000例住院患者中用微柱凝集筛选出不规则抗体阳性19例,阳性率为0.105%,其中D抗体7例,E抗体5例,C抗体3例,Ec抗体3例,Ce抗体1例;用聚凝胺法检测不规则抗体,仅有阳性为2例,阳性率为0.011%,2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性检验:微柱凝集(19/19)和聚凝胺(2/2)均为100%,2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微柱凝集检测不规则抗体能显著提高抗体的检出率,可避免漏检而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微柱凝集和聚凝胺法的灵敏度和重复性,为不规则抗体的检测更新方法。方法使用微柱凝集和聚凝胺法检测不规则抗体,对比观察2种方法检出的阴、阳性结果和重复检验的准确性,从而选择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的方法满足临床输血需要。结果从18 000例住院患者中用微柱凝集筛选出不规则抗体阳性19例,阳性率为0.105%,其中D抗体7例,E抗体5例,C抗体3例,Ec抗体3例,Ce抗体1例;用聚凝胺法检测不规则抗体,仅有阳性为2例,阳性率为0.011%,2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性检验:微柱凝集(19/19)和聚凝胺(2/2)均为100%,2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微柱凝集检测不规则抗体能显著提高抗体的检出率,可避免漏检而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在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微柱凝胶法对有妊娠史、输血史、短期内需要多次输血的600例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再选择相应抗原为阴性的供血者标本进行交叉配血检测。同时与凝聚胺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检出12例主侧或次侧凝集标本,凝聚胺法检出30例主侧或次侧凝集标本;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不完全抗体检出率分别为98.00%和9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20例交叉配血不合的标本中,微柱凝胶法及凝聚胺法直接抗人球蛋白分别检出12例(60.00%)、10例(50.00%)阳性标本,两者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可准确检测输血相容性,对保障输血安全具有重要价值。交叉配血之前有必要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尤其是有妊娠史、输血史、短期内多次输血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的方法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找简便、快速、敏感的用于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的试验方法。方法收集6例临床疑难病例样本和1份IgG型试剂,采用盐水法、木瓜酶法、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法、微柱凝胶法平行检测患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效价,比较5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盐水法仅检出IgM类不规则抗体;木瓜酶法、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法、微柱凝胶法在检测IgG类抗体效价时差异不大,木瓜酶法的敏感性略低,微柱凝胶法对弱阳性IgG抗体检测的敏感性最高,但4种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较好(r〉0.99)。结论盐水法不能检出IgG抗体;木瓜酶法检测IgG抗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凝聚胺法简便、快速,但为手工操作,不易标准化;抗人球蛋白法需要反复洗涤红细胞,费时,不便于开展大规模筛查;微柱凝胶法操作简便迅速、敏感性高、重复性好、易于标准化,适于临床输血前和孕妇产前大批量抗体筛选,是检测IgG抗体最为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避免溶血性输血性反应的发生.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试验检测不规则抗体.结果 15,922例患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80例,阳性率0.5%,Rh系统占抗体阳性构成的80%.结论 输血前应筛查不规则抗体,保障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简便、快速、敏感的用于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的试验方法。方法收集6例临床疑难病例样本和1份IgG型试剂,采用盐水法、木瓜酶法、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法、微柱凝胶法平行检测患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效价,比较5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盐水法仅检出IgM类不规则抗体;木瓜酶法、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法、微柱凝胶法在检测IgG类抗体效价时差异不大,木瓜酶法的敏感性略低,微柱凝胶法对弱阳性IgG抗体检测的敏感性最高,但4种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较好(r>0.99)。结论盐水法不能检出IgG抗体;木瓜酶法检测IgG抗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凝聚胺法简便、快速,但为手工操作,不易标准化;抗人球蛋白法需要反复洗涤红细胞,费时,不便于开展大规模筛查;微柱凝胶法操作简便迅速、敏感性高、重复性好、易于标准化,适于临床输血前和孕妇产前大批量抗体筛选,是检测IgG抗体最为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卡式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在输血前,使用微柱凝胶法对有输血史、妊娠史、短期内需要多次输血或交叉配血不合的输血或备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筛检阳性者,进一步作抗体特异性鉴定,再选取该抗体对应抗原阴性的供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结果在932例患者病例中,共筛检出不规则抗体3例(0.32%),经抗体特异性鉴定,为抗-E 2例(0.21%),抗-c 1例(0.11%),选取不规则抗体相应抗原阴性的供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配血成功。另检出患者已致敏红细胞所引起的交叉配血次侧凝集2例(0.21%),假凝集1例(0.11%),自身抗体2例(0.21%)。结论微柱凝胶法对于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交叉配血前必须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检,这对有输血史、妊娠史以及短期内需多次输血的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通过抗体筛查和鉴定,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以避免不规则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并选择相合的血液,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检测978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需要输血患者的血清(浆)不规则抗体,结果阳性的标本再送南京市血液中心进行抗体特异性进一步鉴定。对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78例择期手术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发现不规则抗体阳性6例,阳性率0.61%。筛检阳性的6例标本经南京市血液中心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发现在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抗-E 3例、抗-D 1例、抗-cE 2例。对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提示少输或不输血,其中2例未输血,4例输注经南京市血液中心配合型血液,无1例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结论在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发现有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以及选择和准备相适合的血液,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这对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后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血浆中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阳性时,不规则抗体鉴定的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选择,处理措施及输血策略。 方法一例AHSCT后的3岁男性患儿因重度贫血为改善贫血症状需输注红细胞入住四川省人民医院。通过盐水试管法确定了患儿ABO、Rh血型后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发现患儿与多个同型供者血液不相合,考虑到患儿贫血严重,于是采用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来判断红细胞是否被致敏;通过盐水介质试管法、微柱抗球蛋白法和聚凝胺法进行ABO血型系统以外的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以确定血浆中有无不规则抗体;根据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结果选择聚凝胺法来确定抗体的特异性;通过盐水介质试管法、经典抗球蛋白法和聚凝胺法进行交叉配血实验,结合抗体鉴定的结果,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供者红细胞输注。 结果本例患儿ABO血型为AB型,Rh分型为CCDee,ABO血型已转变为供者血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强阳性,红细胞被抗体致敏。血浆中检出了不规则抗体,红细胞上放散下来的致敏抗体与血清中检出的不规则抗体均为类抗-Ce自身抗体。选择了避开类抗-Ce抗体的Ce抗原阴性的AB型红细胞输注后血色素升高,3 d后复查血常规Hb为79 g/L,输血有效。 结论任何类型的AHSCT后都有可能发展成AIHA,也就是血浆中可能存在某种自身抗体(类抗体)而破坏自身红细胞,若能够明确患者血清中存在的类抗体,即可避开这种抗体而筛选红细胞无相应抗原的供者,也就避免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以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患者输血前血样进行抗球蛋白试验检查,查找导致临床患者配血不合的原因,配合性输注,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通过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抗体性质。结果 61例交叉配血不合患者抗球蛋白试验结果显示,由温、冷性自身免疫性抗体及冷凝集素影响配血不合30例;ABO血型系统以外不规则抗体同种免疫性抗体31例,由Rh血型系统同种免疫性抗体导致配血不合占大多数,其中与抗-E抗体有关的患者17例,占由同种免疫性抗体引起配血不合的54.84%。结论患者体内产生的ABO血型系统以外不规则同种免疫性抗体或者温、冷性自身免疫性抗体及冷凝集素等几种因素的影响,是造成临床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Rh血型抗原的复杂性和多态性应引起临床的重视,Rh血型同型输注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