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吉西他滨是一种新型抗癌药物,主要适用于胰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目前初步应用于临床。我科室先后有3例病人使用吉西他滨化疗,其中2例出现了较有特点的大面积皮疹,均主要集中于下腹部。1 临床病例 患者1,男性,45岁,胰头占位术后。应用古西他滨首次化疗后第三日,出现大面积皮疹,约占体表面  相似文献   

2.
应用抗痨药常出现皮疹。临床实践提示,抗痨药引起的皮疹多数情况下可坚持用药。本文选择我所1992年-2002年服用抗痨药引起皮疹病例90例,选例条件为(1)用抗痨药前无皮疹,用药期间出现皮疹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2)停用可疑致敏药物皮疹消退者;(3)再次用药诱发皮疹者。符合以上(1)-(3)其中之一条件列为选例。  相似文献   

3.
去痛片引起四肢末梢大疱样皮疹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人,男,22岁。因头痛服用去痛片2片、谷维素10mg。服药5h后出现手足痒感、伴风团样皮疹,未引起重视,至服药后20h左右,手足痒感加重,皮疹扩大,且出现数个水疱,尤以右手明显。查体:一般状况好,心肺腹未见异常。双手、足散在风团样皮疹,有融合的趋势,其中两手  相似文献   

4.
马兰 《人民军医》2014,(10):1148-1148
1病例报告患者女,49岁。因双下肢猩红热样皮疹,伴灼热、肿胀、瘙痒1天就诊。有原发性高血压(二期)2年,长期口服吲达帕胺10mg/d,血压控制平稳。近日,在他人建议下改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d。服药5天双侧大腿内侧出现猩红热样皮疹,上至腹股沟,下至膝关节,皮疹高出皮肤,灼热、肿胀伴轻度瘙痒。既往无药物过敏史,近期无外出,饮食起居如常。血常规检查示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考虑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所致药疹。立即停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继续服用吲达帕胺片控制血压,并给予氯雷他定片10mg/d,炉甘石洗剂涂抹患处。3天后皮疹渐消,1周后完全消退。  相似文献   

5.
陈明 《临床军医杂志》2005,33(6):753-753
病儿,男,年龄28d。5d前开始发热,体温38.5℃,伴流泪、流涕、咳嗽;发热第4天于颜面、胸腹部出现淡红色斑丘疹,咳嗽,随后皮疹逐渐增多,四肢及手掌、足底均有皮疹。其母于半月前因患麻疹在我科住院治疗。母子有密切接触史,母乳喂养。查体:体温38.2℃、脉搏140次/mn、呼吸34次/mn,急性重病容,颜面、躯干、四肢及手掌、  相似文献   

6.
病例男,39岁。因颜面、颈部浅褐色斑疹22年就诊。患者17岁时无明显原因出现颜面、颈部浅褐色斑疹,粟粒大小散在,量少,无不适,皮疹逐渐增多,22岁左右皮疹弥漫分布于颜面部,达数百个,部份皮疹逐渐扩大,中心色淡略微凹陷、边缘隆起的环状损害。33岁时皮疹播散至躯干、四肢。4年前曾在院外对部份皮疹进行过CO2激光治疗,数月后复发。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 患者,女,42岁,2012—11-15晚7时因全身皮疹伴瘙痒、口唇肿胀就诊。患者当日上午10:00于社区医院接种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具体批号不详),并于院内留观30min后自行回家,留观期间无不适感觉。接种疫苗4h后出现低热、乏力,自测体温37.3℃,大量饮水、休息,未见好转。接种疫苗9h后,自觉腹部皮肤瘙痒,抓挠后出现大片状、散在皮疹及抓痕;继而四肢、胸前、面部、口唇部出现瘙痒症状,全身自发出现大片状皮疹,口唇水肿,遂于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11岁,体质量32.5kg。因发热家长给予口服“小儿阿司匹林”2片,服后半小时出现面色潮红、单声咳嗽,因体温不降2h后再次给予口服“小儿阿司匹林”2片,服后约10min双侧眼睑迅速出现红肿,周围可见散在黄豆大淡粉色皮疹,自觉双侧眼球胀痛,且频频咳嗽并出现气喘、呼吸困难,无呕血、鼻衄、便血,尿色正常。急来我院。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患者,男,65岁。团全身泛发性皮疹3月余和发热月余于1990年7月19日由某院转入。1990年4月初,不明原因出现全身皮疹,时起时消,无不适,未重视。5月3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39℃,自服感冒速效胶囊3d无效,全身皮疹加重。6月2日入某医院诊治,住院期间,体温每日升降2~3次,每次升高前均有寒战,然后发热(一般39℃左右,偶达40℃以上),4~5h后出大汗,体温随之下降。应用青霉素静滴无效、后加用泼尼松每日60mg口服,体温降至正常。因诊断不明,遂转我院。既往和家族史无特殊。王检查:体温36.8℃,脉搏go/m…,血…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17岁,学生。2010—05就诊于我院皮肤科门诊。主诉:双上肢出现白斑3年。患者3年前无明屁诱因双上肢出现白色斑点,尤以双上肢下垂时明显,双上肢抬高数分钟后白斑减轻或消失,晨起症状减轻,无瘙痒、疼痛等自觉症状,家族中无类似患者。皮肤科检查情况:双上肢平放时可见皮肤充血发红,其上见黄豆大的色素减退斑,边界清楚,摩擦皮疹或上肢上举约20s后皮疹消退,肢体下垂后白斑再次出现。患者无家族史,血尿粪常规及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诊断marshall—white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23岁。因膝踝关节肿痛20余天,伴视力模糊6天入院。缘于1997年8月14日无明显诱因于左跖趾、右踝及双膝关节出现非对称性游走性肿痛,期间阴囊出现广泛性皮疹水泡,无搔痒。9月4日右眼红肿痛伴视力模糊,并发热,多汗。在当地查血沉50mm/1h,经服红霉素、布洛芬、消炎痛治疗,症状略有好转,但停药后加重。于1997年9月10日入我院眼科诊断为虹膜睫状体炎,后转入我科。查体:右眼结膜充血水肿,角膜稍混浊,视力明显下降。阴囊潮红、布满皮疹、水泡、糜烂及结痂。龟头前下方糜烂约1cm2,无脓性分泌…  相似文献   

12.
李娜  曾春燕 《西南军医》2017,(4):399-400
1病例介绍 患者女,46岁.因四肢红斑结节伴溃疡反复发作20年,于2016年6月29日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自述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前臂、手背散在疼痛性红斑丘疹硬节,部分皮疹破溃后自行愈合,留有少量疤痕和色素沉着,部分皮疹经久不愈,皮疹反复出现.于10年前双下肢开始出现同形皮疹,以大腿外侧和小腿后侧为多,局部出现溃疡经久不愈,夏季稍轻,冬季加重,近1年病情加重,红斑丘疹结节数量增多.1周前曾于院外检查免疫全套,抗ANA抗体(±),其余抗核抗体指标(-);血常规、肝肾功及血脂血糖正常.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18岁,因发热12d,双侧腮部肿胀5d,全身皮疹3d入院。于入院前12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冷、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伴颈后淋巴结肿大,压痛,在当地医院检查诊断:急性淋巴结炎,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炎,对症治疗7d无效,出现双侧腮腺肿痛,进食后疼痛加剧等症状。腮腺肿大2d后全身出现淡红色皮疹,以“流行性腮腺炎”收住。  相似文献   

14.
月经疹 指发生在月经周期内的皮疹。一般来说,这种皮疹在月经来潮前1~3天发生,在月经结束后的1—2天内消退,主要发生在面部、躯干和四肢的皮肤,皮损表现为红疱疹、荨麻疹、紫癜,眼眶周围色素沉着,有时口腔和阴道黏膜出现溃疡。个别病人还会出现全身性疱疹型月经疹,而且病情严重,常伴有高热和全身不适等症状。月经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是由于月经来潮前卵巢分泌的孕酮水平猛增,使身体发生了过敏所致。  相似文献   

15.
陕海丽  王妮娜  王也  丁琳 《武警医学》2009,20(10):951-952
特罗凯(厄洛替尼,Tarceva)是2007年3月在中国上市的一种口服的I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药。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疗或不适于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在临床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皮肤干燥、甲沟炎等。我科于2008年10月收治了1例应用特罗凯治疗晚期肺腺癌合并骨、脑转移的患者,临床中出现了广泛皮疹及严重甲沟炎,经过2—3周的治疗与护理,皮疹消退,甲沟炎痊愈,患者出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分析总结3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经过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表现、皮肤活检及骨髓穿刺结果作为诊断依据,确诊后停止使用免疫抑制剂。结果例1术后12d出现溶血性贫血,术后3~5周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皮疹、全血细胞减少,其间肝功能接近正常,患者最后痊愈出院。例2术后出现腹泻、全血细胞减少、消化道出血,于术后25d死亡,死亡原因为感染、消化道出血。例3术后出现发热、慢性腹泻、皮疹和全血细胞减少,最终死于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不明原因发热、皮疹和胃肠道症状应警惕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停止使用免疫抑制剂,提高机体免疫力可能为更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病例 女,59岁,于2006年11月5日因发热来我院急诊科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静脉注射头孢呋辛钠1.5g,行抗炎治疗。注射20min后面部即出现皮疹,波及躯干四肢伴瘙痒。于2006年11月6日入院治疗,体检:头面部躯干四肢有较多红斑、丘疹、部分成片,停用头孢呋辛钠,静注地塞米松10mg后,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和氯化钠注射液500ml、维生素C8.0g,口服氯苯那敏(扑尔敏),外用氧化锌软膏,2d后病人全身皮疹明显消退,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49岁,因四肢麻木、无力、疼痛4个月于2004年3月15日入我院。患者缘于2003年9月因痔疮手术,注射庆大霉素及甲硝唑1周后出现胃部不适,服用丽珠得乐、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服药3d后出现全身红色斑丘疹,经给予激素治疗后,皮疹消失,但随之出现四肢麻木、无力。2003年11月15日出现左侧面瘫,在当地医院给予中药、针灸,治疗无效;四肢无力、疼痛、麻木感觉加重,肌电图检查提示:远端周围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59岁。因双下肢胫前皮疹24年,又周身起鳞屑性红斑伴痒感1月而就诊。1966年下半年患者双下肢胫前出现数个白色丘诊伴瘙痒,搔抓后皮疹扩大,增多,呈密集分布,表面并出现脱屑,皮损仅限于胫前,其它部位未见出现类似损害。1990年6月躯干部皮肤出现鳞屑性红斑皮疹,短期内头皮、四肢均出现类似皮疹,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20.
崇尚自然     
我已经是一个年届四十的中年妇女了,但不相识的人见了我,都以为我才三十岁左右。即使久别的亲友见了我,也都惊呼我怎么还这般年轻,并纷纷问我保持年轻的秘诀,还有用的是哪种品牌的化妆品、吃的是什么营养品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