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笔者通过对人的认知过程在中西医理论形成中的作用,以及中西医在构建理论时各自所依据的客观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中西医理论的形成都使用着相同的认知方式,都反映了客观事物(现象)间的联系,其差别只是在于层次不同而已,而这恰恰就是中西医差别的根源所在。这种差别决定了中西医结合的过程其实就是微观走向宏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从人的认知过程谈中西医异同及中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的认知过程出发进行探讨,认为中西医都在使用相同的认知方法认识人体,不同之处仅在于其各自所研究之"过程黑箱"所处的层次不同、其各自用于解释"过程黑箱"的理论不同,并由此得出结论:中医学与西医学在其建立理论体系的认知过程上具有相同的科学性,中医教育应明确这一点,从而避免学生对中西医理解的偏误.  相似文献   

3.
中华反射医学是建立在祖国传统医疗文化基础上,以信息生命科学和系统论为基础,从人体的局部器官即中间层次发现、研究并解决人类疾病的一种理论与方法。所区别于常规中西医及目前所普及的足疗、足反射疗法的关键在于:  相似文献   

4.
论机能辨证与形态辨证相结合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建国后走过了40年艰难而漫长的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回顾过去,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到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在研究层次不断深入的同时,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医学对人体形态结构的重要性未予足够重视。中医学将研究核心集中在人体的功能变化方...  相似文献   

5.
冯界之  冯韧 《国医论坛》1995,10(4):10-11
《易经·系辞》曰:“古老疱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现象于天,俯则视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县.通取诸物,于是始作人卦,以迅神明之震,以类万物之情.”八卦为《易经》中的主体,是《易经》用以说明自然界事物运动的主要工具.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和自然界息息相通,相参相应.人体的生命过程符合八卦的运动规律,因此可以用八卦的原理来解释人体生、长、壮、老、已各个不同的阶段.1股孕或从受精卵形成到出身为胎孕期。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从受精卵形成台子,到台子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的裂球,再到…  相似文献   

6.
人体时间结构与空间结构理论 ,是近几年在生物医学范围内所涉及到的重要问题。在我国中医和西医并存发展的形势下 ,特别在中西医结合方向的研究方面 ,应当重视人体在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的生理病理的研究 ,有人认为中医理论从宏观角度更重视人体生命在时间结构的运动变化 ,而西医理论从微观角度更重视人体生命在形态空间结构的运动变化 ,两种医学体系从理论上的结合是很难的。但是 ,从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形式出发 ,两种医学体系在本质上应有必然的联系 ,中西医结合的可融点应着重于时空关系。人体时间结构的概念 ,是指人体…  相似文献   

7.
论中医学的理论医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中医学不是对人体生命运动、疾病过程及治疗疾病等经验事实的描述和记录,而是把观察到的医学现象归结为普遍定律、普遍原理,对经验事实做出的理论解释;是应用中国人的逻辑思维规律,整理医学经验知识形成的具有辩证和类推特点的逻辑体系;是由一系列不同层面的理论范畴组建的概念、范畴体系,形成了理论整体内部具有高度自给性和命题之间逻辑一致性的理论医学。  相似文献   

8.
细胞生物场效应论与经络实质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生物物理学细胞生物场效应基本理论,假设人体或生物体任何部位都存在着由生物体各部分细胞所形成的细胞生物场,其所表现或被测得的任何物理学结果都是一种生物场效应,而生物体外也存在非生物体场效应。不论哪一种场效应,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影响甚至相互传递。生物场效应在人体和生物体可以感觉得到,并应该可以通过物理学方法检测出来。细胞生物场效应的改变是随着场内物质与物质间所具有的能量、动量和质量等相互间传递和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其分布可为点、片、面、线和立体形态,有强、弱之分,但是它包括了所有的物理现象。细胞生物场效应的运动形式可以是原地运动,也可是场与场之间传递和具有方向性,生物体内的场效应从弱到强可形成能量流,其运动范围主要在生物体内,也可影响到生物体外。改变周围物质可以改变细胞生物场效应,改变或影响细胞生物场效应也可以改变或影响周围物质。细胞生物场效应功用主要通过细胞生物体表现出各种现象和功能体现。细胞生物场随细胞的死亡而消失。以上假设可以用于探讨经络之实质并解释以往所有的经络现象,但该假说尚有待进一步实验的证实。  相似文献   

9.
经络生物膜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现象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运用自身器官探索人体奥秘,感知生命规律而发现的,实践证明中医的针灸、推拿、药物归经,气功导引的大、小周天无不以调整经络祛病而康复的。早在汉代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对此就有了十分详细完美的记载。历史充分证明经络理论在中华医学几千年的发展进程和人类的强身健体中是行之有效的。因此经络现象的发现和经络理论的产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对于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现代医学却是用和这一模式完全不同的方法来阐述人体机能调节、物质变化和生命过程的,这就使中西医基础理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分歧,影…  相似文献   

10.
单体生命的群体必然发生普遍联系成为一个生命社会,人体的多细胞群普遍联系而形成了人体社会。物质世界有十一个运动规律,将其应用于人体社会的专业学术用语就是"藏象理论",因此中医学是人体的社会科学。宏观涵盖微观,西医学是人体社会的微观层次,中医学是人体社会的宏观层次,东西方医学本来就是一体,人体不可能存在两套生命线和两套理论体系。笔者提出,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强强结合、创新理念,从此,人体生命研究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开创一个新纪元!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基于中国文化背景源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其哲学观为有机、辨证唯物主义,以取象思维为主,方法为思辨;西医学基于古希腊文化背景源于400多年前的欧洲,其哲学观为机械唯物主义,以逻辑思维为主,方法为还原分析;量子中医学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成果,用量子理论等现代理论转化中医理论而成,其哲学观为有机、辩证唯物主义,以逻辑思维为主,方法为还原分析、综合。中医学的支撑学科为中国古哲学,西医学的支撑学科为经典物理、化学等近代科学学科,量子中医学的支撑学科为量子理论等现代科学学科。中医学诊断以定性为主,西医学和量子中医学诊断以定量为主。中医学和量子中医学以天然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为主,主要是调整机体状态治未病;西医学以化学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为主,主要是直接控制逆施性对抗疗法,治已病。认识三者之间的差异,寻求三者的共同点和可以交融的契合点,对医学研究、临床诊治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医辨证施治体系体现了精准医疗的基本精神,但中医辨证施治体系的精细化、精准化需要进一步升级和完善。中医精准医疗有别于西医精准医疗,其特点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专注于对整体状态的认识和把控,并能够融合西医的各种客观数据,体现了整体论与还原论的辩证统一。发展系统中医学和系统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医精准医疗体系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之一,这一过程涉及以病规范证、系统科学、状态辨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郑尚雪 《中医教育》2008,27(5):33-35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中医的专业基础课。由于中医在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治疾病方面有着与西医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模式,因此在给新生的讲授中,应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突出中医特色.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为后期中医临床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学分属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但其目的相同,彼此互补。检验医学能够提供详尽客观的实验室数据,为中医药现代化、标准化提供科学依据。检验医学充分发挥其在中医临床诊断治疗中的作用,不但有利于中医学走向世界,也有利于检验医学在中西医结合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中西医学结合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西医学结合研究搞了几十年却未能在理论创新和疑难疾病的治疗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状况,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研究者对中西医学各自的本质和相互关系、中西医学结合的目的和方式缺乏深刻的认识。指出反思是为了提高,首先,要一切从临床实际出发,所提出了观点和方法应该具有临床实用性,杜绝空谈;第二,当前中西医学结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遣药组方上的中西医学对立和治疗缺乏针对性。认为在疾病的诊治中主张宏观上符合中医理论和微观上符合西医理论的“双符合理论“是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台湾地区中药资源生长丰富,极具地方特色,民间中草药应用广泛。台湾地区医疗以西医医院为主,中医在医疗比例中占比不高。本研究浅析了台湾地区中药资源的特色及现状、中医资源的特色及现状,深入了解台湾地区中医药资源,促进基于浓缩中药制剂、地方特色草药的新药研究和开发,进一步推动两岸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医急诊学在本科教学中虽然属于考查课程,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中医急诊学体现了中医急救方面的特点与优势,证明中医不是“慢郎中”。然而中医急诊学设置的开课时间段、目前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值得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们改变对“中医是慢郎中”的认识,重拾对中医急救的信心,更加坚定对中医药的热爱,值得我们思考并采取措施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8.
药物代谢研究与中药现代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药物代谢过程是影响药物发挥作用及产生毒性的过程。中药的配伍变化会直接导致药效成分在体内的代谢发生变化。运用LC/MS^n等现代分析技术手段进行中药复方代谢研究,对于中药现代化有重要意义:研究中药复方体内代谢特征,探索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和配伍原理;通过体内代谢过程研究,寻找新的治疗药物;为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